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陈亿:奋战在圣普的四川华西人

2020-11-15

一带一路报道 2020年6期
关键词:方舱医疗队医护人员

“爸爸你还有多久回来呀?我想你了。”

每当年幼的女儿在电话里问陈亿这个问题,这位远在圣普的医生爸爸总是怀揣愧疚,一次次耐心地告诉女儿再过一阵。由于肩上担着国家援外医疗任务,陈亿自2019年1月率医疗队赴圣普开展援助工作以来,已与家人分离了1年零8个月。聚少离多,他也想家了!

2020年9月17日,圣普风和日丽,陈亿和队友们在这一天正式结束了援助任务,踏上归途。登上飞机,熟悉的城市、熟悉的景色和熟悉的伙伴在视线中慢慢远去,陈亿有些不舍。原本,这次返航应该在8 个月前,但突遇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医疗队全体成员主动延期回国,全力支持当地医疗机构开展疫情防控工作。

被疫情牵绊的归程

此次回国,陈亿的行李箱中有一套圣普中心医院同事赠送的民族服装,这是“镇箱之宝”。“礼物虽小情谊却是满满,这是大家对援外医疗队的认可,我要好好珍藏。”陈亿如是说。

陈亿与圣普同事在工作中结下了深厚友谊,特别是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期间。4月6日,圣普总理热苏斯宣布,该国送往加蓬进行检测的样本中确诊4 例新冠肺炎病例,这是圣普首次报告出现确诊病例。随后,当地政府宣布暂停往返圣多美与普林西比两岛间的航班。

疫情就是命令,中国驻圣普大使王卫第一时间拜访了热苏斯总理。见面会上,王卫向热苏斯引荐了陈亿。陈亿结合圣普当前疫情防控形势及特点,有针对性地详细介绍了中方抗击疫情的实战经验,并提出建设方舱医院的具体建议,如利用学校、体育馆等空置的场所,搭建方舱医院收治患者。

会面结束后,陈亿代表医疗队接受了协助圣普建设方舱医院的任务。为此,医疗队专门成立了方舱医院队内工作小组,陈亿任总指挥,积极组织队员参与方舱医院的建设。

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圣普首家足球场方舱医院一个月后初步建成,共有50 张床位,可根据需要扩容至100 张床位。医院建成后,中国医疗队对方舱医院的“三区两道”划分、感染控制和管理提出了专业的改进意见,并为方舱医院后续病人收治做了充分准备,最大限度避免医护人员感染。

5月20日,方舱医院正式接收第一名新冠肺炎轻症患者,随后又陆续收治了多名患者,为当地民众的健康筑起一道安全防线。

疫情无情,即使做足了准备,但防控形势依然严峻。方舱医院在收治患者的过程中,还是发生了最让陈亿揪心的情况。作为圣普唯一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定点医院,中心医院先后有25名医护人员感染。“医护人员被感染,后果很严重!”面对汹涌的疫情,陈亿与队员们始终坚守一线,立即参与到圣普第二家方舱医院的建设中。

在此次抗疫过程中,四川华西医院医联体会诊平台起到了突出作用,这是华西医院利用互联网技术,在圣普搭建的一个远程会诊服务平台。陈亿借助该平台,组织安排中国和圣普两国医护人员开展远程交流,通过远程影像学解读,使圣普在院新冠肺炎患者得到了来自华西医院专家的权威指导,有力践行了“一人一方案,精准施治”。在出现当地医护人员感染的情况下,中国医疗队成功做到了“零感染”。

疫情牵绊了归家的脚步,但医疗队在抗疫中的突出表现得到了圣普官方认可,圣普卫生部部长内韦斯对所有参与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国医务人员表达了深深的谢意。

“中国医生医术精湛,医德高尚”

2019年2月13日下午1 点,已经连续进行了4 台手术,注意力长时间高度集中的陈亿倍感疲劳。好不容易“喘口气”,却被告知有一位患者正等候在手术室门外。这是一名来自圣普边远山区的老妇人,肿胀的腹部导致她的行动格外吃力。

