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

2020-11-06黄仕禹

销售与管理 2020年12期
关键词:管理控制提高策略施工质量

[摘 要] 信息技术进步的前提下,各行业随之开始引入与之需求相契合的技术及先进理念,建筑工程也对管理及施工的质量控制环节进行了相应的信息化建设,迎合时代进步的潮流,增强自身的竞争实力。相关部门在新时期下审视以往的工作模式并结合实际情况找到其中的不足,继而有方向地改进,突显工作的针对性,满足建筑的多样化需求,使整体的质量在极大程度上得到控制。建筑企业对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内容做到新的定位,强化员工素质,同时重视管理机制的完善,细分质量控制的环节,突显管理的实效性。

[关键词] 建筑工程;管理控制;施工质量;提高策略

建筑工程有一定的综合性,在操作中涵盖多个不同领域,更是集合了多样工艺,彰显出了其独特性,同时也在新时期暴露出一定的分散性,为管理及施工质量的控制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困难,亟待解决。面对这种情况,建筑企业对当前工程管理及质量控制的现状做出了科学的分析,逐一将不断暴露的问题给予解决,使管理呈现出实效性。建筑企业在新时期下应该将工作的重点定位于管理及施工质量的控制,做到高质且高效。

一、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现状

首先,当前的管理模式与时代的需求有所脱离,略显陈旧,这是质量控制中最为常见也是一直没有得到有效解决的问题。新时期下,建筑行业开始飞速前行,使这一问题愈发突显。为此,需要打破陈旧且固定的模式,做出一定的革新,才能使走入困境的建筑行业能够稳步发展[1]。

其次,施工工藝有所不足,一方面是在材料方面缺少绿色理念,施工材料在选择上也不够精良,为节约成本易出现偷工减料的现象。另一方面是工艺不够精细,团队的专业精神不足,技艺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在美观及长效性上突显出问题,加之没有及时发现而使整体质量下降,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可能会出现返工或延误工期的现象。

最后,管理人员素质不高,施工人员没有专业的知识,在施工经验方面暴露出不少问题。除此之外,管理模式的落后使真正有能力的人才未能释放其潜能,彰显了管理的不足,质量的控制也不尽如人意。

二、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内容

新时期下的建筑工程管理内容还沿用着以往的分包手段,并有着一定的广泛性,但在职责方面却没有较为明确的分工,已不能迎合城市化的建设需求,整体施工效率开始下降。为此,当前要对管理的内容做到紧抓,涵盖施工合同、建筑图纸和诸多相关的文件等,对施工的进度、安全和整体的造价、质量等做到科学全面地管理。特别是对质量的控制进行切实有效的重视,为工程的管理注入强大的驱动力。

在施工质量的控制方面,建筑企业应对施工的材料、技术和操作的全体人员等做到极大程度的控制。管理人员还应在现场做到切实有效地考察,对现场施工中的影响因素进行考虑,剔除可能存在的一些隐患。建筑企业还应从多角度去审视质量控制的工作,做到系统规划,对整体部署进行调整,使质量的控制成效在相应程度上得到提升。除此之外,将工程管理与施工质量的控制进行结合,通过联动的手段将安全等问题扼杀在萌芽阶段,使建筑项目在新时期下高质且高效。

三、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策略

(一)强化质量意识,提升控制力度

建筑工程管理中质量控制的相关意识是进行后续管理的先决条件,故需要在新时期得到强化。

具体而言,一是对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重视度进行提升,先树立起正确的安全和管理意识,对质量控制内容做到大范围的宣传,深入各工作人员的心中,使之能够配合管理,整个工程的质量有所保障,突显彼此间的默契及信任度。二是建筑企业随之构建起相应的控制团队,通过分组的方式来进行细致化的管理,选取有能力的组长在团队的带领下对工程作出有针对性的指导,使管理及控制的力度增强,并扩大实施范围[2]。

控制团队深入到施工现场,对进度做到科学审核,与当前的控制及管理模式进行对比,寻找到其中的不足,有方向地改进并征求小组的意见来对管理的手段和控制的方式做出调整,与实际的施工情况及建筑的需求相契合,突显控制的灵活性,也彰显管理的力度和人性化,凭借极高的质量意识来完成各项琐碎的管理工作,使建筑物的质量在新时期得到有效提升。

