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增强企业竞争力的三大策略

2020-11-06赵琳

销售与管理 2020年12期
关键词:竞争力管理体系管理工作

赵琳

经济市场化体制改革背景下,增强企业发展竞争力,需要明确企业发展同市场之间的关系,积极结合控制人工成本的相关要求,满足市场因素变化的影响需求,进而才能推动企业的良好发展。同时,控制人工成本背景下,企业管理工作问题逐渐呈现出来,如何控制企业人工成本方面的工作内容,是当前企业创新发展和竞争力提升首要考虑的问题,还要通过明确控制人工成本背景下,增强企业竞争力的必要性,推动企业控制人工成本工作效率提升,最大程度地满足企业竞争力发展需求,让企业的发展工作也能与市场化体制改革相适应,以期推动企业的全面发展,让企业人工成本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一、控制人工成本下企业管理现状

新时期背景下,企业虽然加大对人工成本控制的工作力度,并通过创新管理工作方式、内容等策略,实现对人工成本的良好控制。但从当前情况来看,控制人工成本背景下,企业管理工作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这对增强企业竞争力,以及实现对人工成本的良好控制产生不利影响。其中,控制人工成本背景下,企业管理问题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呈现出来。

第一,缺乏对人工成本管理工作的重视。现阶段,企业为增强自身竞争力,过于将管理工作停留在价格竞争、产品竞争等方面,未能通过控制人工成本的方式,提升企业竞争力,而且在价格和产品竞争的过程中会采用降低成本的方式,提升成本控制效率,但是却忽略对人工成本的有效控制,未能从人工成本的控制角度出发,为企业带来更多经济效益。同时,部分企业还缺乏控制人工成本的竞争意识,缺少对人工成本控制方式的创新,进而不利于更好增强企业在多项工作竞争中的竞争力,也可能造成产品积压、人工成本较大等影响问题的发生,从而制约和阻碍企业的正常运营与创新发展。

第二,企业人工成本控制与管理体系不完善。从目前情况来看,要想增强企业竞争力,达到控制人工成本的目标,必须构建标准化的统一管理模式,还要通过制度创新和方法创新等对策降低人工成本,以及实现对人工成本的控制。当前不同企业人工成本管理标准不同,进而在制定人工成本管理体系和制度的过程中,主要以自身经验和传统管理理念为主,各部门在人工成本控制中的协调机制也不完善,缺乏各部门之间的有效沟通。众所周知,人工成本管理工作具有任务繁重的特点,只有加强各部门之间的互动,以及构建完善的人工成本管理体系,才能实现对人工成本的有效管理。而且人工成本管理所涉及到的是企业整个部门,缺少人工成本健全的管理体系,也会使内部管理工作以及人工成本管理工作过于混乱,出现员工工资控制方面的相关问题。

第三,缺少控制人工成本下的激励制度。为调动员工参與人工成本控制工作中的积极性,还需要加强人工成本下的制度激励,并通过调整控制人工成本预测制度、奖励制度、激励制度等方式,推动人工成本管理工作的问题进行。

二、控制人工成本下增强企业竞争力的必要性

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对于企业人工成本控制工作提出新要求,要想增强企业竞争力,加强内部控制管理工作,就必须通过控制人工成本的方法,推动企业健全发展,转变以往注重价格控制、产品控制的单一成本控制方法,通过人工成本控制的方式,促进企业经营效益的提高。

其一,在人工成本控制的过程中,企业可以对各项直接、间接人工费用进行控制,并通过优化生产经营方法、革新劳动报酬制度、福利费等方式,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还会采用调节奖金、加强人力资源合理配置等方法,促进人工成本控制效率的增长,大幅度地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反之,如果缺乏对人工成本的有效控制和管理,加之人工成本总量管理工作难度较大,很容易影响企业的全面发展。

其二,在财务管理角度下,控制人工成本是企业一种日常性、专业性的管理方法,在内容上与其他成本管理存在差异。比如,在控制人工成本等过程中,需要结合企业治理结构、薪酬管理、用工体制等相关因素,实现人工成本管理工作体系的完善。同时,还要考虑国家政策和职工子女就业问题,这就使得控制人工成本管理工作具有一定复杂性,只有有效控制人工成本,才能提高企业竞争力,防止出现各种各样资源浪费的问题和现象。

其三,在以人为本管理背景下,控制人工成本是促进企业竞争力和员工收入同步提升的必然途径,只有结合成本效益原则,调动员工参与工作的积极性,实现对全员的动态管理和控制,才能达到人工成本效益最大化目标,构建完善的人工成本管理体系和制度,发挥企业在控制人工成本管理方面的工作作用和优势。

