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化进程对初二学生写作的影响与对策研究

2020-11-09陈毅燕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0年126期
关键词:城市化进程问卷调查写作

陈毅燕

【摘要】2017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深化粤港澳合作 推进大湾区建设框架协议》签署仪式。2019年2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随着大湾区建设与发展的号召,广州市南沙区横沥镇发生翻天覆地的巨变。在这样的背景下,初二学生的写作受到了一些影响,不少学生察觉到这一现象,但却存在着无所适从之感。为此,笔者进行了教学班的调查,根据学生的答题进行了城市化进程对初二学生写作的影响与对策研究。这论文从问卷调查分析、写作任务布置分析和可持续性研究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关键词】城市化进程;初二学生;写作;问卷调查;写作任务布置;可持续性研究

纵观近些年南沙的大发展,2015年挂牌成立自由贸易,2016年被赋予“城市副中心”的功能定位,2017年被单列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几何中心”,2019年《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南沙被提及达14次。经过几年的发展,现在的南沙已不再是附属于广州南部的“边陲小镇”,它正蜕变为“粤港澳大湾区门户”,备受大众的瞩目。横沥镇地处南沙区最西侧,与顺德、中山交界,横沥也曾繁华过,但后来式微下来,原本横沥也有四大银行,但最后就剩一家农商银行,可见横沥的经济发展一度低迷。但是随着大湾区建设与发展的号召,横沥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

在2019年8月19日,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公布了《广州市南沙新区横沥分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中明确对横沥镇的建设与发展规划与定位做了详细部署。紧邻明珠湾区核心区,以及南沙未来的主中心城乡发展轴上的横沥镇,未来无论是环境、配套、交通、医疗、教育等都非常优质便捷。这就意味着横沥人民群众的生活将会发生根本性的转变。《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写自己想说的是话,写想象中的事物,注意表现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能不拘形式的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影响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自主写作”。写作来源于生活,脱离生活,虚无漫谈的写作都是纸上谈兵,空洞无物,这是很多不合格作文普遍存在的主要问题。而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也发现,初二学生的写作很多都停留在过去,甚至远到学走路、学骑单车、学做饭等久远的选材,也不乏一些沉迷于以可怜的事例以期打动阅卷老师,发烧、摔倒、受伤等故事屡见不鲜。绝大多数学生的写作都是关注于自身,缺乏关注社会生活的意识与高度,所以往往作文立意浅显,难以在文章写作的深度上进行挖掘。横沥镇的经济发展已经逆风腾飞,所以这样一个城市化过程中,横沥人民的生活也随之发生了迥乎不同的变化。但是,对于初二的学生,是否对横沥的这种发展有关注呢?对于当下生活的悄然变化是否有所觉察?有联系到写作素材的积累吗?

一、调查问卷阶段与分析

(一)横沥近些年来的发展定义

笔者所带班级共有学生73人,参与调查问卷的同学有63人,比率为86.30%,参与调查问卷的63位同学皆有效答题。笔者首先让学生回答的问题是“你对横沥近些年来的发展定义为什么?”A. 旧村改造  B. 拆迁与重建  C. 城市化进程   D. 不清楚  学生具体回答情况如下图:

对于这一根本性问题,从学生的回答来看,学生对近些年横沥的发展认识不少还是停留在表面现象如“拆迁与重建”“旧村改造”这两项,说明这部分学生对横沥的发展局限于眼前所见,对往后的发展没有深入了解。也有7.94%的学生选了“不清楚”,反映部分学生对自己家乡的巨变是漠不关心,不去关注它,一副无所谓的态度。从年后的“抗疫”主题作文训练以及部分学生参加的征文比赛可以看出,只有去关注社会动态的学生,才可以写出有一定深度的并且贴合当下社会生活的文章。同样,在去年南沙区举办的“与南沙共成长”主题征文比赛中,我们的学生因为缺乏对南沙近年来发展的关注,写不出在深入了解南沙发展的基础上进一步表现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以致参加比赛的学生颗粒无收、空手而回。作为评委的负责老师,也一针见血地指出当下南沙区初中生写作的共性问题:大部分文章选材方面大同小异,许多是网络材料的堆砌和重组,语言成人化,没有将自己融入其中,写不出真情实感。同样地问题,我们初二的学生对家乡的巨变没有很好地认知与关注,写作依旧被困在个人那个小圈子里,写不出关注社会生活、有家国情怀这样高度的文章来。

