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阶段性护理管理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

2020-11-09徐科威耿文璐

健康大视野 2020年20期
关键词:应用效果精神分裂症

徐科威 耿文璐

【摘 要】目的:探讨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阶段性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取我院 2018年9月-2019年9月收治的70例精神分裂患者,采用随机分配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阶段性护理管理。比较两组阴性和阳性症状量表(PANSS) 评分和日常活动能力(Barthel)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7.14%高于对照组70%,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PANSS 评分、Barthel 指数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采取阶段性护理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护理依从性和满意度,还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缩短住院时间,提升护理效率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阶段性护理;应用效果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the application of stage care for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Methods: In 70 cases of schizophrenia patients admitted from September 2018 to September 2019, the random distribution method was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s and observation groups, with 35 cases in each group.The control group adopted the conventional nursing mode,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gave the stage nursing management on the basis of the control group.Compare two sets of negative and positive symptom scale (PANSS) scores with Daily Activity Capability (Barthel) scores and nursing satisfaction.Results: The nursing satisfaction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97.14%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The PANSS score and Barthel index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Conclusion: The adoption of stage nursing in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patient's nursing compliance and satisfaction, and can also improve the patient's clinical symptoms, shorten the hospital stay,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nursing, etc., which is worthy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Key words: schizophrenia; Phased care; Applied effects

【中图分类号】R74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019(2020)20--01

精神分裂癥是临床上常见的精神类疾病,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情绪、思维与行为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障碍,精神分裂症多发生在青年和中年群体,会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1]。疾病久治不愈可能导致社交功能缺陷,如果治疗不足,严重的患者会损害患者的成长和生活质量,会使其遭受身心痛苦出现自杀的想法,甚至做不利于他人和社会的事情[2]。分阶段的护理管理以循证医学为基础,并根据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诊治计划和个人护理需求制定标准的护理管理流程,以规范护理操作程序,有助于恢复患者的脑功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分阶段护理管理措施的应用效果进行讨论,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 2018年9月-2019年9月收治的70例精神分裂患者,采用随机分配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5例。

观察组中男17例,女18例,平均年龄(35.55±4.12)岁;

对照组中男19例,女16例,平均年龄为(34.28±4.16)。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进行比较。所选患者经诊断都确诊为精神分裂患者,排除患恶性肿瘤等恶性疾病患者。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包括常规的心理护理、环境护理等,以及对患者疾病相关指标的检测,常规的药物治疗,告知生活注意事项,并给予一定的护理干预。定期评估精神症状,合理调整用药计划,加强夜间检查,如有异常症状应及时通知医生。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阶段性护理,具体包括:

①建立分阶段的护理管理团队。患者入院后,由主治医师,护理组长带领5名专业护理人员组成分阶段护理的管理团队。所有护理人员均接受过阶段性护理管理的专业技能培训,并且熟悉护理要点。

②制定护理管理表。根据患者的病情,临床表现,性格特征和护理需求,举办研讨会和联合会诊,制定分阶段的护理管理表。主要内容包括健康教育,功能培训,出院护理,护理目标和护理评估等。

③护理内容。护士根据患者的發病阶段(急性期,恢复期,康复期)制定相应的护理操作计划。 并将护理计划的重点简明地告知患者及其家属,指导和监督患者实施护理计划,每天对病历进行护理效果评估,并不断优化护理计划。

④护理效果评估。分阶段的护理管理团队成员有明确的分工,每天总结护理工作,每周进行一次集体讨论,每天完成任务后请标记“√”。 做好移交工作,减少护理失误,增强优势,避免弱点,使分阶段护理管理的内容更加科学合理。 护士长随机检查护理人员的工作情况,实行奖惩制度,提高了护理人员的积极性。

护理阶段分为入院时,急性发作期,康复阶段。

①入院时,由主治医师,护理组长通过精神病学“六道防线”评估患者的状况并将结果告知责任护士,责任护士和相关的护理人员结合病人的临床资料。24小时内制定护理计划,包括护理目标,措施,评估方法。提交给团队进行审查,签名,批准后执行。护理人员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健康教育,以提高对精神类疾病认知和对护理的依从性。护理人员密切注意患者的临床症状,用药,饮食,睡眠状况,行为情况,合理调整用药和护理计划。

