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李丽霞:“爱孩子,是我始终不变的情怀”

2020-11-03郭维易

山西教育·管理 2020年10期
关键词:李老师中学学校

郭维易

25年前,面对大雨山洪,她用柔弱的双肩为山区孩子搭起一座桥梁。25年后,她初心未改,用自己无私的爱连接起了山区孩子的现在和未来。她就是全国优秀教师、陵川县杨村镇初级中学校的语文教师李丽霞。她常说:“爱孩子,是我始终不变的情怀;做人民满意的教师,是我永远忠诚的信仰。”

甘为人梯,让山村孩子走向远方

在童年时期,李丽霞就觉得教师是一个神圣的职业,她在心里默默许愿,自己将来一定要做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为此,她刻苦读书,努力拼搏,终于在1992年以全县第二名的优异成绩考入了晋城师范学校。1995年从师范学校毕业以后,李丽霞被分配到了陵川县古郊中学任教。那一年,她只有19岁。

古郊乡位于陵川县东部山区王莽岭脚下,贫穷落后,交通闭塞。时至今日,李丽霞依然清楚地记得到古郊中学报到的那个冬天,由于下雪,路面打滑,她和父亲清晨便出发了,坐了一段汽车,又扛着铺盖走了一段山路,一直到中午时分才到达古郊中学。那时候,山区学校的师资力量非常匮乏,刚刚来任教的李丽霞便主动担起了班主任、英语老师和物理老师的重任。

当时,学校的很多学生家庭非常困难,读书对于他们来说其实是件奢侈的事。李丽霞班上的安同学的家在古郊乡东庙华村,距离学校30里,村子里也只有几户人家。初二时,这个孩子忽然有了辍学外出打工的念头,这可急坏了李丽霞。周末,她叫上同事翻山越岭步行30里,找到了安同学和他的家人,在李丽霞和其他老师的说服下,这个孩子终于读完了初中。如今,安同学在王莽岭景区工作,提到李丽霞,他充满感激地说:“是李老师让我坚持读完了初中,也是李老师让我知道了大山外的世界很美。”

在古郊中学任教的那些年,最让李丽霞难忘是1996年的夏天,当地遭遇了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连日的大雨直接冲垮了学校门外的小桥,那是孩子们上学的必经之路。当时班里孩子的父母大多在城里打工,加上道路被冲毁,家长们根本无法返回家中照顾孩子。看到这样的情况,李丽霞说:“孩子们把我当亲人,我不能把他们当外人。”于是她便承担起了做家长的责任。学生小燕仍然记得当时的场景,她说道:“有的同学不敢直接趟过河水,于是每天早晨上学时,李老师都会挽起裤腿,趟着河把同学们一个个背到校门口,放学时她再把同学们送过河去。就这样一天天地坚持着,直到校门口的小桥修好,班里没有一个同学因为小桥断了而耽误上课。”因为受到李丽霞的深刻影响,小燕大学毕业后也成为了一名人民教师,她希望自己能像李老师一样立德树人,帮助更多的孩子实现梦想。

李丽霞在古郊乡共执教了五年半的时间,在这期间,她与自己的每个学生都结成了好朋友。为了更好地了解和帮助班里的学生,她步行走遍了古郊乡大大小小的村庄,对每个家庭的情况都了如指掌,受到了家长们的称赞。古郊中学的学生家长都说:“李老师,遇到你这样的老师,是我们孩子的幸运,我们真不知如何感谢你。”

后來,李丽霞被调到了杨村中学任教。她始终不敢把这个消息告诉她的学生,害怕大家会伤心、难过,她想着到时候默默离开便好。但是,消息还是不胫而走,临行前,校园里面站满了前来送行的家长与学生,他们的眼睛都哭得红红的。如今,提起古郊中学的孩子,李丽霞的内心依然充满了感动。

杨村中学同样是一所农村寄宿制小学,学校当时缺少语文和历史老师,李丽霞便肩负起了班主任、语文兼历史老师的任务。在那里,她一如既往地追寻着自己的梦想。

用心关怀,享受教育带来的幸福

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言传身教的力量大于一切,给学生一生的感动,创造让学生一生难忘的教育经历,是每个教育工作者毕生的追求。李丽霞同样在这条道路上不断努力。

2001年,就在李丽霞准备在杨村中学认真开展教学工作的时候,学校的现实情况却带给她不小的困难。当时的杨村中学破烂不堪,破旧的教室真的是四面来风,冬天教室烧的煤球根本不足以温暖21个人。刚入冬没多久,李丽霞的班级就有一多半的学生得了感冒。面对被冻得瑟瑟发抖的学生,李丽霞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于是,她掏出自己刚领来的工资,到煤矿花了120块钱拉了一车煤,从自己家里带来了火炉,炭火生起来了,教室里满是温暖。2002年中考,李丽霞所带的班级竟然考出了全校语文科目第一的成绩,在当地引发了不小的轰动。

