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儿童认知心理角度设计农村低学段识字练习

2020-11-03宋俊娟欧平

教育周报·教育论坛 2020年38期
关键词:识字

宋俊娟 欧平

摘要:识字是小学低学段主要学习任务,农村小学识字教学有其特殊性,有針对性的识字练习设计能更有效的检测识字效果,文章从儿童认知心理角度,从农村小学生元认知与认知策略两个方面探讨识字练习设计。

关键词:认知心理;低学段;识字

识字是阅读的基础,小学语文部编版教材倡导大量阅读,增加了多个识字的模块,提供了多种途径识字方法。部编教材提供的识字教学指导意见,也带来了识字练习设计的新思考。识字练习是巩固教学新知识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识字教学效果最直接的反馈。认知科学认为,儿童的认知发展是基于自身的元认知的基础上的,“元认知能帮助儿童认知活动的效率及结果”,小学生在学前期就已经认识大量的字,不同地区学生具体情况不同,农村地区孩子又有着其独特情况,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已有的知识和认知结构对个体行为和当前认知活动的决定作用。”[1] 识字练习中我们要充分考虑农村儿童的认知情况。

低学段的识字主要目的之一就是让学生提早进入阅读状态,能自主阅读,为后续的学习提供有力的帮助。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要求低学段认识常汉用汉字1600-1800个,其中800-1000个会写。练习的设计目既要考虑课标能力的达成,还要考虑完成课标能力的拓展,课本练习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省级统一印制练习是普适性,不能根据地方的学生特点设计一些相适应的练习。我们可以根据学生已有知识和已学认知策略自行设计字词练习。

一、利用元认知设计组词练习

1.利用已识字相互组合

部编小学语文教材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根据小学生的认知来编排教材,小学生在入学前已经熟练掌握母语生活用语,而幼儿园的学习过程又认识了不少的汉字,幼儿园阶段已认识800-1000个汉字。生字有很多小学生都已经会读会认。在生字练习设计时我们要关注与学前衔接,提供小学生熟悉的字来选词填空,这样的形式小学生既可以快速完成练习,又可以增加学生的词汇量,重组学生的字词的认知。    可以设计选词填空或连一连方式进行,如:

①把下面生字序号填入括号中:

口 手 火 山

出(    )  门(    )   井(    )   开(    )

(    )上   (    )心  (    )里    小(    )

(    )种   (    )苗   (    )山   打(    )机

高(    )  上(    )   下(    )  (    )林

②把下面的字填入括号中

去 来 小 少 鸟 早 本 林 土 力 心 中 五 立 正

(    )鸟    大(    )  (    )妹妹    (    )弟弟

(    )蛋    飞(    )  小(    )     花(    )

(    )色   (    )行   (    )岁    (    )角星

提供选字是课本的一类字,练习括号旁的字是学前期认识的字,这样的组词练习充分考虑了小学生的元认知知识,利用了学生已认识的字,然后对这些字词的进行重组。

2. 利用已有生活经验拓展组词

识字练习设计与儿童的生活经验相结合,既拓展了学生组词能力,又与生活实践相联系;既加强了儿童生活与学习的联系,也增强了儿童学习的兴趣。生活中,小学生已掌握了常用的生活用语,我们要充分利用小学生掌握的生活用语进行拓展组词。如:

水   井(    )  河(     ) 泉(    )  开(     )

牛   水(    )  黄(    )  母(    )  (     )角

土   黄(    )  (    )地   (    )豆  (    )山

果   火龙(    )  水(    ) (    )树   (    )园

以上的词,农村小学生在生活中经常接触,平时生活交流也会出现,这些字大部分在学前期就已认识,这样的识字策略会使识字效率会成倍增加。

二、根据认知策略设计识字练习

认知策略,是指学习者对信息加工的方法、技巧或规则。[2]部编版教材在编写中提供了语文识字的方法、技巧和规则,这些方法和技巧掌握会形成小学生识字的认知策略,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学生已掌握的识字策略设计相应的识字练习,巩固学生识字。

