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工科”背景下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协同育人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2020-11-04吴宇琼邹琳玲

山东化工 2020年18期
关键词:支柱产业战略性工科

晋 梅 ,安 良,吴宇琼,邹琳玲

(江汉大学 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湖北 武汉 430056)

未来新兴产业和新经济需要的是工程实践能力强、创新能力强、具备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复合型新工科人才。鉴于此,“复旦共识”、“天大行动”和“北京指南”所提出的“新工科”的建设内涵可以概括为:以立德树人为引领,以应对变化、引领未来为建设理念,以继承与创新、交叉与融合、协调与共享为主要途径,培养未来多元化、创新型卓越工程技术人才[1-3]。为更好的实现新工科人才的培养,通过实行学科交叉与专业融合、开展校企协作及协同育人、定位地方高校在新工科人才培养中的角色以及实施工科专业认证与专业评估[3]。对于地方性高校新工科人才的培养,《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关于开展新工科研究与实践的通知》中明确指出:地方高校要发挥自身优势,充分利用地方资源,对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企业技术创新要求,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推动传统工科专业改造升级。

在新工科专业人才培养的背景下,结合江汉大学地方性高校定位和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的实施,化工专业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项目,通过校地、校校、校企、校内创新平台及研究院所的协同育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提高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提升专业的国际竞争力。同时,还优化了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方案、协同育人的实践环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评价以及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并提出了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思路和协同育人实践实训基地建设保障机制是校企协同育人的重要保障。

1 化工专业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

根据《中共湖北省委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若干意见》的要求,依据湖北省要重点培育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和生物、节能环保产业,江汉大学化工专业获批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项目。2017年,结合新工科产业人才培养要求和工程教育专业认证,遵循“立德树人、工程教育认证、创新创业、协同育人”四大理念,并聚焦地方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对化工专业战略性(新兴)支柱型产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优化,优化思路如图1所示。

根据图1所示的优化思路,明确本专业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的培养目标要求以及课程体系。另外,在人才培养方案的执行过程中,按照“知识运用、能力、素质和自身发展”四方面有机结合的原则,紧密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在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同时,将毕业生未来5年的职业发展预期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图1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方案优化思路

2 化工专业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协同育人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结合地方性高校在新工科研究和实践中对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企业技术创新要求,化工专业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主要以江汉大学为主体、联合地方政府、石油化工企业和光电材料与器件企业、省内化工强校、校内各创新平台和研究院所一起构建校地、校校、校企和校院所等多方协同育人培养模式。

2.1 校地协同育人

随着国家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和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的推进,武汉化学工业区依托80万吨乙烯及配套工程已形成新的"化工族群",并带动湖北已有的石油化工、基本化工原料等产业的发展。江汉大学秉承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一线、与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紧密结合的办学理念,与武汉化学工业区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以此为基础,本专业根据地方经济发展对人才素质的要求确定、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重点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和创业能力,更好的服务武汉市化学工业建设。

2.2 校校协同育人

为了进一步提高湖北省化工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武汉工程大学在2011年倡议发起“湖北高校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校企合作联盟”,根据联盟的章程及原则,武汉工程大学和江汉大学在专业培养计划、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相差不大的前提下,开展校校间协同育人。到目前为止,已有累计23名化工专业的本科生顺利完成为期一年的交流学习。另外,为了激发大学生科技创新潜能,增强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还累计推荐3名同学参加高校大学生暑期科技创新活动。通过校校协同育人的培养模式,参与校校协同育人培养的学生各方面能力均得到提升,约90%交流生考取研究生进一步深造。

