APP下载

UbD项目教学:“互联网+”背景下通用技术课堂新样态

2020-11-16蒋晶晶

速读·上旬 2020年8期
关键词:逆向设计通用技术互联网+

蒋晶晶

◆摘  要:技术发展日新月异,通用技术作为一门立足实践、注重创造、体现科技与人文相统一的课程,对课堂教学提出了新要求。如何将学科本位转向学生本位,采用“为理解而设计”的项目教学方法能取得较好成效。本文将阐述基于(Understanding by Design)UbD项目教学理念,采用逆向设计来促进深度学习,并提出互联网+背景下通用技术课堂新样态,培养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互联网+;通用技术;逆向设计;新样态

UbD(Understanding by Design)是指“为理解而设计”。教师的角色转变为学生知识构件的促进者,要求学生自己去理解、分析、构建知识结构,从而达到深度学习。通用技术课程以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促进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地发展为基本目标。在互联网+背景下,落实以学生为中心,以真实情景的问题解决为主线,构建知识创新型的通用技术课堂新样态,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创新精神及问题解决能力,落实通用技术的核心素养。

一、基于深度学习下的UbD项目教学

1.UbD项目以逆向设计理念促进深度学习

由格兰特·威金斯等人主持UbD项目教学采取以终为始,关注教育到底给学生留下什么了?对学生的未来有什么作用?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注重学生重构知识体系,改变“满堂问”“满堂灌”的教学现状。

2.UbD项目教学实施及方向

项目教学要求教师关注知识点的落实、项目的完成度、学生的参与度、课程的效率等。知识点的切入要精准,在实施过程中同样要关注学生生理特征、个性发展需求和社会需求等。UbD项目设计强调什么是值得理解的内容,培养学生批判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沟通和协调合作能力、专业学科思维等。UbD项目将结合学生现有的知识储备,预计学生是否能达成预期的任务和要求,给予学生大量的空间去收集和拓展知识储备、对项目的可行性分析及建构意义。在真实情境中与社会互动,不断解决实际问题和创生问题的过程中达到深度学习。

因此传统教学手段已经不能满足现在的教学要求,现代化教学手段需要教师不断的提升业务能力。互联网+背景下在线学习、移动学习、MOOCs、翻转课堂等成为我们教育教学的手段之一。

二、互联网+背景下UbD项目教学--重构课堂新样态的方策略

1.大概念下设计项目教学为主线的学习方式

通用技术进行项目教学可以将知识模块化、专业化、系统化。项目设计可以打破必修1与必修2,以大项目带小项目,小项目以专题、章节,也可以将整个知识体系进行思维导图分析后,按思维导图分支为单位进行设计。教师要打破原有的思维模式。借助大概念下开展项目教学,细化知识体系,以学科核心素养为主体开展活动,活动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可以通过开设实验室中的活动课和理论课相结合的方式;也可以通过实验室探究课和理论课相结合;也可以通过线上理论学习和实践相结合。基于发现和解决、基于探究和钻研、基于创新和挑战,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团队协作,掌握核心学科知识,养成批判性思维,达到深度学习。

2.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充分挖掘大数据的优势

通用技术要求学生能获得未来发展、终身学习、美好生活和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所必需的学科核心素养。因此围绕真实情境中的实际问题重构课程,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综合运用现有知识储备及能应用信息技术手段的能力,多学科、多视角、多维度看待并解决问题,通过线上、线下的多途径、多方法的学习,构建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教学设计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的优势,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充分利用现有的移动学习、在线学习、实践学习、翻转课堂、MOOCs等教学方法,利用各种功能学科教室,通过各种教学手段,让学生达到深度学习。

3.走进社会生活选择合适教学资源

教材不在是教师唯一的教学资源,可以通过慕课、翻转课堂、线上课程、网络资讯了解掌握相关资讯,也可以通过图书馆、科技馆、博物馆拓展知识系统,同样可以走进大学通过继续教育深造相关专业知识或者通过与社会专业人员的交流和沟通丰富自己的专业教学资源。俗话说得好,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应有一桶水,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要在有限的范围内,更好的发掘各种教学资源。

教学不是让学生获得一堆零散的知识,而是让所学的知识系统化、体系化、专业化。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认识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拓展学生的视野,提升学生学科核心素养,成为新时代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互联网+背景下采用UbD项目教学的实践

