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之所向 虽远必达

2020-11-06夷浩方

江苏教育 2020年16期
关键词:课程结构核心素养

夷浩方

【关键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核心素养;课程结构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志码】C【文章编号】1005-6009(2020)58-0045-01

课改,意味着改变,而改变往往是痛苦的。课改之初,我们遭遇了诸多痛楚。试水浪高,试登山陡,试翼风急,一番尝试,几多苦辛。“唯一不变的是变化本身”,思想家斯宾塞·约翰逊如是说。虽然我们因观念上认同改变而欣喜,但常常为行动中无从改变而困顿。

于适切的时间节点,选紧要的现实问题,以灵动的呈现方式。《江苏教育》独家策划“课改难题求解”,对于“拔剑四顾心茫然”的“行者”而言,是“欲渡黄河”的破冰觅渡,是“将登太行”的披雪寻径。既在路上,便别无选择。心向远方,就风雨兼程。未解,可能无解,但必须“求解”,坚定其信念。既然是难题,当然不易解,把宜兴的“初解”呈现出来,委实是期待更多的“深解”,激发其智慧,而正是贯注着“探航”神韵的生动呈献,给了宜兴莫大的鼓舞,温暖其心怀。我们由此的远行,怀揣着温暖,生发出力量。

路远行近。我们深知勤积跬步方至千里,日行必日近。课改是一场艰难跋涉,那就遇山登山,逢水渡水。“每临大事有静气,不信今时无古贤”,前路总有险阻,难题又将出现,关键是“每临难题必求解”。“难题求解”不只是一个记忆,更是一种行为自觉、精神寄寓。教育是一场诗意的远行,远方是飘扬的旗帜,行进是永恒的姿态。“只是因为在课改中多看了你一眼,再也沒能忘掉你容颜”,从此,也开启了我的教育文化之旅。张家港江帆幼儿园的“扬帆童年”,溧阳南渡小学的“乐渡文化”,广东潭村小学的“适子教育”,课改之花竞秀,教育之美远溢。

且行且思。我们要做有思想的行者,探求才有出路,思路决定出路。“接地气,铸校魂,传神韵,显个性”,钟灵毓秀、才俊辈出的宜兴在传承接力中一路前行,自成风景。“行方智圆”,位于陶都的丁山实验小学从陶文化中淬炼精神,以“陶土五色”作为课程意象,对课程资源进行深入挖掘与整体梳理,以核心素养培育为主线优化课程结构,拓展课程内容,形成具有学校文化特质的课程体系,培养基础厚实、经历丰富、体验多元、视野开阔的“五彩陶娃”。“向高处行”是高塍实验小学的校训,也是其行动的写照,学校秉承“滆南书院”优良风尚,以“博雅”为核心构建课程群,引领学生行向道德的、心灵的、智慧的高处。“乐学正行”,湖?实验学校传百年“养正学堂”之神韵,正学课堂正其智,班组文化正其气,多姿社团正其趣,缤纷节日正其神,养正讲堂正其心。坚定行走在课改路上,让这所学校大放异彩。

(作者系江苏省宜兴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正高级讲师)

猜你喜欢

课程结构核心素养
中美两国教师教育培养目标与课程结构的比较研究
高师音乐教育专业课程结构优化的三种导向
试析我国中小学课程结构与类型改革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湖北民间舞蹈课程体系的建构
思想教育视域下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研究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