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1051 回风顺槽破碎段支护技术与应用

2020-11-05韩飞飞

山东煤炭科技 2020年10期
关键词:槽钢锚索锚杆

韩飞飞

(山西霍宝干河煤矿有限公司,山西 临汾 041600)

1 工程概况

霍宝干河煤矿目前正开采2#煤层。2-105 工作面煤层平均厚度4.2 m,倾角2~10°。工作面直接顶和直接底均为砂质泥岩。直接顶砂质泥岩厚度为6.4 m,直接底砂质泥岩厚度为1.1 m。砂质泥岩抗压强度4.2~18.4 MPa,平均11.3 MPa,抗拉强度0.22~0.39 MPa,平均0.31 MPa。基本顶和基本底均为中粒砂岩,厚度分别为1.7 m 和10.6 m。中粒砂岩抗压强度8.2~22.3 MPa,平均15.3 MPa。

2-1051工作面回风顺槽为矩形断面,掘宽4.9 m,掘高4.2 m,净宽4.8 m,净高4.1 m,掘进断面为20.58 m2,净面为19.68 m2。2-1051 工作面回风顺槽长度为1850 m,施工时沿煤层顶板掘进。在掘进过程中2-1051 工作面回风顺槽900~1300 m 段围岩破碎,两帮变形量达730 mm,底鼓量为235 mm,顶板移近量为410 mm,巷道支护困难。通过与现场人员沟通和下井实地考察可知[1], 2-1051 工作面回风顺槽900~1300 m 破碎段大变形原因如下:

(1)2-1051 工作面回风顺槽900~1300 m 破碎段上覆岩层为砂质泥岩,抗压性差,属于软弱岩层,遇水后围岩变形量大。

(2)2-1051 工作面回风顺槽西南侧为一采区三条大巷,分别为一采区回风巷、一采区皮带巷和一采区轨道巷,掘进过程中受邻近巷道影响会造成应力集中[2],导致回风顺槽围岩破碎,支护困难。

(3)2-1051 工作面回风顺槽900~1300 m 破碎段锚杆、锚索、钢带、金属网支护参数不合理,工人不按设计要求进行施工,导致锚杆、锚索支护间排距不准确,施工质量差,锚索、锚杆锚固力和预紧力不达标[3]。部分破碎区域锚索、锚杆个别出现失效现象,局部有网兜现象[4]。

2 回风顺槽破碎段围岩控制方案

2-1051 工作面回风顺槽900~1300 m 破碎段采用锚网索+W 型钢带+槽钢联合支护。顶板布置锚杆6 根,锚杆间排距为800×1200 mm,布置1 根锚索,排距为2400 mm;两帮布置锚杆4 根,间排距为1100×1200 mm。支护参数如下[5]。

(1)顶部及帮部锚杆:锚杆采用螺纹钢Ф20×2400 mm 型,每根使用1 卷MSZ23/60 型树脂锚固剂和1 卷MSK23/60 型树脂锚固剂,托盘采用Q235 钢,规 格 为 长× 宽× 厚=150×150×8 mm 碟形托盘,锚杆均使用配套标准螺母紧固,锚固力110 kN,扭矩力顶部锚杆240 N·m,帮部200 N·m。

(2)顶部锚索:采用Φ17.8×5000 mm 钢绞线,每根钢绞线必须使用专用的托盘和与钢绞线配套的锁具固定。托盘采用300×300×16 mm 碟型钢板。每根锚索使用2 卷MSZ23/60 和1 卷MSK23/60 型树脂锚固剂,锚固力300 kN,张拉预紧力210 kN。

(3)钢筋网:巷道顶板金属网采用直径4.5 mm的Q235 钢筋焊制,网格100×100 mm,网幅规格900×1700 mm。塑钢网:巷道帮部采用塑钢网,网幅规格800×4200 mm。网片要压茬连接,搭接长度不小于100 mm,相邻两张网之间要用双股16#铁丝连接,连接点要均匀布置,双排扣距200 mm。

(4)W 钢带:顶部使用W 型钢带BHW-280-3.0-4.8,钢带长度为4.8 m,宽度为280 mm,厚度为3 mm,与锚杆配套使用,逐排布置。槽钢托梁:槽钢托梁采用16#槽钢加工,长度2600 mm,槽钢设置孔距2400 mm 锚索孔,托盘采用300×300×16 mm碟形托盘。槽钢托梁纵向布置,槽钢托梁设置锚索孔,与锚索配合使用,每根拖梁使用两根锚索固定。2-1051工作面回风顺槽破碎段巷道支护断面图如图1、图2所示。

图1 2-1051 工作面回风顺槽破碎段锚杆、锚索布置

图2 2-1051 工作面回风顺槽破碎段顶板支护展开图

3 巷道围岩变形观测分析

2-1051 工作面回风顺槽900~1300 m 破碎段采用合理的支护方案后,在回风顺槽900~1300 m 内选取有代表性围岩1000 m 和1150 m 各布置1 个测点,观测频率为2d/次,观测周期为35 d,来监测回风顺槽破碎段围岩顶底板和两帮移近量[6]。观测数据汇总得图3 所示巷道表面位移变化图。

图3 巷道表面位移变化图

由图3 可以看出,2-1051 工作面回风顺槽900~1300 m 破碎段在采用支护方案后,2 个测点在前12 d 巷道顶底板和两帮变形量较大,在15 d后2 测点数据显示回风顺槽围岩变形量开始逐渐趋于稳定,最终回风顺槽破碎段两帮移近量稳定在210 mm 左右,顶底板移近量稳定在185 mm 左右。在对破碎段采用联合支护方案后,对比初期的两帮变形量730 mm 和顶底板变形645 mm,两帮和顶底板移近量分别为初期变形量的28.7%和28.6%。回风顺槽破碎段围岩变形得到有效控制,支护后巷道围岩总体变形量较小,为后期矿井工作面正常生产提供安全条件。

4 结论

(1)针对霍宝干河煤矿2-1051 工作面回风顺槽900~1300 m 破碎段具体的工程概况,分析了巷道支护不利条件为支护参数不合理,工人不按设计要求进行施工导致锚杆、锚索支护间排距不准确,施工质量差。锚索、锚杆锚固力和预紧力不达标,顶板岩性软弱及受到周边巷道围岩扰动造成应力集中。

(2)现场工业性试验表明:采用锚网索+W型钢带+槽钢联合支护后,巷道围岩变形量得到了有效控制,现场支护效果良好,两帮和顶底板移近量分别为初期变形量的28.7%和28.6%。围岩变形得到有效控制,满足矿井安全生产条件。

猜你喜欢

槽钢锚索锚杆
槽钢加强T形圆钢管节点的轴向承载性能研究*
ECC-钢桥面铺装层槽钢连接件承载力分析
基于桩结构单元的锚杆支护数值计算研究
赵庄煤业13102巷围岩补强支护技术研究与应用
试论预应力锚索抗滑桩在滑坡治理中的应用
让压锚索力学特性及支护机理探讨
浮煤对锚杆预紧力矩的影响
锚杆参数对围岩支护强度的影响
锚索搅拌头加工制作的改进
槽钢超静定结构的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