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兵团红色物质文化教育功能转换路径探析

2020-11-09许丹荔

文存阅刊 2020年19期
关键词:价值认同教育功能

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文化自信离不开新疆各民族文化繁荣发展作为强有力的支撑,离不开兵团红色物质文化教育功能。新疆地处祖国边疆,兵团担负起屯垦戍边的责任和使命,兵团红色物质文化资源得天独厚,红色基因根深蒂固,兵团精神更是影响一代又一代人的精神旗帜。充分发挥兵团红色物质文化教育功能作用,弘扬兵团精神,推动兵团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带动兵团经济健康发展。

关键词:兵团红色物质文化;教育功能;价值认同

一、兵团红色物质文化相关概念

“研究兵团离不开边疆历史长河,离不开当前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离不开新疆稳定和长治久安的工作大局。”1954年,兵团创建,以屯垦戍边、造福新疆各族人民为使命,60多年来谱写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具有军垦特色的华丽篇章。兵团物质文化诞生于兵团,发展于兵团,认识兵团红色物质文化相关概念是了解兵团红色物质文化教育功能作用的关键前提。

首先,兵团红色物质文化具有特殊性。这种特殊性离不开兵团特殊的属性,2014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历史与发展》白皮书中指出:兵团实行党政军企高度统一的特殊管理体制。兵团创建伊始,充当突击队的角色目的在于推动新疆经济发展,在这一形成过程中导致兵团红色物质文化具有特殊性;其次,兵团红色物质文化具有民族性特征。“在文化发展和形成的历程中,语言、文字、信仰、风俗习惯是影响文化的因素,在众多因素中民族性表现尤为凸出,文化的民族性影响着文化资源具有民族性特征。”兵团红色物质文化离不开民族性作为天然属性,是多民族兵团群众共同创造的。最后,兵团红色物质文化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兵团红色物质文化起到纽带作用将历史和未来联系在一起,正如黑格尔说过:“我们之所以被称之为我们,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我们拥有历史,正如在思想领域当中,过去的东西仅仅只是一个方面,而构成我们现在的是那个共性和永星性的部分,与我们的历史性是不可分割的。”正因如此,兵团红色物质文化是历史实践的产物,更是新时代青年与老一辈革命家,尤其是兵团前辈进行文化沟通和联结不可或缺的桥梁和纽带,使蕴含的丰富历史价值充分展现出来。

兵团红色物质文化是兵团文化之魂,是兵团精神之魂,是兵团宝贵的物质财富。兵团红色物质文化以物阐释精神展现价值内涵,兵团红色物质文化价值内涵表现在衡量兵团历史文化底蕴、人文生态、兵团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以及教育转化等。教育功能在兵团红色物质文化中是关键所在,而文物实证是载体,通过载体对其进行深入挖掘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精神价值、科学价值以及社会价值等。

二、兵团红色物质文化教育功能现状分析

据统计兵团红色物质文化现有:“三五九旅”革命历史纪念馆、第一师一团团史陈列馆、第二师二十二团陈列馆、第二师二十九团陈列馆、第四师六十四团宋乱气烈士陵园、第四师七十二团团史陈列馆、第六师五家渠市军垦博物馆、第七师老龙口工程纪念碑、第八师石河子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军垦博物馆、石河子周恩来总理纪念碑管、第八师小李庄军垦旧址、第九师孙龙珍烈士纪念碑、第十师卫国戍边红色景区、第十四师四十七团团史陈列室、第十四师四十七团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军和田纪念碑。

总体来说,兵团红色物质文化依托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促进兵团红色文化旅游业的繁荣和发展。兵团红色物质文化主要分布在团场,以团场为主要单位,以博物馆和陈列馆的形式表现出来,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兵团红色物质文化也与时俱进,采取创新的手段和方式方法。如,2017年三五九旅屯垦陈列馆在全国爱国主义师范教育基地第五批名录中,三五九旅纪念馆以图片、文字、多媒体等形式展示农一师新型工业化发展前景。

