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巨变贵州路 跨越看今朝

2020-11-09供图

中国公路 2020年19期
关键词:国省干线贵州

文/供图

“十三五”期间,贵州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始终坚持“交通引领经济”“交通优先发展”理念,以建设“西南重要陆路交通枢纽”为目标,以启动高速公路建设三年会战为标志,打出了一系列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组合拳”,相继启动实施了高速公路建设、农村公路建设三年会战,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建设两年攻坚,“四在农家 美丽乡村”小康路行动计划,“多彩贵州 最美高速”“多彩贵州 平安高速”创建等一系列行动。通过实施这一系列计划和行动,贵州的交通基础设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并为贵州综合实力的显著提升提供了巨大支撑。

走进多彩贵州路

贵州省是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国土面积17.6万平方公里,山地和丘陵占总面积的92.5%,喀斯特地貌占总面积的61.9%,复杂的地理环境和繁重的脱贫任务确定了公路交通在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中的突出地位。为此,贵州提出“交通引领经济”的发展理念,不断加大公路交通基础设施投入和建设力度,全省公路交通面貌改天换地。让我们“走进”多彩贵州路,感受贵州公路交通的变迁。

黔路引领当先行

“要想富,先修路。”从秦开“五尺道”、汉通“西南夷”、奢香夫人建驿道、周西成修建第一条公路——省城环城公路,千百年来贵州的每一次开发和跨越;都在镌刻贵州公路的大地丰碑。

新中国成立后,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下,在交通运输部鼎力支持下,贵州公路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始终发挥先行官作用,披荆斩棘、砥砺奋进,全力推进交通基础设施破题成网,1964年实现了县县通公路,2002年实现了乡乡通公路,2003年实现了县县通油路,2012年实现了乡乡通油路、行政村通公路,2015年实现了县县通高速公路,2017年实现建制村通沥青(水泥)路、建制村通客运,2019年6月实现30户以上村民组通硬化路等里程碑事件。截至2019年底,贵州全省公路总里程达20.46万公里(高速公路7005公里,普通国省干线2.62万公里、农村公路17.14万公里),组组通硬化路7.87万公里,形成了以高速公路为骨架、国省干线公路为支撑、县乡公路为脉络、农村公路为基础的综合交通网络,贵州交通被交通运输部誉为“小省办大交通”的典范。

贵州省道311线麻江瓮城河路段

附近村民在国道352线新民至印江段甘川水果集中售卖点售卖橘子

普通国省干线作为连接高速公路与农村公路之间、城乡之间的重要通道,“十三五”期间,在全省决战脱贫攻坚战、决胜全面同步小康,以及“平川之地”建设中贡献凸显,路网结构显著优化,新增普通国省干线公路1.45万公里,普通国省干线公路里程达2.62万公里,覆盖了90%的建制镇、70%的建制乡,连接了所有的县级节点、86个示范小城镇、89个旅游景区,形成布局合理、层次分明、衔接顺畅的普通国省干线公路网络体系;同时,累计实施普通国省干线公路项目建设5975公里,建成4319公里,建设规模和建成里程分别为“十二五”的1.66倍和1.44倍,截至2019年底,普通国道二级及以上、普通省道三级及以上公路比例分别达74.2%、38.6%,较2015年分别提高22.4%、5.7%;普通国道和省道的平均运行速度较2015年底分别提升6%和11%,普通国省干线公路等级明显提高,通行能力极大提升,架起了一座座“发展之桥、交流之桥”,贵州从过去的“地无三尺平”,到现在的“天堑变通途”,让高质量发展有了更多的可能,苹果、高通、戴尔、华为、腾讯、富士康等一批全球500强企业落户贵州;手机等智能终端产品出口增长4倍,正安吉他远销巴西、泰国和西班牙等30个国家和地区,助推了全省决战脱贫攻坚进程,贵州贫困发生率从2012年26.8%下降到2019年0.85%,成为全国减贫人口最多的省份,老百姓获得感、满意度持续提升,无不感恩党的政策好,无不感谢交通发展带来的红利。

国道212线黔西县定新乡浪风台休闲观景区 (摄影:王远峰)

