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太原市万柏林区玉河街小学:让学校文化成就温润教育

2020-11-03刘翠洪

山西教育·管理 2020年10期
关键词:温润温度学校

刘翠洪

太原市万柏林区玉河街小学校创建于1951年,其前身为太原重型机器厂职工子弟学校北校,1971年更名为太原重型机器厂第二子弟小学(简称太重二校),2005年政府接管后更名为玉河街小学。近几年来,学校大力加强学校文化建设,使得教育教学质量得到了显著提升。

一、让学校文化彰显“温润”力量

《礼记·聘义》中记载着孔子的一段话:“昔者君子比德于玉焉,温润而泽,仁也。”结合党和国家教育方针政策以及学校实际情况,我们选取“比德于玉,温润而泽”作为校训,凸显学校办学的厚重文化底蕴,打造以“比德于玉,温润而泽”为核心理念的“玉”文化作为全校师生的思想追求,希望全体玉河街人以玉为范,养就如玉风度,修炼如玉品德,追求如玉境界,塑造如玉人生。“温润而泽”可以理解为如何做事,是一种态度,也是一种精神。我们认为,教育的过程就应该是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教育应该是温润的。教育的温润就是教育的温度,有温度的教育才是尊重生命的教育,才是以人为本的教育,才是快乐的教育。我们全体玉河街人会以温柔博爱的情怀润泽生命与心灵,以温暖包容的教育给予学生爱和信心。

在这一核心理念的引领下,我们形成了校训:比德于玉,温润而泽;校风:温雅,温和,温润,温馨;教风:博爱,博识,博纳,博达;学风:笃志,笃学,笃思,笃行。校园内,我们以一块圆形玉石为底设计有象征意义的校徽,徽上有篆书“玉”,有流淌的“河”,有象征龙的传人的“龙”,有仰望星空的慧眼……显性与隐形融为一体,相互成就和完善学校文化。学校外墙上,洋洋洒洒书写着曾发表在《中华辞赋》上的《玉河街小学赋》。《玉河街小学赋》轻声诉说自己的历史,楼门厅以古香古色的竹简展开的形式呈现校风校训,校园内墙展现的中华传统文化和玉石精神让人流连驻足,文化正由外而内开始浸润校园。

道德是石,敲出希望之火;道德是火,点燃希望之灯;道德是灯,照亮人生之路;道德是路,引导人们走向灿烂辉煌。玉河街小学的学校愿景是:在“玉”文化精神引领下,全校师生争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二、让活动促进学校文化浸润的密度

“玉不琢,不成器。”玉石之美并非天生,若欲成为连城美玉,需经多道工序之雕琢和磨砺。在教育过程中,学校倡导理解教育,对传统的仁、义、礼、智、信进行了全新的诠释,重新对社会、家庭、学校“三位一体”的教育过程中所有参与者进行了定义,追求教育的本质,遵循教育的规律。学校以“玉”文化之意激励鞭策学生,弘扬厚重的中华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力争把每一名学生培养成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文化的浸润是一项长期的工程,最好的方式是开展有计划、有目的的活动。在日常活动中根据學生年龄特点,结合传统节日,跟踪热点等开展活动,让学校文化既严肃又活泼地融入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用活动改变言行,使行为成为文化的写照。

1.德育活动

学校教育德育为先。大队部和德育处有效开展德育活动,让思想教育融入有趣的活动,尤其是定期开展的活动形成常态化,成为学习生活不可缺少的部分,成为学校文化推进的主要方式。例如:孔子论“玉”有十一德:仁、义、礼、智、信、天、地、道、德、忠、乐,可以转化理解为做一个仁爱的人、做一个有智慧的人、做一个有义的人、做一个有礼仪的人、做一个乐观的人、做一个光明正大的人、做一个言行一致的人、做一个有思想高度的人、做一个自信的人、做一个有志气的人、做一个自尊自律的人。分别对应到每个月成为一个主题,以2—3月份为例,一级指标是“义”,二级指标“廉而不刿”,三级指标又分为低中高年级分别进行正义感的培养、敬老爱幼、乐于助人的活动开展,统一的行动口号是做一名“志洁行芳”的正义少年。其他月份以此类推。师生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在有形与无形之间,在内心与外在之间悄然发生改变,这也是文化成就温润的力量。此外,我们有“小小宣讲团”,对校园文化、古言古训等进行宣讲,让学生们通过各种形式的讲解活动增加对学校文化的了解和理解。

