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IL-33/ST2轴在HCC中的表达及临床相关性研究

2020-11-10卢静邱丽芳凌海瑞白思特邓益斌赵立峰林成韦忠恒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20年5期
关键词:内皮试剂盒肝癌

卢静,邱丽芳,凌海瑞,白思特,邓益斌,赵立峰,林成,韦忠恒

(1. 右江民族医学院研究生学院,广西 百色 533000;2. 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广西 百色 533000)

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世界很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在癌症死亡中居第三位,发病主要与HBV感染、长期酗酒、黄曲霉毒素摄入等有关[1],高死亡率原因主要是由于肿瘤的进展和转移,但是其肿瘤发生、发展、转移的机制至今还不为人所知。IL-33(Interleukin-33)是IL-1家族的一个细胞因子,具有广泛的免疫调节功能,ST2及IL-1受体辅助蛋白 ( IL-1receptor accessory protein,IL-1RAcP) 组成的二聚体是IL-33的受体[2],有研究认为IL-33/ST2在血清中的表达与患者的年龄、性别、AFP浓度无相关性[3],也有研究证实IL-33 mRNA、ST2 mRNA在肝癌细胞中的表达含量较与癌旁细胞的表达含量低[4],而IL-33/ST2表达与HCC临床相关性研究较少。本实验拟通过测定比较分析HCC患者外周血、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IL-33及ST2的含量变化,探讨IL-33/ST2轴表达与HCC的临床相关性。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收集2018年1月—2018年12月在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肝胆外科和肿瘤科住院的52例HCC患者(观察组)的外周血(其中包括外科手术治疗的HCC患者癌组织及癌旁组织标本),同时收集同期常规体检者50例(对照组)的外周血作对比。所有受检者于抽血前晚需禁食8 h以上,于次日清晨6点抽取外周静脉血,送我院检验科进行HBV-DNA及AFP定量检测。另外用真空采血管采集外周静脉血2~3 ml台式离心机下10000 r/min,离心10 min,收集并分装血清后立即储存于-80℃冰箱中备用。

1.2 纳入标准 纳入标准如下:①年龄18~80岁,首次确诊,且未经任何治疗;②未合并严重器质性病变或者其他恶性肿瘤;③未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药物性肝炎;④未合并HIV、梅毒、EBV感染者;⑤无妊娠;⑥告知患者,并通过伦理委员会审批同意。

1.3 主要试剂及仪器 ①人IL-33 ELISA试剂盒:英国Abcam公司;②人ST2 ELISA试剂盒:英国Abcam公司;③Anti-IL33抗体:美国PROTEINTECH公司;④Anti-ST2抗体:英国Abcam公司;⑤免疫组化检测试剂盒(鼠、兔来源一抗通用):北京中杉金桥公司(货号YZ-PV-6000)。

1.4 血清IL-33/ST2的检测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血清中IL-33/ST2水平,试剂盒由英国 Abcam 公司提供,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操作。

1.5 血清HBV和AFP的检测 血清 HBV 标志物及AFP 水平检测由本院检验科专业技术人员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和仪器操作规程进行检测。

1.6 肝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 IL-33/ST2的表达检测 两组各取40例进行免疫组化检测。免疫组化学法检测肝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 IL-33/ST2的表达,结果判读[5]。

2 结果

2.1 血清中IL-33/ST2在观察组与对照组中的表达 HCC患者血清中IL-33浓度低于对照组,但两者之间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38);HCC患者血清中ST2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两者之间均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见表1。

表1 两组血清中IL-33/ST2对比结果 pg/ml

2.2 IL-33/ST2 在血清中的含量与HCC患者AFP含量、感染HBV的相关性 将收集到的52例HCC患者按是否有HBV感染分为:阳性组38例,阴性组14例;统计分析两组之间的IL-33/ST2 含量显示:HBV阳性HCC患者与HBV阴性HCC患者血清中的IL-33/ST2 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CC患者血清中IL-33及ST2 的含量与血清中AFP的含量无相关性(r=0.159,P=0.260;r=-0.014,P=0.922)。

