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喘息婴儿血清25-羟维生素D3水平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2020-11-06王洪波王燕玲杨秀芹贺瑞荣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20年10期
关键词:过敏原检出率婴幼儿

王洪波, 宝 瑞, 王燕玲, 杨秀芹, 贺瑞荣, 蔡 娟

(石嘴山市第一人民医院,石嘴山 753200)

维生素D是一种人体必需的具有生物活性的脂溶性维生素。研究表明[1-2],维生素D不仅参与骨代谢,调节钙、磷平衡,其活性代谢产物1,25-(OH)D3还参与机体各种代谢、免疫调控及炎症反应。维生素D缺乏与毛细支气管炎、反复呼吸道感染、支气管哮喘、肺结核等儿童呼吸系统疾病密切相关[3]。喘息是婴幼儿常见的呼吸道疾病,影响患儿的生长发育及身心健康。喘息反复发作可引起气道高反应性,部分患儿还可出现哮喘呼吸道特应性炎症。近年来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儿童期喘息与母亲妊娠期维生素D的摄入情况或自身血清25-(OH)D3水平有关[4]。本文通过比较不同组间婴幼儿血清25-(OH)D3水平,旨在探讨婴幼儿血清25-(OH)D3水平与喘息的关系。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3年1月至 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113例伴有不同喘息症状的急性发作期患儿为喘息组,疾病类型:毛细支气管炎69例,喘息性支气管炎24例,喘息性支气管肺炎20例。根据患儿有无喘息发作史,分为首次喘息组59例和反复喘息组(喘息发作≥2次)54例,首次喘息组:男 33例,女 26例,年龄 1~12个月,平均(7.12±1.69)个月;反复喘息组:男 28例,女26例,年龄 1~12个月,平均(6.75±1.56)个月。选择同期我院收治的115例急性下呼吸道感染但不伴有喘息患儿为非喘息组,男60例,女55例,年龄1~12个月,平均(6.80±1.71)个月,其中支气管炎47例,支气管肺炎68例。所有患儿诊断标准均参照第7版《诸福棠实用儿科学》,排除其他疾病所致的喘息以及患有先天性心脏病、肝、肾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选择同期在我院儿童保健门诊进行常规体检的健康婴幼儿120例为对照组,其中男63例,女 57例,年龄 1~12个月,平均(7.04±1.75)个月。无近期感染史,既往无哮喘及反复呼吸道感染史,无各种慢性疾病史,未使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类药物。四组婴幼儿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

1.2 方法

1.2.1 血清 25-(OH)D3水平测定 抽取清晨空腹外周静脉血 2 mL,室温下放置 30 min,以3000 r·min-1离心 15 min,收集血清,-20 ℃冰箱保存。采用LC-MS/MS(外送西安金域医学检验所)测定血清25-(OH)D3水平。判断标准:30~150 ng·mL-1为理想水平,<30 ng·mL-1为下降或缺乏[4],30 ng·mL-1换算等于 75 nmol·L-1。

1.2.2 呼吸道病原学检测 患儿入院当天或次日清晨,以一次性吸痰管吸取2~4 mL鼻腔分泌物,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A型、B型、副流感病毒和腺病毒等7种常见呼吸道病毒抗原。

1.2.3 过敏原检测 取患儿外周血2 mL,常规离心取血清,采用荧光酶联免疫法进行吸入性过敏原过筛试验和食物过敏原过筛试验,以IgE≥0.35 kU·L-1为过敏原阳性。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2.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SNK-q检验;计数资料以率或构成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两两比较采用卡方分割法。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同组间血清25-(OH)D3水平比较

反复喘息组血清 25-(OH)D3水平低于首次喘息组、非喘息组及对照组,首次喘息组血清25-(OH)D3水平低于非喘息组、对照组,非喘息组血清 25-(OH)D3水平低于对照组(P均<0.05)。血清 25-(OH)D3<75 nmol·L-1患儿中,喘息患儿比例高于非喘息患儿,反复喘息患儿比例高于首次喘息患儿(P均<0.05)。见表1。

2.2 各组病原学和血清过敏原检测结果比较

反复喘息组病毒检出阳性率高于首次喘息组、非喘息组(P均<0.05);首次喘息组与非喘息组病毒检出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过敏原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不同血清25-(OH)D3水平的病毒阳性和血清过敏原阳性检出率比较

血清 25-(OH)D3水平<75 nmol·L-1患儿中病毒阳性检出率高于 25-(OH)D3水平≥75 nmol·L-1患儿(P<0.05),两者过敏原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3。

