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江苏溧阳子午墩土墩墓D1发掘简报

2020-11-06南京博物院

东南文化 2020年5期
关键词:土墩器形底径

南京博物院

内容提要:江苏溧阳子午墩土墩墓D1发现春秋时期墓葬40座,呈向心形分布。发现器物群3处。出土遗物主要为陶器和原始瓷器。此次发掘的土墩墓为探讨江南土墩墓墓葬形制以及营造工艺等提供了新的实物资料。

子午墩土墩墓位于江苏省溧阳市上兴镇子午墩村西侧,包括三座土墩,呈鼎足状分布,由北向南分别编号D1、D2、D3(图一)。为配合上兴工业园区基本建设,2018年3月—2019年4月,南京博物院对其中编号为D1的土墩墓进行了考古发掘。现将主要收获简报如下。

一、土墩概况

D1位于D2西北约30米,西距下姚水库约400米。该墩现存高度7.13米,墩体平面呈不规则椭圆形,东西残长38、南北残长41米。墩体东侧被现代房屋取土破坏,北侧被一处现代水塘破坏,发现大量盗洞(本文编号DD)。

图一// 子午墩土墩墓位置示意图

考古发掘采用“十”字布方法进行。在墩体顶部中心有一处盗洞,为便于布方,将中心基点向东北移3米,按正方向布探方4个,由西南角平行编号,分别为T1—T4,探方间留2米宽隔梁。实际发掘面积2000平方米。

二、墩体堆积

根据土质、土色及包含物不同,D1的墩体堆积可分为9层,现以T1、T3东壁为例介绍如下(图二)。

1.M11(上为南)

2.印纹硬陶罐(M12︰17)

4.夹砂红陶鼎(M11︰6)

3.原始瓷碗(M12︰5)

5.印纹硬陶坛(M11︰33)

1.夹砂红陶器盖(M11︰42)

2.夹砂红陶鼎(M43︰11)

3.夹砂红陶釜(M43︰2)

5.印纹硬陶瓿(M43︰7)

4.印纹硬陶坛(M43︰3)

6.硬陶盂(M43︰14)

①层:表土层,黄褐色土,土质疏松,内夹杂植物根茎、陶瓷片等。厚0.1~0.45米。本层下发现清代墓葬6座,编号M4—M9。

②层:包括②a、②b两层。②a层,灰黄色土,土质疏松,内含植物根茎、砖块、陶瓷片等。深0.4~6.44、厚0~0.88米,主体分布于土墩边缘。②b层,浅灰黄色土,土质疏松,内含植物根茎、砖块、陶瓷片等。深2.64~6.96、厚0~1.44米,分布于土墩西南。该层下有器物群3处,宋代墓葬1座,编号M28。

③层:黄褐白花土,土质致密,夹杂少许植物根茎。深0.44~6.68、厚0~2.04米。整体以“白色土团块”为分界呈放射状遍布全墩。该层之下发现春秋时期墓葬17座。

④层:包括④a、④b两层。④a层为红褐色土,土质致密,较纯净。深3.56~5.44、厚0~0.84米。④b层为红褐花土,土质致密。深1.08~6.64、厚0~1.6米。整体以“白色土团块”为分界呈放射状分布。该层之下有春秋时期墓葬6座。

⑤层:黄褐花土,土质致密。深2.6~7.28、厚0~1.44米。整体以“白色土团块”为分界呈放射状遍布D1大部。该层之下有春秋时期墓葬15座。

⑥层:黄白花土,夹杂少许红褐土,土质致密。深2.88~7.28、厚0~0.88米,分布于D1的大部区域,该层下未有遗迹现象。

1.印纹硬陶罐(M11︰46)

2.印纹硬陶瓿(M11︰40)

3.泥质灰陶盆(M11︰1)

4.泥质灰陶盘(M11︰39)

5.泥质黑衣灰陶三足盘(M11︰35)

6.原始瓷盅(M11︰9)

图二// 子午墩D1T1—T3东壁剖面图

⑦层:包括⑦a、⑦b、⑦c三层。⑦a层,黄白色花土,土质致密。深3.4~6.4、厚0~1.25米。⑦b层,黄色花土,土质致密。深3.56~6.88、厚0~1.68米。⑦c层,黄褐色花土,土质致密。深6.12~7.24、厚0~0.84米。整体分布于D1中部。该层下有春秋时期墓葬2座。