养路工正在省道205线瓮安段养护作业

管养成果优服务

始终践行以人民发展为中心的理念,牢固树立“公路建设是发展,养护管理也是发展,而且是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十三五”期,贵州紧扣“改革攻坚、养护转型、管理升级、服务提质”公路养护总方针,结合“畅安舒美路·多彩贵州行”的主题要求,着力打造“人、车、路”相协调的路域环境,不断满足群众出行基本服务需求。

通过模式创新、政策优惠和强化保障,贵州全面实行高速公路养护工程、普通国省干线养护工程,以及将普通公路建设和一定期内的养护打捆招标,吸引了数十家大型央企、国企参与贵州公路养护市场,充分利用路面自动化检测结果,科学确定养护工程计划,扎实开展养护工程和日常养护,贵州公路质量养护水平大幅度提升,高速公路总体技术状况MQI超过95.3,路面技术状况指数PQI超过93.7,优等路率达95%以上,省管普通国省道优良路率86.819%,PQI平均值88.597,农村公路优良中等路率达75%以上。

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养护方面,贵州积极适应新形势,勇于面对新挑战,2016年起,将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大中修工程、预防养护工程从“直接提供”转向社会“购买服务”,并积极搭建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养护“四新”技术应用平台,基层再生、新型冷拌冷铺沥青混合料技术、微表处封层等“四新”养护技术在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养护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在全国率先实施在役栏杆升级改造,形成了《贵州省国省干线公路在役桥梁安全防护设施性能提升改造实施技术指南》,为全国启动提升公路桥梁安全防护能力专项行动提供了贵州方案。

国道212线黔西至金沙段

同时,“十三五”时期打造普通国省道路政管理示范路1150公里,建成“畅安舒美”改扩建示范工程314公里、养护示范工程137公里,建设服务区45个、停车区86个、厕所点位134座,将一个个旅游景区、产业园区和美丽乡村“串珠成链”,提升了普通国省干线颜值,助推了全省旅游“井喷式”增长和“黔货出山”,实现了人畅其行、货畅其流。

“一二三”践行新发展理念

“十四五”时期,加快发展仍是贵州的第一要务,作为交通强国西部试点省,以及西南陆路交通枢纽的贵州必将迎来转型发展、创新发展、跨越发展的黄金期。对照高质量发展和建设交通强国的目标任务、指标体系,贵州将认真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更加注重质量效益转变,以补短板、优结构、提品质、增效率为重点,围绕“一完善、两提升、三突破”战略部署,精准发力。

一完善

“万公里”高速公路网基本完善。到2025年,贵州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突破1万公里,高速公路基本覆盖全省3A级及以上旅游景区、75%的乡镇,通达铁路枢纽、重要港口、机场等交通枢纽节点,连通和辐射能力明显提升。

两提升

大力提升普通国道技术状况和服务水平。加快推进普通国道三级及以下路段改造提升,优化普通国道城镇出入口路段、城镇过境繁忙路段改造,加快推进与高速公路出入口、铁路、机场、港口码头、重要旅游景区等交通节点的普通国道项目建设,实现与其他路网和其他运输方式之间的有效衔接。

大力提升普通省道及以下公路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加快推进乡镇通三级及以上公路建设,优先支持普通省道及县乡道四级及以下通乡镇路段改造,形成一批“多彩贵州美丽乡村示范路线”,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强有力的交通运输保障。

三突破

综合交通衔接转换取得突破性进展。综合客运枢纽和现代物流园区建设显著推进,建成一批国家级、省级综合运输枢纽示范工程。黔中城市群综合客运枢纽一体化水平明显提升,换乘时间不超过30分钟。

公路与旅游融合发展取得突破性进展。形成若干个全国性交旅融合示范点,对贵州全域旅游发展形成有效支撑。

智慧公路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推进“互联网+”路网管理,加快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的集成创新与应用,有效提升普通公路网管理智能化水平。加快推进普通国省道路网监控设备及信息发布设备建设,对重要路段、特大桥梁、隧道等构造物进行实时监控,提高普通国省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增强对高速公路的分流和应急替代能力。

随着“十四五”规划和系统战略部署的落地落实,阡陌交通将与贵州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共同打造山水共融、天蓝水清、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乡村发展新格局,将乡村建设成为与城镇共生共荣、各美其美的美好家园。