(二)增强员工素质,实现规范管理

首先,建筑企业对工程的实际情况进行考察,对当前的制度等进行审视,特别是对高空作业进行关注,要求工作人员必须遵循操作流程,绝不含糊,做到有效管理。其次,对管理层和施工的相关人员等进行不同形式的培训,鼓励全员进行参与,分享经验,提出相应的建议,指出管理及质量控制中的不足,突显活动的民主性,做到有针对性的调整。培训及讲座活动中,工作人员的意识得到强化,自身的素质也随之开始提升,认识的水平更高,在实际的操作中秉承职业道德,对安全隐患进行把控。最后,建筑企业要对整个工程进行阶段性的监察,组织安全小组进行科学且全面的监测,对施工中的不足进行整改,将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剔除,同时对不确定的外界因素等进行深入分析,继而制定出相应的方案,让整个工程可以顺利完成。

值得一提的是,在管理方面要做到施工技术的标准化,使各项操作呈现出规范化,一方面对于固定的技术要强制执行。另一方面,施工的技术要做好规划,分成几套不同的方案,应对不同难度的施工,也满足技术人员的需求,使之能够展现出施工工艺的特点,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将施工图纸视为各项操作的基础,使管理及质量控制的方案突显权威及可行性。

(三)重视信息建设,保证管理成效

科技进步的背景下,建筑工程也开始走入信息化的行列,这是时代的需求,也是竞争力得到提升的新途径,为此,信息建设在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中是十分必要的。在实际操作中应从硬软件方面入手,重视造价和物资方面的管理,将工程的效益做到扩大化[3]。

首先,对于工程的造价,建筑企业需要通过先进的技术对当前的市场环境真实的模拟,由虚拟技术为辅助,配以可视化操作,使所获取的信息呈现出及时和精准性,让对市场进行全面调研的人员能够减轻其工作强度,避免人为因素对数据的影响。其次,对于物资的管理,建筑企业应凭借细致化的记录和管理来建立起相应的数据库,将施工中的材料数量及规格等做到录入,在后续进行分配和查询时能够更便捷和准确,也可以通过一些技术来对材料的堆放位置和数量等做到切实有效的确定,使施工现场的各项操作饱含新时代的气息,这对工程的管理及质量控制有着一定的促进效用。与此同时,建筑企业还应对现场的监控设备及相应的监测系统做出完善,对重要设备进行通信的连接,使管理人员可以在线监测其操作是否规范并通过数据来对施工的质量做到考核和后续的分析,对有问题的环节进行纠正和补足,提升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实效性。

(四)完善管理机制,细分控制环节

为了对工程管理和质量控制进行有效提升,需要对建筑企业的管理机制做到完善,同时对控制的环节做到细分。建筑企业对管理的相关制度做到规范化,能突显其权威性和对各项工作的约束力,对奖惩的制度进行调整,与操作相结合,使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在相应的程度上得到激发,使之在“赶超”的气氛中对自身的不足进行有针对性的弥补,以提升安全方面的整体意识。除此之外,建筑企业还应该对管理机制的工作内容进行有效细分和系统规划,使相关的管理人员可以更好地进行管理,对质量的控制做到精细化[4]。

在建筑工程的管理中,相关人员将工作与质量的控制做到切实有效的结合,纵览全局地凭借先进的理念,对各项工作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使以往的不足被逐一补足,整体的质量得到极大程度的保障,突显出当前工作的标准化及科学性。提高建筑企业员工的整体素质,使他们带着安全的意识参与各项工作,从材料的选取到工艺等细小的环节,都能做到有效把控,从根本上对整体质量进行相应的监管,凭借完善的管理机制对工作的成效进行强化,使建筑的质量满足人们的需求,让建筑企业在愈发激烈的市场环境中稳步前行。

参考文献:

[1]郑星.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研究[J].建材与装饰,2020(02):203+205.

[2]刘征,李萍萍.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的有效策略[J].四川水泥,2020(04):214-215.

[3]王兮.探讨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J].四川水泥,2020(03):272+274.

[4]金硕梅.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及质量控制的探讨[J].建材与装饰,2020(02):107+110.

[作者单位]

贵州城市职业学院。

[作者简介]

黄仕禹,硕士,四川大学,讲师,研究方向:工程项目管理类。

猜你喜欢

管理控制提高策略施工质量
工程造价管理控制探讨
建筑工程施工中的质量管理控制探讨
加强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控制探讨
效益最大化
全面推进小学生素质教育的措施
初中语文教育中提高学生表达能力的策略探究
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控制
提高初中美术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略
建筑施工危险源的辨识与管理控制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