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职护理专业学生特点及施教对策分析

2020-11-02刘芳田琴

教育教学论坛 2020年43期
关键词:高职护生学习热情自信心

刘芳 田琴

[摘 要] 高职护理专业学生基础相对较薄弱,对晦涩难懂的生理学知识难以较好掌握,因此极易产生厌学情绪,增加了教学的难度。教师首要要做的就是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同时增加师生间的互动,联系随手可得、可演示的例子,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鼓励学生多提问,多思考,实实在在感受到学习生理学的奇妙及意义。

[关键词] 高职护生;生理学;自信心;学习热情

[作者简介] 刘 芳(1988—),女,湖北荆州人,硕士,遵义医科大学珠海校区基础医学系助理实验师,研究方向为基础医学;田 琴(1988—),女(土家族),贵州铜仁人,本科,贵州健康职业学院基础医学部讲师,研究方向为基础医学。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0)43-0361-02    [收稿日期] 2020-03-23

一、生理学课程在高职护理专业中的地位

生理学在临床医学及医学相关专业训练中都是一门基础性的课程,是学习专业课程的基础,因此对医学生来说是一门必不可少又极其重要的基础性学科。高职护理专业教育旨在为广大社会基层包括社区、县、乡镇、村培养合格的职业护理人才,提高人民群众的医疗卫生水平,弥合我国现阶段极大的医护人才的缺口及分布不均问题。所以,并不能因为是高职护理专业就放松对人才培养的专业要求。根据现阶段的高职教育理念:“要教给学生够学、够用的知识,要努力将每一块的知识设计成一个工作工程,让学生领会了,会做了(姜大源教授关于工作过程的观点)[1-2]”,即要求学生掌握必要的理论知识并建立与临床应用间的联系,且能够灵活运用。那么,生理学作为一门基础性的学科,对于学生职业知识和职业思维的构建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是联系临床相关知识的重要节点。

二、高职护理专业学生的思维方法及认知特點

高职护理专业学生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通过高中的学习毕业后入学的,另一类是完成义务教育后,再经过三年的中等职业教育后入学的。第一类学生综合基础知识较好,但思维的灵活性较缺乏,职业意识有待建立;第二类学生因为经过了三年的职业教育训练,还经过了临床见习与实习,职业意识较强,但综合思维能力较差。还需要补充说明的一点是:此类学生中可能还有一部分是三年的中等职业教育与现在的高职专业不相吻合的,这类学生的知识基础差,是三类学生中最需要教师关注的群体。相较于本科生,高职学生普遍来说综合知识能力与综合思维能力相对较差,对于护理专业的学生来说,主要表现在数理能力较差。同时不容忽视的一点是:高职学生普遍存在自信心相对不足的心理状态[3-4]。通过高考入学的学生有可能还沉浸在高考失败的阴影里;而中职学校毕业的学生又可能因为没有经过高中的学习,觉得较高中上来的学生综合知识及技能的不足,有研究对普招高职护生和和三校生(来自技工学校、中职、职业高中)课程成绩对比发现:普高生在一些基础学科上的成绩要优于三校生[5]。中职所学专业和现在高职专业不符的学生面临的心理压力更大,一是觉得自己综合知识等方面不如高中毕业的学生,二是认为自己从未接触过本专业的学习,较中高职专业一致的学生也有太多的不足。

三、生理学课程在高职护理专业中的授课特点

生理学的课程教学在高职护理院校中常常面临一个较尴尬的处境,即大家都认为必不可少,但实际真正重视的院校又较少,特别是对于一些教学设施与资源相对缺乏的院校和地区,它远不如一些密切相关的临床课程受到重视,如基础护理学、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而另一方面,教师教授起来又比较困难,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难以调动,故在学生心中生理学一直存在一个枯燥且晦涩难懂的印象。教师教学方面也无奈地存在一个灌输的嫌疑。