2.3 IL-33/ST2 在HCC组织与癌旁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IL-33 主要表达于细胞浆中;ST2 主要表达于细胞膜与细胞浆中,其中ST2 在HCC组织细胞中的表达部位以细胞浆为主,ST2在癌旁组织细胞中的表达部位以细胞膜为主;但在同一患者的标本中,HCC组织中的血管内皮可见有IL-33/ST2的表达,而癌旁组织的血管内皮处未见IL-33/ST2的表达;HCC组织及癌旁组织的炎性细胞聚集处未见 IL-33 的表达,但可见ST2 表达强度较高。IL-33/ST2在HCC组织中的阳性率低于与癌旁组织(P<0.05),结果见表2。IL-33/ST2在肝癌组织组及癌旁组织组中的免疫组化结果,见图1~图4。

表2 IL-33/ST2在HCC组织与癌旁组织中的表达 pg/ml

2.4 IL-33/ST2 的表达水平与临床资料的比较 IL-33/ST2 的表达水平与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的大小、术前AFP浓度以及HBV感染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肝癌组织中IL-33/ST2 的表达与临床资料的比较

有研究证实IL-33 mRNA、ST2 mRNA在HCC细胞中的表达含量较与癌旁细胞的表达含量低,与非小细胞肺癌、结肠肿瘤中的表达情况相似[4],本实验中HCC患者血清中IL-33的表达较健康人血清IL-33的表达水平低,与文献报道相符[6];而 ST2的表达在HCC患者血清中较健康人血清中的浓度明显升高,同时,IL-33/ST2不管在血清还是组织中的表达与患者的年龄、性别、AFP浓度、肿瘤直径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通过本实验我们发现血清中ST2的含量变化较IL-33在HCC发生时更为早期,与文献报道的急性肝功能衰竭小鼠的模型中血清中IL-33蛋白水平及ST2蛋白水平的变化相似[7]。因此,血清中ST2有可能成为HCC早期筛查的肿瘤指标。在本实验中,IL-33/ST2在HCC组织中的表达较癌旁组织中的阳性率均较低,提示HCC组织中IL-33/ST2低表达,与胃癌、胰腺癌、结肠癌的相关研究结果一致[4,8-9],提示IL-33/ST2在HCC发生发展中可能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另外,本实验中发现IL-33/ST2在癌组织中的血管内皮上有染色,而在癌旁组织中的血管内皮未见染色,提示IL-33/ST2可能与肝癌细胞浸润血管或者肝癌组织的血管生成有关系;有关胃癌患者血清中IL-33和血管内皮细胞因子C(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C,VEGF-C)研究表明[10],当两者均表达为阳性时,胃癌发生肝转移的机率会较高,预后相对较差,而乳腺癌患者中IL-33与VEGF也呈现高表达并呈正相关[11]。同时,我们发现IL-33在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淋巴细胞上均未见染色,而ST2 在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淋巴细胞上染色较深,说明了其在肿瘤微环境中的炎症反应中可能发挥了一定作用;有研究也证明T淋巴细胞可以产生IL-33及其受体ST2,尤其在CD3+CD8+T细胞亚群上ST2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较癌旁组织较高,并且在肿瘤微环境中存在着IL-33/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Tregs)轴,在由炎症向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12-13]。上述实验支持IL-33及其受体ST2与肿瘤的血管生成及转移有关,并且在肿瘤微环境中的炎性反应中起一定作用。

综上所述,HCC患者的ST2血清水平较健康人明显升高,IL-33/ST2在HCC癌组织中的表达均低于癌旁组织,其在癌组织中的血管内皮可见表达,而ST2在癌组织及癌旁组织的炎性细胞聚集处均可见表达;由此认为,IL-33和ST2作为一个轴性整体参与HCC的血管生成和微环境中的炎性反应,与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的大小、术前AFP浓度以及是否感染HBV影响程度小,可进一步研究IL-33/ST2轴作用机制,寻找HCC早期筛查新的潜在标志物。

猜你喜欢

内皮试剂盒肝癌
6种非洲猪瘟荧光PCR试剂盒对比试验
农药残留快速检测试剂盒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研究
试剂盒法制备细胞块的效果及其技术要点
LCMT1在肝癌中的表达和预后的意义
4种试剂盒提取病理组织切片中裂头蚴DNA效果的比较
Wnt3a基因沉默对内皮祖细胞增殖的影响
microRNA在肝癌发生发展及诊治中的作用
内皮祖细胞在缺血性脑卒中诊治中的研究进展
Rab27A和Rab27B在4种不同人肝癌细胞株中的表达
microRNA在肝癌诊断、治疗和预后中的作用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