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酶处理棕榈粕对肉鸡生长性能、绒毛高度和消化道内容物黏度的影响

2020-11-15张玉利胡文平张兴国孙得发杨菊凤郭瑞萍

中国饲料 2020年18期
关键词:隐窝聚糖棕榈

张玉利,胡文平,张兴国,孙得发,杨菊凤,郭瑞萍,李 义

(1.济南市畜牧技术推广站,山东济南 250100;2.山东畜牧兽医职业学院,山东潍坊 261061)

棕榈粕是棕榈油工业的副产品,含有13%~20%的纤维,其中58~78%的纤维是不溶性甘露聚糖,使其非常像纤维素的结晶,具有硬和水不溶性的特点(Alimon,2004)。李玉鹏等(2017)评估了肉鸡对棕榈粕的氨基酸利用率,同时Omojola和Adesehinwa(2007)也报道了棕榈粕日粮对肉鸡生长性能的影响。Saenphoom等(2011)报道,外源酶预处理棕榈粕后,其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组分别降低22.14%和35.70%,还原糖的释放量提高几倍。上述数据表明,棕榈粕中大部分的难消化多糖被水解成可溶性糖。本研究评估了外源酶预处理棕榈粕对肉鸡生长性能、绒毛形态及消化道内容物黏度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棕榈粕样品准备 收集经榨油后的棕榈粕,用2.5 mm的筛片粉碎。本研究所用的外源酶主要成分为2000 IU/g的纤维素酶和3000 IU/g的甘露聚糖酶。将约500 g棕榈粕置于2 L烧杯中,加入水使其含水量达到80%左右,再加入0.67%棕榈粕重量的酶,样品在55℃水浴中孵育18 h,60℃干燥48 h,4℃保存备用。重复上述步骤,直到获得足够数量的酶。

1.2 饲养试验 试验选择1日龄商品肉鸡225羽,根据体重分为9组,每组25只鸡(5只/重复)。在1~10 d时,所有鸡饲喂相同的商品饲料,11~21 d时,在日粮中分别添加0%、5%的酶处理或未处理的棕榈粕,22~42 d时日粮分别添加0%、20%和30%酶处理或未处理的棕榈粕。11~21 d和22~42 d日粮组成见表1。采用常规化学分析方法测定酶处理或无酶处理棕榈粕的营养成分(表2)。在试验第1、11、21天和试验结束时对肉鸡称重,试验期间每天记录饲料投放量,每天记录鸡只死淘数量。

1.3 小肠绒毛形态 在试验第42天,每组随机屠宰5只鸡(1只/重复),分别取2 cm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制作切片后显微镜检测定绒毛高度和隐窝深度。用血流计测定回肠内容物黏度。

1.4 数据分析 采用SPSS19.0对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采用Duncan’s进行多重比较,P<0.05表示差异显著。

表1 11~21 d和22~42 d两阶段日粮组成及营养水平

2 结果与分析

2.1 棕榈粕与酶处理棕榈粕养分比较 由表2可知,酶处理后棕榈粕的粗蛋白质含量(20.84%),比未处理的棕榈粕显著提高3%(P<0.05),而酸性洗涤纤维和中性洗涤纤维分别显著降低18.59%和12.92%(P<0.05),半纤维素含量由33.78%下降到24.91%,纤维素含量由32.80%下降到22.10%。

表2 棕榈粕和酶处理棕榈粕养分组成

2.2 棕榈粕对肉鸡生长性能的影响 由表3可知,11~21 d时,5%酶处理棕榈粕组对肉鸡生长性能无显著影响(P>0.05)。各组肉鸡平均日采食量在22~42 d时也无显著差异(P>0.05),但对照组日粮组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30%棕榈粕组的肉鸡日增重显著低于20%棕榈粕日粮组(P<0.05)。无棕榈粕日粮组肉鸡料重比最低,与20%棕榈粕日粮组无显著差异(P>0.05),但显著低于30%棕榈粕日粮组(P<0.05)。在整体饲养试验中(1~42 d),无棕榈粕的日粮组肉鸡平均日采食量和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酶处理或无酶处理的棕榈粕日粮组(P<0.05)。20%棕榈粕日粮组较30%棕榈粕日粮组显著提高了21~42 d肉鸡平均日增重(P<0.05)。