⑧层:黄色团块状土包,土质致密。深5.2~7.04、厚0~1.52米。分布于D1中部,该层下未见遗迹遗物。

⑨层:浅灰土,夹杂植物腐朽后形成的锈斑,堆积较平坦。深6.72~7.28、厚0.05~0.10米。该层下为生土层。

图三//D1遗迹分布图

三、遗迹与遗物

本次发掘共清理春秋时期墓葬40座、器物群3处(图三)。

(一)墓葬

D1为江南土墩墓中的一墩多墓类型,共发现春秋时期墓葬40座:③层下17座,编号为M1—M3、M10、M12—M17、M19、M23—M25、M31、M34、M35,其中 M10打破 M13,M14打破 M23,M34打破M35;④层下6座,编 号 为 M21、M22、M26、M29、M33、M46,其中M21被③层下的M24打破;⑤层下15 座,编号为 M11、M18、M20、M30、M32、M36—M42、M44、M45、M47,其中M18打破M20,叠压M39,M42打破M44;⑦层下2座,编号为M27、M43。M27是位于土墩中部的中心主墓。除M11与M27为带墓道的竖穴土坑墓,其余墓葬均为长方形竖穴土坑墓,环绕于土墩四周,呈现一种向心格局。出土遗物均为陶瓷器,包括夹砂陶、泥质陶、硬陶和原始瓷四大类。夹砂陶器主要是鼎、釜、器盖。绝大多数墓葬中都随葬鼎,大部分鼎底部有烟炱痕。泥质陶器主要是盆、盘、钵、罐、纺轮等。硬陶器主要为坛、罐、瓿、盂、碗等。原始瓷器主要有碗、盅、盂、瓿、杯等。原始瓷盅多成组排列成梅花状。器物纹饰有弦纹、方格纹、菱形填线纹、席纹、回纹、水波纹、戳刺纹、窗格纹以及席纹+菱形填线纹组合、席纹+方格纹组合等(图四)。

图四//D1出土器物纹饰拓片

现以③层下的M10、M12,⑤层下的M11以及⑦b层下的M27、M43为例,依次介绍如下。

M10 位于T1南部,打破M13、④a层。长方形土坑竖穴,直壁,底呈北高南低缓坡状。墓室长3.02、宽1.34、残深0.28米。墓向23°。填土为黄褐色花土,土质致密。随葬器物7件,其中1件残碎无法修复。均为陶器,器形有鼎、罐、盘等(图五)。

鼎 4件。夹砂红陶。圆唇,圜底,舌形足。素面。M10︰3,直口,折沿近平,直腹,腹、底间折,足略外撇。口径16.8、高10.5厘米(图六︰1)。M10︰4,侈口,卷沿,弧腹。高6.2厘米(图六︰2)。M10︰5,直口,弧腹,足残缺。口径15.2、残高7.6厘米(图六︰3)。M10︰7,直口。仅残剩部分口沿及足(图六︰4)。

罐 2件。M10︰2,泥质灰陶。侈口,圆唇,斜折沿,鼓肩,鼓腹,平底微内凹。肩、腹部饰三组弦纹,两对桥形耳设于腹部两侧。口径18.2、最大腹径32.6、底径20.3、高23.2厘米(图六︰5)。

三足盘 1件。M10︰1,泥质灰陶。敞口,圆唇,平折沿,斜弧腹,平底,乳钉状三矮足。器身饰瓦楞纹。口径20.4、底径16、高5.7厘米(图六︰6)。

M12 位于T2西南部,发现后期盗洞3处,打破④a层。长方形土坑竖穴,直壁,墓底近平。方向330°。墓 口 残 长 1.34~2.26、墓 底 残 长 1.45~2.55、宽3.1米。填土为黄褐花土,土质致密。随葬器物23件,其中5件残碎无法修复。包括陶器、原始瓷器等,器形有鼎、坛、罐、盆、碗、盅、三足盘等(图七)。

鼎 1件。M12︰9,夹砂红陶。侈口,圆唇,卷沿,斜弧肩,扁锥形足。素面。残甚(图八︰1)。

坛 6件。印纹硬陶。侈口,尖唇,卷沿,沿面有一周凹槽,束颈,斜弧肩,深弧腹,平底微内凹。颈部饰弦纹,肩及上腹部饰席纹,下腹部饰菱形填线纹。M12︰12,褐胎。口径19.6、最大腹径36、底径21、高49厘米(图八︰2)。M12︰13,红褐色胎。仅残剩下腹及底部。底径26、残高28厘米(图八︰3)。M12︰14,红褐色胎,下腹部因烧制火候较高呈深褐色。弧肩微折。口径25.4、最大腹径48、底径22.6、高55.6厘米(图八︰4)。

