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学校“交互立体式”阅读推广网络的构建

2020-11-11沈远铭

教学月刊·小学综合 2020年10期
关键词:阅读推广农村小学

沈远铭

【摘   要】针对全民阅读背景下的农村儿童课外阅读存在的问题,农村小学可以从“完善学校阅读推广活动的主导体系”“重视家庭阅读推广的同步培训”“加强社会相关部门的协同联动”三个层面入手,构建一个互为统合、渗透和协同的“交互立体式”阅读推广网络,形成全民阅读的良好氛围,提升农村儿童的阅读能力。

【关键词】农村小学;阅读推广;交互立体

全民阅读背景下的农村儿童课外阅读主要存在三个问题:一是缺乏整合,浮在表面。社会层面的阅读推广活动仍处于松散、自发、无序的状态,停留在运动式、拍脑门式和作秀式的层次上。二是环境不佳,氛围不浓。一些边远乡镇的家庭平均藏书量只有10本,但智能手机拥有率高达95%;只有20%的农村儿童拥有自己的小书房,但平均每15户家庭就拥有一台麻将机或一张牌桌。三是无暇顾及,放任自流。很多农村儿童的家长并未意识到课外阅读对孩子终生发展的重要性,只重视考试科目的知识,同时受限于自身的精力和能力,无法对孩子的阅读进行良性干预,造成课外阅读浅层化、低俗化、成人化的现象严重。

针对农村儿童课外阅读存在的问题,农村小学可以从“完善学校阅读活动的主导体系”“重视家庭阅读推广的同步培训”“加强社会相关部门的协同联动”三个层面入手,构建一个互为统合、渗透和协同的“交互立体式”阅读推广网络(见图1),以形成全民阅读的良好氛围,提升农村儿童的阅读能力。

一、完善学校阅读推广活动的主导体系

学校是“交互立体式”阅读推广的基本维度,是农村阅读推广的主要力量。学校必须要有担当,有情怀,有眼光,真正把农村儿童阅读视作为学生生命成长奠基的育人工程。

(一)校内推广:体现计划性和系统性

1.图书配备。农村学校必须确保每年都有固定用于阅读推广的经费,同时积极寻求社会各界支持,发动爱心人士助学捐书。学校配置的图书书目必须由阅读推广指导委员会严格把关,坚决拒收不健康、低质庸俗的图书,严禁重复配置。在确保农村学校藏书量的同时,切忌盲目跟风,须根据农村学生的实际,从真实需求出发,优化图书结构,建构符合农村儿童阅读的序列。同时,各班要建立“阅读角”,提高图书利用率,优化农村学生课外阅读的软环境。

2.阅读课程。学校要开设“晨诵、午读、暮省”阅读课,将课外阅读纳入学校的课程框架,保证阅读时间,制定相应的激励措施,培养自觉读书的好习惯。

3.阅读机制。学校要定期开展阅读考级、“悦读银行”等评价机制,将学生的阅读情况以积分的形式进行统筹管理,并作为考核依据。此外,还可以开展“好书漂流”“小书虫跳蚤市场”等阅读活动,让书香飘满校园,优化农村儿童的阅读品质。

(二)校外推广:体现协调性和联动性

1.农家书屋。学校要针对农村教育的特点,积极联系学校所在的文化管理部门,充分利用村文化礼堂、老人活动中心等设立农家书屋,营造阅读推广的氛围,建设农村儿童阅读乐园。

2.转变观念。学校要利用家长会、家校通、微信、短信等沟通交流平台,定期举行好书推荐、书香家庭的评比等活动,通过宣传转变家长观念,使之远离电视、麻将、手机而亲近书籍,营造家庭阅读氛围,以身作则地培养学生阅读的习惯。

(三)校内外联动:突出协同性和优选性

农村学校“交互立体式”阅读推广可以选择以下六种行之有效的手段(见图2),充分发挥校内外联动的优势,突出策略的优选性和多方实施的协同性。

教师引读,是指教师将导读纳入语文课程,针对农村儿童的阅读起点和年龄心理生理特点进行针对性、指导性的阅读活动。长者导读,是指学校联合社会各界人士,利用学校、农家书屋、乡镇文化站、村文化礼堂共同开展阅读活动。师生共读,是结合偏远农村学生的阅读现状,师生共同讨论确定共读篇目,开展交流、分享和评价的阅读活动。同伴互读,是指教师引导学生自由组成一个个阅读群体,在共同阅读、相互分享中彼此促进的阅读活动。亲子共读,是指教师发动家长与孩子每学期至少共读一本书,尤其要鼓励留守儿童家长借助网络技术,实现跨空间亲子共读,使农村儿童家庭形成阅读场。校际联读,是指区域内的几所学校统筹制订联合阅读的计划,根据约定的时间和形式,分批组织开展校际间的阅读推广活动,如好书推荐会、课外阅读知识竞赛、阅读手抄报评比、读书征文比赛、经典篇目诵读比赛、课本剧展演等。