精准管用的“贵州战法”

提升改造所有不达标的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在役桥梁安防设施;深挖“公路+”模式,提升公路服务品质内涵;大力实施“四新”技术,为公路高质量发展提供着力点……“十三五”期间,贵州公路部门因地制宜探索出了一系列精准管用的“贵州战法”,使贵州全省的公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成效。

◎“四新”技术支撑贵州公路高质量发展◎

新中国成立前夕,贵州公路通车里程仅3943公里。经过多方共同努力,截至2019年底,贵州全省公路总里程已达20.46万公里……巨变的背后,是贵州交通人一个又一个的技术攻关。仅“十三五”期间,贵州公路交通行业就有多项自主创新项目获省部级科学技术奖8项、贵州省公路学会科学技术奖49项。

为破解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分层技术难题,贵州率先在全国探索出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大厚度水稳碎石基层一次成型施工技术。同时,创造性提出“畅安舒美路·多彩贵州行”理念,推广运用废旧路面材料回收和循环利用等技术,延长路面使用寿命,降低建设成本。此外,贵州还聚焦公路服务提质,加快聚合数据、科技、制度等关键要素,形成普通国省道信息化规划及建设方案,抓好长大桥隧健康监测、路况智能快速检测等技术应用,启动路网资产管理系统及智能化养护管理系统开发,加快公路信息化发展,不断满足公众出行更高需求。

随着公路养护市场的扩大,多家省内外养护企业在贵州落地生根,基层再生、新型冷拌、冷铺沥青混合料技术及微表处封层等“四新”养护技术在贵州得到广泛应用。

贵阳、毕节、安顺、水城、铜仁等地二级公路已采用现场热再生技术,进行沥青路面再生利用,实现旧路面混合料100%再利用。与传统方法相比,路面修补时间可节约六分之五,作业人员可节约二分之一,新沥青混合料的用量可节省二分之一,成本可节省约三分之一。2018年,毕节公路管理局还在国道321线广成段实施厂拌冷再生3万吨左右,节约投资造价约600万元。

目前,贵州公路仍处于规模扩张的平台期,路网结构功能、路网服务水平、“四新”技术推广及绿色智能应用等将是贵州进入高质量发展期的着力点。面对新形势,贵州将继续做好“四新”技术这篇大文章,向“新技术”要动力、向“新工艺”要效益、向“新材料”要创造力、向“新设备”要生产力。

上海圭目公司研发的道路检测机器人正在贵州毕节检测路面

2018年至2019年,贵州省就采用道路检测机器人系统对贵州遵义田家湾隧道、国道243线湄潭县至余庆县段、省道314线镇宁段、毕节国道326线部分路段进行了智能检测,并完成了新道路结构层层厚评价、道路地下管线数字建模、重点路段病害精细调查、维修养护专项调查、预防性养护周期性监测、道路安全隐患排查等任务,为未来全省范围内实现道路全寿命周期数字化管养与集中管控奠定了基础。

◎238座普通国省干线在役桥梁重穿防护衣◎

地处云贵高原东部的贵州,平均海拔约1100米,山高谷低,国省干线公路桥梁占比高,桥梁总数1900余座。受早期建设资金及技术条件制约,部分在役桥梁两侧的护栏等级较低,安全防护能力弱,在役桥梁安防设施提升改造迫在眉睫。

2017年以来,贵州省交通运输部门全面部署开展以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在役桥梁提升改造为主要工程的一系列交通安全保障能力整改行动。2019年5月,贵州省普通国省干线公路桥梁栏杆处置主体工程全部完工。近日,贵州再次对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在役桥梁开展安全排查。结果显示,全省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在役桥梁安全防护能力居于全国前列。

高峰期112座桥梁同时施工

“经过2017年的排查,确定全省共需提升改造桥梁251座。”贵州省公路局副局长丁昭平介绍,需要提升改造的桥梁分布于9个地(市、州),桥梁数量多、结构形式各异、建设年代久远、改造条件复杂。

安全是底线和红线,再困难也要攻关。2018年9月,贵州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在役桥梁安全防护设施性能提升改造工程正式启动。

