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熊磊教授运用甘露消毒丹儿科治验举隅

2020-11-06尹蔚萍杨若俊李小宣吴昕晨夏杰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下半月 2020年9期
关键词:异病同治名医经验

尹蔚萍 杨若俊 李小宣 吴昕晨 夏杰

【摘 要】 甘露消毒丹是湿温名方,具有利湿化浊、清热解毒的功效。熊磊教授基于“异病同治”理念,临证把握患儿便稀尿赤、舌苔白腻或黄腻等症状,辨证为湿热证者皆可予甘露消毒丹为基础方加减,文章列举熊磊教授治疗手足口病、汗证、咳嗽、厌食、肠系膜淋巴结炎的医案,以供参考。

【关键词】 甘露消毒丹;异病同治;名医经验;熊磊

【中图分类号】R249.2/.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20)18-0093-03

“有是证用是方”是全国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云南省名中医熊磊教授辨证论治遵循的原则之一。准确辨证,抓住病机核心,往往一方多用,体现中医“异病同治”之精髓。湿温证名方甘露消毒丹是熊磊教授习用的方剂之一,临证通过加减化裁治疗儿科多种常见病证,疗效较好,介绍如下。

1 小儿湿热证之特点

熊磊教授认为现代环境下由于气候变暖、滥用药物、过食肥甘厚腻、贪凉饮冷等因素,导致本已“脾常不足”的小儿脾胃失和、运化失常,致湿邪内生;另一方面,云南地处高原,气候燥热,当春夏雨季来临,热气上蒸,与湿相合,易形成湿热之气,侵袭机体。两湿相合而致病。正如《湿热病篇》:“太阴内伤,湿饮停聚,客邪再至,內外相引,故病湿热”。强调湿热病先因脾胃内伤致内湿而生,继感外在湿热而发病的致病特点[1]。

湿热病证虽病位在脾胃,但可致其它脏腑功能失调而发病。湿热之邪阻遏中焦,可致气机失调,肺气上逆而感冒、咳嗽等;气机不畅,不通则痛而腹痛;湿热郁蒸,可迫津外泄而为汗;湿热与邪毒相搏,外透肌表而致湿疹、口疮、手足口病等;湿热内蕴,下注膀胱,可致淋证、遗尿等;湿热侵心,心脉闭阻,可致病毒性心肌炎等病证。故湿热已成为儿科常见病的病因,是外感、咳嗽、厌食和腹痛等的主要病因之一。

历代医家都对湿热病证的治疗有较多探讨,以清热祛湿为本。但清热之药多苦寒,易于生湿;祛湿之品多温燥,易于助热。故临证准确把握清热、祛湿的比例是治疗的关键。熊磊教授认为小儿因其独特的生理病理特点,在临床表现和用药上都有别于成人,临证需注意以下几点:①辨治时重点把握口、舌。舌象在儿科疾病反应上较为灵敏,本证患儿多口唇红而干,舌质红、苔多厚腻,为黄腻苔或白厚苔少津。②湿热证患儿多在上有口臭、舌苔厚腻,在中腹胀不适、矢气多,在下大便粘臭。③温散湿郁而防过燥,擅用芳香药物。调畅气机是散发湿邪的关键,芳香之品可以化湿、醒脾,辛能行气,香能通气,故能行中焦气机,即可化湿又可恢复脾运,标本同治;此外,芳香药物可以调和药味,提高小儿服药的依从性。如藿香、佩兰、苍术、石菖蒲、白豆蔻等药。④清热而防伤阳生湿,慎用大苦大寒之品,苦寒和辛温合用,以免热滞湿不化。清上焦,用连翘、淡竹叶、白茅根等;清中焦用黄芩、麦冬等;清下焦用黄柏、车前草、通草等。⑤时时不忘顾护脾胃。脾胃为湿热病证的中心,是生内湿的根本,加之小儿“脾常不足”之生理特点,故需力保脾胃功能正常。

