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宁夏地区RhD阴性献血人群D变异型及Rh表现型研究

2020-11-06步晓筠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20年10期
关键词:表现型初筛单克隆

步晓筠, 邵 峰

(宁夏回族自治区血液中心,银川 750001)

Rh血型系统是人类红细胞血型系统中最为重要的基于蛋白的血型系统,在34个已知血型系统中,它表达的抗原数量最多,分子机制也最复杂,其中与临床关系较为密切的Rh血型抗原主要是D、C、c、E、e这5种。为了给临床提供及时、安全、有效的血液,提高对RhD阴性受血者的供血能力,本研究对宁夏回族自治区初筛为RhD阴性的献血者的血清学表型分布及表型与D变异型的关系进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5年1月1日至2019年6月30日宁夏回族自治区血液中心的初次无偿献血且初筛RhD阴性献血者共1092例。

1.2 仪器与试剂

意大利GSM公司的Hemotype全自动血型分析仪,日本Kubota公司的KA-2200型离心机。RhD阴性初筛试剂使用英国Millipore公司的单克隆IgM和IgG抗-D混合剂,RhD阴性确认试验采用加拿大Dominion Biologicals limited公司的单克隆IgM和IgG抗-D混合剂、英国Millipore公司的单克隆IgM和IgG抗-D混合剂以及上海血液生物医药公司的抗-D(IgG),直接抗人球蛋白试剂、抗C、抗c、抗E、抗e试剂均由上海血液生物医药公司提供。

1.3 方法

1.3.1 盐水微板法初筛Rh 初筛使用单克隆IgM和IgG抗-D混合剂进行盐水微板初筛。

1.3.2 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IAT)进行RhD阴性确认 初筛阴性者的受检红细胞分别与3种不同来源的单克隆抗-D(lgM+lgG)或抗-D(IgG)应用生理盐水试管法进行IAT,同时做阴阳对照。观察结果均为阴性就确认判定为RhD阴性。实验结果阳性标本加做直接抗球蛋白试验排除假阳性。

1.3.3 Rh血清学表型鉴定 分别用抗C、抗c、抗E和抗e试剂对RhD阴性标本进行盐水试管法血清学分型。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RhD阴性献血者与D变异型献血者间Rh抗原分布差异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RhD阴性献血者表型分布

1092例初筛RhD阴性献血者中,1032例确认为RhD阴性献血者(94.51%),分型为ccee 635例(61.53%)、Ccee 276例(26.74%)、CCee 40例(3.88%)、ccEe 50例(4.84%)、CcEe 29例(2.81%)、CCEe 2例(0.19%)。未见ccEE和CcEE表现型。见表1。

2.2 60例D变异型表型分布

1092例初筛RhD阴性献血者经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确定为D变异型共计60例,占总数的5.49%。ccEe初筛RhD阴性84例,D变异型占40.48%(34/84);Ccee初筛RhD阴性288例,D变异型占4.17%(12/288);CCee初筛 RhD 阴性 44例,D 变异型占9.09%(4/44)。见表1。

表1 Rh表现型分布

2.3 Rh抗原分布

C抗原阳性初筛371例,D变异型占6.47%(24/371);c抗原阳性初筛RhD阴性1046例,D变异型占5.35%(56/1046);E抗原阳性初筛RhD阴性 125例,D 变异型占 35.20%(44/125);e抗原阳性初筛RhD阴性1090例,D变异型占5.32%(58/1090)。确认Rh阴性献血者与D变异型献血者E抗原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9.88,P<0.01),C 抗原、c抗原、e抗原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3 讨论

RHD和RHCE基因位于 1p34.3-36.1,RHD基因编码RhD抗原,RHCE基因编码RhCE抗原,两基因紧密连锁,高度同源[1]。RHD目前已发现255种等位基因[2]。将过去习惯分类的“弱D”“部分D”统称为“D变异型”。大体上,D变异型的分子机制有两种:一种是RHD基因上一些碱基改变导致RhD蛋白上氨基酸转变;另一种是基因重组产物,基因转换导致产生RHD-CE-D基因,其中RHD基因的一部分片段被RHCE基因的片段取代[3]。

本研究共检出D变异型60例,占初筛RhD阴性总数的 5.49%,济南为 2.70%[4]、苏州为2.88%[5]、北京为 3.82%[6]、西安为 4.06%[7]、岳阳为4.80%[8]。60例D变异型分型主要为ccEe 34例(56.67%)、Ccee 12例(20%)、CcEe 8例(13.33%),D变异型表现型分布与西安、北京的研究结果相似,其中西安ccEe占比44.30%[7]、北京ccEe占比63.80%[6],均以ccEe占比率最高。本研究中ccEe初筛RhD阴性84例中D变异型占40.48%,苏州为 40%[5],西安为 27.56%[7],北京为 27.54%[6],提示ccEe表现型初筛阴性血样,出现D变异型概率较高。

本研究中E抗原阳性初筛RhD阴性125例,检出D变异型占35.20%,确认RhD阴性献血者与D变异型献血者间Rh抗原分布进行卡方检验,两组间E抗原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以上数据均提示含有E抗原的初筛RhD阴性个体,出现D变异型的占比远高于不含E抗原的初筛RhD阴性个体,与之前北京、济南的研究结果一致[4,6]。因此,E抗原阳性或表现型为ccEe为初筛RhD阴性血样中有较高比例为D变异型,建议对这类血样尤以关注,避免D变异型的漏检。

表2 Rh抗原分布

如果将D变异型的血液输给RhD阴性的受血者,受血者可能产生免疫反应,从而产生抗D抗体,也可能引起严重的新生儿溶血病[9]。D变异型的检出,避免了RhD阴性输血患者接受D抗原刺激产生抗D抗体的风险,提高了免疫后产生抗体的RhD阴性输血患者的输血安全性和有效性。宁夏地区RhD阴性及D变异型献血者的表现型分布资料,对进一步指导临床特殊配血,保障输血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表现型初筛单克隆
FDA批准紧急使用授权礼来新冠抗体Bebtelovimab对Omicron有效
体检人群使用NOSAS评分作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初筛工具的可行性分析
携IL-6单克隆抗体靶向微泡破坏技术在兔MI/RI损伤中的应用
用数学思维分析遗传的基本规律
自由组合定律中9∶3∶3∶1相关变式题型解析
浅谈生物遗传学解题技巧
一株不产“透明圈”解磷菌的初筛及其溶磷能力的初步测定
两对基因自由组合变形归类例析
昆明某医院2010-2014 年HIV 抗体初筛检测人群情况分析
浅谈街头无偿献血初筛血型错误原因及预防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