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大众文化语境下民族音乐文化融入高中音乐教学有效路径

2020-11-12肖晗

速读·中旬 2020年8期
关键词:民族音乐文化高中音乐教学大众文化

肖晗

摘要:文化是民族延续之本,是民族发展与振兴的精神命脉。中华民族之所以巍然屹立,根源在于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如今,基于文化自信理念下的大众文化,不断受到传统文化及民族文化的推动,逐步形成了全新的文化发展脉络。民族音乐文化作为其中重要抓手,更成为民族文化艺术传承的瑰宝。因此对于高中阶段音乐教学而言,必须要结合大众文化发展契机,深入挖掘民族音乐文化的独特魅力,并融入于教学实践之中,为高中音乐教学附上民族文化传承标签,实现音乐教学的发展与创新。鉴于此,本文基于大众文化语境,探讨民族音乐文化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融入,以彰显民族音乐文化特色,提升高是音乐教学的创新质效。

关键词:大众文化;民族音乐文化;高中音乐教学

众所周知,音乐属于不同文化之间交流互鉴的最佳载体,借助音乐艺术的融合与共享,推动着社会文化的欣欣向荣。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由此可见,文化自信将成为我国文化发展的理由和底气。事实上,音乐所呈现出的不仅仅是一种艺术,更是一种“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的磅礴力量。民族音乐文化底蕴深厚,民族艺术气息浓郁,具有极强的融合教育价值。因此,在高中阶段的音乐教学中,有必要透过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播,使学生更深刻的认识多元化的传统文化,筑牢大众文化的根基,使大众文化与民族音乐文化紧密契合,全面提升学生对音乐的综合审美力。

一、大众文化的内涵

所谓大众文化,主指一个地区、社团乃至国家中,新近涌现并被社会大众广泛认同的文化体系。大众文化通常由多数人信奉并面向大众消费群体,由此也呈现出显著的普遍性、流行性、娱乐性及商业性特征。但同时也应当注意到,大众文化的发展与传播,在不同媒体的传播及宣扬过程中,往往容易受到误读等问题影响。以高中生的音乐追求为例,高中生在现代音乐文化的熏陶中,受到大众文化的影响和冲击,更容易对新生事物产生浓厚兴趣,而这也使传统的民族音乐受到多元文化挑战,从而产生追求流行音乐、个性音乐的趋向。此外,受高中生自身文化鉴别力的限制,在音乐文化认同上存在缺失,难以正确把握大众文化的内涵和价值,进而造成对大众文化的不利局面。因此在高中音乐的教学中,应当切实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三观,运用众多优秀经典民族音乐素材,发挥出民族音乐文化的内在魅力,给予民族音乐文化更丰富的诠释,提升高中生对民族音乐文化的时代认同感,推动大众文化向有利方面迈进。

二、民族音乐文化融入高中音乐教学的意义

(一)有助审美修养的培育

在高中音乐教学中提升民族音乐文化的融合,将大幅提升学生的音乐审美素养,依托学生对音乐内容的深刻理解与感悟,为美育发展提供必要途径。在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中,以箫、筝、笛等为表现形式的民族音乐,利用其清丽婉转的音色特征,更好地呈现着民族音乐的文化内核,并在潜移默化中彰显着音乐文化的层次。此外,在京剧、昆曲、越剧等戏剧演绎中,同时富含着对音乐文化的执着追求,成为传统大众文化的积淀与承载。民族音乐文化作为音乐艺术的构成,其中同样包含着独特的民族精神与审美情趣,如蒙古族音乐以其高亢的腔调,抒发着蒙古草原的壮阔与浩瀚;维吾尔族音乐的热情奔放,演绎着新疆的朴素和好客。因此,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将为高中音乐教学提供丰富素材,成为审美修养跃升的关键因素和必要途径。

(二)有助理想人格的养成

“移风易俗,莫善于乐”是春秋时期孔子的观点,主要阐述了音乐所具备的价值,即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和涵养性情。即便是基于现代音乐文化视角,其同样在塑造社会精神风尚中具备潜在价值,从孔子的教育哲学中可知,利用音乐可以优化道德认知,借助道德同样可以提升音乐魅力,道德与音乐之间相互融通、相辅相成,这也是实现“大治”的重要起点。在我国的古代,音乐属于一种高雅的艺术,具备了清、和、淡、雅的特质,深受文人墨客的追捧,在“琴、棋、书、画”四艺的阐述中,音乐仍然列居首位,深受文人雅士的喜爱,并被认为是修身养性之根本,从《梅花三弄》《阳关三叠》等经典的传承中可见一斑。事实上,民族音乐在高中阶段的融人与理解,可以丰富学生对音乐艺术的认知,从绝美的音乐作品中产生共鸣,即丰富着音乐艺术情感,又浸润着学生心灵,为理想人格的塑造提供温床,坚定学生对音乐之美的追寻理想。

