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环境下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

2020-11-06吴爱华

销售与管理 2020年12期
关键词:院校旅游高职

吴爱华

随着我省大数据战略的迅速推进,在互联网的影响下,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借助新技术提升了教学的趣味性、生动性和互动性。但是互联网环境下的旅游管理教学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需要引起足够重视,只有借助互联网的优势并规避其劣势,才能推动互联网环境下的旅游管理专业教学发展得越来越好。

互联网兴起以来,带动了许多领域的变革,催生了很多新的职业。就学校而言,互联网技术的应用,推动了教学方式的转变,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从枯燥而抽象,向多元、交互转变。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学,区别于普通本科院校“宽口径、重基础”的教学,必须在实用性上下功夫,不然高职院校学生毕业后将面临“下不去、用不上”的困难。借助互联网的教学优势,情景教学、实践教学等教学方法有了进一步施展的空间,学生在课堂上的收获更加明显。但互联网环境下的旅游管理教学不是一劳永逸的,也面临许多问题和挑战,需要所有教师清醒认识、认清趋势、找到方法,才能推动旅游管理专业更契合互联网的发展方向和社会的发展需求。

一、互联网环境对旅游管理专业教学的影响

1.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我省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传统教学,即“填鸭式”教学,但由于高职院校学生普遍对学习不感兴趣,导致课堂上学生“睡倒一片”。利用互联网教学,教师可以根据教学进度和教学内容,更新PPT图片和视频,把丰富多彩的旅游景点或趣味教学内容呈现给学生,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互联网教学中,由于教学内容从生僻乏味到简单有趣,学生对视频和图片更感兴趣,学生课堂学习的主动性明显提升,同时也取得了良好的学习效果。

2.创造良好的沟通环境

互联网环境让交流变得更加顺畅,通过课堂交互学习,学生更容易打开心扉。教师与学生沟通增多,教师对学生学习程度的了解也更多,可以方便教师快速制定教学计划,同时更好地帮助学生学习。

3.创造丰富的教学资源

旅游管理专业实务知识较多,如果不结合实际泛泛而谈,学生学习就毫无收获。通过互联网教学,教师可以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多样化的教学形式,为学生打通互联网学习之路,接触更加多元的学习资源。此外,教师通过互联网,也能查到大量的旅游信息资讯,在教学时就会更加注重实效,而不是一味通读教材。

4.突破时空限制

通过互联网教学,学生可以随时随地查看课程或复习课程,教师不用再一次次解读学生相同的疑问,直接通过互联网将共性问题列出,学生可以随时温习。而且通过互联网,学生也会对专业知识之外的一些内容产生学习兴趣。

二、互联网环境下旅游管理专业教学的问题和困难

1.纷繁复杂的信息导致学生无所适从

随着互联网教学的出现,大量旅游网站开通,网络中呈现出无数的旅游信息,学生对信息的真假难以甄别,有时候可能了解了一些假信息依旧浑然不知。随着旅游管理学习程度加深,学生发现需要学习的信息不断增多,学生学习的热情可能持续衰减。

2.互联网教学导致沟通弱化

传统教学,学生与教师面对面进行沟通,教学效果一目了然。但互联网教学,有些学生敷衍了事,教师却难以发现。而且旅游管理专业对沟通能力的要求很高,学生在互联网上的面对面沟通能力被弱化,不得不被动听取教师的教学,也降低了学生交流的兴趣。另外,有些教师不愿意到课堂上课,很依赖互联网教学,导致师生关系并不融洽。

3.互联网教学增加了教师教学难度

首先,互联网教学要求教师提前准备旅游相关的视频和图片,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其次,互联网教学需要教师有相应的技术储备和强大的信息处理能力,不然很难在课程当中有效融入教学内容,只能“照本宣科”。互联网课堂创新只是一种形式,不是最终目的,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掌握知识。最后,互联网教学导致教师地位边缘化,甚至当互联网教育发展到一定程度,根本就不需要这么多“照葫芦画瓢”的教师。

