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5—2018年宁夏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特征分析

2020-11-06单晓兰朱海阳李金旗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20年10期
关键词:持续时间总数公共卫生

马 旭, 单晓兰, 朱海阳, 张 敏, 李金旗

(1.宁夏疾病预防防控中心,银川 750004; 2.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银川 750021)

学校因人群聚集、人员相互接触频繁,较易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近年来成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的重点场所,占全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的主要部分。学校相关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涉及防控主体有学校、家长、医疗机构和疾控机构,社会影响较大。本研究对2015—2018年宁夏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特征进行分析,以期掌握其流行特点及趋势,为有效预防控制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防控科学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资料源自“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的子系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信息系统”中报告的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数据信息。

1.2 定义和标准

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定义和报告标准以《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1]和《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2]为依据。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定义:按照《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要求,发生场所为学校(含托幼机构)的各类突发事件。

罹患率为事件发病病例数占波及人数的百分比;事件报告时间差指接到事件信息报告的时间与首发病例发病时间之差;疫情持续时间指末例病例与首例病例发病时间之差。

1.3 统计学方法

利用Excel表格进行数据整理,运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对2015—2018年宁夏报告的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指标包括事件数、病例数和罹患率,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两两比较采用卡方分割法,检验水准α=0.0125。对疫情持续时间和事件报告时间差以中位数和四分位数间距[M(P25,P75)]表示。

2 结果

2.1 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总体概况

2015—2018年全区共报告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51起,均为一般级别,占全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总数的79.69%(51/64),累计报告病例1101例,罹患率1.63%,无死亡病例报告。其中,以传染病事件为主,占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总数的98.04%(50/51),食物中毒事件1起,占1.96%(1/51);以水痘事件为主,占82.35%(42/51)。见表 1。

表1 2015—2018年宁夏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总体概况

2.2 地区分布

2015—2018年五市均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事件报告地区分布差异较大。银川市和石嘴山市每年均有突发事件报告,吴忠市和固原市2017和2018年均无事件报告,中卫市除2015年外,其余年份均无事件报告。4年间银川市报告事件起数最多,共报告21起,占报告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总数的41.18%(21/51),报告病例526例,占报告病例总数的47.77%(526/1101);石嘴山市报告17起,占33.33%(17/51),病例336例,占 30.52%(336/1101);固原市 6 起,占11.76%(6/51),病例 107 例,占 9.72%(107/1101);吴忠市 5起,占 9.80%(5/51),病例 98例,占 8.90%(98/1101);中卫市 2起,占 3.92%(2/51),病例 34例,占3.09%(34/1101)。不同地区罹患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3.887,P<0.001),中卫市最高4.26%,银川市最低1.34%。见表2。

2.3 时间分布

从2015—2018年全区报告事件的时间分布来看,每年4至6月份和10至12月份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的两个高峰时期,分别报告事件27起、15起,占报告的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总数的52.94%、29.41%,报告病例分别为499例、278例,占报告病例总数的45.32%、25.25%。2月份、7月份和8月份均无突发事件报告。见图1。

表2 2015—2018年宁夏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地区分布

2.4 学校分布

2015—2018年全区报告的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主要集中在城市小学和农村小学,分别报告17起、12起,各占报告的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总数的 33.33%(17/51)、23.53%(12/51),报告病例分别为322例、215例,占报告病例总数的29.25%、19.53%;其他各类型学校报告事件共22起,占43.14%,病例564例,占51.23%。以不同地区作为分层因素进行分析,提示存在层间异质性,按照地区分层后,在城市中不同类型学校罹患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894,P>0.05);在县镇和农村不同类型学校罹患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885,P<0.05;χ2=89.328,P<0.05),县镇初中高于县镇小学,农村小学罹患率低于农村初中和幼儿园(P均<0.0125),农村初中与农村幼儿园罹患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25)。见表3。