(二)横沥近些年来的变化

笔者问卷设置的第二个问题是“你知道横沥近些年来有哪些变化吗?(不少于3点,具体列明)”,这是一道回答主观题,其中一位学生说到“1.变得更加文明了 ,公民素质也提高了; 2.道路建设的更好了; 3.横沥类的文化氛围也越来越好 ,图书馆借书的人越来越多”这位学生的回答不止关注于生活水平的提高,不少学生都写到“豪车越来越多”这个物质性的变化,却忽略了精神层面的“文明”和“文化氛围”这些重要的因素,但这位学生却更多关注的是人们精神层面的进步,能有这样对生活变化观察入微的关注,这位学生的语文写作意识一定是班里上层的。《广州南沙新区横沥分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将横沥镇的未来发展定位为,面积超过38平方公里的横沥镇将成为明珠湾区优质配套服务区和粤港澳地区生态旅游示范區。其中,粤港澳地区生态旅游示范区,依托优质自然生态资源和乡村文化资源,主动发展农村休闲旅游和乡村生态旅游,促进城市经济、配套、空间形态的有机融合发展,塑造钻石水乡的城市印象。“乡村文化资源”根源于横沥镇各个乡村多年来的文化积淀,像龙舟、咸水歌等这些文化名片都是横沥镇地域特征的杰出代表。横沥还有一个地域特征,就是有上下两条横沥水道,傍晚时刻,波光粼粼,沥面泛起点点金色,岁月如此静好。但是这样一个地域特征,却少有学生关注这一点,没有很好地融入到写作当中。这也说明本土学生并没有主动意识去观察与关注本土地域与人文文化,作为教学主体的我们,也没有注重在写作教学中引导学生关注横沥镇本土文化的开发利用。这是我们写作教学中值得引起重视和加强的内容——植根于横沥本土文化的开发利用的写作指导。

(三)横沥近些年的发展对语文学习的写作影响

笔者问卷设置的第三个问题是“横沥近些年的发展对你语文学习的写作有影响吗?”这个问题直奔主題,究竟横沥这些年的发展,初二的学生有多少察觉到它对语文学习的写作影响。学生答题情况如下:

认为横沥近些年的发展对自己语文学习的写作有影响的学生占68.25%,这反映了初二学生对横沥的发展关注度不够,对于当下生活的悄然变化觉察较为欠缺。我们的学生主要时间和生活都是在学校和家庭两点一线,生活经历空间较为狭窄,这不利于学生去很好地体验生活,更不会从这样重复、枯燥、乏味的生活中去主动观察、思考,不会去对写作有主动的深度探究。横沥的发展已经初成雏形,除了日常教学任务的落实,我们也可以就城市化进程对写作的影响进一步思考和深入,重视写作教学中对本土文化的开发利用,让我们的学生对本土文化有文化自信,发现本土文化中沉淀和新生的亮点。

目前来说,学生认为横沥镇近些年的发展对语文学习的写作有什么影响呢?笔者设置了四个方面,即选材立意、遣词造句、中心思想的确立、写作手法的选取。学生的回答情况数据统计如下:

受调查的63位学生中,共有37人,四个备选项里的比值最高,这反映了学生大多数认为横沥近些年的发展可以丰富选材立意。①有的学生认为“可以在社会当中提取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事情来作为语文选题材料”,这位学生只从表面提到“具有代表性的事情”,没有具体写做任务驱动下的选材思考都是空洞而不具体的;②“横沥发展的变化让我在写作文时可以将现在与从前比较更加珍惜现在的生活。”这位学生有一定的比较意识,懂得通过现在与过去的比较来突出主题“更加珍惜现在的生活”,这是较好的一种写作思路;③“可以为写作提供选材,让我们感觉到我们所在的地方其实很强大”,这位学生对家乡的发展有一定的自豪感,但也反映了过去学生对家乡的认同感并不强烈。一个地区的文化自信,都要以经济的发展来作为基础,只有经济发展了,现代化建设的成果让老百姓真切感受到了,才能真正去发展本土文化,从而产生强烈的文化自信。

