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学生工作分级管理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2020-11-10钟海文

科技风 2020年29期
关键词:分级管理学生工作高职院校

摘 要:党的十九大对新时代背景下的高职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改革与发展也更加深入,以校、院分级管理为核心的管理体制已成为当前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障体制改革的一个重点。如何健全和开展校院学生工作分级管理体制也逐渐成为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该文从工作实际出发,通过对笔者所在学校案例进行分析,提出新时代背景下校院学生工作分级管理的一些措施和对策。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生工作;分级管理;理论与实践研究

一、高职院校学生工作现状

(一)教育主体的教育效果一般

国内高职院校的改革在不断深入和强化,呈现出招录形式多样化和招录人数激增化的特点,越来越多的学生走进高职院校学习生活,学生生源结构多样,在思想素质、专业技能、文化素养、自律自控、学习能力、职业规划等方面反映不一,加之家庭影响和社会影响,学生问题增多,给学院学生管理工作提出很大的挑战。前些年,高职院校学生管理采取的更多是粗放式的管理模式,师生的沟通和交流偏少,教师不了解或不清楚学生的真实需求和内心想法,辅导员班主任或其他思政工作人员对学生的所思所想掌握不够、了解不深,给学生提供的教育与学生的成长需求不对称。而教育脱离了学生,就很难达到教学相长的效果,更谈不上培养出更多的綜合能力强的技能型人才。高职学生的协同合作能力、创新意识和学习能力没有得到很好的锻炼,这对于学生未来的就业和发展是极其不利的。

(二)思政队伍建设缓慢或效果不好

高职院校的思政队伍建设效果不佳,尤其是专职辅导员队伍的配备和建设,专职辅导员与学生数量比例很难满足1∶200的比例。近年来,诸多高职院校尽管通过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这个平台培养出不少业务精、能力强的辅导员班主任,但仍有相当一部分辅导员班主任没有得到专业的培训和锻炼,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很难提升。一是辅导员班主任在开展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时,苦于没有思想政治教育的专业背景或没有辅导员专业素养的锻炼,思政工作不知如何开展,尤其是部分专业老师兼任班主任的,甚至不知如何开展与学生的谈心谈话。二是负责学院心理健康工作的老师,没有心理学专业背景,对于学院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和心理辅导室工作,心力不足。今年以来,排查出的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层出不穷,辅导员班主任的教育管理难度增大。三是学院心理预防干预系统有待完善。高校心理预防干预,要努力构建心理干预体系,积极开展预防性心理教育。目前现有的干预系统是心理筛查后辅导员班主任跟进,未能达到较为专业的干预系统。

(三)学生管理服务的水平不高

由于国内高职院校连续数年扩大招生,学校内部出现很多资源短缺和不对称,比如学生住宿不够或条件差、综合服务跟不上或服务差、教学资源不够或条件落后,甚至在管理模式上也与新形势下的大学生发展需求产生了冲突,因而出现学生不满意情绪和学生发展得不到保障的情况,学生厌学、身心健康受影响等现象大幅增加,这些校园内不安定因素给学生管理与服务工作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导致新形势下的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服务水平不高。

二、高职院校学生工作分级管理中的几个问题

(一)体制改革不彻底,校院职能划分有待完善

多年来,国内诸多高职院校对学生管理工作进行了多次改革,以找到更适合本学校发展的学生管理模式和体制。但由于受旧观念影响和一些主观因素,导致改革不彻底,或者说没有找到适合自己学校的模式。在运行程序上,多数院校仍然采取“学校党委(学院党委)—党委学生工作部—二级学院(系部)分管学工副书记—辅导员班主任—班级”模式,这个模式虽然能体现扁平化管理,但对于校院分级管理来说,没有体现权力下放,没有发挥分级管理的作用。

(二)学生生源的多样化,对学生教育管理提出更高要求

随着单独招生和对口招生生源增多,在校生生源多样化明显,学生来源多样,学生诉求多样,使得高职院校学生的教育管理成效不明显。在校院学生工作分级管理的推进过程中,生情分析并未纳入机制建设的考虑因素,学生的实际需求没有在分级管理后的部门职责中体现出来。

(三)“全员育人”形势下,辅导员班主任队伍整体水平不高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三全育人”工作总要求,诸多高职院校重点强化“全员育人”,然而在育人环节、育人内容、育人职责、育人手段等方面还有所欠缺。实行学生工作分级管理后,高职院校二级学院或系部应该把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列入党委或党总支重点任务。通过选拔专业精、业务强、政治过硬的老师担任专职辅导员,同时在专业教师队伍中选拔有干劲、能力强、政治过硬的老师担任班主任,组建一支战斗力强的思政工作队伍。在思政工作队伍的激励方面,学校应该考虑在绩效津贴方面激励思政工作队伍,二级学院或系部可以创新专职辅导员的绩效管理,探索实行专职辅导员分档管理,长期培养,稳定队伍。而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在个人规划中,要加强思德教育、职业堆规划、心理辅导等方面能力的提升。但从实际现状来看,辅导员班主任队伍的整体工作能力和工作水平并未得到有效提升。