提升改造工程包括防护设施和交通标志标线施工、桥面板加强施工、化学植筋施工、化学锚栓施工等。贵州公路管理部门按照“设计一批、审查一批、申请批复一批”的原则,及时组织施工图审查和批复。施工单位根据施工图批复进度及时组织队伍进场施工,施工点遍地开花,高峰时期有112座桥梁同时施工。监理单位重点加强过程控制,对各工序严格验收,保证提升改造行动高质量完成。

对症施策出台《指南》

贵州普通国省干线公路桥梁大多建成较早,有的技术规范主要倾向于新建和改扩建工程,并没有针对在役桥梁安全设施改造这一领域的专项技术文件。结合现状,2017年底,贵州省公路局专门制定出台《贵州省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在役桥梁安全防护设施性能提升改造实施技术指南(试行)》(简称《指南》),根据“一桥一方案”原则,针对每一座桥梁的主体结构技术现状、桥面布置、交通运行,以及事故情况,专项制定工程设计和施工方案。

“在专项制定工程设计和施工方案时,《指南》除了有详细的图文指导外,还有设计流程图指导设计决策。”贵州省公路相关工作人员表示,针对跨越大片水域的特大桥,以及桥下净空较大的桥梁,《指南》还制定了组合式护栏和混凝土护栏方案。

此外,《指南》以综合施策为原则,从减少交通事故发生概率和降低事故严重程度两方面考虑,综合采用护栏、人行道栏杆、交通标志标线、交通安全管理等措施改造安全防护设施,避免了盲目设防和过度设防。

在《指南》的指导下,2019年贵州省公路局投资近1亿元,共计实施238座在役桥梁安全防护设施性能的提升改造,如期完成了提升交通运输安全保障能力的具体要求,为百姓交上了一份满意答卷。

贵州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在役桥梁安全防护能力居于全国前列

◎路域环境治理实现新跨越◎

路政执法人员对公路私设平面交叉道口进行清理整顿

“十三五”期间,贵州省公路局在全面开展制度打造、队伍建设的同时,积极探索路政管理新举措新方法,印发《贵州省公路局路政管理示范路创建实施方案》,在全省组织开展“路政管理示范路”创建活动,各公路管理局每年至少创建一条连续长度不少于40公里的示范路段。通过创建一条带动一片的形式,引领全局路域环境治理水平不断提升,实现路域环境治理新跨越,受到出行群众和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已创建路政管理示范路1150余公里

据统计,截至2020年10月,贵州全省已创建路政管理示范路1150余公里,占管养国省干线公路比例的5%左右,创建路段引领示范作用明显。

路域环境明显改善。截至2020年10月,全局各单位清理非公路标志72568块,清除公路路面及公路用地内违法堆物82120.3立方米,取缔不规范平交道口1366处,取缔占道经营、摆摊设点2584处,开展各类专项治理行动135次,示范创建路段“脏、乱、差”等现象得到明显改善。

治超效果明显改变。创建路段超限超载车辆上路行驶明显减少,没有出现因车辆超限超载引发的道路交通事故和因治超不力造成公路技术状况下降的情况发生。

执法行为明显规范。路政执法人员能够更加严格落实路政巡查制度,及时查处各类涉路违法行为,敢于办理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等各类行政案件,案件办理程序规范透明,适用法律正确,执法过程中无乱罚款、乱收费等违法违纪行为发生。

管养水平明显提升。实施公路绿化工程,路域环境不断改善,路况水平不断提高,公路管养水平得到明显提升,群众出行的幸福感和满意度明显提升。

“五个结合”将路政管理示范路创建与地方经济紧密相扣

“路政管理示范路”活动成绩的取得,得益于贵州省公路局在创建示范路过程中,坚持绿色和生态两条发展主线,并依托“五个结合”工作机制,将路政管理示范路创建活动与地方经济发展方向紧密相扣。

与文明建设相结合。在路域环境治理过程中,始终坚持创新结合,在多领域中通力协作,通过与地方政府“文明在行动、满意在贵州”“整脏治乱”“美丽乡村”、扫黑除恶等活动相结合,实现同创共建。

与生态旅游相结合。在开展路域环境治理时,把路域治理和生态旅游结合起来,在公路沿线打造观景台、服务区、打造公路文化墙、实施公路绿化工程等,确保示范创建公路形成“人在路上走,景从身边过”的良好环境。

