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建筑的当代发展

2020-11-13谢宛鹿

速读·上旬 2020年7期
关键词:风土王澍象山

谢宛鹿

摘要:本文着重探讨传统建筑在当代的可能性发展。

1     传统建筑的当代性

目前在中国,一些地区还保留着大量的风土建筑,这些传统的风土建筑不仅蕴含着丰富而精美的艺术价值,其选址和布局还体现出科学价值,同时它们的建造方式也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但是如今却有大量的风土建筑在逐渐消失。这里所说的风土建筑是指那些还有原住民居住的历史风土建筑,不可否认这些风土建筑除了上面所说的原有价值外,也能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带来益处,因此有必要将其保留下来,那么这些没有登录在文物保护名单的部分历史建筑该如何体现当代性呢?

我国古代著名诗人杜甫因其“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叹喟而赢得千古赞颂,现代主义建筑大师柯布西耶也曾说道:“住宅是居住的机器”,可见民居在人们心目中的重要地位,而安居是民居建筑的要义所在,因此传统建筑的当代性其中的一个表现就體现在要适应现代人的生活方式。而如今大部分传统建筑已经无法满足人们对生活的需要,需要对其进行改造。例如大栅栏杨梅竹斜街72院(四合院),已经有了300年左右的历史,由于在院内没有独立的卫浴间,并且房子的保温和封闭性都非常差,已经不能满足当代人的生活需求。为此众建筑在72号院内采用了“内盒院”的项目,也就是采用房中房的概念,在不改变原有外观和主体结构的前提下,插入一些预制的模块内盒,内盒材料使用PU复合夹芯板,整合了结构、保温、门窗、水电、插座等,使之更好地满足现代都市居民对居住功能的需求。除了民居之外,也有商业建筑改造的案例,例如中国香港地区的湾仔茂萝街或称巴路士街改造项目,这个项目合理地利用了一组稀有而完整的市区历史建筑群,让其成为公共休闲、文化及创意工业的现代场所,通过巩固结构、改善室内环境等设计,以充分适应现代人的审美与需求。这些设计成果,既保留了原来的建筑的韵味,又符合现代人们的生活标准,满足了人们的精神需求和物质需求。

2     当代与传统相结合

提到当代建筑就不可避免地会联系到与当代较为接近的文脉主义。文脉主义是后现代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部分设计师在现代主义的国际风格的千篇一律的方盒子损坏了城市的原有的构造和传统文化之后,试图恢复原有的城市秩序和精力,重建失往的城市文化构造而发展出来的新的设计模式。文脉主义认为城市在历史上形成的文脉是建筑师设计的基础,它展示着特定场所的识别性,但是文脉主义并非要照搬传统或历史,而是认为对历史和自然文脉的理解和表现应该是创造性的,它们将常见的要素以隐喻、象征、片断联想的方式呈现出来。

诚如文脉主义的定义所说,当今中国的诸多建筑设计所呈现出来的形式与国际上很多城市都“类似”,除却中国城市本身的发展需要外,很多建筑的形式都在无意义中丧失了本土性,呈现出的是千篇一律的状态,这不免让人有所惋惜,毕竟中国古代的各类风土建筑都拥有令人称奇的艺术性、实用性以及历史性,虽然一些建筑形式不适应于当今社会的发展,但是却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将中国风土建筑的内核表现出来,其中一个方式就是转译,也就是文脉主义中提及的隐喻、象征的手法。将传统建筑的符号转译于当代的建筑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就是王澍先生对于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的设计。

王澍先生的象山校区设计是从空间、形式、材料三方面进行转译的。空间:象山校区不仅保留了场地内部原有的水系、农田,将这些原本的文化符号融入到了现有的环境中,使得象山校区多了份田园的趣味,并且在整体的布局上沿用了传统江南建筑的特点,使用了“U”形的院落和曲折坡道,这些都是对江南园林的抽象再用;形式:大屋顶、斗拱,这些都是传统建筑的“代言人”,在一些当代的建筑设计中,会将此类符号与建筑本身漫无目的的堆砌在一起,造成设计的混乱,而王澍先生对于传统建筑形式的转译就非常合理,他将屋顶的曲线简化为传统建筑的山墙面,并且延续了屋檐出挑的传统形式,屋顶也选用了旧砖瓦铺制,既有江南风情的美感,也具有现代的特征。此外,传统建筑的重复性结构是构成其美感和秩序的重要因素,而王澍先生的水岸餐厅设计就使用了由短木料铰接形成跨越式大空间,这些短料的数量巨大,重复着构成了丰富的韵律;材料:王澍先生一直很注重地域材料的使用,这也是传统建筑的特点之一。江浙盛产竹,他就在校园中就使用了大量的竹子,充分发挥了建筑材料的地域特征。王澍先生还使用竹模版来处理混凝土,使得混凝土具有了肌理,而这些竹材也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变色,这样也使得建筑具有了生命感。

3     结语

在现代建筑发展的过程中,很多人会将传统建筑视为“落后的”“跟不上时代”的存在,认为它们是中国建筑设计的桎梏,然而事实却不是如此,传统建筑实则是底蕴是智慧,是值得我们借鉴、学习的,我们理应将其精华保留下来,让它们焕发新的生机。

参考文献

[1]   孙文清.符号的转译——以象山校区为例谈王澍建筑的地域性特征[J].山东工业技术,2013.

[2]   楼庆西.中国古村落:困境与生机——乡土建筑的价值及其保护[J].中国文化遗产,2017.

猜你喜欢

风土王澍象山
象山无象
狂妄与谦恭
狂妄与谦恭
风土和历史
天下无敌手
再访陆象山先生讲学堂
风土视阈下的安部公房的异端者精神
象山
周作人的民间文化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