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全新教育理念为引领,推动小学德育工作高效发展

2020-11-11温升平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0年124期
关键词:实践方法小学教育德育工作

温升平

【摘要】德育工作是学校教育的重中之重。小学生处于思想意识形成的初级阶段,正是身心健康发展的关键阶段,对今后的人格发展有着至关紧要的作用。因此,学校必须要把德育工作摆在首位,自觉强化学校德育工作的效率和质量,积极钻研和探索提升学校德育的有效途径。本文将从确立明确德育的目标、形成科学的德育规章制度、注重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改变传统学业评价方法、结合生活实践开展德育等五个方面,对推动学校德育工作高效发展进行分析,希望对小学教育管理提供借鉴价值。

【关键词】小学教育;德育工作;实践方法

小学阶段是一个人思想发育和成长的关键时期。因此,学校积极利用好一切德育资源,为学生开展德育工作便显得尤为重要。但就目前学校的德育工作發展来讲,仍然存在着许多的问题,比如,教育目标不明确,任课教师的德育观念陈旧等等。因此,需要学校就此深入展开调查研究,明确德育的目标,积极寻找开展德育的有效途径。

一、确立明确德育的目标

教育目标的好坏直接决定着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的结果,还直接影响着德育工作计划的制定和实行。因此,学校严格制定好教学目标,不仅会促进德育工作有效地执行下去,还会督促德育工作者积极地履行自己的职责。

所有的德育活动都有着共同追求的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祖国,遵守党的领导;树立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遵规守纪;勤奋好学等。这些德育目标主要侧重于培养小学生的思想道德,帮助学生在小学时期就塑造正确的品德观念,为小学生今后的思想和学习的发展,奠定一个良好的思想基础。

二、形成科学的德育规章制度

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是实现德育目标的有力保证。建立明确的规章制度,规范对德育工作的管理,形成科学合理的德育管理模式。学校可以建立以校长为首的德育工作小组,各级干部层层领导,每一个班的班主任为本班的具体负责人,每一位任课教师在教学时也要积极地向学生传输德育观念,全方面地为学生营造出浓厚的德育氛围,进而潜移默化地帮助学生构建良好的道德观和人生价值观。所有的德育工作者都要深刻认识到,每一位学生都是存在优缺点的,对待学生始终要坚持“不抛弃,不放弃”的原则。在开展德育工作的同时也要注重定期收集反馈,及时完善规章制度的不足之处。

三、注重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

心理素质的强弱,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这一个人是否可以获得成功。小学生时期的学生,内心情感敏感又脆弱,部分学生在说话时不会考虑到其他人的感受,辨别是非能力差,往往很容易对部分自卑或者有身心有缺陷的学生造成心灵上的伤害,这种伤痛和阴影是可以跟随人一辈子的。除了来自同学方面的因素,学生的心理还会受到家庭、教师、社会环境等多方影响。因此,学校应该加强培养学生优秀的品德,同时还要注重维护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因此,学校可以专门为学生开展心理咨询室,学生通过心理咨询以及心理教师对学生心理病态的纠正和修缮,既可以帮助学生将无法消化的负面情绪宣泄出来,又在学生思想心态向恶劣的方向发展时,被心理教师的专业指导而及时矫正回来。同时,学校应该定期开展心理健康主题讲座,帮助学生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为学生塑造一个良好健康的心理发展环境,进而使小学生深刻认识到良好的心理素质和道德品质的重要性,为今后德育工作的开展,打下了良好的思想基础。

四、改变传统评价方法

以往对学生的评价方法只是简单地通过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判定,这种评价方法往往会使我们忽视学生平时的表现和道德品质。因此,学校应该建立一个崭新的评价制度,新的制度里,要将学生平时的表现情况、成绩测试、思想品德等综合起来进行评价,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实行对学生的差异化评价方式,从而促使每一个学生都找到自己的闪光点,同时促进学生更全面发展,不断正视自我、完善自我,朝着“完人”的方向而努力。

此外,还应该改善教师对学生以往的评价模式,注重鼓励为主,批评为辅,通过情感渗透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德育渗透与教育,学生在受到教师的鼓励后,会获得巨大的成就感,从而促使学生在之后的学习和行为表现上,更加努力地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因此,学校应定期对班主任和任课教师进行管理培训,加强教师的评价能力,提升学生的自信心,为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打造良好的教育氛围。

五、结合生活实践开展德育

德育并不是纸上谈兵,更应该注重指导学生如何将在学校学习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当中,提升学生的实际的知识应用能力。因此,学校可以定期为学生组织一些德育活动,让学生在实践当中加深对德育的理解,进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与思想品德。

例如,组织一场角色扮演活动。学生扮演的剧本是由学校严格筛选的有关德育的优秀作品,表演的学生在记忆台词和模仿表演时,可以进一步地加深对德育的理解。而观看表演的学生也可以在不知不觉中,学到有关德育的新知识;学校也可以定期组织学生走近养老院,让学生陪老人聊天、帮助老人打扫卫生、为老人表演节目等,通过对老人的陪伴,促进了学生的思想修养的提升;布置家庭德育活动作业,让学生参与家庭事务管理中,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庭事务,加强了学生的家庭责任意识。

六、结语

综上所述,学校在开展德育教育工作时,首先要明确本校德育的目标,之后针对教育目标,制定科学合理的德育规章制度,使德育工作得以有条不紊地进行下去,同时要注意及时地收受反馈意见,发现问题并加以纠正。学生的心理活动也是顺利开展德育工作的关键因素,因此,学校要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改善评价制度,结合实践活动,为德育工作的顺利推进,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学校德育教育活动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通过方方面面的不同措施来逐步深推。

参考文献:

[1]周伟明.浅议新课程理念下的学校德育工作管理[J].中外交流,2017(052):107.

[2]张海东.小学德育工作的新途径浅探[J].新一代:理论版,2012(010):4.

[3]杜贵汉,周义成.润物无声  关注关爱——当下农村小学德育途径初探[J].中国农村教育,2019(18):9.

[4]创新教育模式  拓宽德育途径——青铜峡市中滩中心小学简介[J].宁夏教育,2015(12):81.

猜你喜欢

实践方法小学教育德育工作
浅析提高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对策
教育部下发关于印发《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的通知
探讨如何提高新时期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初中历史翻转课堂实施策略探索
提高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效率的实践方法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创新探究
探究“学讲计划”背景下的语文教学
内蒙古从10方面加强德育工作
浅谈建筑结构抗震鉴定及加固理论与实践
研读教材,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