图五//M10平、剖面图

图六//M10出土陶器

罐 3件。印纹硬陶。侈口,尖圆唇,卷沿,沿面一周凹槽,束颈,斜弧肩,平底微内凹。M12︰16,褐胎。鼓腹,器表饰席纹。口径16.8、最大腹径 28.8、底径16.8、高28.8厘米(图八︰5)。M12︰17,红胎,器形烧制不规整。弧肩微折,弧腹。器表饰方格纹。口径10.6、最大腹径 21.1、底径 14、高 17.7厘米(图八︰6;彩插八︰2)。

盆 2件。M12︰11,泥质红陶。侈口,尖圆唇,卷沿,短束颈,折弧腹向下斜收,平底微内凹。腹部饰方格纹。口径 25、底径 16、高 14厘米(图九︰1)。M12︰23,泥质黑衣灰陶,黑衣脱落严重。敛口,折沿近平,沿面两周凹槽,弧腹,下腹向内斜收,底残。口径25.2、底径15.4、高8厘米(图九︰2)。

碗 4件。原始瓷,灰白色胎。敞口,尖唇,折沿,弧腹,平底微凹。器内壁有轮制形成的旋痕,底部有切割痕。M12︰1,施绿釉,釉不均。沿面内凹,弧腹近直,近底部微折收。口径9.1、底径6.2、高3.4厘米(图九︰3)。M12︰5,施青绿釉,釉不均且大部脱落,器形不规整。沿面两周凹槽被釉填满。口径13.2、底径7、高4.7厘米(图九︰4;彩插八︰3)。M12︰7,施绿釉,釉层薄,器形烧制不规整。敞口较直,沿面两周凹槽。口径13.8、底径7.6、高5.1厘米(图九︰5)。M12︰8,施青绿釉,釉层薄且大部脱落。沿面两周凹槽。口径14.2、底径6.2、高4.1厘米(图九︰6)。

图七// M12平、剖面图

盅 6件。器形相同。灰白色胎,施黄绿色釉,釉层薄。敞口近直,口内侧有一突棱形成母口,上腹壁斜直,下腹近底部折收成平底,整体为素面,器内壁有轮制形成的旋痕,器底有切割痕。M12︰2,带盖。釉面大部脱落。器盖饼形微弧,附桥形钮,钮面饰叶脉纹。盅上腹壁微内凹。口径11.1、底径5.3、高8.2厘米(图九︰7)。M12︰3,釉色偏黄,釉面大部脱落。器形烧制不规整,口沿下突棱不明显。口径7.8、底径3.6、高4.2厘米(图九︰8)。M12︰4,上腹壁微内凹。口径10.6、底径4.4、高5.6厘米(图九︰9)。M12︰18,釉色偏黄,釉面大部脱落。上腹壁略内凹。口径10.5、底径5、高6.3厘米(图九︰10)。M12︰20,上腹壁微内凹。口径11、底径5.4、高5.5厘米(图九︰11)。M12︰21,釉面大部脱落。口径10.3、底径4.4、高5.5厘米(图九︰12)。

M11 位于T1东北部,墓室西部被①层下盗洞以及一座现代墓打破,打破⑥层。刀把形土坑竖穴,方向270°,墓口距地表2.3米。墓室残长1.15、残宽1.9、残深0.13米。墓道位于墓室东部,长4.62、宽0.94~1.07、深 1.02~1.07 米 。填土为红褐花土,含有淤积层,夹杂木炭颗粒、白土块等。随葬器物48件,其中2件残碎无法修复。包括陶器、原始瓷器等,器形有鼎、釜、坛、罐、瓿、盆、盘、盅、杯、器盖等(图一〇;彩插八︰1)。

鼎 5件。夹砂红陶。素面,器表有烟炱痕。M11︰3,直口微敛,圆唇,窄折沿,斜直腹微弧,圜底,凿形足。口径18.6、高9.9厘米(图一一︰1)。M11︰4,敛口,圆唇,浅腹斜弧,圜底,舌形足。口径14.8、高7.2厘米(图一一︰2)。M11︰5,敛口,圆唇,浅腹斜弧,圜底近平,凿形足。口径12.3、高6.6厘米(图一一︰3)。M11︰6,侈口,圆唇,浅直腹向下略内收,圜底近平,圆锥形足,足尖略外撇。口径14.4、高7.5厘米(图一一︰4;彩插八︰4)。M11︰7,敛口近直,圆唇,舌形足,足尖外撇(图一一︰5)。