如今,那个班级的学生都已长大成人,在社会的各个行业中奉献着自己的力量。每当谈到李丽霞的时候,他们总会说:“当年咱李老师可真好,自己出钱给咱拉炭取暖,现在回忆起来真是满满的感动。”2018年冬天,李丽霞到北京学习,许多在北京工作的学生特意前来看望她。18年过去了,当年李丽霞所教授的语文知识可能已经被学生淡忘,但是在他们的脑海中,却过滤出了老师的思想,沉淀下了老师的品德,刻印下了老师的教导,这就是教育的意义。

每学期开学初,李丽霞总会从自己不多的薪水中拿出部分奖给贫困学生。2018年,李丽霞被“千山万水基金会”表彰为“山西省最美乡村教师”,她毫不犹豫地把两千多元的奖金分给了即将升学的贫困学子。多年来,连她自己都不记得究竟资助过多少学生了。李丽霞常说:“一本小小的笔记本、一些钱算不了什么,但它的意义却是巨大的。小小的心意,能够把爱的种子深埋在孩子们心中,孩子们也一定能够成为文明的传递者,这才是教育的力量。”

李丽霞对学生的无私付出,也换来了学生对她发自内心的关爱。2014年冬天,由于李丽霞在校园不慎摔倒,造成骨折,医院要求休息八个月。听到李丽霞住院的消息,班上所有孩子和家长都到医院看望,他们说:“老师,您啥时候能回来给我们上课?我们想您,不过您也要保重好身体啊!”这句话凝聚了孩子们对李老师真挚的关爱和期盼。她在家躺不住了,休息不到三个月,就再次登上了讲台。

不断拼搏,做奋发有为的创新者

“亲其师,信其道。”李丽霞深知,一位优秀的教师,必须做到让自己的教学魅力足够感染学生。为此,她不断改进自己的课堂,努力让自己的语文课堂充满魅力。

农村中学生源质量差,学生学习基础薄弱。为此,李丽霞致力于教学创新,积极探索语文教学的最佳方法。她打破传统的封闭式教学,采用调查、采访、综合实践等方式,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她将阅读和写作作为教学核心,让阅读成为学生的朋友,让学生自觉用美的笔触表现美。不仅如此,李丽霞还让学生每天坚持写一篇“微写作”,她要求学生必须写真话、用真情,她也会坚持认真地给每个学生批改,让学生的写作水平得到切实的提高。

同时,李丽霞还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她将一本《语文课程标准》背得滚瓜烂熟,每学期之初她都会认认真真地写好一份工作计划;放假时,她会踏踏实实研读课标并作出半年的教学设计;她珍惜每次外出学习的机会,笔记本上密密麻麻地写满了学习笔记。李丽霞说,“我们农村学校的教师和学生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缩小和城市教育的差距。”她和学生的努力得到了回报,他们的作品常常被刊发在《德育报》《作文周刊》《新作文》等报刊和公众号上。2018年9月,李丽霞接受晋城市教研室的邀请,在晋城市阅读与写作交流会上与全市初中语文教師进行了交流,她的交流内容得到了全场教师的认同和好评。

每天早上六点到校,晚上十点离开,是李丽霞常年不变的工作状态,实实在在研究语文教学是她对自己永恒的要求。同事苏丽萍说,“虽然李老师家离学校很近,但是她一日三餐都是在学校餐厅吃,同事们如果有事情找她帮忙,根本都不用打电话,她不是在学校的教研室,就是在学校的集体备课室,随时都可以找到她。李老师这样的工作态度,是我们所有老师学习的榜样。”

由于李丽霞教书育人工作业绩突出,她的事迹“扎根山乡24载”被选入“山西省中小学优秀校长、优秀教师风采录”,她的先进事迹被人民网报道,她的乡村教育故事在学习强国公众号“时代先锋”栏目展出。她先后获得了“全国优秀教师”“山西省最美乡村教师”“山西省优秀作文指导教师”“晋城市模范教师”“陵川县战‘疫最美女性”等荣誉称号,这些荣誉为她赢得了教书育人模范口碑,也见证了李丽霞扎根乡村教育事业的辛勤耕耘与收获。

“做学生锤炼品格、创新思维、学习知识、奉献祖国的引路人,是我不变的信仰!我将用我的一生去践行我的教书之梦,去唱响我的育人之歌。”李丽霞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猜你喜欢

李老师中学学校
该得奖的李老师
宠物难伺候
Big Hero 6: Always be with You
学校推介
宁波市四眼碶中学
诸暨市学勉中学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
平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