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缺血性脑卒中复发的影响因素分析

2020-11-06窦志杰朱云波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20年10期
关键词:危险血管因素

朱 江, 郭 森, 赵 亮, 窦志杰, 朱云波

(1.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承德 067000; 2.承德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承德 067000)

全球人口老龄化是目前人类面对的严峻问题,在与老龄化相关的疾病中,脑血管病发病率已超过心血管疾病、癌症,成为威胁人类生命的最严重疾病之一[1]。大脑是人类的生命中枢,含有大量神经元,缺血性脑卒中(cerebral ischemic stroke,ClS)发生后,脑组织中最根本病理性变化是血管闭塞后出现的神经元凋亡等一系列不可逆的损伤[2-3]。CIS不仅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同时还有高复发率的特点[4]。据统计,我国CIS 5年内复发率高达50%[5]。在以往的CIS预防研究中,多以药物预防等研究为主,针对其复发的研究报道甚少。本着遵循疾病防治指南、降低复发比例、预防疾病为主的原则,分析CIS复发的影响因素,旨在为预防CIS提供科学依据和新思路。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2016年1月—2018年1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CIS且病历资料完整的患者230例(卒中组)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19例,女111例,年龄 47~75岁,平均年龄(55.1±11.2)岁。入选患者CIS诊断均符合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2010)[6]中相关的诊断标准。排除标准:(1)明确的肿瘤病史、自身免疫性疾病史;(2)入院前有明确感染性疾病史;(3)严重肝肾疾病;(4)病前任何原因导致生活不能自理者;(5)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选取同期来院体检结果正常者50例(对照组)作为对照,其中男27例,女23例,年龄48~65岁,平均年龄(54.2±10.6)岁。两组入选者性别、年龄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本研究仅收集急性CIS病历资料,对卒中组患者结局事件进行收集,发生残疾或死亡即可定义为结局不良。当患者存活出院时,对其生活自理程度进行评估,评估参照mRS量表[3]中有关生活依赖程度的标准,评分mRS≥3者定义为残疾;若患者死亡mRS评分为6分。根据其临床预后分为结局良好组(mRS<3分,共计156例)和结局不良组(mRS≥3分,共计74例),依据患者2年随访期内卒中复发情况分为复发组85例,未复发组145例。尿酸(UA)、同型半胱氨酸(Hcy)、纤维蛋白原(FIB)均于我院检验科进行检测,UA水平使用奥巴斯Au-64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Hcy采用循环酶检测,试剂盒由河北泰康生物有限公司提供;血清FIB使用免疫比浊法测定,试剂由日本希森美康公司提供;以上检测步骤均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

1.3 统计学方法

数据使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行卡方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行独立样本t检验;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CIS复发的影响因素。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卒中组及正常组UA、Hcy、FIB水平对比

卒中组患者UA、Hcy、FIB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见表1。

2.2 卒中组中不同预后结局组患者UA、Hcy、FIB水平比较

卒中组预后不良组患者UA、Hcy、FIB水平均高于预后良好组患者(P均<0.05)。见表2。

2.3 卒中组中随访期间复发及未复发患者UA、Hcy、FIB 水平对比

卒中组随访期间复发组患者UA、Hcy、FIB水平均高于未复发组患者(P均<0.05)。见表 3。

2.4 CIS的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以CIS复发为应变量,将UA、Hcy、FIB作为自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UA、Hcy、FIB均为CIS的危险因素。见表4。

表1 卒中组及对照组UA、Hcy、FIB水平对比

表2 卒中组中结局良好组及结局不良组UA、Hcy、FIB水平对比

表3 卒中未复发组及复发组UA、Hcy、FIB水平对比

表4 CIS复发的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3 讨论

CIS中不仅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及高致残率,而且具有高复发率的特点,是临床医学中的常见病、多发病,已经成为危及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3,7]。目前,国内外研究集中在急性CIS危险因素及相应代谢紊乱状态评估方面,而对二级预防相关因素具体集中在哪一阶段会出现CIS复发、复发后临床预后结局的相应研究较少[8-13]。而降低CIS复发是二级预防最终目标之一,在诱发CIS复发的众多危险因素中,UA、Hcy、FIB的临床意义逐渐被认识。

随着CIS病死率的不断下降,其预后复发则成为临床关注的热点,但能导致CIS复发的因素众多,多数复发患者并不能以传统高危因素所解释,不同目标人群结论亦不一致[14]。UA是通过黄嘌呤氧化酶或脱氢酶降解嘌呤核苷酸后所形成的代谢终产物,主要由肾脏排泄,剩余部分经由消化道清除,嘌呤的摄入量决定UA在人体内的平衡[15]。近年来,UA也逐渐被认为是CIS的独立危险因素,UA高水平可增加CIS的发生率和病死率,并可促使卒中复发[16]。另外,UA及FIB可直接沉积于患者血管内壁,对血管内膜造成损害,能促进血小板的凝聚和粘附,而且可促使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enin-angiotensinaldosterone system,RAAS)异常激活,使得血管阻力增加,进而增加CIS发病风险[17-18]。Hcy是一种含巯基氨基酸,既往研究中高Hcy是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心脑血管疾病诱发的因素,并且是急性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19]。本研究结果发现卒中组患者UA、Hcy、FIB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卒中组预后结局不良组患者UA、Hcy、FIB水平均高于预后结局良好组患者;且卒中组随访期间复发组患者UA、Hcy、FIB水平均高于未复发组患者。另外,以CIS复发为应变量,将UA、Hcy、FIB作为自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UA、Hcy、FIB 均为 CIS复发的危险因素。

综上所述,UA、Hcy、FIB均为CIS发病及复发的危险因素,在CIS二级预防过程中应对上述指标采取综合性的干预措施,以降低卒中复发。

猜你喜欢

危险血管因素
腹部胀气的饮食因素
四大因素致牛肉价小幅回落
血管里的河流
喝水也会有危险
少糖多酸护血管
最伤血管的六件事
短道速滑运动员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拥挤的危险(三)
《流星花园》的流行性因素
你的血管有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