2 病案举隅

2.1 手足口病 张某,男,2岁半。2019年8月17日初诊。主诉:发热2天。患儿2天前出现发热,热峰39.5 ℃,服退热药可暂时退,每天发热反复4~5次,伴偶咳,流涎增多,自服中成药等无明显效果来诊。症见:发热,体温38.7 ℃,偶咳,流涎,口臭,纳呆,大便 2日未行, 小便短黄。查体:咽红,咽部有多个红色小疱疹,双侧扁桃体Ⅰ度肿大,心肺无特殊,手足心有数个红色疱疹。舌红苔黄腻,指纹淡紫过风关。血常规:白细胞6.3×109/L,淋巴细胞比例63.60%。超敏C-反应蛋白:正常。诊断:手足口病,辨证为湿热蕴结证,治以清热利湿、解毒利咽。方用甘露消毒丹合泻黄散加减。处方:藿香9 g,生石膏(先煎)20 g,黄芩6 g,滑石粉6 g,通草5 g,连翘6 g,桔梗6 g,射干6 g,薄荷3 g,防风6 g,白豆蔻6 g,甘草6 g。3剂,每日1剂,水煎服,药渣熏洗手足。8月20日二诊:诉服药后第2天热退,流涎减少,咽部、手足心疱疹明显减少,大便已解,纳食少。在上方基础上去石膏、防风、加麦芽6 g,炒神曲6 g,继服3剂而愈。

按: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婴幼儿常见发热、发疹性传染病,以肠道病毒71型和柯萨奇病毒A组16型最为常见[2]。因外感时毒或内有积热,侵犯肺卫,循经上逆,上攻咽喉;邪毒蕴结肺脾,湿热蒸盛,外透肌表,继而手足部出现疱疹[3]。甘露消毒丹合泻黄散为熊磊教授治疗手足口病的习用方。基于网络药理学研究,该方抗手足口病的调节主要从直接抗病毒作用、免疫调节作用、修复作用、调整炎症因子平衡作用[4]。方中石膏、黄芩、滑石粉退热解毒、利水渗湿;藿香、石菖蒲、白豆蔻芳香行气化湿;防风、薄荷发散郁热;连翘、桔梗、射干解毒利咽;通草导湿热从小便去。本方清热利湿兼顾,芳香醒脾、行气化湿,配合利咽解毒之品,使疫毒湿热消散。复诊时,热退、湿热疫毒减轻,去石膏、防风,加神曲9 g,麦芽6 g,以顾护脾胃,继服3剂而愈。

2.2 汗证 肖某,女,7岁半,2018年5月6日初诊。主诉:多汗半年余。患儿半年来周身汗出多,以头部及手足心为甚,稍微运动后明显,夜间盗汗,感乏力疲倦,肩背酸胀不适,上课困倦,反复口腔溃疡,口臭,夜眠烦躁,纳食一般,大便稀溏,日行一次,小便调。查体:咽稍红,面色红润,舌红苔黄厚腻,脉平。家长诉患儿平素喜食辛辣之品。中医诊断:汗证。辨证为脾胃湿热证。治以清利湿热、清心泻脾,方用甘露消毒丹合导赤散加减。处方:藿香10 g,石菖蒲9 g,茵陈6 g,滑石粉9 g,通草6 g,连翘6 g,射干6 g,灯芯草3 g,淡竹叶6 g,白豆蔻6 g,甘草6 g。每日1 剂,共6剂。5月13日复诊,诉患儿汗出减少,乏力好转,进食增加,舌苔转薄。在上方基础上去茵陈、射干,加煅龙骨15 g,麻黄根9 g,五味子5 g等,续服6剂,病基本愈。

按语:“阳加于阴谓之汗”,汗为阳气蒸发津液所致。儿童由于生机旺盛、清阳外越,加之形气未充、腠理疏薄,正常情况下较成人更易汗出。小儿汗证与成人有所不同, 其元气未充, 肤腠不密, 往往自汗盗汗并见[5]。本例患儿平素喜食肥甘辛辣之品,加之小儿脾常不足,运化失司,导致湿热内生,相互交蒸,迫液外出而为汗。首诊方中并不急于使用止汗之品,而是从湿热这一根本入手,用藿香、石菖蒲、滑石粉、茵陈等药清热利湿为主,灯芯草、淡竹叶、通草清心利水,使热去湿化,无以蒸迫津液为汗。二诊时汗减少、舌苔转薄皆为湿热渐消之象,此时去苦寒之茵陈、射干,适当加煅龙骨、麻黄根、五味子潜阳敛汗,可取得良好疗效。