教师导读、师生共读是推广的主要手段,意在发挥语文教师在阅读推广工作中点灯人的作用,守好、用好学校主阵地。其他四种手段力图在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建立完善的阅读机制、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等方面发挥作用,与学校阅读推广联动协同,形成合力,有效促进农村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

二、重视家庭阅读推广的同步培训

家长是学生生活中最亲近的人,是天然的阅读推广人,但农村家长对课外阅读存在认识不足、精力有限、指导能力缺失等问题,无法对孩子的阅读产生良性干预。因此,学校需要担负起对家长进行阅读推广培训的任务,旨在传播阅读的理念,唤醒农村家长的阅读意识,提升他们的阅读能力,为营造书香家庭氛围、养成全民阅读习惯奠定基础。

培训师资主要分为两类,一是学校选拔部分热衷阅读的家长担任种子阅读推广人,二是聘请图书馆馆长、文化站站长、农民作家、回乡大学生等社会人士担任阅读资深推广人。阅读推广培训,以家长学校、家长会、成人文化技术学校为培训途径,采用“线上+线下”“集中+分组”的培训方式,指导家长学习中小学阅读通识知识和通览中小学必读书目。

针对家长的阅读推广培训要注意三点:一是要内容同步,频次得当。阅读推广培训的内容必须与各年级学生的阅读书目保持一致,培训频次一般每月一次,便于家长学以致用、同步指导。二是要组织有序、深入人心。为提高培训实效,学校可以联合区域内多所学校共同策划、组织、实施全民阅读推广活动,推动家长积极参与全民阅读活动。三是要形式多样,正向引导。学校除了每月组织开展“家长大讲堂”“书香家庭”“读书节”“悦读月”等品牌阅读活动之外,还可以联合各部门开展“作家进校园”“书香家庭评比”等活动,使家长认识到:阅读不仅是培养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手段,也是自己吸取新知识、丰富精神世界的重要途径。

三、加强社会相关部门的协同联动

当前针对农村儿童的阅读推广活动尚处于松散、自发、无序的状态,亟须组建由区域学校或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牵头、社会机构参与的阅读推广指导委员会,全面规划、统筹、组织农村儿童阅读推广活动。

阅读推广指导委员会主要由学校阅读推广活动骨干,县区图书馆、乡镇文化站、少年宫、村级文化礼堂、乡村流动图书馆等机构的负责人,以及阅读公益组织的志愿者组成。其工作流程如图3所示。

农村儿童阅读推广队伍是该项工作的中坚力量。阅读推广指导委员会要挑选知识渊博 、道德高尚、具有奉献精神的人才,持续充实到这支队伍中,并建立农村学校儿童阅读推广规章和考核制度,通过规划、管理、监督、考核、奖惩来激励阅读推广人员的积极性,扎实推进阅读推广活动。

基于社会层面的阅读推广活动主要有以下形式:在阅读推广指导委员会的统筹下,由文化站、农村流动书屋牵头,由学校主办全民阅读活动启动仪式;成立以学校阅读推广骨干、流动书屋负责人、文化站人员等组成的农村阅读推广小组,开展面向家长的同步阅读培训;借助社会力量开展阅读推广活动,如为家长和学生办理图书馆借阅卡,组织慈善机构向家长和学生捐赠书刊,开展“作家进校园”“作家进社区”活动等。这些活动将阅读推广活动向学校、家庭、社区延伸和发展,构建起“立体交互式”的阅读推广網络体系。

农村学校“立体交互式”阅读推广网络,培育了一支农村阅读推广的骨干力量,在区域内初步形成了全民阅读的良好氛围,有效提升了农村儿童的阅读能力。然而,农村儿童阅读是一项庞大的系统性工程,还需要有关部门不断研究,不断改进,从而助推农村儿童课外阅读向系统性、序列性、有效性发展。

(浙江省仙居县大战中心学校   317322)

猜你喜欢

阅读推广农村小学
未成年时期阅读推广研究
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阅读推广案例研究
浅谈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探究式教学方法的运用
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策略
湘西州农村小学“营养餐”问题及对策研究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案例分析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研究
关于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农村学校构建书香校园的有效策略探研
当前农村学校实施“新教育实验”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