与脱贫攻坚相结合。联合地方职能部门在公路沿线打造农特产品销售服务区域,为公路沿线的果农和经销商搭建购销服务平台。优化平面交叉道口增设许可办理审批流程,全面支持观光农业发展。

与群众生活相结合。在公路用地范围内为群众预留出行通道,设置统一便民梯步。联合地方国土、规划、林业等职能部门进行联合审批,为公路沿线居民在建筑控制区外修建房屋提供便利。

与安全出行相结合。依托超限检测站点,联合公安交警等部门积极开展超限超载运输治理。加强对示范路创建沿线重大项目建设涉路施工的安全监管,减小公路沿线重大建设项目对国省干线公路造成的干扰。开展公路通行安全状况大排查,定期对示范创建公路沿线安全隐患等问题进行排查消除。

◎示范带动推进品质工程创建◎

以“七化同步”为抓手,把品质工程理念贯穿项目建设全过程的国道212线金沙县五里坡至黔西县大锡村公路;以小投资,实现“畅、安、舒、美”高品质建设目标的国道212线贵阳至毕节路段……自2016年启动普通国省干线品质工程创建以来,贵州省公路局采取坚持系统谋划强化顶层设计、坚持理念融合扩展创建内涵、坚持量力而行突出自身特色、坚持一年一会强化示范带动、坚持注重总结逐步扩大覆面的五个坚持,积极推进品质工程创建,涌现出一批花钱不多,效果明显,富有特色的品质工程示范项目。

“七化同步”贯穿项目建设全过程

国道212线金沙五里坡至黔西大锡村公路改扩建项目是毕节公路管理局“十三五”开工建设的第一个普通国省道改扩建项目,路线全长60.7公里,总投资5.09亿元,按二级标准提级改造。项目起于金沙县五里坡,途经金沙柳塘,黔西重新、定新、甘棠等乡镇,终点位于黔西县大锡村。项目于2016年8月29日开工,于2019年11月26日完成交工验收。

按照《贵州省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建设品质工程行动计划》要求,毕节公路管理局紧紧围绕“质量过硬、安全舒适、环境美观、使用耐久”目标,坚持高起点谋划、高标准部署、严要求推进,以“七化同步”为抓手,把品质工程理念贯穿项目建设全过程,为“十三五”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建设品质工程树立标杆。

项目管理科学化。实行一级抓一级的层级管理体系和“三级联动”机制,积极开展“六比一创”竞赛。

场站建设精细化。坚持做到驻地建设规范,场站建设精细。

设计施工规范化。按照“工程设计合理、工序监管严格、质量通病严控、专项工艺引领”的原则,规范开展设计施工作业。

项目实施人性化。坚持施工保畅兼顾,确保工序统筹同步,升级完善服务设施。

国道212线金沙县五里坡至黔西县大锡村公路绿化美化特色化,打造“畅、安、舒、美”路。

国道212线贵毕路 (摄影:燕春)

贵州省道301线织纳段极具特色的绿化扮靓公路 (摄影:吴杰)

“四新”运用常态化。在项目建设中突出强化新设备引进、新工艺推广、信息化管理三种手段,创新打造绿色低碳公路。

绿化美化特色化。坚持“美”字特色,因地制宜实施绿化工程;坚持人文民俗相融,打造地方区域特色文化景观区,浮雕文化墙;坚持路廊同建成景,使公路与周边的生态环境融为一体。

建管养统筹一体化。统筹部署规划公路站点建设、电子监控布局、养护设施投入,为后期公路养护打下坚实基础。

智慧、绿色公路打造成效初显

国道212线贵阳至毕节段,原名贵毕公路,2002年建成通车,是贯穿甘肃、四川、重庆、贵州、广西5个省市(自治区),西北地区通往华南国道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驱动贵州省贵阳市修文县、毕节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一条经济干线。

2017年,贵州省交通运输厅、省公路局积极筹措资金,将国道212线贵阳至毕节路段(简称“贵毕路”)纳入普通国省干线改造计划。2018年底项目批复立项;2019年4月正式动工。