2.3 咳嗽 李某,女,2岁半。2019年7月16日初诊。主诉:发热、咳嗽5天。患儿受凉后5天出现发热,热峰38.4 ℃,并伴有咳嗽,鼻塞流涕,经“头孢”“止咳糖浆”等药治疗,仍有发热、咳嗽来诊。症见:发热,体温37.8 ℃,咳嗽痰多,口臭,纳呆,大便稀,眠可,纳呆。查体:咽部充血,双肺呼吸音粗,舌红苔黄腻,指纹紫滞隐于风关。胸片:双肺纹理增粗。血常规:基本正常。诊断为咳嗽,辨证为湿热咳嗽,方用甘露消毒丹合泻白散加减。处方:藿香6 g,黄芩6 g,茵陈6 g,滑石粉9 g,通草5 g,厚朴9 g,连翘6 g,陈皮6 g,炙桑白皮6 g,地骨皮6 g,射干6 g,白豆蔻6 g,甘草6 g。3剂,水煎服,日1剂。7月20日复诊,诉服中药后第2天热退,咳嗽较前稍减轻,仍痰多,纳食稍增,舌红,苔薄黄。改用泻白散合三子养亲汤加减,处方:炙桑白皮6 g,地骨皮6 g,紫苏子6 g,白芥子6 g,莱菔子9 g,化橘红6 g,法半夏6 g,茯苓9 g,炒厚朴9 g,芦根6 g,薏苡仁9 g,甘草6 g。服3剂后病愈。

按:湿热之邪和痰热之邪致病表现不一,湿热之邪致病往往有肺脾同病的特点,而且病程缠绵,临证需认真鉴别。本例患儿病起即用了抗生素、清热药等寒凉之品,小儿脾胃功能薄弱,导致损伤脾胃,脾失健运,水湿停滞,加之外感邪气,入里化热,湿热蕴结,阻于中焦,上犯肺卫,出现咳嗽痰多、口臭、便稀等肺脾同病的表现。热不去则湿不除,湿不除则热不孤,湿热不去,气机难于恢复正常,故初诊治疗重在用甘露消毒丹清热利湿,佐以泻白散泻肺止咳,以达湿热去而肺气通。复诊时患儿身热退、舌苔薄黄,此为湿热之邪渐去,故改用泻白散合三子养亲汤加减以泻肺涤痰止咳后病愈。

2.4 厌食 肖某,男,6岁,2019年3月16日初诊。主诉:纳呆1年余,加重半月。患儿1年前患“肺炎”后饮食减少,进食量约为原来的1/2,食后经常诉腹胀腹痛,精神活动尚可,口臭,夜眠不安,大便粘马桶壁,小便调。查体:面色欠润,舌红苔黄厚腻,脉平。中医诊断:厌食。辨证为脾胃虚弱、湿热中阻。治以清利湿热、运脾开胃,方用甘露消毒丹合补脾散加减。处方:藿香9 g,石菖蒲9 g,炒栀子5 g,滑石粉9 g,通草5 g,厚朴9 g,连翘6 g,木香6 g,陈皮6 g,青皮5 g,白豆蔻6 g,炒神曲6 g,甘草6 g。6剂,水煎服,日1剂。3月23日复诊,诉服中药后,患儿食量有所增加,食后不再诉腹痛腹胀,苔腻较前好转。 上方基础上去青皮、滑石粉。继服6剂后进食基本正常,停药后病情无反复。

按:厌食是儿童常见疾病,本病证的患儿因患病后出现厌食,此乃脾胃受损,运化失司,导致内生湿邪,久而化热,湿热互结。秉儿科“脾贵在运不在补”的理念,治疗上采用甘露消毒丹清热利湿,补脾散运脾。补脾散为儿科之圣钱乙名方,名为“补脾散”,但全方未用补脾药,旨在通过运脾以恢复脾胃功能,症状自除。患儿复诊时腹痛腹胀消失,食量增,苔腻好转,此为湿热阻滞渐消、脾运得复的表现,减清利湿热之滑石粉,青皮疏肝理气止痛作用虽强,但性猛燥,腹痛腹胀好转后即减,以免劫伤胃阴。

