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从小技巧到大格局

2020-11-06蒋登科

星星·诗歌原创 2020年10期
关键词:成渝诗人诗歌

蒋登科

1997年重庆成为直辖市之后,成都、重庆的诗人总有一种撕裂之感,过去时常在一起聚会交流的场景突然淡化甚至中断了,让大家觉得有点不是滋味。不过,成渝双城经济圈的提出和实施,使“成渝”成为热词,又将两地诗人聚到了一起,在一定程度上弥合了曾经有过的失落。这或许就是人们常说的一种哲理: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不过,对于很多分别生活在成都、重庆的年轻诗人来说,他们可能没有这种撕裂之感,因为他们走上社会、开始诗歌创作的时候,成渝其实已经属于两个行政上的地域了。这次通过刊物的聚会是对他们的一种提示:成渝诗歌历来都具有一体性!

有一种比较流行的说法:诗歌是属于青年的。我认同这种观念。年轻人感觉敏锐,思想活跃,往往不被既有的方式所桎梏,敢于探索和接受新事物、新观念、新方法,甚至打破既有传统,试图建立属于自己的新的体系。这其实就是一种创新。创新不是想当然,更不是为所欲为。一方面要研究诗歌历史,看看前人在诗歌艺术的探索中哪些方面做得比较好,哪些方面还不够满意,由此感悟和总结诗歌艺术的一些规律性的东西,把握诗歌文体的基本特征,并找到可以突破和超越的地方。对于诗人来说,这个过程其实就是研读优秀作品的过程,有点类似于科学研究中的“查新”,就是在开展一个课题之前,查阅既有的研究成果,分析自己的课题是不是有人做过,如果没有,当然就可能具有新意;如果有人做了,就得分析别人做得是否有价值,是否存在漏洞。只有在别人没有做过或者做得不够完美的地方用力,才可能取得具有新意和价值的成果。另一方面,诗是需要感觉的,但仅有感觉又是不够的,一定要具备将感觉和历史、现实、生命结合起来的能力,这就需要积累,包括诗歌经验的积累、历史文化的积累、生活阅历的积累,等等。总之,诗歌创作需要的是一种综合性能力,比如感悟世界的能力、发现诗意的能力、表达诗意的能力、超越自己和他人的能力,等等,它们共同作用,才能构成一个诗人的创作能力。我们说某个诗人的实力很强,不只是指他的某个方面具有特色,更多的是指他的综合创新能力。

年轻诗人是未来诗坛的希望。很多艺术创新都是由年轻人发起的。他们采取的方式往往是先批判甚至否定既有的诗歌方式,包括语言、视角、修辞、体式、格调等等,然后反复试验自己认为具有新意、具有价值的方式。这些方式刚刚出现的时候,有时会遇到一些阻力,甚至遭受一些形成了思维定势的长者的批判,但是,当年轻的诗人们在探索中不断修正、完善,并最终成为主流的时候,诗歌艺术就可能上升到一个新的层次。新诗的出现如此,朦胧诗的出现如此,第三代的出现如此,世纪之交开始的生活化、细节化、及物化诗歌探索也是如此。因此,对于任何创新,我们都不应该随意否定,而是要从艺术发展的角度分析其是否对艺术突破、创新有所助益。一定要以包容之胸怀、容错的心态对待年轻诗人的探索,这样才能真正做到诗歌艺术的多元化发展。而对于年轻的写作者来说,在诗歌艺术探索中,一定不要为新而新,不顾诗歌艺术的特征和规律,不认真审视前人已经取得的艺术探索成果,尤其是要杜绝“无知者无畏”式的所谓“创新”,那其实是没有多少诗学意义的。在创新实验受到批评甚至否定的时候,也没有必要针尖对麦芒,只要认为自己的探索有价值,就可以坚持下去,对兴趣和热爱的坚持往往是取得成功的重要方式。在诗歌发展中,优秀的文本永远是评价探索成效的根本依据。

巴蜀大地具有深厚的诗歌土壤,即使不谈悠久的诗歌历史,仅仅是在新时期以来的诗坛上,四川、重庆(也就是1997年之前的四川)毫无疑问可以称为中国诗歌的重镇,很多诗歌探索、创新出自这片土地,甚至成为全国性的艺术潮流。也因为这种积累,这片土地上才不断出现优秀的诗人。对于年轻诗人来说,这种传统既是压力,因为长者之中的优秀诗人实在太多,至今都还光芒四射,如果自己的水准不够高,被遮蔽的可能性是很大的;但这也可能是一种动力,他们必须努力探索,不断突破,才能够练就超越他人的能力。

这里所推介的20位诗人都是成渝诗歌界的佼佼者,是众多青年詩人的代表,虽然从这些数量不多的作品中难以看出每个人的实力,但我们确实从他们身上感受到了一股新鲜的力量。不过,从这些作品中,我们感受到的主要是年轻诗人在打量和表达世界的方式上的独到之处,有些切入角度、有些表达方式、有些语言智慧是过去很少见到的。我们也可以说,这些青年诗人掌握了良好的表达技巧。这是成为优秀诗人的基本前提。不过,换一个角度看,在诗歌创作中,仅仅展示技巧还不是大诗人的标志,甚至可以称为“小聪明”。优秀的诗人除了独特的表达技巧之外,需要的是大智慧,尤其是要具有大格局。所谓大格局,就是要具有情怀、胸怀和境界,在深入自我、深入历史和现实、深入世界的同时超越自我,超越现实,提升世界。地球已经成了一个村庄,这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特点之一,如果我们不能以诗的方式处理好这个时代的一些独特关系,比如人与人、人与自然、历史与现实、内在与外在、灵魂与肉体,等等,恐怕就难以超越已经出现的那些优秀诗篇。

作为一个长期关注诗歌的人,我从来都很看重年轻诗人的成长,他们的不断成熟,才是新诗未来的希望。我期待在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同时,两地诗人也能够不断加强交流,甚至要突破这个“圈子”,在更广阔的世界里创作出优秀的诗篇,抒写更加精彩的人生。

猜你喜欢

成渝诗人诗歌
我和诗歌的关系(创作手记)
轨道上的“双城”之路
成渝中线高铁开工 建成后50分钟通达
七月诗歌
2020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大事记
成渝共振,高质建设双城经济圈
“诗人”老爸
诗歌的奇怪队形(一)
愤怒
想当诗人的小老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