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英语绘本教学实用策略探析

2020-11-09岑韵萍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0年126期
关键词:绘本教学教学策略

岑韵萍

【摘要】本文基于英语绘本《典范英语》在我校教学开展的实际情况,结合真实的课堂教学案例,阐述教师如何在导入环节,讲故事环节和输出拓展环节中运用技巧,运用什么样的策略,让教师能绘声绘色讲故事,学生能在学故事的过程中掌握语言知识又享受学英语的乐趣。

【关键词】典范英语;绘本教学;教学策略

一、引言

《典范英语》是全世界儿童的经典阅读绘本,里面有丰富多彩的图画,生动有趣的故事。阅读绘本能提高学生的阅读信心和阅读能力,改善学生的阅读体验。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让《典范英语》真正地具有趣味性和教育性,教师首先需要掌握一些教学的小技巧。以下分享我们科组实践总结的绘本教学小策略。

二、导入环节

1.巧用倒叙,设置悬念

《典范英语》绘本中的故事很多都非常精彩,其中不少故事有着出人意料的结局。可是,如果教师只是传统地从头到尾讲述一遍故事会或多或少地削减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了学生听故事的欲望。教师不妨采用倒叙的手法,即从故事的结局出发,在故事的开头设置疑问。故事的结局通常是故事的高潮部分,有的发人深省,有的令人会心一笑。教师可以巧妙利用结局导入故事,采用倒叙的方式,先将结局告诉学生,引起他们对故事内容的兴趣,激活其探究故事情节的欲望。例如,在1a Lesson10 Get Dad中,教师把故事的最后一张图片放在开头,引导学生观察图片,并提问:Who is in the water? 图片中的人物被水覆盖了,只剩下两只眼睛。在教师的提问下,学生都想知道水中的人物是谁,好奇地进入故事(见图1)。

2.贴近生活,情境真实

英语作为中国孩子的第二语言,语言语境对于孩子来说就像水对于鱼的存在一样重要。在绘本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故事的主题和实际生活,创设真实的情境。需要注意的是,情境的创设不能生搬硬套,要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认知规律进行及时调整。例如,在1b Lesson11  Silly races一课中,教师给学生呈现校运会的照片,还有各种比赛项目的照片,并阐述“Do you like having races?We have different races in the sport meeting(运动会)”。校运会里的项目孩子们都曾经参与,教师成功地引起孩子们熟悉的情感体验,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见图2)。

三、讲故事环节

1.放松嗓子,适当夸张

绘本虽是故事书,但学生们面对不熟悉的语言难免有点畏难情绪。在讲故事的过程中,教师不要刻意模仿播音腔,而应该使自己处于一个相对轻松的状态,用自己舒服的发声来朗读,还可以在讲故事时添加小声又轻柔的背景音乐。学生听到老师娓娓道来的声音会渐渐放松心情,融入课堂。教师在适当的时候可以采用夸张的表情和声调来讲故事,高低结合,快慢结合,以达到生动传神的效果。

2.呈现部分,探索整体

整体教学强调学生要整体输出。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当部分以优化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的功能会大大增加。绘本,不同于普通的图画书,其中的图片肩负着辅助语言文字的功能。因此,使用绘本进行英语课堂教学,就要充分发挥绘本里的图片功能,让每一幅图片会“说话”。在绘本教学中,一张图片可以看成是一个整体,图片中的一个人物或者动物可以看做部分。一般情况下,教师会把一张图片完整呈现给学生,再引导学生观察图中的细节,获取信息。更好地做法是,在适当的时候,教师把图片的关键信息掩盖,只给学生呈现部分图片,再向学生提问,激发学生思考后,再还原刚才掩盖的部分图片。例如,在1b Lesson1 Floppy's Bone一课中,讲到故事的高潮时,教师说“The dog stopped”并呈现第一幅图片,紧接着追问“Why?”同学们听到这里都十分好奇,也在积极思考和大胆猜想。等学生迸发出思考的火花后,教师才把一开始掩盖的图片呈现,这时候学生看到完整的图片,不禁也屏住了呼吸,原来是一条大狗。教师智慧地呈现部分,激发学生浓厚的好奇心,再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探索整体。(见图3和4)。