1.根据偏旁认知策略设计字词练习。

形声字是汉字造字法其中之一,漢字大部分采用了形声造字法,形旁有表意作用。部编一年级教材已经编排了形旁表意和声旁表音的内容。布鲁纳指出,学习的过程主要是类目化的过程,为了促进学和有效的进行类目化,应该向学生提供较低层次的类目或事物,让他们发现高层的类目编码。[3]在识字练习设计时,我们提供学生已学偏旁部首,设计相应偏旁归类练习,既强化和巩固偏旁部首的认识,又加强识字能力的拓展。如设计连线题,把形旁和声旁各放一边,让学生组合; 如连线题:

这两组汉字根据学生的认知不同情况设计,有不同的难度阶梯,第一组连线题为一年级上册识字表的生字,因而混合了两个偏旁部首,加大了连线的难度,第二组不是一年级上册生字表中的字,但是却是学生学习生活中常接触的字,这样的练习可增加学生的识字量,为尽早阅读打下良好基础。如果学生识字量较大还可以设计偏旁组合游戏练习,看谁组的字最多;或者教师可以把学过的形旁、声旁展示,让学生从中形旁和声旁中抽出组合;或者设计“我的发现”,让学生体会更多形旁的意义等等识字练习活动。

2.利用生活情境,设计看图识字练习

部编教材的语文学习园地,提供了大量情境识字练习,情境识字充分利用直观形象的特点,也利用了学生日常生活已掌握的口语,能迅速让学生大量扩充字词掌握的量,它充分利用了学生元认知知识,这是一种理想识字策略。如一年级如通过人物图片认识身体部位,通过卫生间图片认识卫生间相关物品;二年级如,通过野外观察自然的图片认识相关的物品,通过动车票认识相关字词。生活场景比比皆是,农村生活场景更是丰富多彩,教师可以平时积累各种场景素材,如节日素材,田间素材、民俗素材、大自然素材等等,让学生认识更多的字,为阅读打下良好基础。

图画具有形象直观的特点,能直接呈现生活中儿童常见的现象,易于唤醒记忆的儿童字词的记忆词库。图片的设计或选择可以选用卡通或简单画等儿童喜欢乐见的形式,图的内容可以是单个内容图,也可以是组合情境图,单个内容图学生较容易找到一一对应的字词,组合情境图,较易唤起儿童生活经验的回忆,能把生活场景连缀在一起,缺点是不能把不同季节、场合的场景混搭。通过设计看图连线字词练习设计可以巩固低年级已识字词的熟悉度,加深记忆,可以检测学生掌握已识字词情况。

如一年级上册设计连一连:

①课前的检查练习。

②课后的检测练习。

第①组是带拼音的连线练习,未注音的字为学生已学过,注音的字为本课生字,可以放到课前检查,学生还未学习该字词,此练习是学生学完拼音后的第一篇课文,带上拼音放到学习课文前面,既是检查学生学完拼音的实践应用,也是发现学生拼音实践运用存在问题重要途径。此练习设计,把字词上的拼音去掉,又可成为课后检查学习效果的反馈练习。第②组是不带拼音的连线题,这组题目可以放到课后练习,课堂学生已经学过该字词,此时去掉拼音,加大了难度,是检查学生学习记忆效果。

情境识字练习也可以把它放在单元后的练习之中,一是检查学生一类字的组词运用,二是对二类字认识掌握情况。如

3.根据发散思维认知策略扩展组词

部编教材提供了一些发散思维的识字策略,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些识字策略设计练习。如一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三中的“读一读,说一说”。

“车”是集合名词,火车、马车、汽车是车的各种类别,车站、车厢是跟车有关的场所,上车、坐车是跟车有关的动作。此练习的设计是运用了发散思维的方式,提供了一种大量扩词识了的形式,我们可以充分使有这种识字策略,扩充学生的字词。集合名词如:纸、树、船、鱼、牛、猫、笔、狗等等,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这种思维导图的形式设计“读一读,说一说”

