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策略探析

2020-11-16李国龙

山东青年 2020年9期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互联网策略

李国龙

摘 要:伴随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渐渐变成大学生获得知识、获取信息、互动交流的主要渠道,网络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者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及行为方式,文章针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困境,给出相应策略,以期提升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水平。

关键词: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策略

一、开展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间得到拓展

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显著不同的是,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摆脱了时间和空间限制。网络互联互通的新时代,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极大便利,高校教师只要在有网络的地方就可以随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大学生同样可以随时随地在网络上接收通知或信息。在网络大数据背景下,将目前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空间变成了高度开放化和社会化的教育参与空间。大学生随时能来到网络接收通知、查看和了解最新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同时可以从网络平台上获得更多元和丰富的思想政治方面的阅读资料,还能按照个人喜好自主检索思想政治教育资料,教师也可以随时更新网络平台的思政教育资源,保障学生们能接受到时政信息和最新教育资源。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得到创新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多采用课堂教学模式,基本上是学生在实体课堂接受老师的知识讲授,对学生而言没有太大吸引力,也不利于学生兴趣的培养,网络思政教育则改变了形式单一的传统课堂讲授模式。借助网络媒介的便捷化与互动性,网络思政教育新模式应运而生,现代新兴教学模式充分利用网络便捷化与互动性开展教学,“云上课堂”快速流行,通过“云上课堂”教师和学生之间实现了“零距离”交流互动。除此之外,学生们还可以通过网络平台与老师互动交流、进行朋辈互动、参与专家讲座论坛,师生及朋辈交流的范围突破了学校与地域的限制,思想交流节奏加快,交流渠道拓宽。

(三)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得到提升

数据化、网络化是信息时代发展的大势所趋,凭借网络平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与传统课堂思政教育相比,更及时、更高效。有利于思政教育取得更好效果。网络时代,民众思想更加多元与活跃,进入网络世界后,海量信息令人目不暇接,以传统课堂教育模式为基础,配合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不仅大大提升了思政工作效率,同时也使得思政教育效果显著增强。思政教师通过网路平台与学生沟通交流后,能清楚知道学生思维动向,更好了解学生思想动态。进而有针对性的开展疏导和教育。利用各种网络学习媒介,既能找到最鲜活的教育素材,又能丰富思政教育形式,例如,在“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大学生可以在“新思想”“要闻”“直播中国”“快闪”等频道了解国家要闻,还能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等多领域资料及讯息的视听自由,这都增强了思政教育的时效性,保证了良好教育效果。

二、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现实困境

(一)大学生网络信息辨别能力缺失

全球互联时代,多元化思潮在网络汇集,网络世界中不乏各种不同思想文化与价值观念,由于网络平台自身的局限性,一些信息没经筛选和过滤,直接流入网络,导致一些虚假、低俗、非法以及与社会基本规范及道德相悖的思想,甚至不良以及腐朽思潮在网络空间肆意传播。在纷乱复杂的网络信息面前,身心尚不成熟的大学生往往会感到迷茫与不知所措。大学时期是正确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多数大学生尚不具备科学、理性看待网络信息的能力,较容易受到虚假信息、腐朽思想的误导。其中部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不良政治思想的网络渗透尤为典型,他们在网络上片面强调自己技术的领先地位,借此鼓吹传播西方资产阶级思想的优越性,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表示质疑。这对鉴别能力缺失的大学生来讲,容易造成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动摇,加大思想政治教育的阻力。

(二)教师队伍整体水平有待提升

其一,新形势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对教师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但从目前来看,多数学校思政教师水平不高,与复合型思政教育人才还存在一定差距。部分高校思政课教师,从教时间长,政治理论知识和教育教学经验丰富。可是这类资深教师对网络新事物的接受能力不强,对当下网络媒介了解滞后,独立开展网络思政教育基本不可能。相反,年轻教师熟知网络,但困于理论知识及教学经验不足[1]。其二,部分思政教师对网络文化了解不足,甚至不能正确理解学生的网络语言,对网络法律了解不透彻,不能正确开展网络守法教育。再者,面对大学生网络舆情,少有教师能针对舆情周全研判、及时回应、分析总结,思政教师队伍网络舆情处置能力有待加强。

