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校合作促进小学生诚信道德的养成研究

2020-11-09杨灶金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0年126期
关键词:家校合作诚信道德

杨灶金

【摘要】在新课程的背景下,不管是家庭还是学校,都越来越重视对学生诚信品质的培养,但是对学生诚信道德品质的培养不仅仅是学校的责任,同样也是家庭的责任。因此,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时,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同等重要,只有这二者互相协调、相互作用,才能够实现对学生诚信品质的培养。小学生是我们民族的未来、国家的希望,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注重对学生品质的培养,是家长和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在未来对学生的教育中应该积极地构建家庭和学校为一体的教育体系,实现家校合作,努力为学生营造全面发展的良好环境。让学校的教育工作和家庭的教育工作保持一致,实现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品质教育。

【关键词】家校合作;诚信;道德

一、促进小学生诚信道德的意义

诚信道德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是近年来各种诚信缺失的现象时有发生,国民的诚信道德水平亟需重视并有待提升,特别是关于小学生诚信道德教育的问题,有待更好的解决办法。小学生这一年龄阶段正是处于构建良好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以及品德形成的重要阶段。因此,对小学生的诚信道德教育问题显得尤为重要。诚信是道德的前提,道德是诚信的基础,良好的道德品质与诚信品质是关联的。诚信道德是青少年所必须具备的基本要求,也是作为一个人拥有高尚人格的前提,青少年是国家昌盛的未来。只有将他们教育好、培养好,养成高尚的道德,良好的诚信素质,才能更好的建设社会主义强国。因此,诚信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在小学阶段积极的开展诚信道德教育,努力提高小学生的道德素质,使他们能够树立牢固的诚信意识和道德信念。

二、小学家校合作的作用与特点

(一)小学家校合作的作用

家校合作是家庭与学校双方为了学生的发展,通过各种方法统一教育途径和教育资源,对学生进行优化教育,促进学生能够更好的发展,具有新时代的教育特点。家校合作的主体有两个,一是在职教师为主的学校教育。以父母家长为主的家庭教育,家校合作实际上是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桥梁需要家庭与学校共同努力,互相协作,才能实现的一种教学模式。在家校合作中學校需要对在职教师进行培训与家长进行合作的能力以及方法,以此来实现家校合作的教学模式。家长要主动的了解学生的信息,积极地与学校进行配合,参与到学校的教学管理之中,从而实现家校合作的核心意义。家校合作的对象是小学生,因此,无论家校合作是通过哪一种途径,利用哪一种方法,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实现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家校合作模式存在的基础必须是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二)小学家校合作的特点

1.家长参与积极性高

当一个儿童从幼儿园毕业升入小学时,这对一个家庭来说也是不小的考验。很多家长对于孩子升入小学之后,对教育产生了迷茫和误区。比如,如何给孩子辅导作业,如何提高儿童的人际交往能力,如果能让孩子进行快乐地学习,这些问题都是家长一直担忧的。因此,他们更加需要学校的老师能够给他们一些建议。所以在家校合作中,小学生的家长热心往往是非常高涨的,积极性也是很高的。

2.学校的指导责任

小学生在升学过程中, 家长做好家庭教育同时,学校也具有重要的指导责任。在家校合作中,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互调节,在互相融合的同时又互相独立。在家长进行家庭教育的同时,学校对家长具有一定的指导责任。比如,定期召开家长会,邀请有经验的家庭教育专家开展讲座,指导家长如何更好地进行家庭教育,又或者是在班级群中分享教育经验,通过家长努力与学校的指导,使得家校合作能够快速有效的进行。

三、家校合作下学生诚信道德养成现状

随着家校合作模式的不断进行,学生逐渐在学习和生活中领悟到诚信道德的意义,在学习上不仅是讲究诚信,考试时不作弊;在生活中也是向家长看齐,做诚实守信的好孩子。无论是学校还是家长,都尽可能地通过各种渠道对学生普及诚信道德的理论知识以及开展有关的课外活动,让学生逐渐意识到诚信道德的重要性,在日常生活中拒绝不诚信行为。家校合作模式的大力开展,对学生诚信道德的影响是非常深刻的。

四、家校合作促进学生诚信道德的养成策略

(一)学校引导,促进学生诚信道德的培养

加强小学生的学校诚信道德教育,努力的培养小学生的诚信道德意识,需要在学校的日常管理中融入诚信教育的因素。因此,学校要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的特点,合理地规划出诚信道德教育的教学方式。小学生课堂中通过各种方式开展诚信道德的教育活动,促进小学生诚信道德的形成,引导小学生养成讲诚信的良好行为,并且课外活动中也积极开展有关诚信、道德教育的活动课,丰富学生课外活动的同时,提高小学生的诚信道德意识。

例如,通过以诚信道德为主题的活动课来贴近学生的生活,恰当地融入诚信道德观念的因素,让学生在生活细节中也能感受到诚信道德的重要性。还可以建立小学生诚信测试评价体系,根据学生讲诚信的标准划分等级。参与测评的方式可以由老师进行测评,学生互评和自评,对学生的诚信品质进行评价。了解目前小学生诚信道德的状况,根据测试评价的结果,调整诚信道德的管理机制,优化方案,促进学生诚信道德品质的培养。

(二)家长以身作则,促进学生诚信道德的培养

小学生的诚信道德品质培养不仅仅是需要学校的管理来提高,同样也需要家长的参与。家长在平时的生活中对塑造学生良好的品德具有重要的影响。家长的各种行为举止、道德意识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因此,在进行家校活动时,家长需要积极参与到学生的诚信道德素质的建设过程中。如,可以通过学校的捐款活动以及亲子活动中,让学生感受到家长在参与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爱心和热情,会使得德育工作效果更加显著,更有利于对学生创立积极良好的诚信道德模范,树立正面的积极案例,使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同时,家长在平时的言传身教以及对学生的品德教育都是培养学生良好品德的重要途径。

五、结语

小学生的诚信道德教育是一个长期的,漫长的过程,需要家庭和学校的共同配合,需要家庭和学校长期不懈的努力。在对小学生的诚信道德教育过程中,学校需要做到发挥课堂教育的同时结合课外活动教育,家长需要做到以身作则,以自身为榜样,为学生树立讲诚信立道德的正面典型。只有做好小学生的诚信道德教育,才能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杨腾辉.我国城市中产阶层家庭德育现状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9.

[2]张雷.小学生诚信教育的有效路径研究[D].湖南大学,2018.

[3]田发顺.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小学家校合作的实践探索[D].南宁师范大学,2019.

猜你喜欢

家校合作诚信道德
企业不诚信怎么办?
跟踪导练(五)(2)
道德
大学生心理危机管理中的家校合作探讨
大学生心理危机管理中的家校合作探讨
道德认同感提高≠道德包容度提高
家长参与下的家校合作
家庭功能对青少年的外化问题行为的影响机制分析
家校合作问题分析及解决策略研究
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