“最近,包块处有明显的疼痛,摸起来像一块坚硬的石头。”老人被肿块困扰多年,恰闻圣普又来了一批中国医生,便专程前来问诊,希望彻底根除疾病。

来不及休息,陈亿打起十二分精神接待了患者,他为老人做了仔细诊断,凭借丰富的专业经验判断,腹部鼓起的包块为切口疝所致,而且疝内容物可能为小肠。

细问之下,老人讲明了实情。原来40 多年前,她因妊娠进行了剖腹产手术,当地医疗水平落后,术后没有得到有效护理。随着年龄增长,又伴有长期咳嗽,切口处由一开始的小包块逐渐长成了巨大腹壁切口疝。但因生活在山区,医疗水平有限,且缺少CT 等专业设备,她的病情一直未能得到有效治疗。

掌握患者情况后,陈亿立即联合当地医生定下手术方案。手术证实,该巨大包块就是腹壁切口疝导致,且术中发现疝内容物确为小肠,已经卡压缺血,形成坏死,如果不及时手术则有生命危险。

由于准备充足、方案完善,手术非常成功。术后第二天,老人就在病床上向中国援非医疗队表示感激。一边竖起大拇指,一边说:“中国医生医术精湛,医德高尚。”

“患者能够得到救治,恢复健康,是医疗队所有成员的期盼,我们只是尽了医者本分。同样,也要感谢圣普人民对中国医生的信任与支持。”每当患者及其家属向医疗队表示感谢时,陈亿的心里总是暖暖的,他明白这份感谢源于认同,更源于责任。

创纪录的一次手术

在圣普,陈亿创下了当地多个第一。其中,他带领队员为一名出生仅1 个月的婴儿实施手术,创下了圣普当地医治年龄最小患者的记录。

这名婴儿来自一个贫困家庭,因病情复杂,医治费用较高,家人原本打算放弃治疗。“尽管手术难度很大,但我们希望放手一搏,尽最大努力挽救患儿生命。”陈亿希望通过此次手术,让更多当地患者看到生的希望。

随后,陈亿与儿科、普外科、麻醉科的医生进行了多学科讨论。“由于患儿的病情复杂,手术需要分多次进行。”这是讨论后,医生得出的结论。

为1 个月大的患儿实施手术,插管是第一道挑战。第一次手术在“有惊无险”中结束,第二次手术却让医护人员有些束手无策。

“第一次手术的气管插管后导致喉头水肿,无法再次实施气管插管,在手术中患儿的生命体征迅速下降。”紧急情况下,陈亿对患儿实行胸外心脏按压,并借助辅助光源,完成了插管。70%、75%、80%……随着患儿的氧气饱和指数逐渐上升,手术室里的医护人员终于松了一口气,齐心协力为患儿进行后续手术。

由于孩子病情特殊,每一次手术都是一场“冒险”,在第三次手术中又遇到了新问题。“连续两次手术,患儿输液时已找不到静脉血管。”经验丰富的陈亿建议,“找大血管输液,尝试股动脉切开置管。”

对一名刚满月的婴儿来说,找他的股动脉十分困难。手术室里的医护人员接力寻找,经过40 分钟努力后,才找到一条仅有几毫米的股动脉,为接下来的手术麻醉提供了条件。

在陈亿和医护人员的精心呵护下,经过多次手术,患儿巨大腹壁缺损基本得到控制,生命安全得到保障。谈及这次治疗,陈亿感慨颇多,他说:“这是医疗队和当地医生共同努力的成果。”

这场持续一个多月的“战役”,不仅体现了陈亿医生的高超专业技术,也体现了援非医护人员对圣普老百姓的关爱,更体现了医者对生命的尊重与执着。

除了门诊和手术,陈亿考虑到一些远离圣普首都的患者难以得到良好的医疗救治,便组织医疗车前往各个城市,为当地群众开展义诊活动。经过观察,他发现,当地民众喜欢高热量、高脂肪食物,心血管疾病较为普遍,便专门制作饮食结构图,向当地群众宣传“慢病管理”理念……

从2019年1月至2020年9月,医疗队在圣普工作了20 个月,树立了中国医疗队良好的口碑。陈亿说:“医疗队先后荣获了许多表彰,是医疗队担当奋进、拼搏前行的成果,这份荣誉属于每一位队员,是对医疗队工作的肯定,也是对未来工作的鞭策和鼓励。回国后,我会继续关注援非事业,随时待命再出发。”

猜你喜欢

方舱医疗队医护人员
医护人员压力源与应对策略现状分析
冰城“方舱”开建!
长春“方舱医院”投入使用
意大利 帕帕乔瓦尼第二十二医院 向勇敢的医护人员们致敬
武汉人的心声
“疫”往情深
“疫”往情深
法国用免费拳击课感谢医护人员
情满方舱
情满方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