(三)有助增强文化认同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认为,音乐的价值在于将人教育成美的人、完善的人,这与我国传统音乐文化认知不谋而合。毋庸置疑,民族音乐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历经长期发展经久不息。从宏观的解释中可以发现,传统民族音乐中的“乐感”属于音乐文化内核,它强调“心”与“乐”的融通,追求音响的虚淡空灵,讲究韵味的深邃悠长。文化认同属于文化发展的基石,尤其是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中,提升文化认同极为关键。基于文化认同下的民族音乐,势必产生强大凝聚力和向心力,赋予高中音乐教学以生命力,为学生提供更大的拓展元素。结合我国民族音乐的发展史,其中所包含的乐种、剧种、曲种等,均在历史的浸染中延续创新,展现出极其深刻的历史意蕴。而这些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在提升教学资源的丰富性的同时,也将不断深化音乐文化的渗透,为学生文化认同发展提供强大助力。

三、基于大众文化语境下民族音乐文化融入高中音乐教学有效路径

(一)巧借背景音乐刻画,彰显民族音乐文化内涵

音乐是抽象的艺术,通过美妙的乐符、动人的旋律酣畅淋漓的彰显自身的独特魅力,使人赏心悦目,不良情绪得以释放,净化心灵,提高音乐审美能力,树立远大崇高理想,所以描绘性和模糊性音乐呈现出的显著特征,因为这些特征,决定了聆听是欣赏音乐的最佳方式。

我們以《二泉映月》为例,要想了解这首二胡曲的内涵,听其曲,必先知其事。教师在开展聆听教学前,首先可以为学生介绍《二泉映月》的创作背景:阿炳自幼深受丝竹乐、长篇叙事歌等乡土音乐的熏陶,热衷于音乐,十六七岁学习音乐,并参与各种演奏活动。阿炳先生在而立之年,由于深受鸦片的毒害,导致他生活贫困,失意颓丧,穷困潦倒,辛酸苦痛,雪上加霜的是患上眼疾,双目失明,最终流落他乡、孤苦无依只能靠卖艺为生,尝尽了旧社会的辛酸苦楚,历经了人世艰辛《二泉映月》是阿炳生活的写照,对自己苦难生活的表达,对旧社会黑暗的揭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利用多媒体让学生分段聆听,让学生具有一种身临其境感觉,感受到炎炎夏日、寒冬腊月的恶劣环境,阿炳先生双目失明,灰头土脸、衣衫褴褛的形象,流落街头、风餐露宿的困境,食不果腹、饥寒交迫、口干唇裂的状态,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将自己的感受或是情感融入到音乐背景中,通过丰富的聆听,了解这首曲子从低沉压抑,曲调平稳,到稍有起伏,,流露出昂扬愤慨之情和伤感怆然的情绪,再到旋律的变化冲击,表现了其旧社会对控诉,同时也充分展现了阿炳先生不甘屈服的个性。整首曲子,时而悲壮,时而傲然,时而深沉,时而激昂,升华了学生的认识,也促进了其成长,可以说是一举两得。

(三)优化乐曲赏析体验,呈现多元民族音乐风格

对于学生而言,特别是处在“多事之秋”的高中生,在大众文化的影响下,思想变得越来越浮躁,为满足自身的精神需求,他们倾向于同时感官刺激强烈、时尚色彩鲜明的流行音乐来表达自己的对时尚的追求,导致他们对音乐的审美深度只是单纯的停留在表面。基于此,教师可以将熠熠生辉的民族音乐融合到乐曲赏析中上,用具有丰富文化底蕴的作品,放松学生心灵,引导学生从深层次上鉴赏和体会音乐,促进其审美品位的提升。教师可以在高中音乐课堂教学中,可以依托多媒体为播放一段具有深厚的内涵的音乐视频,引导学生静下心来欣赏,感受音乐中所包含的情感和文化内涵,通过这样的方式,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帮助学生坚定文化自信。比如,音乐欣赏教学中,让学生欣赏、陕北民歌《東方红》、内蒙古民歌《城墙上跑马》、东北民歌《摇篮曲》、等引导学生讨论不同地区民歌的音乐风格差异,从而总结出,嘹亮、质朴、深沉是西北民歌的特征,东北民歌音调比较高亢嘹亮,旋律宽广,气韵悠长,声音运用上也比较刚直。如此一来,学生就可以在音乐欣赏中了不同地区的民族音乐文化的差异性,从而让学生的视野得以开阔。

