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资源捆绑与企业国际化绩效

2020-11-06江婷婷

销售与管理 2020年12期
关键词:建立联系万向跨国企业

近年来,来自于中国等新兴市场企业(EE MNE)的国际化备受关注,而已有研究大多关注EE MNE的国际化动因,进入模式选择等问题,却忽略了EE MNE如何与发达国家跨国企业(AMNEs)建立联系的问题。而且,关于EE MNEs尤其是中国企业国际化的实证研究中,学者们往往仅从母国或东道国视角研究企业的国际化问题,相对忽略了EE MNEs的国际化同时受到国内与国外市场投资效应影响的事实。

为了弥补上述研究缺口,本文基于Hennart的捆绑模型,探讨浙江省制造业企业如何在母国与东道国市场与AMNEs建立联系,提高国际化绩效问题。

本文进一步完善新兴市场跨国企业国际化理论的同时,也能为在“反全球化思潮”与全球疫情爆发的背景下为浙江省制造业企业与AMNEs建立捆绑,提高国际化绩效提供参考。

一、理论基础

基于发达国家跨国企业国际化的理论强调具备企业特殊优势是企业进行国际化的前提。

例如,早在20世纪60年代,海默在其企业垄断优势理论中指出企业在降低成本或是市场营销方面具备垄断性优势,是其进行国际化的前提。在这之后的企业内部化理论、折衷理论均强调企业具备优势资源,是其克服外来者劣势,在与当地企业的竞争中获胜的基本条件。

有研究指出这些基于AMNEs发展而来的企业国际化理论,并不符合EE MNEs国际化的实际,因为许多EE MNEs在国际化初期并不具备企业优势资源。之后,学者们提出了LLL理论、跳板理论等针对新兴市场企业国际化的理论。这些理论指出,EE MNEs通过国际化与AMNEs建立联系而获取企业优势资源,进一步实现产品与工艺的升级。然而,这些研究却忽略了EE MNEs如何与AMNEs建立联系的问题,我们并不清楚AMNEs为何愿意与EE MNEs建立联系,在国内外市场培养潜在竞争对手。

2009年,Hennart在其发表于IB领域顶级期刊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上的文章中指出,传统基于AMNEs国际化的研究大多关注企业自身的优势资源,而忽略了东道国市场的互补性资源。

Dunning的折衷理论强调跨国企业需要捆绑东道国区位优势,却没有关注跨国企业如何获取区位优势的问题。

根据折衷理论,跨国企业一旦进入海外市场,便能获取当地的劳动力、土地、顾客、政府支持等资源。捆绑模型将上述资源称之为当地互补性资源,指出与企业优势资源一样,当地互补性资源同样会遭遇市场不完全性。

而且,这些资源大多被当地企业所拥有,AMNEs必须通过合资等手段获取这些互补性资源,这是AMNEs愿意与EE MNEs建立联系的原因所在。

此外,Hennart在其一系列的研究中指出,EE MNEs往往通过在母国与东道国市场与AMNEs的双重捆绑,进入AMNEs的内部网络,实现了技术的积累与创新。捆绑模型被提出以来,国内学术界对该模型的关注还不够充分,因此,本研究从母国与东道国双重捆绑的视角,以浙江省制造业企业为案例研究对象,探讨EE MNEs如何与AMNEs建立联系,提高国际化绩效的问题。

二、案例分析与主要发现——以万向集团与宁波华翔集团为例

本文的主要目的在于揭示EE MNEs与AMNEs建立联系的过程,需要结合企业的内外部状况揭示事物的发展过程,因此案例分析方法更加适合本研究。

本文选取浙江省汽车零部件制造业企业——万向集团与宁波华翔集团为研究对象,其理由如下:

首先,浙江省企业的国际化相对较早,诞生了诸如吉利汽车、万向集团等一批著名的国际化企业,而且这些企业大多以民营企业为主,国际化初期比较缺乏优势资源,符合本文的研究视角。

其次,大部分外资整车企业都已经进入中国市场,给予了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与外资企业建立联系的机会。

本文选取国际化经验较长的万向集团(以下简称万向)与国际化经验相对较短的宁波华翔集团(以下简称华翔)为研究对象,基于企业官网、年报及已有文献等二手数据,展开案例研究。

