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漫画征战国际漫画大赛四十年综述

2020-11-02齐敬岩

文艺生活·上旬刊 2020年7期
关键词:话语权

摘要:本文回顾了中国漫画征战国际漫画大赛四十年的历史,总结经验教训,提出话语权和话语体系建立、职业漫画竞技规律等重要观点,对新时代中国漫画承载文明交流、文化传承责任予以强调。

关键词:中国漫画  国际漫画大赛  话语权

国际漫画大赛的历史并不长,却发展迅猛,前途光明,不可限量。它不仅是世界各国漫画家比智慧、比幽默的竞赛,更随着比赛体系不断成熟,成为东西方文明交汇融合的重要平台。

一、国际漫画大赛的由来和发展

1948年的欧洲,意大利致力于战后重建,在南方海滨城市波尔地格拉,设想利用其丰富旅游资源拉动经济建设。当地旅游组织领袖帕法托突发奇想,尝试组织了首届意大利国际幽默大赛,成功吸引了世界关注的目光,这就是世界上最早组织的国际漫画大赛,帕法托无意中成了创始人。最初的比赛规定,参赛者至少要在四个国家发表过作品,并提供所发作品的剪报。今天这一限制取消了,任何人都可以免费参赛。

1962年比利时也在海滨城市克诺克海斯特举办漫画节。从第八届起开始有国外作品参加,具有了国际漫画节的性质。其后,保加利亚将比赛项目扩大到七项,大赛规则不断规范和完善。例如比赛规则中明确规定:“有损任何一国的国家尊严”及“宣扬暴力、色情或宗教狂热”的作品不得参赛。这一规定,成为国际漫画大赛的共识。

1979年的亚洲,日本读卖新闻社举办的首届国际新闻漫画大奖赛将漫画大赛推向一个新高度。首先大赛的宗旨,脱离商业的目的性需要,明确提出大赛举办的文化意义,在于发掘世界各地有才能的漫画家,加强研究这种多样化的国际语言——漫画文化,以促进国际文化交流。其次是规模,每届参展作品多达1万余件,来自约60个国家及地区,被称为世界最大规模的“漫画奥林匹克”竞技比赛。于1979年开始,每年举行一次,共办了29届,到2009年停办。

此后,国际漫画大赛重心西移,西亚的伊朗成为最强的漫画大国,参数人数和作品质量,均列世界前列。罗马尼亚成为新贵,拥有世界第一漫画资源网站,叙利亚也成为国际漫赛的信息中心。随着网络互通互连,丰厚的大赛奖金,幽默的漫画艺术,平等、公平、公正的竞赛环境和规则,吸引着世界漫画家踊跃参加。

二、中国漫画征战国际漫画大赛综合情况

十年一个艺术周期,中国漫画在国际漫赛经过了四个阶段。

1.第一个十年(1979-1988):外赛初试水

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1976年结束文革,1978年改革开放。1979年日本漫画代表团访华,1980年中国漫画代表团回访日本。中日漫画互访是新中国成立三十年首次开展的文化交流,也打开了与世界漫画交流的窗口。当时日本的漫画产业非常发达,而中国当时并没有纯粹的职业漫画家,漫画家大多数是报刊和出版社的美术编辑。中国漫画经历过文革,处于止步萧条状态,漫画队伍也是青黄不接。随着中日互访,1979年日本首届读卖新闻漫画大赛,组办方以信函的方式邀请中国漫画家参赛,中国漫画家收到比赛信息后,再分享给同行,成为中国漫画家最早参加的国际性漫画活动。职业的敏感,对于外赛的选择,十分谨慎小心。从参赛结果看,中国参赛获奖入选的漫画家几乎没有年轻人。因此这十年,外赛主要集中在读卖新闻大赛,欧洲漫赛也偶有涉足。由于比赛信息不畅,不熟悉国际漫赛规则和创作规律,十年时间成绩惨淡,没有取得真正有影响力的奖项和战绩。

2.第二个十年(1989-1998):成长和收获

日本漫赛的成功,榜样示范效应明显。有的登报宣传、单位记功奖励,甚至直接涨了工资,给中国漫画以巨大的鼓舞。而且大赛奖金也足够吸引人:读卖新闻大赛奖项有大奖、近藤日出造奖(第二名)、金奖(第三、四名),评选委员特别奖(第五至第九名)和25个优秀奖。大奖奖金100万日元,按当时的汇率,相当于7100元人民币,最低奖项的优秀奖,奖金也有10万日元。当时普通中国人的月平均工资为40元左右,“万元户”是先富起来的概念和象征。漫赛奖金无益于今天头奖彩票。读卖新闻奖金总额560万日元,日本雄厚的经济基础为漫画大赛提供了有力支撑,吸引了世界各国漫画家的踊跃参加,中国漫画参赛者每年达数百人之多。虽然这一时期的国际漫赛信息仍不畅通,但在第二个十年里,中国漫画在奖项上档次晋级了,多次取得前三甚至大奖的好成绩。