②急性发作期,将患者放置在一级病房中,24小时内护理人员在护理小组负责人的协助下完成对患者的相关评估和检查。监测患者的睡眠质量和生活等一般状况,及时向医生报告任何异常情况,并与医生分析问题。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适当的健康教育,以确保患者主动按时吃药和进食,进行自我保健,确保充足的睡眠时间。如果患者出现幻觉,可引导他们进行娱乐活动指导其转移注意。

③康复期患者的各种功能障碍已得到明显改善。护理人员需要加强心理护理,与患者积极沟通,了解患者心理变化。结合临床护理经验,为患者提供有效的建议并增强患者的安全感。安排家属监督,协助患者进行日常活动,人际沟通,娱乐活动等,减轻精神障碍的症状并逐渐恢复正常的生活能力。要求出院后坚持康复训练,按照医生的处方服药,并定期复查。

1.3 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组患者及家属护理满意度。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问卷总分100分,等级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评分≥85分为非常满意;评分在65-85之间为满意;评分≤65分为不满意。总满意率=(非常满意+满意)/n*100%。

②比较两组患者 PANSS 评分及 Barthel 指数。Barthel 指数评估患者的日常活动能力,满分100分,分数越高,日常活动能力越强。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P<0.05时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7.14%高于对照组70%,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比较两组患者 PANSS 评分、Barthel 指数

观察组的PANSS 评分、Barthel 指数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难以治愈的疾病,复发率高。精神分裂症患者有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治疗和预后,如果患者的睡眠质量较差,甚至会使病情恶化出现自杀倾向,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3]。因此,精神分裂症患者在进行临床治疗时需要注意护理措施 。阶段性护理是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对护理人员的专业要求极高。主治医生,护理团队负责人,和专业护理人员共同组成一个分阶段护理管理团队,每个人都履行各自的职责,充分发挥各自的专业知识,充分利用医疗资源,实现资源共享[4]。共同探索护理管理流程,提高了护理计划的综合性和科学性,丰富了护理内容,简化了复杂的护理流程,节省了护理时间。护理计划是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康复阶段相应的护理干预方法制定的,减少了护理的盲目性,降低了护理风险。护理人员应保持动作柔和,语言友好,耐心地对待患者,鼓励患者并使患者感到温暖[5]。使用心理知识进行咨询可以帮助患者正确地了解自己,克服认知障碍并提高依从性。同时,指导家属陪同患者进行日常活动训练,帮助患者逐步恢复正常活动,提高生活质量。在护理过程中,分阶段的护理团队不断总结护理工作,提出更全面的护理干预流程,提高护理质量,加快患者康复速度,并有助于提高患者及其家属的护理满意度。本研究结果为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并且观察组的PANSS 评分、Barthel 指数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针对精神分裂症患者采取阶段性护理不仅可以提高患者的护理依从性和满意度,还可以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缩短住院时间,提升护理效率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曹芳,刘美红.精神分裂症临床护理路径标准化管理[J].心理医生2016,22(6):16-17.

卢春利.精神分裂症患者标准化临床护理管理分析[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6,27(11):1434-1435.

董佳,周郁秋,孙玉静.精神分裂症照顾者病耻感测量工具及影响因素研究进展[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8,26(3):476-480.

周爱花.临床护理路径在精神分裂症病人健康教育中的应用价值探析[J].心理医生,2017,23(5):248-249.

史丽芝.对恢复期精神分裂症病人实施康复式护理管理的效果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6,37(8):2361-2363.

猜你喜欢

应用效果精神分裂症
阿立哌唑与利培酮在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治疗中的应用
手术中个性化心理护理在原发性青光眼患者中的应用
健脾扶正汤在晚期胃癌治疗中的应用
化疗联合CIK细胞治疗卵巢癌的临床观察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四肢创伤复杂创面的临床应用分析
五行音乐疗法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治疗作用的对照研究
松弛治疗对青少年精神分裂症干预的效果观察
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22例临床观察
脑尔新胶嚢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初步临床观察
氨磺必利治疗精神分裂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