对于兵团红色物质文化而言,教育功能是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因为物质生产实践活动产物众多,需通过价值属性对兵团红色物质文化进行区分。兵团红色物质文化教育功能为民族团结和兵地融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兵地融合发展不仅可以带来经济、文化、社会的交融,更重要的是促进两地的人文交流,共同谱写一曲“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和谐乐章。

因此,兵团红色物质文化教育功能具有其必要性,第一,兵团红色物质文化价值关键取决于文化遗产本身,作为文物实证本身是静止的实物,但是时代赋予了新的内涵和价值,兵团红色物质文化更是弘扬兵团精神必不可少的载体;第二,新时代,物质层面已经不能满足人民的需要,人民的需要越来越倾向于精神层面,而精神层面的需求亟待教育功能,兵团红色物质文化教育功能对满足人类的精神发展需求起到导向作用。如,兵团后代对于父辈扎根新疆屯垦戍边具有别样的情怀,这种特殊的情怀与兵团红色物质文化形成共性。可见,兵团红色物质文化教育功能的必然性;第三,兵团红色物质文化教育功能是实现新疆总目标在意识形态的有效途径。领导指出:“意识形态是建立和巩固国家政权的重要手段和强有力的支撑。对于一个政权而言,思想领域是根基也是一道重要的防线,因为思想防线一旦被攻破了其他防线就面临瓦解的情况。”兵团红色物质文化以物传声,更好地起到壁垒作用,传播正能量弘扬红色主旋律,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与意识形态的安全和稳定密不可分,兵团特殊使命以及红色物质文化中无产阶级的天然属性具有不可估量的优势地位。

三、兵团红色物质文化教育功能路径

中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新疆各民族是中华民族血肉相连的家庭成员组成,祖国和人民赋予兵团特殊的使命和責任,在屯垦戍边实践中形成的兵团红色物质文化发挥价值认同起到不可估量的影响。

1.重视以兵团红色物质文化为载体的对外交流与宣传

兵团红色物质文化作为客观存在的实体,其所具备的感染力和说服力毋庸置疑,将对长期歪曲、编造新疆历史的“三股势力”给予最强有力的回击。同时,将对国内外长期受到错误思潮误导、对新疆历史缺乏正确认识的民众,通过兵团红色物质文化弘扬兵团文化,增强各民族群众的国家认同感。重视以兵团红色物质文化为载体的对外交流与宣传为兵团红色物质文化教育功能提供切实可行的保障。

让兵团红色物质文化活起来,重视以物质文化为媒介的对外交流与宣传,提高其社会影响力。组成宣讲队、下社区、下基层,把兵团物质文化,尤其是兵团精神融入到各行各业,对交流与宣传的方式形式进行创新,把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VR等新型技术手段融入到宣传与交流之中,打破时间、空间、地域等限制条件,让兵团红色物质文化深入人心,其教育功能作用达到全方位效果。不断挖掘兵团红色物质文化,特别是兵团红物质文化中感人具有影响力的革命故事,让兵团红色物质文化释放出强大的感召力,不断加强对外交流与宣传。

2.重视兵团红色物质文化教育功能

兵团红色物质文化是发扬兵团精神的重要载体和媒介,同时也蕴含着丰富的兵团精神内涵。用十六字表述阐释兵团精神的内涵所在“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奋斗、开拓进取。”新时代、新征程,需要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所表现出来的德行涵养和精神价值作为根基,这是延续“文化自信”的一种“价值观自信”的基础。历史教育,尤其是将兵团红色物质文化融入教学资源在新疆地区起到不可估量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必须重视兵团物质文化教育功能。重视兵团物质文化教育功能是兵团物质文化教育功能的关键所在。