3.善用图形,善用符号

教师面对的是几十位学生,每位学生的思维习惯各异。在讲故事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一些图形和符号的使用很有必要。例如,在圖片较小或者不清晰的情况下,用圆圈框住图片聚焦了教师讲故事的关键信息,引导学生把注意力放在圆圈内,使学生紧跟老师讲故事的节奏。在朗读指导时,教师可以用连读符号,三角形等符号标注在文本相应的位置,给学生细致又明确的跟读要求。例如,在1a Lesson13 At the park一课中,教师在讲到图一时用了三个红圈帮助学生从图中理解“Kipper ran fast.”“No Dogs”和“He is sad.”这三个信息。(见图5)。

4.增加语言,丰富积累

为了让学生们更加容易读故事,每页的绘本通常只呈现核心句型,一、二年级的绘本一页常常只有一两句话。语言看似简练,但图片隐藏着很多文本以外的信息。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水平,适当地添加语言。例如,在1b Lesson11 Dad's Birthday一课中,文本只有“He rode the bike.”一句话。教师在讲故事的过程中从爸爸的动作,表情和汗水出发,添加了“Dad rode the bike faster and faster. He was tired.”这两句旁白。又鼓励学生带入角色,想象Biff说的话,并添加了人物对话“Get on,Dad.”。增添的语言不仅仅让学生关注到文本没有的,可能会被忽略的信息,还激发了学生的思考,让学生更完整更深刻地理解故事。角色扮演也增加了故事的趣味性。(见图6)。

四、拓展环节

1.复述故事,有趣输出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学生“能借助图片读懂简单的小故事或小短文,在教师的帮助和图片的提示下描述或讲述简单的小故事”。复述故事能够检测学生对故事的理解,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在引导学生复述故事的时候,教师可以多利用图片,关键词,思维导图,故事推进图等形式帮助学生更流畅地复述故事。例如,在1a Lesson10 Get Dad 一课中,授课教师采用图7让学生进行复述。经评课后,发现用绘本原图(图8),能让学生容易理解谁说的话,谁在泼水,谁被击中,甚至可以逐步过渡到只给语言支架进行复述(见图9)。

2.讨论续编,意犹未尽

爱尔兰剧作家萧伯纳说过:“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我们彼此交换,每人还是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我们彼此交换,每个人可以拥有两种思想。”绘本教学中,让学生积极讨论续编,也是交换想法的一种方式。

在故事接近尾声的时候,如果能在学生头脑中再激起一层思考的涟漪,能让学生们对绘本更爱不释手。例如,在1b Lesson11 Dad's Birthday 一课中,在故事结尾,教师讲到“Dad had no cake for birthday”时,让学生思考和讨论“What would they do next?”。不少学生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有的说:“They made another cake for Dad”,也有学生说:“They played games together.”例如,在1b Lesson13 Hop!Hop! Pop!一课中,教师在故事最后鼓励学生思考讨论“Imagine you raced with your friend. What happened?”让学生把所学运用起来。在3a Lesson9 The Barbecue一课中,教师设计了续编故事:“他们最后吃什么?接下来又会发生什么事?”为故事创编一个新的结局。学生回忆故事,并联系生活发挥想象,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将不断给人惊喜。(见图10,11)

五、结语

绘本走进小学英语课堂已成潮流,但由于绘本自身的独特性,并不能照搬传统教材的教学方式和策略。教师应该多阅读有关绘本教学的实例,结合一线课堂的情况,及时总结和调整绘本教学中的策略,让学生在故事的学习中体验语言的魅力又提升自身运用英语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华燕波.基于文本资源的小学英语故事教学导入四法[J].小学英语教与学,2020(5):14-17.

[2]教育部.義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王英华.小学英语绘本教学实用指南[M].安徽: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19:82.

[4]吴佳露.基于情境的小学英语词汇教学设计与实践[J].小学英语教与学,2020(6):30-32.

猜你喜欢

绘本教学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识字写字结合教学策略探析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三项教学策略
基于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作文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从图画的背后读出含义
幼儿园绘本教学的价值与实施策略
浅谈绘本教学对大班幼儿语言能力的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