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无锡地铁出入口造型地域性设计的可行性

2020-11-03

山西建筑 2020年21期
关键词:江南水乡徽派无锡

田 甜

(无锡地铁建设有限责任公司,江苏 无锡 214000)

0 引言

伴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国各大城市加快了地铁修建的步伐。特别是从2010年开始,诸多二级城市也如雨后春笋般的开始了对地铁的修建。地铁,现如今不仅仅只是轨道交通工具,同时也是一个城市走向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标志。地铁出入口,不仅仅只是地铁与城市乘客之间的联通纽带,也慢慢的成为了具有城市特色又不失本身风格的小型构筑物。地铁出入口应该是展示城市文化的一个有效媒介,成为城市地域文化中的重要载体。

1 无锡地铁既有线出入口形式及特点

无锡现已运营1号线与2号线。其中无锡地铁1号线于2009年开工建设,2014年年底正式通车。地铁2号线于2011年开工建设,2015年正式通车。

无锡地铁既有线的出入口形式主要有三种:有盖式出入口、敞开式出入口以及高架段出入口,分别如图1所示。

细看这三种形式,简约现代感强,突显无锡的“活力”。敞开式的出入口处地面的实墙部分用浅色干挂石材饰面,防护栏杆为型材加玻璃栏板;有盖式出入口材料主要由轻钢骨架和玻璃组成,营造出动力感十足的流线型造型。通透的玻璃幕墙,用钢结构辅之,使得外观现代感强,形成具有足够的适应能力融入规划环境的体块;高架站的外观合理的融入周边的环境,与之协调统一和谐,外饰面石材的颜色选择单一简洁。

2 “江南水乡”的建筑风格在无锡的地域性延续

无锡从古至今就有着“江南水乡”的美誉,其体现在生活、文化、建筑、物产等各个方面。在建筑特点方面取“徽派”建筑之精髓,即极少彩画,却雕刻装饰繁多。围护墙体用白瓦青灰,木料选用棕黑色和棕红色等。

另外,沿河而居也是江南民居的另一大特色。江南的匠人心灵手巧,利用多变的地形,使流水在房屋之间畅漾。呈不规则的网状水路、街巷履于民居之中,相映成趣,形成了江南民居的独特风味。几乎每家门外都有一个小小的埠头,来往的小船可在此停泊,居家洗衣、洗菜等也都在这里。街巷与水路相比,显得十分狭小,高高的垣墙夹着曲折的街巷,好一个曲径通幽的意境。

随着经济的发展,无锡开始陆续对时代变迁遗留下的沿河而居成一定规模的老街老弄进行修缮修复。基本以“改善环境,重现风貌,延续文脉,激发活力,突显价值,永续利用”为目标,还原传统江南水乡历史人文风貌,延续城市自身的历史性和文物性。修缮修复的有惠山古镇、巡塘古镇、荡口、周新古镇等。这些完善后的古镇分散于无锡的各个区块,不仅提供给居民享受的生活空间,也造就了现代城市的精神寄托。它的发展记载了城市变化的发展历程,也默默的演变成渗透着人文景观内涵的城市综合体。

3 将“江南水乡”的建筑风格融于地铁出入口设计的可行性

3.1 “江南水乡”的建筑风格特点

具有年代感的“江南民居”被称为“四水归堂”,单个建筑以“间”为传统单元,房屋开间多为基数,3间或5间居多。每间开间3.6 m左右,进深5檩~9檩,每檩1只1.5 m。各单体建筑之间以外廊相连,和院墙一起,围合成封闭的院落。结构多为木质构架,以主立柱相接承檩,外围砌空斗墙等,墙面刷白。外部构造上采用挂落、花格窗等“小而精”的木构件作为装饰,屋顶结构以坡屋面上盖青瓦为主,用观音兜、马头墙做装饰及户间防火。墙底部常砌片石,室内地面也铺石板,以起到防潮的作用。横梁构架刻入精致的雕刻,涂栗、灰等素色。房屋外部裸露的木质构件用褐、黑等颜色,与灰瓦、白墙相映,色调明净雅素,与周遭的自然环境结合起来,形成景色如画的江南水乡风貌。

3.2 无锡地铁出入口造型地域性设计可行性

地铁出入口的体型虽小,但渐渐的它已成为一个城市特点体现的重要媒介。为能够充分展现人文关怀、塑造城市亮点的地铁出入口在建筑造型方面越来越被设计师作为研究的重点。纵观地铁建设高速发展的成都、西安,在部分线路的出入口上也是做足了对历史感“永续利用”的功夫。成都地铁的宽窄巷子站,出入口延续了川西民居的特别风格,采用坡屋顶,屋面覆于灰瓦,细部构件等也体现了川西的特色。西安地铁北苑站,造型上面传统神韵和现代风格有机的结合,既利用了能体现古都风貌的灰砖墙,又融合了现代感强烈的圆弧形玻璃与钢构的组合,将西安城的既古老又现代,既雄浑厚重又活泼简洁体现的淋漓尽致。

西安和成都的地铁出入口见图2。

无锡,作为“江南水乡”的代表,可以合理的将“徽派”建筑的精髓融入城市新建建构筑的设计中,从而延续城市的时代感以及突显城市的地域性。而地铁的出入口因为体量小,恰巧能更容易呈现出“小而精”的效果。

设计中,出入口主体结构亦可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及坡屋顶的处理手法,立面上融入“粉墙黛瓦”的元素,即雪白的墙壁,青黑的瓦。屋顶上适当增加马头墙或观音兜,门窗洞口处采用防腐防火木质漏窗,提升装饰效果。另外在檐口处可考虑增设雀替或挂落,以增强“徽派”这一古建筑流的特点。马头墙又称风火墙、防火墙,是赣派、徽派建筑的重要特色,在传统民居建筑流派中江南古典建筑中扮演重要角色,特指高于两山墙屋面的墙垣,也就是山墙的墙顶部分,因形状酷似马头,故称“马头墙”。观音兜,指妇女用的一种风帽,佛教徒也用它来遮挡寒冷,多见于徽派建筑,山墙、门头常采用这种形式。漏窗,俗称漏花窗,是窗洞内有漏空图案,起通风采光的作用,是园墙的一种装饰。漏窗一般用于小视距的空间,免除小空间的闭塞感,增加空间层次,做到小中见大。雀替原是放在柱子上端用来与柱子共同承受上部压力的物件,位置在梁与柱或枋与柱的交接处,除了具有承重作用外,还可以减少梁、枋的跨距或是增加梁头的抗剪能力。挂落是中国传统建筑中额枋下的一种构件,常用镂空的木格或雕花板做成,用作装饰或划分空间。

4 结语

无锡作为一座有着文化底蕴的城市,通过地铁出入口这一小而精的媒介,努力做到“重现风貌,延续文脉”,最直观的通过出入口造型展示出城市历史内涵。

地铁作为国家推崇的新兴交通产业,出入口的造型像乘坐地铁的人们,无论是这座城市常住居民还是初来旅游的客人,都是一个有说服力的建筑表达手法,而这样的特征性、识别性,也有利于提升交通建筑的整体形象,最终达到激发活力、突显价值、永续利用的目的。

猜你喜欢

江南水乡徽派无锡
徽派园林与城市景观的融入
无锡一棉
无锡确定11月1日为“无锡企业家日”
江南水乡
徽派传统建筑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运用
江南水乡古镇保护与发展的量化研究
梦里的水乡
山水画般的徽派建筑
浅谈徽派“马头墙”在现代建筑中的运用与演变
轻轻松松聊汉语——去无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