其次,22.22%参与调查问卷的学生认为横沥近些年的发展可以影响中心思想的确立。过去,学生生活在自己的小圈子里,写作的中心思想集中表现为亲情、成长、学习等,有些学生同样的事例写了三年,因为这些学生的生活圈子没有任何变化,这些学生的所见所闻局限于这个小圈子。随着南沙自贸区和大湾区春风的吹拂,我们的学生感受到了城市化进程的气息,亲眼目睹和见证着横沥近些年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对学生的写作中心有一定的影响,而这种影响将会在下文的学生作品分析中具体分析。

二、写作任务布置与实施分析

针对这一调查,笔者在教学班级布置了一道作文题《我与横沥共成长》,从学生所交作品来看,大多空洞无物,泛泛而谈之作占了大多数,这也反映了我们很有必要开展城市化进程对学生写作的影响与对策研究,立足初二的学生,结合校本课程的开展,成立专题写作指导课,引导我们的学生观察生活,从他们的视角反映城市化进程与家乡巨变,充分挖掘本土文化的闪光点,培养学生的本土文化自信。

(一) 与横沥共成长(作者:袁晶)

我们作为横沥人,从小在横沥成长。而正是我们这一代,见证了横沥的迅速发展。同时身处横沥,我们也因为它的发展,从而有了更好的学习的机遇。

举例来说,就我亲眼见到的事物而言。横沥从原本的一个不算出名的一个小地方,一跃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的中心。许多楼盘建筑拔地而起。这让我们的视野能够比原来更加开阔,拥有比原来更加多的选择,和更多的学习机会。随着横沥的变化,我们的思想境界也一定会随之提高。而作为湾区中心的横沥人,也应该有作为横沥人的觉悟,坚持完善自己,让自己配得上出身“横沥人”的这个身份。

因此,横沥的成长也是带动一方水土的人的成长。二者是一个有利的平衡关系。

(二) 与横沥共成长(作者:黄婉婷)

回首最初的自己是迷茫的,不知道自己将来应该做些什么,对理想还没有一个概念,还记得小学上综合课的时侯老师把全班的同学都点名起来,让我们说出自己的理想,记得当时全班的人都说出了自己的理想,其实当时我还不知道自己的理想是什么,但为了不在班里面前出丑或显得另类,我就随便说我想当一名医生,当时还是迷迷糊糊的。但后来,看见村里有一个待我很好的阿婆因为得了重病而死了,心里面便真真切切的想当医生的理想,再后来经过这次疫情,我想当医生的理想变得更加坚定了。

而回首最初的横沥也是一个迷茫的小镇,不知道自己该去何方,不知道未来会变成怎样,记忆里依稀记得最初的横沥是一个老旧的小镇,晚上大街都是乌灯黑火,街上的路灯稀稀疏疏,照得了前方照不了后方,一个人走在街上,暖黄色的路灯照着你的背影,走着走着又陷入了黑暗,再抬起头看前面又有一束暖黄色的灯光,忽明忽暗,迷迷糊糊。但后来这个小镇街上的路灯照明了整条街道,走在街上路灯照亮了前方的路,再也不会觉得迷茫,晚上的时候街上不再死气沉沉而变得灯火通明,满街都是做生意的,一些只开在城市的店也到小镇上开了,我知道横沥发展起来了,我知道横沥在和我一起成长。

今后无论走在人生的道路上还是横沥的街上,再也不会感到迷茫和不确定。

存在问题:没有采风走访和专题探究,学生的认知仅存于碎片式,写作流于表面,没有深入探究横沥近些年的变化。

三、可持续性研究的阶段论述

问卷调查和写作任务布置已完成,现阶段是结合学生的团队课、志愿服务等,带领学生代表走访敬老院、家中长辈、党政服务中心、镇政府等进行采风、走访,收集相关素材,整理、整合为调查报告。在此基础上,分小组自定专题,进行素材筛选、提炼,做出专题汇报并出版班刊。

城市化进程如雨后春笋般在改变着横沥的旧貌,也对本土文化有一定的冲击,横沥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写作素材。目前,学生对于横沥近些年的发展对写作的影响还是一个懵懂的时期,需要我们去引领学生去深入观察、去进行调查报告和专题汇报,首先去探寻城市化进程对本土文化的影响,进而探讨对写作的影响。

猜你喜欢

城市化进程问卷调查写作
关于城市人行道透水路面技术的研究
浅论小学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
如何让小学生写作返璞归真
媒介融合背景下的分众传播与受众反馈
高校“院任选课” 情况调查及问题解析
大学生对慕课的了解和利用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写作教学策略初探
中国城乡数字鸿沟对城市化进程阻尼系数估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