万向始建于1969年,其国际化始于20世纪80年代的對美零部件出口,通过该业务万向首次与国际市场接轨,并在海外建立了一定的知名度。

20世纪90年代,当美国通用、福特等整车企业进入中国市场后,借助在海外市场建立的知名度,加之中国政府鼓励外资企业加大本地采购,万向成功进入了这些企业的当地供应链网络。

随后,为了将产品提供给原有客户的海外生产基地,并提高自身在整个供应链中的地位,万向开展了一系列的海外并购。2003年,万向收购美国Rockford Powertrain33.5%股份,2006年,收购美国PS Corporation60%的股份,2007年收购美国Dana Corp,2013年收购美国A123。

通过上述海外并购,万向进一步与发达国家企业建立了联系,获取了技术、客户等互补性资源,并顺利进入了整车企业在海外的零部件供应网络。

华翔成立于1988年,于2005年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主要从事中高档乘用汽车零部件的研发、生产、销售及售后服务,为世界汽配五百强企业。

至2003年起,华翔通过在中国市场与上汽集团及一汽集团建立的关系,成功将产品销售给大众汽车在华的合资企业。

为了进一步扩大与大众、通用、捷豹路虎等外资企业的供给关系,华翔开展了一系列的海外并购,以实现产品组合的升级。

例如,2007年,华翔收购了Lawrence UK,2010年收购英国VMC,2012年收购德国Sellner与美国NEC,2013年收购德国HIB。

与万向一样,华翔通过一系列海外并购,与发达国家企业建立了联系,实现了产品与技术的升级,确保了自身在供应链体系中的地位。

通过对浙江省制造业企业的典型代表——万向与华翔的案例研究,我们发现这两家民营企业在国际化初期都比较缺乏优势资源,通过与发达国家企业建立联系,而捆绑了一系列优势资源,但是两者的捆绑模式略有区别。

万向的国际化始于对外出口,利用在海外市场建立的知名度,成功在国内市场与外资企业建立供给关系,其后通过一系列的跨国并购扩大了与外资整车企业在海外市场的供给关系。

另外,华翔利用在中国市场与中资企业建立的供给关系,打入外资整车企业在华零部件供应网络,再通过海外并购进入外资整车企业的海外供应网络。

换言之,万向借助出口等风险较低的国际化模式而积累的知名度,在国内外市场与外资企业建立联系,获取与积累优势资源;而华翔借助与中资企业的供给关系打入外资企业的国内供给网络。而两者的相同之处在于,后期都选择使用跨国并购实现产品与技术的升级,以扩大自身在海外与外资整车企业的供应关系。

因此,对于浙江省制造业企业,尤其是拥有较少资源的民营企业来说,应充分利用自身的知名度或是与国内企业(或是政府)的已有关系,在国内外市场与发达国家企业建立联系,提高自身的国际化绩效。

(本文作者单位:浙江工商大学。作者简介:江婷婷,管理学博士,浙江工商大学工商管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跨国企业管理。基金项目1: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基于捆绑模型的企业国际化绩效分析:浙江省制造业企业的实证研究”。项目编号:19NDQN348YB。基金项目2: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经验学习的浙江省跨国企业追加投资模式转换研究—资源组合和制度异质性视角”。项目编号:LQ20G020007。基金项目3:浙商研究院年度课题“浙商跨国追加投资模式的转换及绩效研究:基于经验学习的视角”。项目编号:2040JYN5919001G04。基金项目4:浙江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基于捆绑模型的中外合资关系破裂的机理、模式及应对策略研究”。项目编号:1010JY1412002G3-04。)

猜你喜欢

建立联系万向跨国企业
万向接轴常规设计中的易损点及优化举措研究
大型跨国企业每年逃税885亿美元
一种组合式万向虎钳的设计
重载万向轴关节ZG34Cr2Ni2Mo钢法兰叉调质裂纹原因分析及改进
幼小衔接工作中儿童学习能力的培养
从研发看企业的“走出去”与“请进来”
学会建立联系,提升语文基础性学力
浅析培养高中生数学建模能力
唤醒经验 建立联系 灵活运用
跨国企业组织与文化创新问题研究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