2.3 校企协同育人

校企协同育人在化工专业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协同育人培养计划是最为重要的一种方式。江汉大学联合中石化武汉分公司及华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获批"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创新实践教育基地"湖北省高等学校示范性实习实训基地,开展深度融合的校企协同育人。在基地开展校企协同育人的过程中,结合企业实际生产需要,在企业开展实践课程的教学工作,并联合企业开展毕业论文和实践课程的联合指导。仅两年,上述企业接纳本专人学生联合指导毕业论文(设计)10人,实习实训环节204人,接纳应届毕业生近10人,为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和就业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校企协同育人中,一个健全的校企共建基地组织管理体系和一支双核心教学团队是其顺利实施的两大保障。依托省级示范性实习实训基地,基地建设管理委员会下设校企联络人、双核心教学团队和基地后勤管理人员组织机构,以开展校企协同育人。其中,基地建设管理委员会成员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课程体系的优化、实习实训环节的执行等;校企联络人负责实习实训计划,签订实习实训协议以及教学团队中教师授课等相关工作;双核心教学团队由共建基地企业和校内指导老师组成;后勤管理人员对基地生活条件进行完善,确保每年实习实训环节的住宿、学习等硬件环境的建设。同时,还对学校和企业在共建基地中的职责和任务进行了明确,形成了一套稳定的校企协同育人的长效运行机制。对于双核心教学团队的构建,主要通过:第一,专业争取人才引进的优惠政策,吸引具有扎实专业和学术背景的博士研究生及高层次人才;第二,结合教师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每年选派1~2名专任教师,到共建基地或到企业挂职开展专业技能提升培训或企业科研项目的研发;第三,企业中选聘一批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生产技术人员或管理人员,经过教学培训后参与学生实践环节、学生科研以及学科竞赛等的指导工作;第四,通过基地校企教师交流研讨、校企合编教材、校企共同申报教研项目等方式,加强校企双向交流活动。通过校企双方多层面的合作,建立了一支18名兼职教师的双核心教学团队,校企合编教材一部,专业教师为企业理论培训两批次,专业中5名青年教师通过下企业锻炼提升了工程实践能力。

2.4 校内创新平台和研究院所协同育人

借助“化工应用与创新”湖北高校省级重点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光电化学材料与器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工业烟尘污染控制”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柔性显示材料与技术”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等大学生科技创新平台,以及江汉大学交叉学科研究院和环境健康研究院进行创新型和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建立“工程项目导向、岗位任务驱动”的创新型人才协同培育机制。在省级重点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按“基础-专业-实践”三阶段开展本专业学生的基础化学及化工等实验教学;在各重点实验室和校内研究院所,利用子项目研究的课题资源,为学生提供研究课题,并配备专业导师。在这些平台中,不仅培养学生规范的实验操作方法、良好的实验习惯和基本科研能力,而且重点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近三年,本专业学生利用校内创新平台和研究院所申报各级各类大学生创新科研训练项目30余项,发表各级科研论文40余篇,省级以上学生竞赛获奖20余项。

3 化工专业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协同育人实践环节优化

为了提高专业学生的工程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化工专业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计划构建融“知识、能力、素质和自我发展”四位一体的课程体系,其中实践环节的比例达到38.13%,第二课堂的学分为10个学分。另外,结合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对实践环节的教学与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进行结合,教学环节中引导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考虑到考核和评价是学生学习的指挥棒,还探索了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形式多样化和考核内容丰富化的多维度考评方式,提高学生学习的参与度和积极性。在实践教学环节中,还对其教学质量提出了要求,以确保协同育人的教学质量。

以专业实训IV为例,其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评方式等如表1所示。

表1 专业实训IV课程目标、内容、教学方法、考评以及教学质量要求

4 小结

在新工科产业人才培养要求和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背景下,结合“立德树人、工程教育认证、创新创业、协同育人”四大理念,聚焦地方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对化工专业战略性(新兴)支柱型产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优化,对校地、校校、校企、校内创新平台及研究院所的协同育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索和实践。在此基础上,对校企协同育人的实践环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进行优化,并对实践环节的教学质量进行监控。健全的“多功能、全方位”校企协同育人共建基地管理体系和双核心教学团队是确保校企协同育人长效运行机制的必要条件,通过化工专业协同育人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进一步提升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提升专业的国际竞争力,并能更好对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企业技术创新要求,推动传统工科专业改造升级。

猜你喜欢

支柱产业战略性工科
中粮工科机械技术(无锡)有限公司
“新工科”和OBE模式下的车辆工程实践课改革
房地产重回支柱产业
新工科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索
战略性新兴产业标准国际化的推进策略
新工科背景下项目推动式教学模式的探索
温州城市“拥江发展”的战略性和现实性思考
推动绿色能源产业向云南第一支柱产业加速迈进路径探析
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认识和思考
我国旅游信息化与旅游业增长关系的动态计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