图八//M12出土陶器

图九// M12出土器物

图一〇//M11平、剖面图

釜 1件。M11︰22,夹砂红陶。敛口,圆唇,卷沿,深腹斜弧近直,圜底。素面。器表有烟炱痕。口沿直径31、高18.5厘米(图一一︰6)。

坛 5件。印纹硬陶。侈口,尖圆唇,卷沿,沿面有一周凹槽,束颈,弧肩,深弧腹,平底微内凹。颈部饰弦纹。M11︰29,褐色胎。弧肩微折。肩及上腹部饰方格纹,下腹部饰菱形填线纹。口径24.8、最大腹径44.6、底径23.4、高52.2厘米(图一一︰7)。M11︰33,褐色胎。肩及上腹部饰席纹,下腹部饰菱形填线纹。口径20.6、最大腹径39.6、底径21.6、高47.4厘米(图一一︰8;彩插八︰5)。M11︰38,红褐色胎。肩及上腹部饰小菱形填线纹,下腹部饰大菱形填线纹。口径21.2、最大腹径38.6、底径23.4、高44.2厘米(图一一︰9)。M11︰41,褐色胎。弧肩微折。肩及上腹部饰席纹,下腹部饰菱形填线纹。口径23.2、最大腹径39、底径20.2、高45.8厘米(图一一︰10)。M11︰45,红褐色胎。弧肩微折。肩及上腹部饰席纹,下腹部饰菱形填线纹。口径22、最大腹径40、底径21.8、高45厘米(图一一︰11)。

罐 1件。M11︰46,印纹硬陶,红褐色胎。侈口,尖圆唇,折沿,沿面一周凹槽,束颈,斜弧肩,鼓腹,平底微内凹。器身饰席纹。口径13.6、最大腹径21.2、底径14.8、高12.6厘米(图一二︰1;封二︰1)。

瓿 5件。口沿面有一周凹槽,斜弧肩,平底微内凹。M11︰31,硬陶,器表红褐色,口沿及肩部施黄绿色釉,釉大部脱落。侈口,尖圆唇,卷沿,束颈,鼓腹。器身饰席纹。口径13.8、最大腹径22、底径17.9、高16.6厘米(图一二︰2)。M11︰36,原始瓷,器身内外皆施黄绿色釉,外底不施釉。敛口,尖圆唇,斜折沿,鼓腹。肩部饰水波纹,腹部饰窗格纹。口径14.2、最大腹径21、底径12.8、高15.1厘米(图一二︰3)。M11︰40,硬陶,灰褐色胎,口沿及肩部施黄绿色釉,釉大部脱落。侈口,圆唇,折沿,束颈,鼓腹。器身饰方格纹。口径15、最大腹径24.6、底径17.4、高17厘米(图一二︰4;封二︰2)。M11︰43,硬陶,红褐色胎。侈口,尖圆唇,卷沿,束颈,弧肩微折,弧腹。器身饰席纹。口径14、最大腹径22、底径14.4、高18.6厘米(图一二︰5)。M11︰48,硬陶,灰褐色胎。器形不规整。敛口,尖圆唇,小卷沿,束颈,鼓腹。器身饰方格纹。内有禽蛋。口径13.2、最大腹径21.2、底径15.4、高16厘米(图一二︰6)。

盆 3件。M11︰1,泥质灰陶。敛口,平折沿,沿面两周凹槽,折腹,下腹向下斜收,平底微内凹。素面。口径22.5、底径11.6、高7.6厘米(图一二︰7;封二︰3)。

盘 3件。泥质灰陶。素面。M11︰28,侈口,尖圆唇,斜折沿,折腹,上腹内弧,下腹向下斜收成平底。口径27.8、底径17.8、高7厘米(图一二︰8)。M11︰32,直口微敛,圆唇,平折沿,沿面有两周凹槽,斜弧腹,平底微内凹。口径32.6、底径9.6、高7厘米(图一二︰9)。M11︰39,直口,圆唇,折沿近平,沿面有一周凹槽,折腹,上腹内弧,下腹近底部折收成平底微内凹。口径22.2、底径16、高4.4厘米(图一二︰10;封二︰4)。

