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考作文的构思步骤

2020-11-06廉丽

中国校外教育(中旬) 2020年9期
关键词:构思切入点

廉丽

【摘要】中考作文,究竟应该如何去应试?50分的作文,你是几等文?以云南省2015~2019年中考语文试卷为例,详细阐述如何写好中考作文,如何让你在众多试卷中脱颖而出。

【关键词】中考作文 构思 切入点

作文构思,于许多学生在整个写作文的过程中是缺失的。很多学生写作文时提笔就来。洋洋洒洒写了一大篇,到结尾却发现离题了,收不回来了。有的学生看到题目,提笔就写,写到一半不知道该怎么往下写了……这样写文章,尤其是考场作文当然不行。那么,如何才能避免这些情况的发生呢?正式下笔之前,做好作文构思就至关重要了。

一、结合作文题目,找出作文切入点

云南省2015~2019年近五年的语文中考作文,均是命题作文和半命题作文。昆明卷近五年几乎都是半命题作文。那针对命题和半命题作文,我们该如何构思呢?那就是结合作文题目,找出合适的切入点。具体来说就是“大题小做,小题大做”。

以《我爱秋天》为例,我们看该如何构思,找到切入点。这是一个不小的题目,学生容易写成“宽泛作文”,所有文章里的秋天都是一个样。描写的对象也非常相似,无非就是秋天的“风”“花”“雨”“落叶”“夕阳”,容易写出干巴巴的写景文章。那如何将这样的文章写得“景情并茂”,写得具有自己的独特性,那就要“大题小作”。

“大题小作”可以从两个角度入手,思考“我爱……的秋天”或者“我爱秋天的……”无论哪个角度,我们都要从小的口切入。例如,可以是“我爱外婆家小院的秋天”。以“外婆家的小院”为切入口,可以写的东西会很多,外婆家小院的秋花、秋雨、秋风、秋夜……在这些景物的描写当中,就可以将“人”加进去。例如,加外婆、加一家人的团聚、加个人的喜怒哀乐。这样,将人加进去,自然也就有了“情”。这样的情可以表现“亲情”“怀念”“成长”……有景、有人、有情,那自然文章也就不会显得干巴巴的。文章就从一个大的标题当中找到一个小的切入口,从小的切入口中挖掘出大的主题来,文章自然也就丰满起来,个性起来。

“小题大做”的典范莫过于朱自清先生的《背影》。一个父亲的“背影”,却反映出了“父爱子、子爱父”的主题。莫怀戚的《散步》也是从一个小的题目当中,构筑出了“尊老爱幼”的中华传统的优秀品质的主题。这些都是“小题大做”的优秀代表。那作为一名中学生或者是一名一线教师,我们该如何引导学生“小题大做”?

以2017年的云南省语文中考作文题《周末》为例。“周末”是一个很小很普通的题目。学生看到这样的题目该如何构思呢?也是同样的方法,思考“……的周末”或者“周末的……”同样,这些补充部分也是尽可能的“小”,最好是一个具象画的词语,譬如:周末的泪水,周末的笑声、周末的黄昏、周末的车站……这些具象化的词语,容易让自己和阅卷老师产生画面感,用具体的语言来具体描绘,那文章就不会显得“空泛”,也容易写出立意较新的文章。

找准文章的切入点,文章的立意也就自然產生了。要写“外婆家小院的秋天”,那就以“怀念外婆”“怀念童年”“亲情无限”等为立意;要写“周末的车站”就可以以“离别”立意。“大题小作”或“小题大做”的关键点就在于找到新颖特别、个性化的立意。为你的文章确定写作方向。

二、定准立意,选择合适的素材

文章的立意、主题,永远是文章的“指挥棒”。当我选好切入点,定好主题后,就可以选材了。该如何围绕主题进行选材?初中的作文教学主要是以“记叙文”为主。那记叙文选材可以选一个素材,也可以选多个素材。选材的标准就是:“围绕主题”选材,选择能表现主题的素材。不能表现主题的素材一例不选。

如果所选素材一个就足以表现主题,那就只选一个素材,如果一个素材的选择会显得单薄,那就多选几个素材。注意,选择多个素材,一定是三个以上。三个以上的素材会使文章显得有质感,有足够的感染力。

选材除了要能表现主题以外,最重要的就是素材的新颖、个性化。切记一些“百度化素材”。例如,表现亲情的作文就只会写“三送”(下雨送伞、天冷送衣服、夜晚生病送医院),这样的素材是“老三样”,很容易让阅卷老师审美疲劳。“第一个将女人比作花的人是天才,第二个将女人比作花的就是蠢材了。”新颖的、个性化的素材就能避免我们成为“蠢材”,让阅卷老师眼前一亮。

一篇学生作文,以“夏季”为话题,题目自拟、立意自定。一个学生就采用了“大题小做”的方式寻找到了切入点,将题目拟为《忆夏中的庭院》,表现的是对去世的外婆的怀念。定好主题,她就进行选材,经过反复筛选,将素材选定为:夏季庭院的清晨——外婆为“我”做早餐;夏季庭院风中的花香——爱花的外婆;下雨的夏季庭院——外婆的叮咛和热粥。这样的素材是别人没有的,是属于作者自己的。那这样的作者就是“天才”。这样的文章会让老师过目不忘。

三、选定素材,抓好细节描写

文章的素材是要有详略。如果文章的所有素材都一样用力,都详写,会使文章显得累赘冗长;都略写,会使得文章主题不突出。素材的详略得当,会使文章主题突出,更有表现力。

素材的详略也是取决于“主题”。一篇文章中的几个素材,选择最能表现主题的进行详写。一篇文章中只有一个素材,找出最能表现文章主题的细节进行详写。所以,文章主题,始终是文章构思与谋篇布局的指挥棒。把握好这个原则,文章的详略自然也就出来了。

好的文章,一定是有出彩的细节描写。只有精彩而细腻的细节描写,才能让文章大放异彩。哪些地方该用细节描写?如何进行细节描写,才能让文章脱颖而出?