表3 2015—2018年宁夏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学校分布

2.5 事件报告时间差和事件持续时间

在报告的51起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报告时间差中位数为6.94 d,最大值为64.23 d;最快在事件发生当天即接到报告,将事件报告时间分为 10 d 以内、10~20 d、20~30 d、30 d 以上 4段,各时间段报告事件起数分别占报告事件总数的56.86%(29起)、21.57%(11起)、11.76%(6起)、9.80%(5起)。

事件持续时间中位数为18.17 d,最大值为68.95 d;将疫情持续时间分为15 d以下、15~30 d、30~50 d、50 d以上4段,各时间段事件起数分别占报告事件总数的41.18%(21起)、27.45%(14起)、19.61%(10起)、11.76%(6起)。见表4。

表4 2015—2018年宁夏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时间差和事件持续时间

3 讨论

社会各界对学校关注度高,从而决定了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工作的重要性。2015—2018年宁夏共报告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51起,占全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总数的79.69%,均为一般级别。报告事件以传染病类事件为主,占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总数的98.04%,这与国内其他地区[3-7]研究结果相一致。以水痘、手足口病、流感和风疹等呼吸道传染病为主,究其原因与呼吸道传染病病原体传播能力强,传播方式易实现,容易在人口密集场所造成暴发或流行;另外,宁夏地处半干旱气候,易导致呼吸道病毒传播;综上提示应在呼吸道传染病流行季节加强学校传染病突发事件的监测与防控[3]。

从地区分布看,银川市、石嘴山市事件报告起数、事件病例数较多,但罹患率低。究其原因:一方面是这些地区人口基数相对较大;另一方面这些地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意识相对强,事件发生后相关责任单位能够做到及时报告[4]。部分地区在部分年份无事件报告,提示这些地区需要加大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和报告的管理力度。地区间罹患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部分地区的学校依然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和健康宣教的重点。

从时间分布看,每年4至6月份和10至12月份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的两个高峰阶段,与学校学生开学和放假的作息规律相吻合。因此,冬、春季是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重点防控时间段,应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控制策略措施。此外,还应加强对学校的预警和因病缺课监测工作[5]。

从学校类型看,小学和幼儿园的突发事件占比较大,与浙江省[6]、深圳市[7]等地区研究结果一致,可能的原因有低龄组学生自身免疫力相对较低容易被病原体感染,也与缺乏卫生保健知识、个人健康卫生习惯较差、自我防护意识不够等有关,这些都能够造成传染病类突发事件的进一步扩散。建议这些学校加强疾病的健康宣教,促进儿童、青少年形成健康的行为方式,从而减少突发事件的发生。有研究显示疫情报告时间与疫情持续时间呈正相关[8],疫情报告越及时,疫情持续时间越短。从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的及时性和疫情持续时间来看,宁夏学校突发事件报告时间差和持续时间低于西安市[9]、武汉市[8]等城市,但高于广东省中山市[10]。提示事件报告的及时性有待进一步提高。各类学校应加强症状监测,做到早发现和早报告,疾控机构接到报告的时间越早,采取干预措施越及时,越能有效阻止传染病疫情的传播。

学校作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高发场所,切实做好学校的防控工作可有效减少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改善学校卫生条件,有针对性地开展卫生健康知识宣传和个人卫生教育,培养良好的卫生行为习惯,增强师生整体公共卫生意识和提高自我防病能力[11]。疾控机构应根据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加强重点时间段、重点地区和重点人群的防控工作。加强落实与教育部门的联防联控工作机制,协同做好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与处置。

猜你喜欢

持续时间总数公共卫生
广西医科大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一流学科建设成效
六大国有银行今年上半年减员3.4万人
《中国无线电管理年度报告(2018年)》发布
中国首个P4实验室:服务全球公共卫生安全
哈哈王国来了个小怪物
近10年果洛地区冻土的气候特征分析
外部冲击、企业投资与产权性质
The 15—minute reading challenge
公共卫生
医药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