图一一//M11出土陶器

三足盘 3件。侈口,尖圆唇,卷沿,弧腹略鼓,平底。肩、颈部饰弦纹与戳点纹组合,腹部饰戳刺纹。M11︰2,泥质黑衣灰陶,黑衣脱落严重。下腹向内斜收,三乳钉足。口径21、底径16.4、高7.8厘米(图一二︰11)。M11︰30,泥质灰陶。卷沿近平,沿面一周凹弦纹,三小蹄形足。口径20.4、底径17.8、高8.4厘米(图一二︰12)。M11︰35,泥质黑衣灰陶,黑衣脱落严重。三乳钉足。口径20.4、底径19.2、高6.5厘米(图一二︰13;封二︰5)。

盅 18件。原始瓷。M11︰9—13,器形相同,高型。灰白色胎,施青绿色釉,釉层薄。器盖饼形微弧,附桥形钮,钮面饰叶脉纹。盅子母口,直腹微内弧,下腹近底部折收成平底。整体为素面,器内壁有轮制形成的旋痕,器底有切割痕。M11︰9,口径12、底径7、高12.3厘米(图一三︰1;封二︰6)。M11︰10,口径12.6、底径6.8、高11.2厘米(图一三︰2)。M11︰11,口径11.5、底径7、高12厘米(图一三︰3)。M11︰12,口径12.2、底径6.6、高12.5厘米(图一三︰4)。M11︰13,口径12、底径7.4、高10.7厘米(图一三︰5)。M11︰14—21、M11︰23—27,器形相同,矮型。敞口近直,口内侧有一突棱形成母口,上腹壁斜直,下腹近底部折收成平底,整体为素面,器内壁有轮制形成的旋痕,器底有切割痕。M11︰14,灰黄色胎,施黄绿色釉,釉层薄且大部脱落。口径13.6、底径6.2、高6.5厘米(图一三︰6)。M11︰15,带盖。灰色胎,施黄绿色釉,施釉不均且大部脱落。器盖饼形微弧,钮缺失。上腹壁略内凹。口径10.6、底径5.4、高6.5厘米(图一三︰7)。M11︰16,灰白色胎,施青绿色釉,釉层薄,器内底有积釉现象。外底部不见切割痕。口径12.2、底径5、高5.7厘米(图一三︰8)。M11︰17,灰白色胎,施青绿色釉,釉层薄。口径9、底径4.2、高4.4厘米(图一三︰9)。M11︰18,灰白色胎,施黄绿色釉,釉层薄且脱落殆尽。上腹壁略内凹。口径12、底径6、高6厘米(图一三︰10)。M11︰19,灰白色胎,施青绿色釉,釉层薄。上腹壁斜直微弧。口径11.8、底径6.4、高5.7厘米(图一三︰11)。M11︰20,带盖。灰白色胎,施青绿色釉,施釉不均且大部脱落。器盖饼形微弧,桥形钮,钮面饰叶脉纹。盅上腹壁略内凹。口径11.8、底径5、高7厘米(图一三︰12)。M11︰21,灰白色胎,施青绿色釉,釉层薄且脱落殆尽。口径10.8、底径4.8、高5.6厘米(图一三︰13)。M11︰23,灰色胎,施青釉,釉层薄。上腹壁略内凹。口径11、底径5.8、高5.6厘米(图一三︰14)。M11︰24,灰黄色胎,施黄绿色釉,釉层薄且脱落殆尽。口径11.6、底径6.4、高6.3厘米(图一三︰15)。M11︰25,灰色胎,施青釉,釉层薄。口径11、底径5、高5.8厘米(图一三︰16)。M11︰26,灰色胎,施青绿色釉,釉层薄且脱落殆尽。口径10.6、底径5.6、高5.6厘米(图一三︰17)。M11︰27,灰白色胎,施青绿色釉,釉层薄。上腹壁略内凹。口径11.5、底径6.4、高6厘米(图一三︰18)。

图一二//M11出土器物

图一三//M11出土器物

图一四// M27平、剖面图

杯 1件。M11︰8,原始瓷。直口,尖唇,直腹,近底部折收,饼形足,平底。素面。器内壁有轮制形成的旋痕。灰白色胎,施青绿色釉。口径6.7、底径4.6、高3.4厘米(图一三︰19)。