(三)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机制不健全

高校思政工作主要包含思想政治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两部分,多数高校由思想政治教研室及院系辅导员承担思政教学工作,学校学生处、团委及院系辅导员负责大学生思政管理工作。在通常情况下,各部门职责划分较明确,均在自身分管范围内开展工作,思想政治教学和管理工作更是独立开展,二者之间工作实际关联度并不高。但当涉及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时,各部门之间已经不存在明显分工界限,如若依然按照传统线下思政教育及管理分工模式开展网路思政工作,则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效果可想而知,网络思政教育势必会逐渐形式化,学生参与热情也会随之降低。

三、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改进举措

(一)加强大学生网络素养建设

大学生网络自律能力、网络辨别能力以及网络免疫能力的培养与提升是加强网络素养教育的关键。其一,要推进党的路线、方针及政策教育进网络,推进中国传统文化及先进文化进网络,可以采用网络思政大讲堂,网络平台互动交流,英雄事迹专题报告会等形式,增强大学生“四个自信”,增进大学生爱国情怀,主动自觉抵制西方文化侵蚀。其二,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价值观,向学生列举出典型、明确的各类网络负面信息示例,帮助学生鉴别、区分各类信息,培养学生网络信息辨别能力,引导学生自觉抵制低俗、有害网络信息,摒弃封建、腐朽网络思想,选择积极、健康向上的网络资源。其三,要定期开展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和遵纪守法教育。引导学生理性看待虚拟网络,尽管网络极大方便了现代人的学习与生活,但是网络不是万能的。网络也不是道德与规范约束的空白区,网络更不是法外之地,引导大学生自觉遵守网络文明公约,提高自我约束力。

(二)打造专业化网络思政教师队伍

稳步推进大学生网络思政教育,高质量思政教师队伍建设势在必行。一方面,定期开展思政专业教师、学院党总支副书记、辅导员、班主任等人员网络技术培训、网络法律知识培训,开展年轻思政教师思政理论知识及教育教学培训。着力提升思政类教师的网络技术应用能力和思政理论教学能力,促进思政教师学习、熟知当下网络流行语言,了解学生网络心理动向,立足学生网络认知开展网络舆情教育,使思政教师把握舆情回应时机,熟知网络舆情处置流程。使思政教师掌握全面网络法律知识,有针对性开展大学生网络法律指导。另一方面,成立大学生网络思政自我教育工作队伍。借助大学生朋辈间影响力,把优秀学生会干部、优秀社团干部及综合素质过硬的学生充实到网络思政教育工作队伍当中,强化学生自我网络教育工作队伍的引领力。

(三)构建并完善网络思政教育工作保障机制

高校应从网络思政教育顶层设计入手,以国家《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等文件为基础,制定出台具体加强大学生网络思政政治教育管理的规定,并构建协同保障机制来确保网络思政教育管理的有序、高校开展。其一,构建校内各部门之间协同联动管理机制。明确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特殊性,用制度规定各部门之间要互相沟通,互相配合,在思政工作考核中,增加网络协同思政工作考核的赋分比重,激励各个部门立足整體开展网络思政教育管理工作。其二,构建表彰及奖励机制。定期召开优秀党务工作者表彰大会、优秀辅导员表彰大会、优秀学生记者表彰大会等,表彰奖励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表现突出的院系辅导员、思政教师、班主任、学生记者等[2],更好发挥示范作用,增强全体思政工作队伍积极性。

[参考文献]

[1]郑恒鑫.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困境与基本出路[J].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2020,(6):108-109.

[2]程力.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现状及创新研究—以长春理工大学为例[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6):23-24.

(作者单位:德州学院 国际交流合作处(国际教育学院),山东 德州 253023)

猜你喜欢

思想政治教育互联网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