“从前期设计到后期施工,贵阳公路管理局紧扣‘畅安舒美’主题,秉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精心设计,把钱花在刀刃上,高品质材料、高质量设计、高标准施工、精细化管理。”据贵阳公路管理局贵毕公路项目业主办主任高谦介绍,改造后的贵毕路,道路两边栽种了桂花、紫薇、杜鹃等苗木,边坡区域也用生态护坡修复系统替代了原来施工难度较大的边坡挡墙。部分看上去较窄的路段用反光轮廓标代替了波形护栏,增加了安全系数,路边的排水沟也增设了盖板。

不仅如此,贵毕路上的交安设施也全部焕然一新,全线原有的B级波形护栏全部更换成等级较高的A级波形护栏,基础埋置深度由30多厘米提高到现在的1.65米,提高了防撞等级。与此同时,施工方还对道路上10座桥梁进行了维修加固。

此外,改造后的贵毕路上还设有避险车道事故探测警示系统和雨雾预警系统。在弯道左右两侧600米至800米处,通过安装智能弯道会车预警系统,能够清晰告知对方来车的具体情况,确保交通的安全。

据统计,贵毕路以每公里180万元的小投资,实现了“畅、安、舒、美”的高品质建设目标。

验收组通过对路面、排水及支挡工程、交通安全设施、桥梁等四个方面,重点对路面平整度、面层厚度、支挡工程外观质量、混凝土强度、波形护栏横梁中心高度、桥面系伸缩缝与桥面高差等检测内容进行现场检测,工程被评定为优良等级工程。

改造后的贵毕路通行能力、安全防护等级和道路状况大幅提高,对保障人民群众安全出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带来良好效益。

◎“公路+”提升服务品质内涵◎

“十三五”期间,贵州省公路局以整合系统内部资源、挖掘内生动力、拓展工作空间、提升管理水平,增强单位履职能力、提升行业服务水平为追求,积极探索以“公路+”模式为载体的公路管理新模式,不断提升公路品质,拓展公路服务内涵。

“四位一体”公路综合养护站

近年来,贵州省毕节公路管理局通过优化公路资源配置,建设“日常养护、路政管理、应急保障、公众出行服务”四项功能深度融合、“四位一体”协调发展的公路综合养护站,打造提升公路管养水平、服务群众安全便捷出行、体现先进公路文化重要载体,努力推动干线公路管理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

在保障养护站点基本功能的同时,毕节公路管理局不断深挖“公路+”模式,突出区位优势,特别是在提供公众出行服务和行业文化推广方面凸显站点特色,例如大方黄泥塘站,毗邻百里杜鹃、支嘎阿鲁湖、织金洞等国内外著名风景区,通过自身服务功能拓展,配合邻近西溪服务区建设,形成了公路服务出行的区域中心,示范效果极佳。

截至目前,毕节已建成大方黄泥塘、黔西城关、赫章河口、纳雍珙桐、毕节茶亭、威宁南屯等6个综合养护站,并全部投入运行。

大方黄泥塘养护站

摆金养护站服务区 (摄影:莫彤)

服务设施变身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2019年,贵州黔南州文明委印发了《黔南州文明委关于加强2018年度黔南州“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管理的通知》,新命名8个州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其中都匀公路管理局公路下属文化陈列馆(原西南公路运输局独山工务总段旧址)、黑石关战斗遗址、黔桂友谊亭、平塘沙坪垭口摩崖石刻获命名。这也是贵州公路人依托“公路+”模式,深化公路服务内涵的具体展现。

——都匀公路管理局公路文化陈列馆

为更好地传承和发扬黔南公路历史文化,保护公路文物,2016年,都匀公路管理局将原西南公路运输局独山工务总段旧址进行服务区打造,创建公路文化陈列馆,并于2017年12月26日建成开馆。

文化陈列馆分为三个展厅,馆内文字、图片、影像、实物、沙盘模型等形式珠联璧合、相得益彰,时间横跨数百年,贵州第一条通邻省公路——黔桂公路、第一辆车、西南公路运输局独山工务总段由来、深河桥抗战作用、黑石关狙击战等历史事实的一一呈现,进一步宣扬老一代公路人拼搏奉献、艰苦创业的精神,体现了新一代公路人奉献公路、服务公众的美德,使参观者身临其境地感受公路历史发展变迁。