器盖 3件。M11︰34,夹砂红陶。整体呈馒头状,敛口,圆唇,钮缺失。素面。口径18.3、残高7.6厘米(图一三︰20)。M11︰42,夹砂红陶。整体呈馒头状,敛口,圆唇,鸟形钮。素面。口径16.8、高9厘米(图一三︰21;封三︰1)。M11︰47,泥质灰陶。整体呈覆豆形,敞口近直,方圆唇,浅腹,腹壁略内弧,弧顶,喇叭形圈捉手。顶部饰三组弦纹。盖于M11︰48硬陶瓿之上。口径19.2、钮径5.8、高5厘米(图一三︰22)。

图一五//M27出土器物

M27 位于T2北部,墓室中部被一现代盗洞打破,打破⑧层。该墓为平面呈“甲”字形土坑竖穴,直壁,平底。墓向为280°。墓室长5.1、宽2.55、深0.8米。墓室东有长条形墓道,呈西高东低的缓坡状。墓道长7.75、宽1.2~1.4米。墓道东侧有排水沟1条,长2.82、宽0.19~0.26、残深0.05~0.18米。填土为褐色花土。因后期被盗扰严重,出土随葬器物仅存6件,其中3件残碎无法修复。包括陶器、原始瓷器等,器形有鼎、釜、钵形罐、豆等(图一四)。

鼎 2件。夹砂红陶。侈口,圆唇,扁锥形足。素面。器表有烟炱痕。M27︰2,弧腹,圜底。口径14.4、高8.6厘米(图一五︰1)。M27︰5,尖圆唇,底残(图一五︰2)。

豆 1件。M27︰6,原始瓷。灰白色胎,施青绿色釉,圈足不施釉。器形变形。敞口,圆唇,折腹,上腹内弧,下腹斜弧收,矮圈足,圈足与器底有粘接痕。口沿外壁有弦纹,被釉填满。器内壁有轮制旋痕。口径10.8、圈足径5、高4.1厘米(图一五︰3)。

M43 位于T1东北角,与M27东西并排,打破⑧层。长方形土坑竖穴,直壁,平底。墓室长4.7、宽2.36~1.4米。墓向280°。墓内填土为褐色花土。随葬器物14件,其中2件残碎无法修复。均为陶器,器形有鼎、釜、坛、罐、瓿、盂等(图一六)。

鼎 1件。M43︰11,夹砂红陶。侈口,圆唇,折沿,弧腹,圜底,舌形足。下腹有一周腰沿,两侧附一对角状耳。素面。口径26.8、高17厘米(图一七︰1;封三︰2)。

釜 1件。M43︰2,夹砂红陶。侈口,圆唇,斜折沿,深弧腹,腹内有三个等距分布的支架,为搁置箅子的撑搁,圜底。素面。器表有烟炱痕。口径39.4、高31厘米(图一七︰2;封三︰3)。

坛 2件。印纹硬陶。侈口,尖圆唇,卷沿,沿面一周凹槽,束颈,弧肩略折,深鼓腹,平底微内凹。M43︰3,红胎。颈部饰弦纹,肩和下腹部饰方格纹,上腹部饰菱形席纹。口径18、最大腹径37.2、底径19、高40.2厘米(图一七︰3;封三︰4)。M43︰4,褐色胎。颈部饰弦纹,肩部饰菱形席纹,腹部饰方格纹。肩部堆附两对称竖耳,各以3根泥条捏制而成。口径20.4、最大腹径38.4、底径19.2、高43厘米(图一七︰4)。

图一六// M43平、剖面图

罐 4件。M43︰1,印纹硬陶,器表呈红褐色。器形烧制不规整。侈口,方圆唇,卷沿,弧肩,弧腹,平底微内凹。器表饰方格纹。器内壁有泥条盘筑痕。口径12、最大腹径18.5、底径13.6、高15厘米(图一七︰5)。M43︰8,泥质红陶。侈口,圆唇,斜折沿,斜弧肩,鼓腹,平底微内凹。器表饰菱形填线纹。局部有烟炱痕。口径14.9、最大腹径19.6、底径10.9、高14厘米(图一七︰9)。