这是教材提供的思维导图,此外我们还可以自创此类思维导图。

4.根据已知汉字构词策略设计练习

汉语的构词主要两种形式,一种是单纯词,一种是合成词;合成词的构词方式是我国汉字的主要构词形式,我们要充分利用小学生掌握的词语,根据构词规则,利用小学生已掌握的口语词汇,扩展小学生的词语积累。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在“我的发现”有类似的构词形式。这种构词形式提供了扩词组词的途径。如2017年部编版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我的发现”中,提供了一组表示颜色词语:

白色——雪白 米白 奶白

红色——火红 桃红 枣红

黄色——土黄 鹅黄 金黄

绿色——草绿 翠绿 墨绿

从词语中我们可以发现,本组词语的构词方式是合成词的偏正结构,前一词根修饰限制后一词根。部编版教材“我的发现”目的是让孩子发现汉字的构词方式方法,此外部编版教材还提供了主谓词组、动宾词组等短语构成,为小学生提供了汉字短语构成展示。小学生在课堂中掌握了诸如此类汉字构词及短语构成的方式方法,我们可以根据此类策略,设计低学段字词运用练习。

如并列合成词设计连线题,如:东西、前后、左右、上下、开关 、南北

如偏正式合合词设计“看谁说得多”填空题:

路:(铁)路  (马)路  (公)路  (水)路  (泥)路

山:(高)山  (青)山  (花)山  (小)山  (雪)山

园:(花)园  (公)园  (果)园  (茶)园  (菜)园

2016年部编教材一年级下册,偏正短语、主谓短语、动宾短语“读一读,说一说”或“读一读,记一记”以课后练习形式呈现,这既是让小学生感受到了短语的构成,同时也为句子的构成认识提供了基础。如一年级下册第二课有“读一读,记一记”为偏正式短语,第七课“读一读,说一说”为动宾短语,识字五课后练习“读一读,记一记”为主谓短语:为了更好地掌握主谓短语、动宾短语、偏正短语,可根据部编提供的学生已掌握的字词,设计读一读,说一说拓展练习。

这类练习设计让学生明白词语之间的修饰与被修饰关系,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为小学更好地说话写话作铺垫。如根据小学生熟知生活场景设计“读一读,记一记”、“读一读,说一读”练习,如农村熟知场景:

绿油油的菜园 红红的西红柿 弯弯的豌豆  圆圆的南瓜、金黄色的谷子

这样的练习设计把学生已有生活知识和生活场景联系起来,小学生更易积累与掌握新词语,为进一步说话、写话打基础。

3.利用汉字字理设计识字练习:象形、形声、会意、指事

“在奥苏贝尔看来,一切有意义的学习都是在原有学习的基础的上产生的。”(边玉芳.心理学经典理论应用书系 教育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15,12:160),部编版教材在语文园地中设计了“我的发现”栏目,“我的发现”栏目很好地激发了学生学习主动性,也掌握了练习提供字理识字规则,根据此道理,我们可以从学生已识字词中,让学生明白中国汉字构字特点,从而猜测与掌握字义。

如部编教材“我的发现”,一年级有对“艹”、“木”、“口”、“扌”、“犭”、“鸟”等形旁的认识,知道形旁表达有一定的意义,这一类形旁的字都跟这一类有关。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小学生已掌握的形旁认识规律,让孩子知道更多的形旁所表达的意义。如:通过自行设计我的发现,让孩子明白此类形象的意义。如设计月字旁的“我的发现”,如我发现这几个字月字旁的字跟月亮有关:朗、期、朦、朔。我们还可以进一步设计,如“月”(肉月旁)让孩子认识肉月旁意义,以及它的变化来历,认识月字旁与肉月旁的区别,知道汉字字形的变化及形旁的意义不同意义。如,我发现这几个字月字旁的字跟月亮无关:脸、肥、肚、胖、脚

参考文献:

[1]王大顺,张彦军.发展与教育心理学,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2015:08.

[2]张向葵.教育心理学[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15:131.

[3]汪凤炎、燕良轼、郑红.教育心理学新编 第4版[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6:274.

猜你喜欢

识字
识字乐园
识字儿歌
识字乐园
如此识字
识字儿歌
识字儿歌
识字儿歌
识字儿歌
识字儿歌
识字儿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