领导强调:“中国革命历史是一本内容丰富的教科书,必须强调的是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兵团红色物质文化的历史是和中国共产党艰苦奋斗的历史是一脉相承的,深入挖掘兵团红色物质文化融入教学资源是对国家历史、新疆历史、兵团历史的真实的还原和坚定的捍卫,有助于新时代青年了解兵团历史讲好兵团故事,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和历史观,坚定理想信念,离不开兵团红色物质文化教育功能作用。同时对那些国内外长期受到错误思想误导,对新疆历史及兵团历史缺乏正确认识的民众起到直观作用。走进兵团,走近新疆红色物质文化遗产,回顾艰苦奋斗屯很戍边的兵团史,通过聆听兵团感人先进人物事迹,让精神受到红色洗礼“我们不是历史取虚无主义者,也不是文化虚无主义者,不能数典忘祖,妄自菲薄。欲知大道,必先为史。”品味兵团精神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将其转换为教育功能,使兵团红色物质文化激励影响着更多的人,让兵团精神放射出新的时代价值。

3.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带动经济健康发展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文化产业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繁荣发展的关键载体。兵团红色物质文化通过增加故事性和实物承载性,扩大文化视野从而实现文化价值向经济价值有效转变,推动兵团经济发展,带动新疆经济发展。新时代新征程,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国家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兵团经济也得到有效发展,市场经济发展的同时对价值观也有影响。

因此,兵团经济健康稳定发展离不开兵团红色物质文化助推兵团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

完善兵团红色物质文化旅游路线,在推动兵团红色物质文化旅游同时宣传红色教育,兵团精神和兵团文化普及大众为兵团经济健康稳定发展注入健康引擎。设计科学合理的兵团红色物质文化旅游路线,引导、鼓励大量游客走进兵团红色物质文化景区,看展红色教育,拉动经济健康持续发展。如,享有红柳根雕之乡美誉的第十师一八四团,红柳根雕造型别致、意义非凡,得到广大游客的一致好评,全国各地游客慕名而来,促进兵团红色物质文化教育功能的同时带动当地经济健康发展;“兵团新貌、伟人足迹”石河子市红色旅游经典路线: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军垦博物馆-农八师周恩来总理纪念馆-艾青诗歌馆-王震将军铜像-军垦第一犁。可见,新疆经济健康稳定发展离不开兵团这个有效抓手,积极发挥兵团人艰苦奋斗、勇于拼搏的精神。

结语:兵团的特殊属性和使命使之成为实现新疆总目标的战略力量,深化兵地军民大融合,让兵团成为安边固疆的稳定器,凝聚各民族群众的大熔炉、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示范区,离不开兵团红色物质文化教育功能导向作用。因此,必须充分发挥兵团物质文化教育功能作用,弘扬兵团精神、传递兵团文化,带动兵团经济健康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共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委员会.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作文献选编[M].北京:中国文献出版社,2014:214.

[2]“井岗模式”研究编写组.“井冈模式”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112.

[3]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导言. [EB/OL]http://www.qglt.com.cn/bbs/ReadFile?whichfile=45664&typeid=13],2005,9,23.

[4]崔允郭.三个维度看‘立德树人的本质内涵[N].光明日报,2017-05-08(13).

[5]史文通,辛强等.永远和群众心连心-习近平总书記在河北省调研指导教育实践活动记事[N].河北日报,2013,7,15(1).

[6]叶小文.欲强其国比重其史[N].中国青年报,2018-02-26(002).

作者简介:

许丹荔(1991年-),女,汉族,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

基金项目:

本文系2019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文物实证与新疆历史话语权,(项目编号:19QN06)。

猜你喜欢

价值认同教育功能
小学体育心理健康教育功能及实施策略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新农村文化建设中教育功能的缺失及其认识论根源
潜移默化,润物无声
班主任管理艺术探析
浅谈中国电视媒介教育功能及思考
价值认同视阈下新时期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的政治认同研究
人民群众广场舞发展的策略探讨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价值认同的辩驳与实践
国家治理视域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