首先,我们要确定一篇文章的细节描写应该放在哪里?这只有一个标准,那就是最能体现文章主题的地方,一定要仔细而细腻地描写。可以是对动作、神态、外貌、心理的细致描写,也可以是对环境的细腻描写。只要是最能表现主题、衬托主题的地方,都是我们要进行细节描写的地方。

这里很多大家的文章都能体现这个这一点。同样是朱自清的《背影》,作者抓住了“望父买橘”的“背影”细节来进行细致描写。而在描写过程中抓住的是父亲过月台的动作。“攀”“缩”“倾”等一系列动词准确地表现了父亲对儿子的“爱”,也将一幅“爱子情深”的画面呈现在读者面前。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雪地捕鸟”的情节,也是利用一系列的捕鸟动作的词语,生动地再现了“雪地捕鸟”的过程,通过这样有趣的捕鸟活动,再次凸显了“百草园是我的乐园”的主题。

学生作文《别样的温暖》中,小作者想要凸显一家人在隆冬时节游览腾冲县银杏村的温馨与温暖。她就抓住了午饭后一家人在洒满阳光的小院里休息玩耍的画面来进行细腻描写:阳光下静心阅读的母亲、在斑驳光影里“跳房子”的弟弟,与父亲促膝长谈的小作者……小作者对当时的画面进行了仔细描写,画面感极强,将家的温馨细腻表现出来。同时也极好的表现了冬日里的“别样温暖”。

定好主题,安排好素材的详略,再利用各种写作手法进行细节描写,突出主题,那么一篇文章的大体雏形已经完成。

四、写好开头结尾,确定点题地方

文章的大体雏形完成,接下来,就该确定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写好文章开头结尾,定好文章中间点题的地方。

许多同学的文章,会出现题目和文章完全不相干的情况,整篇文章不出现一次文章的题目,这会让阅卷老师觉得它是一篇“偏题作文”。避免这样的情况发生,最好的办法就是“多次点题”,哪些地方需要点题,这也是在作文构思时要确定好的。一般情况下,一篇文章是需要至少5次的点题,文章才会和题目融为一体。

一个好的开头,是文章成功的一半。对于考场作文这个特殊的文章来说,快速告诉阅卷老师,文章写得是什么很重要。近五年的中考作文,均是命题作文和半命题作文。好的开头就应该在开头就进行点题,告诉阅卷老师你要写什么。

文章中间,也是要定好点题的地方的。如果文章有多个素材,最好每个素材里都有点题,一篇文章只有一个素材,可以在最后點题,也可以在素材中间数次点题。这样,在考场作文中既可以避免给阅卷老师“偏题”的感觉,也会在写作过程中避免偏题。

文章的结尾一定是文章的结束和提升。在结尾处回扣文章开头,在照应开头的同时,一定再次简洁明了地再现文章主题,这样才会使整篇文章具有整体感。

写好文章开头,定好点题地方。那么,正式动笔前的构思才算完成。找到切入点——定好主题——选择合适的素材——选定素材,抓好细节描写——写好开头结尾,确定点题地方。这就是作文构思的步骤。

一篇优秀的作文,往往需要语文教师反复修改,数次打磨才能够成型,这个过程犹如蝴蝶蜕茧成蝶,经历了痛苦,才会有收获的喜悦!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应该从初中生入学起,就针对学生的写作进行序列化训练,序列应该依据语言表达规律,学生心理智能发展特点,遵循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原则来安排,审题——范围认定的训练;发散——内容准备的训练;确意——对象确定的训练;行文——过程展示的训练。在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附属中学的校园中,你经常能看到三五成群的学生拿着作文本,围着语文老师叽叽喳喳说个不停,每个学期每个学生有两篇优秀作文,坚持3年,就是12篇优秀作文,而且覆盖了中考作文所有题材,更重要的是这12篇作文是学生自己创作的,不存在抄袭的情况出现。同时,要以中考作文评分标准为参照系数,充分关注学生的心理特征,以阅读为吸收途径,充分利用阅读教学,将读写结合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张莹.初中作文教学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4.

[2]胡艳.初中作文教学的现状与作文序列化训练的探索[D].湖南师范大学,2011.

猜你喜欢

构思切入点
浅谈圆锥曲线问题的切入点
浅谈如何把握好党支部建设的三个“切入点”
浅谈“摘抄”在作文教学中的妙用
慢病防控是深化医改的切入点
找准切入点 扎实推进改革
新闻记者践行“走转改”的三个切入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