4.互联网教学无法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要

互联网教学看起来前程无限好,但是实际上很多教师的互联网教案和内容高度重合,很多互联网教育企业不愿意投入精力开发教学内容,加之出版社互联网开发技术不足,导致互联网教学存在先天不足。当前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还不够成熟,互联网教育对学生个性化掌控不足,这时候教师对教材的二次开发就显得尤为重要。但从贵州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开设和发展情况来看,多数教师注重科学研究,忽视了教育教学,导致互联网教学不能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要求。

5.互联网教育模糊了知识和信息的边界

互联网上充斥着大量的信息,但是信息与知识有着本质的区别。知识是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记录与经验的总结,而信息只是一种客观事物存在的方式与运动状态,学生对互联网上的知识和信息混淆不清。再加之互联网上专业知识少,而信息各种各样,导致学生对事物深层次的判断力缺失,无法“拨云见日”。尤其是贵州高职院校的学生,在互联网上了解的信息很多,但是却没有掌握多少有用的知识。

三、互联网环境下旅游管理教学的策略研究

1.培养互联网思维

互联网推动了旅游行业的发展,驴妈妈、途牛、携程、去哪儿等一大批旅游类网站如雨后春笋般出现。面对旅游行业的网络化,以及旅游电商的发展,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应注重培养学生的互联网思维。

一是直面客户的思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传统旅行社的旅游模式已不适应当前高端人群的旅游出行需求,人们旅游出行需求更多样化和个性化,高职院校的学生必须要提高沟通交流技能和相关社交礼仪技能。教师应该重点引导学生树立互聯网思维,将客户需求放在首位。

二是引导学生创新的思维。当前线上旅游业务突飞猛进,教师可以针对性引导学生进行旅游APP开发和网络营销,在课堂上鼓励学生开展旅游产品和服务创新,增加学生的就业机会和渠道。

三是引导学生主动获取信息。互联网环境下,旅游信息不断变动,人们的旅游偏好也发生改变,旅游从业人员必须学会主动获取信息,才能掌握市场动向。这种利用互联网获取信息的方式,必须从学生在校期间开始培养,如此才能帮助学生掌握更多获取信息的方法。

2.改進教学内容

旅游行业作为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必须掌握熟练的沟通技巧和兢兢业业的服务意识,才能得到客户的肯定。旅游管理专业教师必须根据旅游市场对人才需求的变化,保证充足的知识储备,改进教学内容,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跟上时代步伐。

具体来说,教师在课堂上可以进行“互联网+”教学,将旅游管理专业与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结合,丰富和完善学生的知识体系。

3.优化教学方法

互联网环境下的教育,需要教师对教学资源进行系统整合,将传统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方式转变为师生互动的方式。为此,贵州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可以开展深度合作。首先,搭建贵州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网络教学平台,分享各家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互联网教学资源,尤其是分享那些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推动彼此取长补短。其次,根据学生课程学习情况,开展微课、慕课授课,并在线下课堂引导学生互相讨论。最后,引导学生用好移动客户端,让学生充分认识学习的意义,而不能把有限的精力投入到平板游戏之中。

4.提升教师互联网技术应用水平

首先可以积极组织旅游管理专业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学习。其次,学校应分批组织旅游管理专业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最后,互联网环境下的教育是未来的发展趋势,教师和学生必须主动适应,并着力提升网络技术应用能力和水平,才能在未来的竞争中不脱节、不落败。

5.完善旅游管理专业考核

这里的考核是指两个方面,一是对学生的考核,一是对教师的考核。传统教学对学生的考核,主要以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的分数为依据。但是互联网条件下,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分数的考核尺度和维度更多,如果仍然以考勤和考试分数为依据,显然不能判断学生的整体发展水平。所以,教师应对学生的整体表现进行分析判断,考核学生的语言沟通、基础知识和礼仪社交等。

互联网环境下,旅游行业的发展更加多元化,学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学必须随之变化。当然最重要的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必须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来提高自身能力,这样才能针对性指导学生既掌握技能,又明白如何去获取这种技能。

(本文作者单位:贵阳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系)

猜你喜欢

院校旅游高职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旅游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关于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