瓿 3件。印纹硬陶,红褐色胎。直颈略凹弧,斜弧肩,扁鼓腹,平底微内凹。颈部饰弦纹,肩部对称贴附一对竖耳。M43︰5,上腹及以上施黄绿色釉,釉层薄且局部釉面脱落。口沿残。肩、腹部饰方格纹。竖耳各以2根泥条捏制而成。口径11.8、最大腹径17.8、底径12、高12.6厘米(图一七︰6)。M43︰6,上腹及以上施黄绿色釉,釉层薄且局部釉面脱落。直口,尖唇,平折沿。肩、腹部饰方格纹。竖耳各以3根泥条捏制而成。口径11、最大腹径20、底径13.4、高13厘米(图一七︰7)。M43︰7,直口,圆唇,折沿,沿面内凹。肩及上腹部饰菱形填线纹,下腹饰方格纹。竖耳各以2根泥条捏制而成。口径13.8、最大腹径24.1、底径14.2、高16.1厘米(图一七︰8;封三︰5)。

盂 3件。硬陶。器表整体呈褐色。敛口,尖圆唇,窄卷沿,扁鼓腹,假圈足,平底。外沿下刻划水波纹。器内壁有轮制旋痕,外底有切割痕。M43︰9,腹部略折,器表有烧制形成的鼓泡。口径 9.4、底径5、高 3.7厘米(图一七︰10)。M43︰10,口径9.8、底径5.8、高3.7厘米(图一七︰11)。M43︰14,腹部贴附4竖耳,其中1耳残缺,其余各以2根泥条捏制而成。口径16.6、底径8.6、高7.1厘米(图一七︰12;封三︰6)。

(二)器物群

D1共发现器物群3处,均位于②层下的土墩边缘部位,叠压③层,出土印纹硬陶坛3件。侈口,尖圆唇,卷沿,沿面一周凹槽,束颈,弧肩,深弧腹,平底微内凹。颈部饰弦纹。Q1︰1,褐胎。弧肩微折。肩及上腹饰席纹,下腹饰菱形填线纹。口径20.6、最大腹径37.8、底径22.8、高40厘米(图一八︰1)。Q2︰1,器表呈黄褐色。器形不规整,器身遍布气泡。颈直微弧。肩部饰席纹,上腹部饰席纹与方格纹,下腹饰方格纹。口径21.2、最大腹径36、底径21.6、高40.8厘米(图一八︰2)。Q3︰1,红胎。颈直微弧,弧肩微折。肩部饰菱形填线纹,腹部饰方格纹,中间夹饰一周菱形填线纹。口径25.8、最大腹径51.2、底径24、高63.4厘米(图一八︰3)。

图一七//M43出土陶器

四、结语

溧阳子午墩土墩墓D1属于江南土墩墓群中一墩多墓类型。至21世纪初,江苏土墩墓的发掘和研究主要集中于镇江句容和常州金坛等地,溧阳地区的土墩墓少见发掘。本次发掘的子午墩D1体量较大,墓葬及相关遗迹十分丰富,向心结构的埋葬形式与句容地区西周晚期土墩墓一脉相承,并出土了一批具有时代特征的遗物,为探讨江南地区土墩墓的时代演变和丧葬习俗提供了重要材料。

图一八// 器物群出土硬陶坛

(一)时代

基于子午墩D1出土器物的形制、纹饰及组合,结合地层关系,本次发现的遗迹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以M27和M43为代表。两墓均开口于⑦层下,可确定为D1中埋葬最早的一组。其中D1M27为中心主墓,其出土的夹砂红陶扁锥形足鼎M27︰2与句容周岗D2M10︰12相似。原始瓷豆M27︰6,圈足很矮,形态上有接近碗的趋势,与句容寨花头D4M10︰5器形相近。周岗D2M10和寨花头D4M10的时代大致都处于春秋中后期[1]。M43出土的陶鼎M43︰11附对称的角形耳与浮山果园D1M5︰8[2]、D29M23︰5[3]相近,形态介于两者之间。陶釜M43︰2,腹内有三个撑搁箅子的支架,与浮山果园D1出土的同类器形态相近[4];硬陶坛M43︰3,相似器形见于句容寨花头 D4M9︰9[5];硬陶盂M43︰14,假圈足,外沿下刻划水波纹,腹部贴附对称的泥条堆饰,见于句容周岗D1Q15︰1[6]。硬陶瓿M43︰6、7分别与句容浮山果园D29M30︰4、2[7]相似。浮山果园D1的年代约为春秋中期[8];D29M23、30为春秋早期;寨花头D4M9的年代约为春秋中期偏晚;周岗D1Q15约为春秋中后期。从纹饰上来看,坛、罐的器身多拍印方格纹、菱形填线纹或席纹方格纹组合、菱形填线纹方格纹组合,为春秋中晚期的常见纹饰。结合已发表的土墩墓分期研究成果[9],可推断M27和M43时代为春秋中晚期。

