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徐光宪与高小霞:未名湖畔,君心我心

2020-11-10段雨

37°女人 2020年11期
关键词:化学系稀土

段雨

母校为媒,与爱结缘

1940年,中国大地硝烟弥漫,怀着拳拳报国心,20岁的徐光宪考入上海国立交通大学化学系。学业来之不易,中学时,原本殷实的家庭突遭变故,一夜间一贫如洗,父亲郁郁而终,他不得不考虑自谋生路。

入学后,生怕基础薄弱,徐光宪不敢懈怠。尽管心无旁骛,但是前排专注读书的女生还是吸引了他的目光。她叫高小霞,每次考试成绩都是佼佼者。他们借着课业交流熟悉。

徐光宪惊奇地发现,她和他一样,也是浙江人,父亲曾在上海中华书局当编辑,可是后来失业、病逝,高小霞的学业一度中断,大学学费也靠她当家庭教师勉力维持。相似的经历让他们惺惺相惜。

1944年毕业后,他们进了同一家化工厂。化学研究成为催化剂,爱情枝蔓逐渐蓬勃葳蕤。可是两人心情却日益沉重,日军铁蹄踏遍大半中国,个人的前途与幸福無从谈起。徐光宪想去大后方为抗战出力,可是苦于没有途径,高小霞立刻自告奋勇:“我哥哥姐姐在重庆,我可以先去探路。”

爱情给了她勇气,她孤身踏上了去大后方的路。走到安徽时,抗战胜利的消息传来,暂留当地教书的高小霞给徐光宪写信:“这里环境优美,农民纯朴,学生可爱。但是,很贫穷、落后,需要我们来建设……”读着高小霞的信,徐光宪心潮澎湃。回信中,他由衷地送给她4个字:“你很美丽。”不久,徐光宪和高小霞回到上海工作。

放弃坦途,报效祖国

1946年,徐光宪与高小霞走进婚姻殿堂。在母校师生的见证下,他们郑重承诺,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婚后,他们决定去美国留学深造。然而,经济拮据,他们仅凑够一个人的费用。面对一筹莫展的徐光宪,高小霞下了决心:“你做好去美国的准备吧。”

1948年1月,徐光宪赴美留学。带着对高小霞的愧疚和思念,他勤奋苦读,因成绩优秀,很快获得哥伦比亚大学助教职位。解决了生活上的后顾之忧,他立刻筹划接高小霞赴美。

生活依旧清苦,但爱情已经升华为坚定的意志和进取精神。在纽约大学研究生院,高小霞深得导师赏识,被推荐到康奈尔大学医学院做分析技术员,两年后,她顺利拿到硕士学位。

救国理想在胸中激荡,从《华侨日报》上读到解放战争胜利的消息时,高小霞和徐光宪欣喜若狂。他们约定:加紧学习,早日回国!

美国正筹备法案,禁止中国留学生回国。

徐光宪心急如焚。几经考虑,他决定放弃面前的科学坦途,报效祖国。可是高小霞的学业还没有完成,忐忑中,他征求她的意见,她没有丝毫犹豫:“我们要一块儿的,我跟你回去。”尽管那时,她再有一年就能拿到博士学位。1951年4月,以“母亲身体有恙,须归国探望”为由,他们冲破重重阻力,登上回国的邮轮。

心手相牵,终身相依

回国后,两人在北京大学化学系任教。与国外相比,科研条件天差地别,但身边是爱人,身后是国家,他们内心安定,满怀激情地投入到科研和人才培养中。

1972年,北大化学系接到一项十分紧急的军工任务——分离稀土元素,徐光宪成为领头人。中国虽然是稀土大国,但因技术落后,稀土元素无法分离,只能低价出口稀土,再用高价购回稀土制品。

面对难题,已经52岁、第四次转变研究方向的徐光宪表了态:“我们要自己研究开发,而且要做得更好,给国家争口气!”

从此,他住实验室,跑矿山,生活里只有考察和实验。稀土的奇妙也吸引了高小霞的关注,她决定跟徐光宪合作。科研走上正轨后,他们的合作赢得突破,他将稀土包含的17种元素分离出来,她则将剩下的部分制成了“稀土微肥”,为农业增产开辟了新远景。

从青丝到白发,他们始终心手相牵,一同走上事业巅峰。1983年,高小霞因骨折坐上轮椅,徐光宪便每天推着她散步,未名湖畔,博雅塔旁,他们的身影,给科研染上了浪漫的色彩。她回首往事,依然情意绵绵:“能够跟他在一块儿,我很幸福。”

1998年,结婚相伴52年后,她与他天人永隔。她走后,他大病一场,凝视着她的照片,仿佛又听到她在说:“科学无止境,稀土研究我还要搞10年、20年……”夙愿未了,他要替她完成。振作起来后,他重新奔波在学术研讨会上,为稀土事业东奔西走,不论去哪里,随身都带着她的照片。他还以两人的名义设立了“霞光奖学金”,和她生前一样,继续资助贫困学生。

“我一生中,最满意的,是和高小霞相濡以沫度过的52年;最遗憾的,是没有照顾好她。”2015年4月28日,他终于与她团聚。

(王世全摘自《幸福·婚姻版》2020年4期)

猜你喜欢

化学系稀土
中国的“稀土之都”
2022年5月我国主要稀土产品平均价格
2022年2月中国稀土出口统计
锂嵌入型化合物-氢气电池
稀土铈与铁和砷交互作用的研究进展
首都师范大学化学系自充电功能材料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一个二重互穿的镉配合物:合成、结构和双功能荧光传感性质
废弃稀土抛光粉的综合利用综述
双稀土和混合稀土在铸造铝合金中应用现状
杨梅酮的抗氧化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