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体”育人:新时代小学体育教学的核心价值取向

2020-11-16刘建平

天津教育·下 2020年9期
关键词:核心价值小学体育育人

刘建平

【摘  要】以“体”育人是新时代小学体育教学的核心价值取向。文章在阐述小学体育教学中以“体”育人时代内涵的基础上,探讨了以“体”育人视角下小学体育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体育;以“体”育人;核心价值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93-2099(2020)27-0008-02

【Abstract】Education by "physical" is the core value orientation of primary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in the new era. On the basis of expounding the connotation of the era of sportsman in elementary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the article discusses the strategies of elementary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portsman.

【Keywords】Primary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Educating people with "physical"; Core value

体育教学不仅承担着发展学生体质健康与运动技术的任务,也担负着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责任。中国篮协主席姚明在《人民日报》撰文指出:以“体”育人是开展体育运动永远的目标。因此小学体育教学要基于现代学校体育教学目标,打破传统体育教学价值定位,从单一化发展学生的体能素养思维中转变出来,在促进学生体能素养发展的同时,树立全面育人思想,将以“体”育人作为新时期小学体育教学的核心价值目标,让学生在享受快乐体育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核心素养的提升。

一、小学体育教学中以“体”育人的时代内涵

1.爱国主义。爱国主义是教育的主旋律,新时期小学体育教学中以“体”育人要将爱国主义作为育人的主旋律,这直接关系到“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爱国主义情感是其他情感发展的基础,小学体育教学中只有紧紧扣住爱国主义育人主线,才能全面促进学生其他情感的发展。

2.团结协作。构建和谐社会是当前社会发展的一个主流目标,和谐社会、和谐校园、和谐人际关系等,都需要社会成员发挥团结协作的精神。因此,以“体”育人要注重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引领学生在体育学习和日常生活中学会与人交往,发挥团队精神,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

3.意志品质。意志是人类最重要的品质之一,人类的发展离不开优秀意志品质的支持。小学体育运动具有一定的竞技性,需要学生具有较好的意志品质。以“体”育人要将意志品质作为基本内涵之一,引领学生在体育学习中形成坚忍、顽强的意志品质,能够经受各种考验。

4.规则意识。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规则就是秩序,是一切活动能够开展的前提和基础。以“体”育人要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对学生进行课堂纪律教育、法治教育、秩序教育等,让学生成为懂规矩、守法律的合格接班人,自觉维护社会秩序。

5.社会适应力。目前,不少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学生的生活圈狭窄,加上网络的影响,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相对薄弱,在遭遇挫折时容易陷入无助之中,甚至会出现不知所措、崩溃等问题。因此,以“体”育人要发挥体育教学独特的优势,不断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以“体”育人的时代内涵是丰富的,它们是一个有机整体。体育教师要根据时代发展,不断创新以“体”育人的内涵,不断增强体育育人价值。

二、以“体”育人视角下小学体育教学的策略

以“体”育人在体育教学中的落实,不仅需要转变体育教学理念,而且需要重构体育教学内容,优化体育实践活动。

(一)转变体育教学思维,强化以“体”育人认知

新时代阳光体育运动和全民体育运动不断深入,社会对体育需求不断升级。这就需要小学体育教学基于新的时代诉求,转变小学体育教学价值取向,强化核心素养培养视域,强化以“体”育人认知。

1.确立核心素养视域。当前,学科核心素养培养成为学科教学的价值方向,学科核心素养与以“体”育人的思想具有高度一致性,意在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如长跑训练,长跑运动距离远,运动强度大,而且过于单调,然而对于提高小学生的体能具有重要意义。在长跑训练过程中,教师既要关注学生的体能素质发展,而且要基于核心素养发展的需要,对学生体育运动品质进行锻炼,让学生在长跑过程中养成不怕吃苦、堅持拼搏等体育品质。这一过程基于核心素养视域下,也无形中达到了以“体”育人的目的,扩大了体育教学价值。

2.强化以“体”育人认知。体育认知直接关系着教师和学生的体育实践,只有坚持科学的体育认知为引领, 以“体”育人这一核心价值取向才能在教师和学生心中生根,才能从意识形态转向体育实践。因此,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强化自身以“体”育人认知,转变传统体育课堂价值定位,确立全面育人思想,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有机渗透德育。

(二)重构体育教学内容,丰富学生德育体验

新时代,小学体育教学面临的内外环境在不断变化,以“体”育人成为小学体育教学的核心价值取向。这就需要教师基于以“体”育人的需要,对小学体育教学内容进行重构,在坚持以教材内容为主线的基础上,使体育教学内容体现出时代感,贴近学生生活。

1.教学内容时代化。以“体”育人落实的关键在于精选教学内容,只有当学生对教学内容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和好奇心时,学生学习潜能才能得到充分激活。因此,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打破传统教材的利用和做法,在精准把握教材知识和技能发展主线的基础上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构,根据以“体”育人的需要融入富有时代感的教学内容,从而拉近学生和体育学习内容之间的距离。例如“跳跃”训练教学,为了引导学生了解跳跃的基本动作,我利用互联网搜索了体育运动员训练花絮,结合运动员训练过程中的跳跃动作讲解跳跃的基本动作类型和要领,组织学生交流跳跃动作在提高运动员运动技能中的作用,以及运动员要取得好的运动成绩需要付出的努力。这个环节,由于在教学内容中利用了体育运动的花絮,不仅激发了学生参与运动的热情,而且也将花絮作为教学资源,化难为易,让学生对跳跃基本动作和要领等获得了直观认识。

2.教学内容生活化。小学生处于体育学习的起步阶段,无论是体育认知基础还是体育学习方法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这无形中加大了小学体育教学的难度。如何做到化难为易,有机渗透以“体”育人,小学体育教师要善于利用小学生生活经验,选择生活化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在生活经验的帮助下轻松学习体育。例如“连续跳”训练,我们可以对传统体育游戏《老鹰捉小鸡》进行改编,改变游戏规则,将游戏过程中的跑和躲等动作改成连续跳。这样的设计,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中的游戏,将体育教学内容有机渗透游戏中,寓教于乐。同时,又借助传统游戏在训练中强化学生之间的配合,使学生之间互相关爱、互相协作,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和团结互助品质等。

(三)优化体育实践活动,促进以“体”育人内化

俗话说,实践出真知。体育实践活动不仅是学生学习体育理论、提高体育实践技能的重要路径,而且是推动以“体”育人从理论到实践的必然路径。这就要根据以“体”育人的需要优化体育实践活动,在多样化的实践活动中丰富学生体验,发挥体育对学生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

三、结语

总之,新时期小学体育教师要积极转变教育思想,确立以“体”育人思想,根据时代主流价值取向,深入挖掘以“体”育人时代内涵,重构体育教学内容,优化体育实践活动,从而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力行以“体”育人,全面增强小学体育教学效能,从而使学生保持一种积极、主动、快乐的体育学习新样态,获得体育核心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汤健新.以“体”育人拓展体育学科育人价值[J].名师在线,2020(02).

(责任编辑  王小飞)

猜你喜欢

核心价值小学体育育人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普通高中文化育人的思考与实践
悦人亦育人 冬季里的音乐绽放
樱花系列甜品品牌营销战略关键
小学语文教学中核心价值研究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学生社团建设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
基于快乐教学的投掷课教学研究
快乐体育教学策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