2.5 肠系膜淋巴结炎 张某,男,7岁,2018年11月18日因“反复脐周痛半年,再发一周”前来就诊。患儿平素喜食生冷,半年前反复出现腹痛,以脐周为主,时发时止,多次到外院就诊,经过腹部B超等检查,诊断为“肠系膜淋巴结炎”,予“头孢、枫蓼肠胃康”等药治疗,效不佳。1周前再次出现腹痛,前来求诊。现症见:腹胀痛明显,以脐周为主,恶心欲呕,口渴喜冷饮,纳呆,眠可,大便稀溏,小便可,舌质红,苔黄根腻,脉弦。予行腹部彩超示腹腔内可见数个淋巴结回声,最大者约18 mm×12 mm,余无异常。诊断为:肠系膜淋巴结炎,证为湿热中阻。治以清热化湿、行气止痛、消肿散结。方用甘露消毒丹合止痛散结方加减,处方:藿香10 g,滑石粉9 g,黄芩6 g,甘松9 g,木香6 g,蒲公英9 g,连翘9 g,台乌6 g,炙延胡索10 g,白豆蔻6 g,炒荔枝核10 g,炒橘核10 g,甘草6 g。服用上方5剂后,家长诉其腹痛明显减轻,后予健脾助运、消肿散结中药内服,处方:藿香10 g,苍术9 g,太子参6 g,茯苓9 g,炒白术9 g,蒲公英9 g,连翘9 g,浙贝母9 g,路路通6 g,皂角刺6 g,白豆蔻6 g,炒荔枝核10 g,炒橘核10 g,甘草6 g。每日1剂,连服2周,并嘱禁食生冷食品,复查腹部彩超示腹腔淋巴结较前减小,最大者约7.2 mm×4 mm。半年后随诊,腹痛无复发。

按: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为肠系膜淋巴结的非特异性炎症,是引起小儿腹痛的常见疾病[6]。常并发于上呼吸道感染、肠道感染中或之后,易反复发作[7]。本病证的病位在脾胃和大肠,脾胃虚弱为本,湿热为标。治疗上主张“气畅则痰瘀自消、腹痛自止”。方中藿香、甘松、木香、白豆蔻性温气香,可理气止痛、开郁醒脾,其中甘松辛而不燥,甘而不滞,有“理元气,去气郁”之功,三者共用可化湿行气止痛。滑石粉、黄芩、蒲公英、连翘均可清热解毒、消痈散结;炒橘核和炒荔枝核,可理气、散结、止痛;炙延胡索、台乌可活血、利气、止痛;甘草为使,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共奏行气化湿、清热解毒、消肿散结之功,可使气机宣畅、血脉通畅,腹痛自消。

3 小结

“异病同治”是中医理论体系中的重要部分,医案中手足口病、汗证、咳嗽、厌食、肠系膜淋巴结炎属五种不同的病证,其临床表现不一,但究其病因、病机、证候相似,均有便稀尿赤、舌苔黄腻等湿热证的表现,故以利湿化浊、清热解毒的甘露消毒丹为基础方,辨证施治,均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参考文献

[1]张勇,王俊伟.薛生白《湿热病篇》湿热辨治刍议[J].中医临床研究,2016,8(2):45-46.

[2]钟林峰,陈耀坤,兰季青,等.2009~2012年湖北省武穴市手足口病疫情分析[J].黑龙江医学,2014,38(1):104-106.

[3]陶洪,舒兰.甘露消毒丹治疗儿科疾病运用举隅[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7,37(10):1103-1105.

[4]邹俊驹,马 丽,贺又舜.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甘露消毒丹对手足口病的作用机制[J].中药材,2018,43(1):171-179.

[5]李国芳,汪受傳.小儿汗证的古代文献研究[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8,33(5):1932-1934.

[6]岳上赛,荣浩.中医药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进展[J].中医临床研究,2017,9(17):138-140.

[7]高见,李伟伟.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中西医研究进展[J].内蒙古中医药,2015,33(4):144.

(收稿日期:2020-07-02 编辑:杨志敏)

基金项目:第六批全国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项目(国中医药人教发[2017]29号)。

作者简介:尹蔚萍(1975-),女,白族,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中医药防治儿科疾病。E-mail:1147797527@qq.com

通信作者:夏杰(1974-),男,汉族,硕士,主任药师,研究方向为临床药学。E-mail:1395034734@qq.com

猜你喜欢

异病同治名医经验
保和丸在部分儿科临床应用的概述
舒肝颗粒异病同治机理探析
基于“异病同治”理论治疗前列腺疾病的思考
帅焘运用加味酸枣仁汤治疗失眠150例临床观察
新修珍珠囊药性赋
不同性别类风湿关节炎中医诊疗经验与思考
孙跃农健脾补肾化痰方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经验
高血压肾病诊治经验采撷
脂肪肝与胆石症可以“异病同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