三、高职院校学生工作分级管理对策

(一)重构高职院校学生工作管理职责

(1)在学生管理工作中,管理架构为学生工作处→二级学院;校团委→二级学院;后勤处→二级学院;基础部(心理咨询中心)→二级学院;招生就业处→二级学院。

(2)具体管理内容。

①思想政治教育:由学校党委统管,党委办公室统筹各二级学院党委完成。思想政治教育由各二级学院党委利用主题班会、社团活动、业务学习等方式开展。

②学生操作管理:由学工处统筹各二级学院参与完成;学工处负责制定全校性的操行规范和评价办法及手段;各二级学院负责本学院的学生操行养成管理的实施。

③资助管理:由学工处统筹,各二级学院完成。学工处负责资助资金的筹措和发放办法的制定及其监管;二级学院负责按照校级办法,实施本二级学院学生资助资金的计划编制和发放。

④心理干预:学工处负责监督二级学院发现、采集、上报信息;基础部负责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干预。

⑤社团管理:由校团委和各二级学院共同实施;校团委负责管理办法及规范的制定,协助提供社团的各种资源的提供;社团对外关系的管理;各二级学院负责本学院社团按照办法和程序根据本专业特点和学生特长组建管理学生团队。

⑥招生就业工作:由招生就业处总负责,统筹和协调二级学院实施招生计划的制定、宣传、录取、评价;制定全校我性的就业目标、任务及工作机制奖惩办法,并进行指导督查;制定并推广有利于就业的学校品牌设计及营销;建设长效促进就业体系;各二级学院负责本二级学院的就业工作的管理,在招生就业处的指导和管理下,负责推进各专业的就业工作。

(二)提升学生服务与管理工作措施

1.以学生个性化发展为导向,由行政管理向服务管理转型

多年来,“以人为本”是大多数高职院校的办学理念和办学宗旨。新形势下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增长迅猛,这是与学生的时代成长环境和生源特点所决定的。在高职院校的教育工作过程中,要想把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创新能力培养出来,学校必须转变管理模式,应该以学生个性化发展为导向,由行政管理向服务管理转型。在国内外优秀高职院校的管理案例中,可以看出,这些案例中的学校重视通过对学生个性特征的变化和个性化发展需求,多角度多层面地加强引导教育,在教育和管理的各个环节,处处以服务的意识来教育学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搭建平台,提升学生自主管理水平

附着我国迈入新时代,社会的飞速发展更青睐具有健全的、独立的和创新意识的人才。而高校(包括高职院校)是大学生迈入社会职场的最后一个环节,高校在开展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同时,也要做好社会与学校的零距离对接。学生在学校学习期间,也可以通过校内舞台得到社会锻炼。所以,给大学生搭建自主管理的平台,组建大学生兴趣组织,不仅可以提供大学生锻炼舞台,还能激发大学生自主管理的能力和积极性,最重要的是可以教育培养大学生的主人翁意识,能够在校园内就真正体会到一个人的社会存在价值。

(三)建立学生工作分级管理保障机制

(1)为贯彻落实国家资助政策,做好“奖、助、贷、勤、减、免”各项工作,学校根据各二级学院困难学生人数下拨一定经费,确保学生资助工作正常开展。

(2)为进一步提升学校学生工作水平,充分调动二级学院学生工作队伍积极性,鼓励在学生工作中做出贡献的辅导员、班主任,学校根据每年学生工作考评情况,将奖励经费下拨至各二级学院,由二级学院自主支配。

(3)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负责部门)根据各学院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情况及成效,将给予一定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经费支持,确保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正常开展。

四、结语

新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工作围绕“立德树人”开展工作是核心,但应往何方向深入或落脚却是大家共同的重点。南宁职业技术学院作为全国高职院校首批示范院校之一,学校领导高瞻远瞩的理念和“不甘人后,敢为人先”的学校精神,推动着学生工作快速发展。学校学生工作分级管理的机制和做法,在几年的实践中已成效初显,可以作为同类院校学生工作管理者借鉴。

参考文献:

[1]刘桂宏.新时代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路徑探析.智库时代,2020(05).

[2]陈洁.中外模式对比下的高职院校服务型学生工作管理转型研究.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19(01).

基金项目:广西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7年度课题“高职院校分级管理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编号:2017A040)

作者简介:钟海文(1985—),男,汉族,广西南宁人,在职研究生,讲师,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办公室主任,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猜你喜欢

分级管理学生工作高职院校
如何做好职业学校学生的实习管理
浅析新媒体推广对高校学生工作的影响
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教育和咨询问题研究
高校学生工作老师处理学生事务数据的小技巧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
关于我国科技期刊学术影响力的分析
物联网视角下以学生为中心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