四、施教对策实践及分析

鉴于高职护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及学生特点,生理学课程教学应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其学习生理学的学习兴趣及自信,舍弃理论性太强的知识点,难点勿讲过深,内容突出“实用”“够用”原则,同时带入人文教育理念,培养学生对生命的敬畏心与关怀心,这样在以后的工作与生活中才能更好地协调自我身心、爱护病人[5]。

针对高职护理专业学生的学习背景及心理特点及生理学在高职护理专业中的授课现状,笔者认为要想帮助学生取得好的学习效果及助力其个人的成长与发展,最首要的就是要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及自我满意度,引导学生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专业的学习中来,主动去了解学生,增加师生间的互动,同时要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充分备课,收集案例资料,在引导学生知识学习的同时不忘对其思维的启发,翻转课堂,把课堂学习变成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与启发下的一次次知识的探索与问题的追问,进而联系实际生活与临床,启迪思考,提升对生命的认知。

在此针对具体知识点的学习进行举例展示。例如在讲感官功能这一章节时,首先引导学生讨论头面部的感官有哪些,分别有哪些作用,并联系前面的知识点,如头面部的感觉器官有眼、耳、鼻、口,眼睛的作用除了能视物外,还能与大脑的神经系统结合起来判断实物的远近,所以一个从小就失明的患者,待其年老时通过视网膜移植手术恢复视力,是不能够对物体的远近做出判断的;耳朵除了能做出听觉判断外,其前庭还能够感受位置觉,晕车的人就是因为前庭器官敏感的缘故;鼻子是感受嗅觉的,它还能帮助人形成特殊的嗅觉记忆;口里的舌头结合牙齿的咀嚼和唾液的作用,其背侧的味觉感受器能帮助人感受丰富的味觉,嘴唇和舌头还能感受食物的温度。所有这些功能的形成都离不开大脑这个复杂的中枢。所以,大家看看我们所习以为常的拥有是多么地宝贵,我们要珍视它们,保护它们,并应用它们丰富我们的认知和心灵。讨论总结后再引出当堂课的内容。通过此种方法,先调动学生的思考与兴趣,再讲授,讨论、总结,所取得的课堂效果较单纯的讲授法要好,学生的课堂注意力、集中率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被调动起来了,平常的课堂测验表现也提高了。后面将会对全院学生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一个整体的统计学研究分析。

五、讨论

不少研究都表明自信心、学习动力及学业自我效能感,对学生的学业成绩、成就等有着重要影响,高职生的学业自我效能感普遍处于中等偏下水平[3-4]。医学相关专业学习内容多且复杂,对学生的学习信心与学习能力要求较高,这就对医学高职院校及教师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其学业自我效能感、帮助其取得较好的学业成绩、助力其自身发展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笔者认为制约高职护生学习本门课程的学习热情与学习效果的主要主观原因是学生的心灵未打开,认为自己不能够很好地掌握本门课程。结合自身实践,笔者认为一方面要主动地去了解他们,倾听他们,鼓励他们,充满热情地相信他们。另一方面教师要在不断地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因材施教,不断地探索改进教学方法,提高业务水平,真正做到老师和学生一起进步。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发现学生的优点,对于进步及时给予肯定与评价,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信心与热情。

参考文献

[1]姜大源.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的结构逻辑[J].教育与职业,2017(13):5-12.

[2]姜大源.课程开发关键:结构问题[J].世界教育信息2018(21):53-54.

[3]彭迎春.高职大学生自信心现状调查及其教育对策研[J].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127-130.

[4]徐文慧,赵学芳等.医学相关类高职生学业自我效能感现状及提高对策[J].医学教育管理,2019(4):377-382.

[5]李娜,张妤,等.不同生源高职生学生成绩对比与分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9(15):257-259.

[6]谯邦兴.浅析高职护理专业生理学教学改革[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9(2):87-90.

猜你喜欢

高职护生学习热情自信心
运用情景会话构建高效的初中英语课堂教学
高职护生学习态度和专业兴趣调查及分析
高职护生参加育婴师培训优势的调查与分析
高职在校护生的职业自我概念及影响因素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