——黑石关战斗遗址

2016年12月,按照国省干线公路“畅、安、舒、美”示范路创建要求,结合公路沿线地域环境、历史文化特点,都匀公路管理局在国道210线独山黑石关打造历史文化纪念点,将“黑石关抗日狙击战”,以及黔桂公路发展历史有机融合在一起,建有抗日烽火雕塑、军民团结抗战浮雕墙、仿“黑石关”石刻等景观。同时,把原上司道工烈士合墓迁至黑石关烈士陵园,以更好地传承和保护公路历史文化,缅怀革命先辈的丰功伟绩,进一步发扬爱国主义精神。

国道210线黑石关景观区 (摄影:韦志胜)

“平塘沙坪垭口摩崖石刻”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摄影:莫彤)

——黔桂友谊亭

国道210线是连接贵州与广西的一条干线公路,旧称“黔桂公路”,因其重要的地里位置,历来被视为贵州南下的重要通道,是贵州通往邻省的第一条公路。

2016年,经独山县人民政府同意,贵州省都匀公路管理局在国道210线“友谊亭”处公路两侧征地约6亩,组织建设“友谊亭”服务区,该服务区设有售卖部、公厕、停车区、加水站、筑路文化铜像群雕、花园、文物保护亭等设施,并对原友谊亭建筑进行修缮,为沿线过往驾驶员及群众提供休息、游览、重温公路历史发展之场所。以此见证黔贵两地各族人民和谐团结,纪念筑路先辈勇于奉献之精神。

——平塘沙坪垭口摩崖石刻

平塘县平里河沙坪垭口是册三公路必经之地,沙坪垭口四周都是悬崖绝壁,地势险峻。1958年8月,天险路段沙坪垭口贯通,贵州省交通厅公路第一工程处第四工程队,在该段崖壁上刻下筑路诗:“筑路意志坚,扛起大道上青天,踏碎了云朵,踢到了山尖,不管车马来多快,总在我后边。”和“册三公路简介”作为纪念。两块摩崖石刻上的文字形象简练,气势磅礴,当年筑路人的热情、意志和气势跃然纸上。

2016年,都匀公路管理局在摩崖石刻处修建了观景台和休息亭,成为了当地一道亮丽的风景,同时,也将当年黔南各族人民誓将天堑变通途的意志和大无畏的精神不断传承和发扬。

“1+3”实现公路绿化立体化工作格局

“嗡……嗡……”一早,在国道246线纳雍至水城路段两旁,一人手持绿化修剪机作业,一人紧随其后收拾剪下的树枝,动作十分娴熟。一会儿工夫,长势凌乱的绿化树被修剪成了不规则圆形,看上去更加美观……近年来,毕节公路管理局在公路绿化管理上,积极探索公路绿化与地方结合的形式,采取公路“1+3”模式,形成了公路绿化立体化工作格局。

“‘1’是指公路管理部门作为养护主体,负责履行公路绿化管护主体职责;‘3’分别是指地方政府支持、部门协作实施、村级负责管护。”在介绍具体措施时,毕节公路管理局相关工作人员说,县人民政府补助资金30万元,用于县内国省干线公路管护相关工作;县林业部门负责提供公路沿线绿化所需种苗,细化落实涉路村寨绿化管护责任;乡镇与涉路村组签订协议,镇村两级联合开展公路管护宣传,村民负责种苗培植管护。

随着公路绿化“1+3”的持续深入,毕节公路管理局还将扶贫工作与公路绿化工作结合起来,既提高了农户的经济收入,也有效保障了公路绿化的管护。

猜你喜欢

国省干线贵州
国省干线公路养护管理工作的创新探讨
基于熵权TOPSIS的高速干线物流卡车司机驾驶行为评价
国省干线公路养护信息化管理平台探究
“齐”心“鲁”力,助力“多彩”贵州
国省干线公路施工安全管理存在问题及应对措施
浅谈国省干线应急抢险施工对策
贵州,有多美
长江干线水上交通事故的灰色分析与预测
解读“万马如龙出贵州”
乳化沥青厂拌冷再生在干线公路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