(四)立足借鉴融合创新,增进民族音乐文化领悟

在高中音乐中融人民族音乐文化,润泽学生对音乐文化的理解,需要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丰富有趣的实践活动中,在着这过程中要注意的是活动主要以体验为主,从而让学生更好地获得情感体验和经验体验,切实把握音乐的特征,调动自己的知识库存或是生活经验,感受美,真正意义上的达到以文化育人的目的。从属性层面来说,传统文化虽然中国古代文化,但是其教育却是当今教育,传统文化内容虽然来自过去,但是其对象是高中生,目标是是面对未来。

以《酒狂》为例,这首古琴曲的人文表现和文化内涵的表现,需要音乐、文字或是演奏活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意义上的感受古琴的“自况”。然而这对大部分学生来说都具有较大的难度系数,所以,需要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反复演唱乐谱、直观古琴演奏,特别是弹奏简易的手工琴,对减字谱进行了解,在老师的指点下学习习单音弹奏等一系列活动,在体验中感受中姚丙炎先生《酒狂》独特魅力,进一步深化对民族音乐的理解。在学生高中音乐教学中通过模唱和亲自弹奏,一方面可以从乐曲的演奏技法、古琴音色、旋律、结构中感受到曲子在特定历史时期的所表现出来的“佯狂”状态,另一方面也让学生感受到文人音乐,增强了学生的审美感知,强化了其艺术表现力,提高其文化理解能力,加强了人文素养和学科素养,提高其文化理解能力,夯实了全面的发展的基础。

(五)遵循寓教于乐原则,强调民族音乐文化融通

毋庸置疑,大众文化能够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一方面是因为大众文化有强烈的感官冲击、强烈的时尚色彩,另一方面大众文化还因为传播渠道灵活性强、新颖的特征吸引了学生,比如,大众流行的电视节目、演唱会等。针对于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借助各种有趣的活动,在高中音乐中融人民族音乐文化,最大化地调动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其爱国情怀,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和热爱。所以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可以根据学生的特征,选择蕴含民族精神又具有民族色彩的歌曲,组织学生进行合唱比赛,比如,《黄河》《黄河谣》《开路先锋》等在活动中让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得以锻炼同时,又培养学生的民族文化精神,深化了其对祖国的热爱。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教师还要举办民族歌曲个人演唱比赛,通过这样的路径,让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学习充满兴趣,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其音乐审美、修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保驾护航。

四、结语

总而言之,伴随新课程改革的持续推进,高中音乐教学目标不断拓展,因此必须强调对音乐审美及音乐素养的刻画。在此过程中,应结合如今大众文化发展格局,全面挖掘和充分利用我国固有的传统民族音乐资源,以文化自信的视角审视教育职能,借助传统民族音乐的融人,提升高中音乐教学层次和水平,彰显民族音乐不可替代的文化优势,真正推动音乐教学及音乐文化的融通,谋划好中国民族音乐的振兴发展道路,以为我国文化自信提供有利支撑。

参考文献

[1]金清秀,传承民间音乐,弘扬民族文化——浅谈高中音乐中民族音乐教学策略[J].北方音乐,2016(05):130-130.

[2]李春燕.试论如何在高中音乐教学中传承民族音乐文化[J].读与写(上,下旬),2019,16(15):203.

[3]刘丹,谈如何在高中音乐教学在渗透民族音乐[J].文渊(高中版),2019(06):453.

猜你喜欢

民族音乐文化高中音乐教学大众文化
浅谈对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的几点思考
北大教授力挺《创造101》:大众文化不是草履虫
浅析“大众文化”
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在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中的作用
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在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中的作用
音乐教育与民族音乐文化传承
浅析高中音乐教学的基本理念
信息技术支撑下高中音乐教学的创新策略
音乐教育中弘扬民族音乐文化的对策
微课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