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疫情形势下的“互联网+”就业工作模式

2020-11-06唐为芷

销售与管理 2020年12期
关键词:就业指导毕业生互联网+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和关心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做出三次重要指示,李克强总理主持4次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做出12次重要批示,要求采取更大力度、更有针对性的措施,多措并举统筹推进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

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正常的经济社会运行秩序,也打破了春季招聘的正常节奏。

在企业、高校、毕业生都不能流动的特殊时期,在确保学生安全的前提下解决高校就业难题,关键在于打破空间壁垒,将很多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从线下搬到线上。

这就要求高校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充分利用此次契机,创新工作方式,运用网络思维,探索高校“互联网+”就业工作模式,依托现代化信息技术和大数据分析等新手段,完善新形势下的高校就业指导服务信息化平台,在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同时,为企业招聘和高校毕业生就业搭建桥梁,提高就业指导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确保高校毕业生招聘工作顺利进行。

一、疫情形势下“互联网+”高校就业信息化建设背景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期间,高校传统就业指导服务的工作模式无法避免人员聚集的风险,因此,“云相聚”、空中招聘等新手段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的高校毕业生和企业招聘的最佳选择。

早在2015年3月,“互联网+”行动战略目标就被李克强总理在政府报告中提出,“互联网+”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给疫情期间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工作也带来了新思路和新方法,有效解决了疫情期间供需双方无法线下见面的难题,促进更多毕业生更快落实工作岗位。

此外,网络招聘还具有线下招聘不具备的优势,其一,高校信息化就业服务平台可以利用大数据分析应用等技术手段实现“精智就业”,所谓“精智就业”就是在获取高校毕业生真实的求职兴趣与意愿的基础上,平台系统可以实现自动人岗匹配,将最适合毕业生的就业岗位信息实时推送给个人,让大学生就业更精准。

其二,网络技术可以打破空间和时间的限制,提高高校、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之间的关联效率,在“足不出户”的特殊时期毕业生打开手机或者电脑随时随地观看网络宣讲会直播,让招聘双方云端见面,空中双选,这种网络端的互动互联可以助力高校毕业生更好地做出职业选择,同时也为企业的复工复产、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保障。

面对疫情期间的求职需求和“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搭建高质量智能化的高校就业指导服务信息化平台值得我们关注和研究。建立高校就业大数据智能分析体系根据毕业生求职兴趣和用人单位招聘信息进行匹配,通过网络为毕业生提供全方位专业化的就业咨询和线上培训,更大程度实现“精智就业”。还需建立行之有效的信用管理体系,严格审核准入,确保用人单位招聘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保障学生的就业权益。搭建这样的平台可以简化就业工作流程,尽可能实现就业事务全程线上办理,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实现疫情期间就业指导服务24小时365天不断线。

二、疫情形势下“互联网+”高校就业信息化平台建设构想

(一)构建多维多端智能化就业信息平台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云端宣讲会、网络双选会、空中面试、就业指导网课等信息平台正在逐渐重构或改变传统就业指导的工作模式,因此可以预见未来多维多端的智能化就业指导服务信息平台将成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中枢系统”,在就业信息处理和精智就业决策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多维多端”是指就业信息服务在横向的空间和纵向的时间上都是多样化的,是根据不同对象和场景需要表现出的不同形式;“智能化”则是指充分利用人工智能及大数据分析应用技术,分析高校毕业生求职兴趣和企业用人需求,实现人岗智能匹配和招聘信息实时精准推送。

在多维多端智能化就业信息平台建设上,可以重点抓住以下三方面:

一是从学生成长维度,实现全程的就业指导,即贯穿于低年级职业生涯规划、就业咨询到高年级求职就业的全过程。

二是从业务工作维度,实现全事务技术支持,即涵盖咨询指导、宣讲会和双选会管理、面试、签约派遣等学生就业全部日常事务工作。

三是从信息监控维度,即实时收集毕业生就业过程的动态数据,全时段反馈学生的就业意愿,为决策提供科学参考。

(二)优化高校就业指导和服务模式

就业指导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催化剂,科学系统的就业指导是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择业观、提高毕业生就业技能的主阵地和主渠道,是高校践行三全育人理念的重要平台。新冠疫情防控期间,很多高校就业指导课程都以网络直播教学或大学生慕课自学的形式开展,同时构建各类网络平台开展线上就业帮扶,大大拓展了就业指导的新阵地。

