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挖家庭因素,推动问题学生管理

2020-11-02韩丹玉

中文信息 2020年9期
关键词:家庭因素问题学生实施策略

韩丹玉

摘 要:现当代由于家庭、社会等不良因素的影响,一些学生在思想、认识、心理、行为、学习等方面偏离常态,需要他人帮助。深挖这些学生的家庭因素,有利于我们找准处理问题的方向,实施更有效的管理策略。

关键词:问题学生 家庭因素 实施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20)09-0-01

随着现代化发展,家长对孩子的成绩要求越来越高。殊不知这样只看重分数而忽视德育的行为会对孩子造成巨大不良的影响。班级学生问题层出不穷,给班主任德育工作造成巨大的压力。笔者从教生涯中面对形形色色的“问题学生”。有沉迷于手机网络不守纪律的,和老师发生冲突的,更有自闭忧郁出现严重心理障碍的,还有的是几类的杂交。他们容易在班级中引起不良反应,所以处理这些“问题学生”迫在眉睫。可是,当我们深挖这些“问题学生”的时候,会发现问题的症结所在,一般都是因为一个家庭出了问题。所以,要想深入解决这些“问题学生”的问题,必须深挖其家庭因素,因地制宜,才能“对症下药”,达到药到病除的效果。

一、问题学生界定

问题学生,顾名思义,就是出了问题的学生,根据《问题学生诊疗手册》中王晓春老师的说法。他认为,问题学生指品德、学习态度、心理等方面,任何一个方面存在较为严重的问题即是问题学生,而问题学生一般都不只一个方面有问题。

二、問题学生管理策略

1.早恋型——不草木皆兵,正确引导

初中生早恋问题一直是一个既公开又隐蔽的问题,很多一线教师谈及学生早恋,总是风声鹤唳、草木皆兵。一旦发现学生有什么风吹草动,就立即横加干涉,不断找学生谈话,大讲特讲早恋的危害。更有甚者严令禁止男女学生交往,一有情况就开班会点名批评,严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

其实初中学生正处于一个生理发育期,这个时期的初中生第二性征显著,生理上的快速发展使得他们对异性充满了好奇心。同时,他们的心理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他们渴望得到同伴的认同,希望得到异性的接纳与赏识。另外,原生家庭也在这些早恋的问题学生起了催化剂的作用。笔者研究发现,很多早恋的问题学生往往是一些单亲家庭或者和父母关系过分紧张的孩子。他们从父母那里得不到精神安慰,久而久之,遇到问题不愿也不会找父母商量解决。这个时候,他们往往更喜欢和异性交流。

我们班的小铭(化名)就是这样一个女生,因为父母从小离异,她一直和父亲生活,父亲平时忙于工作,她和父亲的关系越来越僵硬,加之平时住校,只有周五傍晚才回家。久而久之,她和父亲的隔膜越来越深。长期父爱的缺失加剧了她对异性的渴求。所以她恋爱了,班级同学和我说,她和初三的一个男生成双成对,搂搂抱抱。得知这个消息,我本想把小铭(化名)叫过来,大谈特谈早恋的危害,狠狠地批评一顿。后来我考虑到她家庭的因素,决定先和她父亲谈谈,了解近期家庭情况再和小铭(化名)谈话。我先询问了其父她在家的情况,告诉其父小铭(化名)有早恋的倾向,希望他平时在家多给予她精神上的关爱。有了对她家庭情况的了解,我在处理她早恋问题的谈话上更有针对性。我先承认她处于青春朦胧期,对于异性充满幻想是正常的,再慢慢引导她,她的行为,与其是在说谈恋爱,不如说是在找一个爸爸的替代者。通过一次次谈话、引导,我慢慢走进了小铭内心,她也渐渐地学会了和父亲沟通交流,亲子关系得到了缓解。试想,如果我当时不分青红皂白,对小铭(化名)一顿臭骂,让她爸爸在家对她进行监管式的教育,那么小铭(化名)对于异性的爱不仅不会消除,反而会向错误的方向急剧发展。结合学生的家庭因素,针对原因有效谈话,不草木皆兵,这是我们作为班主任对学生该做的。

2.厌学迟到型——深入家访,了解原因

我们班的小阮(化名)有着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可是她总是睡不够。每天早晨同学们都到校开始早读了,她才姗姗来迟。这个问题我已经严肃批评了她好多次,都不管用,无奈之下我只好请了家长。没想到请来的家长和我大倒苦水,在我苦恼之际,我的师傅向我指了一条明路,她和我说,你不妨去他们家看看,我照着师傅说的话,对其进行了家访。

小阮(化名)的家布置得很温馨,客厅沙发上放满了玩偶,小阮(化名)的床是上下铺的双人床,床上也堆满了玩偶。这样看来,小阮(化名)心理年龄应该很幼稚吧!这次家访收获颇丰,我发现小阮的赖床是有原因的,一来是从小养成的习惯,其父每天晚上打游戏打到后半夜,其母工作三班倒,有时候是上通宵夜班,白天睡觉,所以小阮睡眠时间从小没有规律化,加之进入初中后沉迷于手机小说,每天看到后半夜,难怪早上起不来了。

了解了原因后就是“对症下药”了,我对小阮妈妈提出断网,另外希望她爸爸给女儿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慢慢地,小阮睡眠渐渐地有规律了,迟到的次数越来越少了。

正如我国著名学者叶澜早已认识到的那样 “要进行对人性善恶问题的评价, 不如先转化为对人的需要的研究更有意义”,若我着急给小阮(化名)扣下了“问题学生”的帽子,没有深入家访,放纵其迟到,长此以往,小阮(化名)会变得对任何事情都没有责任意义,也就真的成了“问题学生”。可见,家庭因素在一个学生的问题上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我们班主任在处理问题的时候不容忽视。

3.心理抑郁型——多次谈话,暖心送春风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加快,班里父母离异的孩子逐渐增多,有的发展成为心理抑郁。小童(化名)就是这样一个孩子。父母在其小学就离异了,她随父亲生活,也许是父母长期不和,小童(化名)表面上热情开朗,底子里确十分缺乏爱,她的胳膊上更出现了道道伤痕,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疼在心里。

我先和其父母单独聊天,告知其孩子在校表现,让他们虽然分开了,也不要减少对孩子的爱。在学校里,我每周和小童(化名)谈心,春风化雨似的,我慢慢地走进了她的内心。

特殊家庭的孩子可能容易出现问题,只有耐心,多和其父母沟通,多和孩子沟通,才能走入孩子的内心。问题学生千千万,每个问题学生背后往往存在一个“问题家庭”,在家庭的影响下,他们的问题变得越来越严重,深入了解问题学生背后的家庭因素,不给他们贴标签,如此,才能使管理更具时效。

参考文献

[1]王晓春.问题学生诊疗手册[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王娜娜,高磊.论初中生早恋成因及对策[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2(02):113-114.

[3]叶澜.教育概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猜你喜欢

家庭因素问题学生实施策略
受教师欢迎的幼儿家庭因素研究
多子女家庭对中职学生行为习惯影响个案研究
浅谈问题学生的转化
浅谈小学语文趣味识字教学
ERP在大型购物中心的应用研究
关于家庭因素对五年制高职学生道德情感影响的调研
关于家庭因素对于大学新生心理问题影响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