第二阶段以M11、M10、M12为代表。这一阶段器物的器形、纹饰整体与子午墩D2[10]较为相似。

M11是D1中随葬品数量最多的墓葬。夹砂陶鼎、泥质灰陶三足盘、原始瓷盅等均与子午墩D2出土的同类器相似,为春秋晚期遗物[11];三组原始瓷盅分别呈梅花状摆放,其中M11︰9—13为一组、M11︰14—21为一组、M11︰23—27为一组,是春秋晚期常见器物。硬陶坛、罐、瓿器身拍印席纹、方格纹、窗格纹、席纹菱形填线纹组合等,均为春秋中晚期常见纹饰。另,釜M11︰22的器身较M43︰2有明显变矮的趋势,符合土墩墓分期中春秋晚期的特征[12]。

夹砂红陶鼎M10︰3与句容浮山果园D27M3︰9相似[13]。三足盘M10︰1与子午墩D2的M15︰1[14]三足盘相近。浮山果园D27M3与子午墩D2M15均为春秋晚期。

M12中原始瓷盅仍然是主要的随葬品。随葬的原始瓷碗M12︰8与寨花头A型碗D2M1︰5相似。寨花头D2M1的年代为春秋末期[15]。

综上所述,第二阶段的时代为春秋晚期。

(二)营造过程

通过发掘可以了解到,子午墩的营造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现墩⑧层,是墩体的最初堆积。该层系用“黄色团块状土包”在原始地面,堆筑起一处椭圆形原始墩。随后在顶部挖M27、M43的墓圹,埋葬后封土。

第二阶段:现墩⑥、⑦两层,即为M27、M43封土堆积。该堆积系在第一阶段基础上,由中心向周边呈放射状逐层堆积。

第三阶段:现墩③、④、⑤三层,为后期其他春秋墓葬及封土部分。系用“白色土团块”堆筑成条带,并呈辐射状分布,在其间填土,随后挖墓圹,埋葬后封土。

子午墩D1封土所呈现的“向心形辐射状分区”堆筑现象在江南土墩墓中多次发现。“条带状放射线”由“白色土团块”层叠堆积而成,“条带”随填土增高而增高,在断面呈现出犬牙交错的现象,与金坛牯牛墩的垒筑方式基本一致[16]。经仔细观察,堆筑D1墩体的“黄色团块状土包”,被一层灰黑色碳痕所包裹,这种遗迹现象与金坛牯牛墩土墩墓发现的“草包泥”堆积[17]类似。因此,笔者推测,这类“黄色团块状土包”可能也是一种“草包泥”。

(附记:本次发掘的项目负责人为林留根;发掘人员杭涛、田长友、周恒明;器物摄影陈钰;器物修复、器物绘图崔宋焕。)

执 笔:陈 钰 高 倩

[1]南京博物院、镇江博物馆、常州博物馆、句容市博物馆:《句容寨花头土墩墓群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2019年。

[2]镇江市博物馆浮山果园古墓发掘组:《江苏句容浮山果园土墩墓》,《考古》1979年第2期。

[3]南京博物院、镇江博物馆、常州博物馆、句容市博物馆:《句容浮山果园土墩墓群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2019年。

[4]同[2]。

[5]同[1]。

[6]同[1]。

[7]同[3]。

[8]刘建国:《论土墩墓分期》,《东南文化》1989年第5期。

[9]a.邹厚本:《江苏南部土墩墓》,《文物资料丛刊》第6辑,文物出版社1982年;b.同[8]。

[10]南京博物院、常州市考古研究所:《江苏溧阳子午墩土墩墓D2发掘简报》,《东南文化》2020年第1期。

[11]同[10]。

[12]同[8]。

[13]同[3]。

[14]同[10]。

[15]同[1]。

[16]南京博物院、常州博物馆、金坛区博物馆:《江苏金坛茅东村牯牛墩土墩墓发掘报告》,《东南文化》2019年第1期。

[17]同[16]。

猜你喜欢

土墩器形底径
甘肃省泾川县博物馆藏品
江苏金坛薛埠井头村土墩墓群D7发掘简报
甘肃嘉峪关市峪泉镇汉魏墓发掘简报
白蚁建造的神秘“金字塔”
白蚁建造的神秘“金字塔”
浅论北宋汝窑瓷器的风格特征与审美价值
甘肃省卓尼县洮砚乡达勿坪白土梁寺洼文化墓葬群发掘简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