高校就业信息化平台应打造成“一站式空中就业”站点,避免复杂重复的工作流程,从注册、网上沟通、投递、面试、签约办理和审核,解决高校和大学生的全链路问题,真正实现人校企三方足不出户实现线上求职招聘,为学校就业指导中心工作人员和高校毕业生减负。同时,高校应该全面改革就业指导课程,定期推送求职知识技能,及时缓解和疏导高校毕业生心理压力。对于就业困难群体,实行一对一搭队措施,有针对性地开展就业信息推送工作。积极进行面试技巧、应聘材料准备等相关指导,保证毕业生就业帮扶的远程指导工作有效开展。此外,也要积极引导2020届毕业生适应就业新形势。及时传达今年出台的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各项优惠政策措施、就业服务信息以及与就业密切相关的有关工作安排,及时回应学生关心的相关问题。

(三)建立完善的就业信用管理系统

目前网络招聘处在蓬勃发展的时期,各大平台应运而生,但其中也存在大量野蛮生长的情况,存在一定程度的招聘信息不实。此外,一些不法分子还会窃取高校毕业生保存在第三方的平台的简历信息进行诈骗。因此,保护云端或本地后台信息数据安全,维护学生就业权益,是高校就业信息化平台建设的基本要求。高校“互联网+”就业指导和服务平台要建立一个严格的多方准入机制,用于审查用人单位资质及认证招聘人员身份,确保招聘企业和毕业生信息数据的可靠性和规范性,既要保障人企双方正当权益,又要便捷用人单位招聘,营造一个合法规范的求职招聘氛围。

第一,构建严格高效的审核机制,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快速安全的求职通道。任何企业要在平台上发布招聘信息,必须经过企业营业执照等相关资质审核,企业来学校招聘则需发来招聘函件,对于发布招聘信息的个人平台实现实名认证制度,多措施杜绝违反教育部“三严禁”要求的招聘信息发布。此外还需要建立丰富的基于信息量、网络资源及浏览情况的异常数据,进行完备的准实时预警。通过这套反馈预警体系,可以发现线上的异常情况,安全人员可以更加及时地发现和响应安全事件,建立用人单位黑名单制度,减少对求职者的伤害。第二,建立严格的毕业生信息审核机制。对本校毕业生电子简历实行多级审核制度,除了向用人单位提供其在校学习成绩的真实情况外,还要确保所获荣誉、社会实践等个人经历的真实性。对于虚假填报或多次违约的毕业生,安全人员可将其定为黑戶,并加入惩戒措施禁止该生后续投发简历,双重保障企业和求职者的权益,多管齐下确保空中招聘安全。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互联网+”信息技术成为了我们生活工作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作为催化剂,也许能重塑经济市场结构,深化产业融合,不断推进国家“互联网+”建设进程,拉动“互联网+”流量经济,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新形态,助推新形势下的国家经济转型。在此特殊背景下,高校应该发挥自身优势,破除不利局面,制定疫情形势下的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方案预案,通过网络提高毕业生就业技能,加强毕业生的心理疏导,做好精准帮扶。同时,高校就业服务信息化平台建设必须不断顺应市场需求,以服务学生为中心,坚持把互联网思维、信息化技术手段与就业指导和服务平台建设融合、贯通,优化操作人性化、安全保密性好的就业指导服务工作流程,提高校企双方的工作效率,帮助高校毕业生在疫情之“危”中找到就业之“机”,同时各高校加强交流,共同探索疫情防控期间高校就业指导服务工作新模式,多措并举助力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就业。

(本文作者单位: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作者简介:唐为芷,硕士研究生,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辅导员,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基金项目:本文为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校青年基金重点课题《疫情形势下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工作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YQ200001。)

猜你喜欢

就业指导毕业生互联网+
9岁的高中毕业生
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工作开展对策探讨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略谈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重要性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最“叛逆”的毕业生
以人为本,深化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