1.以真实问题情境为主线,充分考虑学生的现有认知能力

我们在课堂教学设计的时候,选择活动主题或项目时要充分考虑问题是否真实情境,是否贴近学生生活,还要考虑学生的现有的认知能力。充分考虑以上因素后的选定的项目优势是:第一、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第二、学生的参与度就会高;第三、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批判思维;第四、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第五:提升学生的技术核心素养。这样可以让学生达到深度学习。比如:《电控连线专题》的项目选择,问题情境:班级白天光线很亮,但我们还是开着灯,关早了对同学视力有影响,长期不关浪费资源。选题角度贴近学生实际生活场景,学生从情感上容易接受去设计一个能解决这个实际问题的电子控制电路。以学生现有的水平和能力,可以现有的所学知识搭建一个简单的电路,并在认知的基础上要进行综合运用,达到对它们的深度理解。教师可以设定几个选做扩展项目,让有余力的学生可以更加深入的理解,让学生获得活动的成就感。

2.UbD项目以学科知识为主线,构建学生新的知识体系

在大概念下进行UbD项目教学,教材的学科知识结构可以发生一定的变化,但是项目围绕的学科知识主线不能少,通过主线层层递进,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创新意识,构建新的知识体系。比如;《电控连线专题》的项目:根据问题情境一:设计一个光控灯,用三极管、光敏电阻、电位器、固定电阻、发光二极管5个电子元器件就可以实现,但是有缺陷,最好控制灯泡。问题情境二:需要用到继电器实现光控电路,在设计过程中不断的制造缺陷,我在原有功能基础上想控制一定温度下开闭空调的问题。问题情境三:需要用到逻辑关系,温控和光控的结合。现在没有合适的只有555芯片或比较器。问题情景四:根据现有条件解决实际问题。整个过程为理解而设计的项目将这些知识用一条主线贯穿起来,学生对知识进行重构,对每个电子元件的特性理解更加深入。通过这样的项目,在理解知识的同时,也提升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互联网+背景下以学科核心素养为主线,落实深度学习

在互联网+大数据的背景下,通用技术的学习手段也像雨后春笋一样,不断涌现。各种专业微课平台,不同领域学科的学习平台,各种在线学习和线上交流平台的出现,我们如何借助互联网+落实通用技术的核心素养,不同的课程内容我们可以有不同的教学手段,我将以《电控连线专题》来阐述一下。通过以班级光控指示灯项目开展教学。学生以小组为团队,开展电路设计、虚拟电路效果、实物搭线、方案的权衡与比较等,以解决真实情境问题为主线,问题贴合实际,学生对技术问题的感知与体悟更加深入。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可以浙江微课网或之江汇教育广场等平台通过微视频学习和巩固相关电子元件的特性。培养了学生的技术素养。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不断的改进完善,能进行简单的方案权衡和综合决策,通过头脑风暴,借鉴和采纳好的方案。培养学生的工程思维。基于实际技术问题进行创新方案的设计,从简单控制转向复杂的智能控制,思维方式发生变化,看待问题更加全面和完善。通过线上资料的学习,对当下社会的一些先进的智能控制更加了解,思维更加宽广。为学生的创新设计思维打下坚实的基础。将技术语言转向实物或电子符号,从抽象变成具体的思维转变。对图样表达更加完整全面。通过电子百拼,将设计方案变成现实电路,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动手实践与创造能力。或者通过Every Circuit软件进行虚拟试验。线上线下结合使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分析方案的可行性的验证能力。为理解而設计,要求学生先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当然储备是不够的,通过互联网+借助各种平台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比如:可以通过QQ屏幕分享实现老师与学生或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线上交流;也可以通过QQ群或微信群以图片或文字的方式交流想法;也通可以通过MOOCs进行自学相关知识。思维在碰撞中不断的完善,达到学生深度学习。

参考文献

[1]刘月霞,郭华.走向核心素养深度学习[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8:11.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标准(2017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12.

猜你喜欢

逆向设计通用技术互联网+
核心置换
探讨通用技术有效教学的实践
通用技术课堂中开展技术试验的实践和思考
基于逆向工程的农用电动汽车壳体造型设计
基于多案例的汽车外观逆向设计潜在侵权风险研究
逆向设计在高职“模具设计与制造”教学设计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