2.特色活动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包含丰富的民族智慧和人生哲理,正是培养小学生健全人格的丰富养料。玉河街小学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色校,同时还是太原市篆刻示范校。从国学诵读到书法练习,从辨识篆字到篆刻成章,从课本延伸到课外阅读,踏寻优秀足迹,品味传统文化。让孩子们走进经典、开阔视野,让墨香古韵绕梁,让师生走进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让文化影响学生的习惯、认知和行为,这种影响就是温润的教育。学校文化是一本书,让学生时时受益、终身受益。文化渗透影响教育的形式,无声的改变胜过喧闹的说教,用眼来看、用心来读、用行动来成就我们文化背后的温暖的教育。

3.社团活动

学生的学习不仅仅停留在课堂,每周三下午两节课后的社团活动时间学校就成为欢乐的海洋。开设活动内容丰富多彩,有合唱、绘画、表演、棋类、足球、折纸等。只要是孩子们有兴趣的、有传承意义的、动手益智的、孩子们需要的,学校都会努力创造条件为孩子们提供平台。让教育内容丰富、让学习形式多样、让兴趣持续发展、让快乐根植于内心,这正是教育的温度体现,在温润之中成就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成就教育的意义。

4.节日活动

中华传统文化历史悠久,中国传统节日背景意义深远。抓住传统节日,发掘背后的文化,可以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产生积极的教育意义。例如:清明节,缅怀先烈,让孩子们了解历史、崇敬英雄,产生正确的价值观,引领其对事物做出正确的判断。元宵节则通过查资料寻找历史缘由,制作花灯传承古老的技艺并予以创新,让古老文明与现代文明融合。

5.竞赛活动

定期开展学科小竞赛,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形成学习能力。例如:开展有关“玉”的词语收集进行对答、表演课本剧、科学小实验展示、数学口算小能手等,深受学生喜爱的活動,既增长知识又发展能力,提升学习兴趣,形成爱学习的良好风气。良性的竞赛促学、促思、促进,也成为学校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三、打造“温润课堂”彰显学校温度教育文化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要求我们要办有温度的学校,让校园充满活力;要做有温度的教师,让课堂充满激情;实施有温度的教育,让学生彰显个性。

温润,就是温暖润泽。“温润课堂”是在“以学生发展为本”和玉河街小学“玉”文化主题及“温润教育”特色教育理念指导下的教学形态。打造“温润课堂”,我们倡导用温润的力量感化、用温润的话语影响、用温润的行为示范。在课堂上,教师能够放下“师道尊严”,转换角色,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学生大胆热情讲解,同学互助交流,个个处于最佳状态。

教育需要适宜的温度,不因内心的冷漠而麻木,不因外界的浮躁而喧嚣。新教育研究院院长卢志文说:“过分热情,就像过高的温度,它会把想孵小鸡的鸡蛋煮熟。”所以,教育要保持合适的温度。我们要办有温度的学校,这个温度应该体现对学生的终极关怀和终身发展,让学校成为学生的精神家园。有温度的学校,就是让学生感到校园生活的丰富多彩,每天面对的不是单一的读书做题;有温度的学校,学生能够张扬个性、扬长避短、自信阳光地成长。在有温度的学校,你能够看到学生每天灿烂的笑脸、高效的学习。

做一个有温度的教师,把学生当“人”看,对待学生一视同仁,一脸温润的笑,能够春风化雨,感化学生。有温度的教师不会冷眼看学生,处理学生的问题不是单纯地责怪和埋怨,能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有温度的教师,会激情满怀地投入工作;有温度的教师,会用老师的激情点燃学生的激情。教师的温度就是感染力,像一个磁场,在课堂上努力营造一种情感的河流。

“胸无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唯宽可以容人,唯厚可以载物。”一所成功的学校一定是一个拥有大局观念、能够团结协作的集体。全体师生同心同德、团结协作产生巨大的向心力、凝聚力,能最大限度地集中优势力量,激起全体师生的工作和学习热情,形成合作共进的文化氛围,塑造学校精神。我坚信最柔软的就是最坚强的,爱是温暖和坚强的并存,温润是爱的最好体现。“温润教育”不仅符合学校的文化传统,更具有现实意义,那就是:教育者只有具备温暖的情怀,才能真正将教育扎根于人性,从而实现走向人的教育;教育只有变得温柔、温暖,才能更好地传达诚意、表达平等、浸润心灵和孕育才智,从而促进师生的身心发展,最终推动学校的长远发展。

(作者系太原市万柏林区玉河街小学校副校长)

猜你喜欢

温润温度学校
创享空间
又下雨了
温度计为什么 能测温度?
温度与情绪大作战?
学校推介
测个温度再盖被
人生若只如初见 王韵壹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
失败的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