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养学生想象力

2020-11-16朱晓梦

读写算 2020年29期
关键词:培养措施小学教学想象力

朱晓梦

摘 要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人们对教育越来越重视,在新课程改革的影响下,学校教育进行了积极的改革。新时期,教育工作的重点已经有了较大的变化,教师对原有的教学方式和理念做出相应的变革,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在小学阶段的数学课程中,教师需要提升学生的想象力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本文以教学实际为依据,对小学数学教学培养学生想象力进行了如下分析,并提出一些相应的教学措施。

关键词 小学教学;数学教学;想象力;培养措施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29-0166-02

想象力是指在自身存在一定的认知后,能够在头脑中创造出新知识的能力,想象力是人类发展和进步的源动力。相比于知识来说想象力有更重要的作用,知识的内容是有限的,但是想象力却是没有界限的,能够概况世界上的一切,只有具备想象力的人才能不断地进步,想象力是知识进化的力量源泉。小学数学知识有一定的抽象性,小学生理解时存在一些问题,因此教师要从日常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才能真正提升学生的数学素质和能力。

一、利用有效手段培养学生想象力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样化的辅助手段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例如利用多媒体。教学时教师需要将教学语言处理的更为生动形象,同时还可以使用肢体语言和肢体动作,让学生充分的展开想象力,营造轻松、趣味性的教学氛围,让学生能够对知识有更为全面和深入的理解。比如,在学习面积单位和进率知识内容时,平方米和平方厘米等面积单位,教师都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实际的展示,学生对这些面积单位能够直观地理解。为以后学习公顷这一较大面积单位做铺垫,在学生较为熟悉的生活中,以公顷为单位的物体很少见,很难利用多媒体进行形象易懂的展示。那么教师就应该培养学生对公顷这个单位的具体量感。教材中给出了公顷和平方米的换算10000平方米=1公顷,那么教师就可以利用这个换算单位然学生了解到一公顷到底是多大。首先,教师可以准备四个1米的木棍,摆成一个正方形,学生很容易算出它的面积为1平方米。那么一公顷应该有10000个这样的正方形面积组成。教师可以告知学生,教室大概有50平方米,大约2000个教室的组成的面积即为一公顷。学校的操场大概有3000平方米,那么大约3个操场约为1公顷。教师可以通过这种模式,让学生展开想象力,在头脑中对1公顷的面积有准确的估计,能够对公顷这个面积单位产生良好的质感。同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一平方米的正方形、教室、操场以及所在城市面积和中国国土面积,让学生能够通过比较,展开深入的联想,从而对公顷有更为直接的了解。

二、借助数学猜想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数学猜想是指学生在已经了解一定的知识和经验后作出的一项假设。在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数学猜想训练学生,提升想象能力,也可以利用训练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猜想习惯。学生要进行充分的观察后再进行猜想,同时还要利用已经掌握的知识和能力进行细致的分析和论证,然后再通过联想、比较和归纳等不同的方式展开猜想。数学猜想可以对学生的归纳能力、总结能力、观察能力和想象力进行训练。例如在课堂上学习图形面积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回顾前面已学的内容,在学习新内容平行四边形三角形面积公式前,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已知的知识对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进行推算。教师首先引导学生观察图形找出规律,比如如何将长方形变为平行四边形,同理学生能够想象到将平行四边形进行分割能够得到两个相同的三角形。于是根据已知图形的面积公式,鼓励学生去猜想,学生能够提出多样化的猜想,之后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一起进行论证,证明了猜想的合理性后,学生就能够根据结论推断出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后边还会学习梯形、圆形面积,学生会养成数学猜想的习惯,从而能够主动地对问题进行论证。在这一过程里,想象力是基础,找出图形之间的关系,再进行合理的推理,对知识完成主动地探究,这种情况下获取的知识更为深刻。借助数学猜想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对于数学学习来说是十分必要的,将知识进行关联形成知识脉络,能够使学生的数学学科综合素养有所提高。

三、将数据形象化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小学阶段特别是低年级的数学教学中,教师经常会将数学问题和实际的生活相结合,这是因为小学生的认知有限,将数学和实际的生活结合,更有利于学生的理解。例如在最初学习数字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儿歌对数字进行形象化处理,比如将1比作铅笔,将2比作鸭子,将3比作耳朵……教师可以将儿歌和视频相结合,让学生看到和数字类似的物品,从而能够更快更准确的记忆数字。学生在听到儿歌和视频的时候,能够将实际的数字和物体相对应,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说一说每个数字还和什么物体类似,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另一方面也不断的对知识进行巩固,通过这种联系,能够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后期的学习中,有一些数据和方法对简便运算十分有用,比如凑十法、估算法等,这些都需要学生有数据想象力。例如一些能夠进行快速运算的特殊的算式:25×4=100等,当学生形成固定记忆的时候,看到125×25×32算式时,可以利用简便运算,发挥想象力,把32分成8和4,寻找能够进行简单计算的步骤,从而能够减少计算量,提高计算的准确度和计算的效率。数学学习离不开计算,因此数据的想象力是极为重要的,能够让学生更为快速准确地进行计算,如果学生数据想象力较弱,那么在计算的时候效率就会低很多。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尽量培养数据想象力,使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得到提升。

四、利用直观化的教具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小学生认知能力有限,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直观的教学工具辅助讲解抽象的数学知识,从而使抽象难以理解的知识更为具体和形象的呈现,易于学生理解和运用。但是使用直观的教学工具的时候,教师应该进行合理的设计,使用直观教具的目的是为了鼓励学生进行想象,并不是将知识简化后直接传授给学生,这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科素养,同时也无法锻炼学生的想象力。例如教学《一亿有多大》时,先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了解到数的相对大小,再假设将一亿张纸叠,让学生想象下能够有多高,并让学生亲手做一下,验证想象。取10张纸叠在一起,测量高度约1毫米,再测100张纸高度约1厘米,最后推算出一亿张纸大概有10000米高,比我国的最高峰还高,学生对一亿有更直观感知,这样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这时学生会对数的意义有更真实的理解。因此在教学中使用直观教具的时候,同时要重视让学生利用自己的想象力对问题进行研究。对于能够通过想象、分析解决的问题,教师要采取引导的方式提升学生的探究学习的意识,如果遇到无法利用想象力解决的问题时,教师则需要利用直观的教具。

五、结束语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想象力的方式是多样化的,教师应该进行深入地研究,将培养想象力融入和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做到有计划地训练学生的数学想象力,让学生能够充分地利用自己隐形的翅膀,在数学知识的天空中自由的飞翔。

参考文献:

[1]丁元春.在想象中放飞学生的思维[J].小学数学教育,2018(8):14-15.

[2]胡义明.探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空间想象力的培养策略[J].好家长,2019(6):200-200.

[3]徐迎春.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想象力[J].好家长,2017(48):185-185.

猜你喜欢

培养措施小学教学想象力
想象力
怎样在舞蹈基本功教学中开发学生的思维与意识
关于幼儿在一日生活中良好习惯养成的实践研究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浅论小学课堂激励性评价遵循的原则
高校美术教育与大学生理想人格的培养研究
6月,尽情发挥你的想象力
知识漫画
物质及其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