2.3 棕榈粕与酶处理棕榈粕对肉鸡小肠绒毛形态的影响 由表4可知,各组肉鸡小肠绒毛高度无显著差异(P>0.05),但30%酶处理棕榈粕组(T9)和T1组十二指肠隐窝深度表现最高(P<0.05)。与无酶处理棕榈粕组相比,酶处理棕榈粕组显著提高了十二指肠和空肠绒毛高度(P<0.05),而无棕榈粕组回肠隐窝深度显著低于添加棕榈粕的日粮组(P<0.05)。

3 讨论

本研究结果发现,酶处理后棕榈粕的粗蛋白质含量比未处理棕榈粕显著提高3%,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分别显著降低18.59%和12.92%,半纤维素含量由33.78%下降到24.91%,纤维素含量由32.80%下降到22.10%,这与Saenphoom等(2011)的研究结果一致。Chong等(2003)报道,棕榈粕日粮添加酶与不添加棕榈粕的对照组相比,肉鸡的生长性能无显著影响,但高于不添加酶的棕榈粕组。Esuga等(2008)研究发现,加了酶的棕榈粕日粮组肉鸡末重和日增重显著高于无酶棕榈粕组。但Soltan(2009)发现,与无酶的棕榈粕日粮相比,加酶的棕榈粕日粮组采食量和料重比无显著差异。如前所述,各研究之间的结果不一致可能是由于棕榈粕日粮添加的酶种类或剂量不同。虽然研究结果似乎不一致,但本研究数据提示,无论是否用酶处理,当日粮棕榈粕添加水平超过20%时,会对生长性能产生负面影响。

表3 棕榈粕以及酶处理棕榈粕对肉鸡生长性能的影响

表4 酶处理棕榈粕对肉鸡小肠绒毛形态的影响

肠道绒毛是营养物质吸收的主要部位,因此,更高的绒毛高度扩大了上皮吸收表面积,进而可以增加营养吸收,而较大的隐窝表明组织快速更新。本研究结果表明,30%酶处理棕榈粕组(T9)和对照组(T1)十二指肠隐窝深度表现最高,而酶处理较未处理的棕榈粕日粮组显著提高了十二指肠和空肠绒毛高度。此外,日粮添加棕榈粕较未添加组显著提高了回肠隐窝深度,这与Zulkifli等(2009)的研究结果一致。

肠道消化黏度是营养物质消化率和吸收能力的指标。半乳甘露聚糖和甘露聚糖是存在于棕榈粕中的抗营养因子。据报道,这些化合物增加了肠道内容物的黏度,降低了营养物质的消化率和吸收能力(Sundu和Dingle,2009)。由于棕榈粕中58~78%纤维是不溶性甘露聚糖(Alimon,2004),纤维酶解的最终产物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半乳甘露聚糖和甘露聚糖。Saleh等(2003)报道,在玉米-豆粕型日粮中添加酶可以降低肉鸡肠道消化内容物黏度。作者推测,本研究结果与上述研究的差异可能是由于使用的饲料成分及其酶解的最终产物不同有关。

4 结论

酶处理能有效水解棕榈粕的纤维组分(纤维素和半纤维素)。虽然酶处理棕榈粕释放大量的甘露糖,但由于其不易消化吸收不良,对肉鸡几乎没有作用。因此,在不影响肉鸡生长性能的前体下,日粮中棕榈粕的适宜添加水平不应超过20%。

猜你喜欢

隐窝聚糖棕榈
小麦型饲粮中添加酸性木聚糖酶对肉鸡消化道食糜黏度的影响
椎间孔入路椎间孔镜下减压治疗腰椎侧隐窝狭窄症的临床研究
扁桃体与口臭的“恩怨”
木聚糖酶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在断奶仔猪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羧甲基化对木聚糖结晶能力及水铸膜成膜性能的影响
经皮微创椎板间入路椎间孔镜下椎管减压术对老年腰椎侧隐窝狭窄症患者腰椎功能的影响
非淀粉多糖对肉鸡生长和发育的影响
它们可以用来书写吗
经椎间孔入路治疗腰椎侧隐窝狭窄症的疗效
棕榈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