3 讨论

维生素D进入体内后,在肝脏和肾脏经过两次转化,分别生成 25-(OH)D3和 1,25-(OH)2D3,后者通过与靶器官的维生素 D受体结合,发挥相应的生物学效应。25-(OH)D3是维生素D在血液中存在的主要形式,在血液中浓度最高、最稳定且半衰期最长,是反映体内维生素D水平的最理想指标。维生素D受体广泛存在于骨、肾脏、肠、甲状旁腺等多种组织和T细胞、B细胞、NK细胞等免疫细胞中,参与人体内部活动的多种调控[5]。

表1 各组血清25-(OH)D3水平比较

表2 各组病原学和血清过敏原检测结果比较[例(%)]

表3 不同血清25-(OH)D3水平的病毒阳性和血清过敏原阳性检出率比较[例(%)]

近年来研究发现[6],维生素D参与呼吸系统疾病、代谢性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等的发生发展。Litonjua[7]研究认为,维生素D可能影响胎儿及婴幼儿的肺发育和免疫功能。Chi等[8]研究显示,血清 25-(OH)D3水平低于20 μg·L-1不仅增加新生儿和低龄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率,还是婴幼儿重症肺炎的独立危险因素。James等[9]通过前瞻性队列研究198例健康成年人急性病毒性上呼道感染的发生率,比较血清 25-(OH)D3水平<38 ng·mL-1和>38 ng·mL-1两组志愿者人群的急性病毒性上呼道感染发病率发现,前者为后者的2倍左右。本文结果显示,首次、反复喘息组和非喘息组血清25-(OH)D3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提示低水平维生素D增加了儿童呼吸道感染的风险,分析可能与低水平的维生素D导致机体免疫功能降低有关。维生素D水平低下时,呼吸道黏膜上皮发生变性、角化和增生等改变,影响上皮细胞功能,干扰呼吸道屏障作用,机体易发生感染。同时维生素D介导的一系列免疫表达减弱及免疫调节功能降低,导致机体抗感染能力降低[10]。

婴幼儿喘息的发病机制目前尚未明了,包括早期一过性喘息、早期起病的持续性喘息和迟发性喘息/哮喘。早期起病的持续性喘息多与呼吸道合胞病毒、鼻病毒等感染有关[11]。本文结果显示,反复喘息组病毒检出阳性率高于首次喘息组、非喘息组,进一步验证了婴幼儿早期出现的反复喘息主要由病毒感染引起而与过敏因素关系不大的观点。血清 25-(OH)D3水平<75 nmol·L-1患儿的病毒阳性检出率高于25-(OH)D3水平≥75 nmol·L-1患儿,则提示维生素D不足或缺乏易发生呼吸道病毒感染。

Camargo等[12]的研究结果表明,新生儿脐带血中25-(OH)D3水平低下是其儿童期发生喘息性疾病的危险因素。徐艳娜等[13]研究显示,血清25-(OH)D3水平低下可能为婴幼儿反复喘息的高危因素。本文结果显示,血清 25-(OH)D3<75 nmol·L-1患儿中,喘息患儿比例高于非喘息患儿,反复喘息患儿比例高于首次喘息患儿,提示维生素D不足或缺乏可能参与婴幼儿喘息的发生和发展,可能增加反复喘息发生的风险,与孙秋凤等[14]研究结果一致。分析其原因可能在于维生素D可维持呼吸道黏膜上皮细胞的结构完整及功能,促进受损的黏膜上皮细胞修复,影响气道组织重塑,增强局部免疫功能。维生素D不足或缺乏增加了儿童呼吸道感染的风险,而呼吸道感染是婴幼儿喘息的主要原因和诱因,因而增加了其发生喘息性疾病的概率,尤其是病毒感染导致的下呼吸道感染与婴幼儿反复喘息密切相关[12]。

Miyake等[15]研究显示,母亲妊娠期维生素D缺乏可影响胎儿及婴儿肺部发育及其免疫功能,成为日后婴幼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和喘息的根源。因此,对孕妇及婴儿生命早期适量添加维生素 D,可能为预防和治疗婴幼儿喘息提供新的途径。

猜你喜欢

过敏原检出率婴幼儿
《针织婴幼儿及儿童服装》标准探讨
过敏原检测靠谱吗
QCT与DXA对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检出率的对比
无创吸痰法在婴幼儿呼吸道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安宁市老年人高血压检出率及其影响因素
长程动态心电图对心律失常的检出率分析
过敏原检测真的准确吗
我们真的懂孩子吗?——一个教育工作者谈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
图解婴幼儿窒息紧急处理
过敏原检测到底准不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