三、控制人工成本下增强企业竞争力的策略

(一)提升对人工成本管理的重视

受政策变化和物价因素影响,会使企业人工成本控制与管理工作发生变化,只有提升对人工成本管理工作的重视,才能通过特定的标准实现对人工成本的有效管理和控制,无论是受物价因素影响还是地方政策因素影响,都能通过正确的人工成本管理意识和原则,合理调整职工的补贴费用、福利费、工资,从而让企业人工成本的控制与管理工作在可控的范围内。

同时,要想做好人工成本管理工作,必须实现对人工成本管理工作的有效控制,增强工作人员对人工成本管理工作的认识,并且能够从理念认识上积极参与到企业人工成本控制工作中,帮助企业真正抓住人工管理的核心问题,实现对人工成本的可控性。新时期发展过程中,企业管理人员还要有学习国际先进成本管理方式的积极性,根据国家相关制度的改革需求,调整人工成本控制方法,提升企业竞争力。

(二)构建企业人工成本管理体系

控制人工成本背景下,企业管理工作依然存在各部门交流不畅的问题,为增强企业竞争力,必须构建企业人工成本管理体系。同时,还要健全控制人工成本的相关管理制度,在加强价格竞争、产品竞争的同时,推动人工成本管理工作健全发展。在构建人工成本控制体系的过程中,可以明确各部门在人工成本控制中的责任和义务,还要加强各部门之间的信息互通和交流,最主要的是成立专业的人工成本管理部门,通过专业的人工成本控制和管理部门,保障人工成本控制工作的稳定进行。

为促进企业预测水平增强,还可以创建控制人工成本管理的协调部门,积极对政府政策和市场发展需求进行调查,合理把握最新消息,为人工成本控制和管理工作提供保障。

企业人工成本控制与管理体系的建立,还需要编制人工成本预算,坚持效益决定分配的原则,根据企业市场发展的实际情况,调整员工福利费、奖金、工资等,还要界定用工总量控制范围,结合用工总量控制的相关要求,定期编制和招聘企业技术人员和经营管理人员,进而才能让用工总量管理工作在可控范围内,实现对人工成本管理工作的有效控制。另外,在人工成本核算的过程中,核算项目应该包括工资总额、社会保险、住房公积金、劳务费等,从多方面对人工成本管理工作进行控制,还要通过月度统计制度和年度分析制度,及时调整和整改人工成本管理工作方法和控制方法,进而让人工成本管理工作更好地与企业生产经营、用工情况、预算进度相适应,解决所存在的人工管理工作问题。

(三)加强人工成本下的制度激励

控制人工企业背景下,提升企业竞争力,需要完善人工成本考核评价机制、奖励制度,将企业目标档次与奖励直接挂钩,还要将企业员工的工作和项目完成情况与奖励直接挂钩,要求企业员工完成目标越高、奖励越大,进而最大化地调动员工参与企业人工成本控制工作的积极性,在一定期限内完成基本目标和任务。

同时,还可以引入对标评价奖惩机制,积极对各单位不同员工的指标完成情况进行考察和评价,对于排在企业经营与发展中的前三名单位或员工进行嘉奖,进而最大化地实现对人工成本的有效管理和控制。在人员流动方面,还要创建人员流动激励机制,并通过建立福利制度、薪酬制度等方式,对人员进行有序的统筹配置和管理,实现资源的有效分配。另外,结合人员流动激励制度和福利制度,也能打破各部门之间的限制和壁垒,加强员工之间的有效互动和交流,全面达到资源区共享、集约高效的目标。

控制人工成本下的企业管理工作,仍然存在缺乏整体观念,忽略人工成本管理与控制的误区和不足,所以企业要从提升对人工成本管理工作的重视、构建企业人工成本管理体系、加强人工成本下的制度激励等方面出发,不断解决控制人工成本管理工作的误区和不足,提升企业竞争力和完成相关建设工作。

(本文作者单位:中石化江汉石油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猜你喜欢

竞争力管理体系管理工作
对质量管理体系不符合项整改的理解与实施
青脆李、脆红李周年管理工作历
建筑施工管理工作探讨
基于KPI的绩效管理体系应用研究
当代经济管理体系中的会计与统计分析
控制系统价格管理体系探索与实践
做好初中班级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论外卖品牌的竞争力
日本竞争力
“北上广深”pk城市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