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代表建议落地,老年人实现“家门口养老”

2020-11-15

山东人大工作 2020年6期
关键词:居家人大常委会办理

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的日益加剧,高龄老年人比例逐年增加,老年人如何安享晚年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焦点。青岛市城阳区人大常委会紧跟形势,主动作为,确定将居家养老发展和社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工作作为区人大常委会监督重点,引导区人大代表围绕养老事业发展积极建言献策。

敞开心扉听民声,竭尽全力解民忧。人大代表通过广泛走访和调查研究了解到,居家养老具有成本低、覆盖面广、服务方式灵活等优点,容易普及推广,可有效缓解政府养老支出的财政压力,也非常符合传统文化和老年人的生活习惯,居家养老正逐渐成为解决老年人生活照料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周正聚、宋振洲两位人大代表在充分了解社情民意的基础上,提出了关于加大社区居家养老政策扶持的建议,该建议被列为重点督办建议。

为确保代表建议得到高质量办理,城阳区人大常委会不断完善建议办理工作制度,让全过程管理贯穿工作始终。一是完善交办机制,拟定建议承办计划,明确办理要求和办结时间,由政府及时交由承办单位。二是完善公示机制,在转交政府办理的同时,将代表所提建议通过政务网站“人大建议专栏”向社会公示。三是完善激励机制,组织开展“评选优秀代表建议”表彰活动,对高质量、有分量的建议和在办理过程中措施有力的承办部门给予通报表彰,激励先进,鞭策后进。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在代表建议的办理工作中,城阳区人大常委会不断改进方式方法,一是强化三级联动,进一步建立完善“承办部门联合研究、督办单位全程跟踪、政府领导专题调度”三级联动机制,建立工作台账,实行全程跟踪、销号管理,不断提高落实率。二是强化见面沟通,承办单位年内与人大代表“三见面”强化沟通对接,一次见面准确了解代表要求,二次见面沟通办理落实进展情况,三次见面答复办理结果并争取满意。三是强化问题解决,将建议办理工作与政府重点工作有机结合、统筹推进,做到办理一件建议,带动一项工作。

城阳区人大常委会多措并举增强代表建议办理实效,解决了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实现了代表建议落实与民生工程推进的双赢。目前,城阳区把养老工作纳入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初步建立起了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养老事业发展实现三大成效。

养老服务场所和平台建设日臻完善。全区建成民办养老机构20家,养老机构床位共4000余张,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床位47张,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共17家,占85%。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52处,区级老年活动中心1处,社区中心46处。街道级、片区级、社区级社区服务中心免费开放,15分钟文化圈和8分钟健身圈基本形成。

城乡一体的居家养老服务制度率先建立。由政府买单托底,为城乡低保、低保边缘家庭中的独居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服务,包括上门探视、做饭、代购物品、送水、换煤气、洗涤衣被、缝纫修补、整理卫生、精神陪伴等,并了解记录老年人的身体和生活状况。区财政每年投入200多万元惠及260余名老年人,服务时间每年达到20万小时,多样化居家社区养老服务需求基本得到满足。

医养结合服务初见成效。社会福利中心设立养老床位1041张,入住800人,按老年人的自理程度分为医疗、护理、颐养三个功能区域,打造“医、养、康、护、学、乐”相结合的综合性养老服务机构。下一步,城阳区还将结合旧村改造,探索在有条件的农村社区规划建设居家养老公寓,鼓励引导有自理能力的老年人集中居住,在社区内实现集中居家养老,为入住公寓的老年人提供文体娱乐、养生保健、配餐助餐、紧急救援以及家政类等服务,有效推动农村养老模式实现根本突破,形成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发展的“城阳模式”。

猜你喜欢

居家人大常委会办理
省人大常委会党组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
居家的日子
不经授权人大常委会主任能代表人大常委会吗?
居家信条
情防控常态化 居家防护不可少
人大常委会审议“港区国安法”草案
学历认证大专以上均可在线办
松阳:“双测评”助推建议办理
微生高的往事
深圳降低居住证办理门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