1991年黎青获得第13届日本读卖新闻漫赛大奖,这是中国在国际大赛中获得的第一个大奖;赵晓苏、徐鹏飞、金晖先后获得14、16、17届近藤日出造獎。英雄不问出处,一切以作品实力说话,直接打破资历、背景、学历的束缚和影响,漫坛新军脱颖而出:郑辛遥、夏大川、金晖、谭丽云等年轻人迅速崛起。夏大川与金晖都是1969年出生,成绩更加突出。国际大赛的历练,也为中国漫画培养了一支队伍骨干和中坚力量。2006年以来,徐鹏飞、黎青接续担任中美协漫画艺委主任,37岁的夏大川成为艺委会最年轻的秘书长、委员。其他漫赛获奖者也先后在全国、省、市漫协任职。

3.第三个十年(1999-2008):辉煌和繁荣

互联网的发展,使漫赛资讯变得畅通、便利、迅捷。笔者就是这一时期首次接触到国际漫画比赛。2002年偶然在街边报刊亭买了一本《漫画大王》杂志,内页有一则比利时第4届国际漫画大赛征稿信息。按比赛要求创作了漫画《蚊子清洁》投稿并成功入选。收到漫画组委会寄来的漫画作品集,更激发了参赛的信心和热情。更加公开的信息渠道,免费参赛、门槛不高的国际漫画大赛,吸引更多中国漫画作者参加比赛,这个时期是中国漫画成绩辉煌的时代:斩金夺银很平常,相关网站专门制作“国际漫画竞赛中国十强榜”,统计中国漫画家的获奖情况。2005年出版的《征服世界的中国漫画》,辑录了国际漫赛中获奖漫画家和作品,一本不够用,连出了三本。

4.第四个十年(2009-2018):规模和数量

2009年国际漫画大赛出现一个转折点,由于纸媒没落,报社无力再承办大赛,日本读卖新闻漫画大赛停办。同属东方文明话语体系的中国、日本和韩国,在文化背景上有着些许共通、相连之处。中日还曾联合举办过成语主题、悟空杯等漫画大赛,中日韩条漫大赛等。这对非同一文明体系、文化背景的欧洲和西亚来说,难度有些大。在西方文明漫画话语权和话语体系里,面对西亚的强劲崛起和欧洲老牌漫赛劲旅,中国参赛漫画家始终保持着积极强劲的参赛态势。以HUMODEVA为例,中国参赛漫画家36人,入选作品126件,仅随伊朗,占据着世界第二,比照读卖大赛时期的热度不可同日而语。这一时期,国际漫画大赛渐渐常态化,每年举办的比赛近200场次。伴随中国取代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漫画承载中国文化,成为一张靓丽的文化名片。

三、当前中国漫画征战国际漫赛需关注的几个问题

中国参加国际漫画竞赛的作品数量和质量,都占有较大的权重和体量。但从取得成绩看,还不尽如人意,尤其近年来,大奖数量较少,担任评委的机会也不多。

1.加强新时代中国特色的漫画话语权和话语体系建设

以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文艺的重要论述,尤其是在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为指导,构建起新时代中国特色的中国漫画话语权和话语体系。一是坚守东方文明的主体意识,讲好中国故事。参加国际漫画比赛,要接受约定俗成的漫画语言和程式。这就意味着,在国内一看就懂的漫画,西方评委可能不理解不明白,西方固有漫画话语体系里需要接纳中国元素。例如漫画符号语言里的乞丐,中国传统绘画形象是衣衫褴褛手拎打狗棒、端个破碗在村里挨家串户“要饭的”。而西方漫画语境里则是城市失业破产的绅士,坐在地上、把礼帽倒置接受人们施舍。参加国际比赛,要考虑西方文化的接受程度,多添些笔墨、做些语境补充和说明。表现中国漫画语境里的乞丐,增加一个向碗里投币的设定,不就清楚明显了吗?中国文化源远流长,经史子集、神话典故,都可以拿来处理。二是充分发挥中国传统文化的长处和优势。中国水墨,墨分五色、水天一体,有着悠久历史的传统绘画,但有的欧洲评委却将其归类于现代艺术,说明并未完全理解这一艺术形式。对于面体的理解和处理,西方的素描更胜一筹,但线描却是中国绘画的优长。在肖像漫画比赛中,西方素描派能纤毫毕现般立体刻画,中国现代美术学的是西方的素描,学生在师父面前并不占优势。但是用中国线描加水墨渲染,就常常能够获得西方评委的青睐,中国水墨的历史感是日积月累岁月沉淀下来的,其魅力无语言表,却能征服人心和眼睛。三是构建中国特色的话语体系。中国举办的王阳明、孔子等中国元素主题的国际漫画大赛,加强了中国漫画话语权。中国有十四亿人口、五千年的文明历史,有资格确定自己的审美标准。中国漫画的话语体系,就是以中国文化为主的漫画欣赏、评价标准的量化和细化,包括主题契合、内容表现、幽默效果、表现技法、思想深度等方面。它是剥离了个人主观好恶,完整、系统、不断自我完善修正的评价体系。四是争取评委法立法。严肃打击评选过程中的暗箱操作,使评委真正具有专业性,保证获奖作品名副其实。话语权和话语体系,是信誉的积累、法规的强制性,是固化中国漫画话语权的重要途径。

2.提高中国漫画竞争实力应注意的几个节点

一是视觉冲击力。无论恶俗还是笨拙,刺眼还是怪异,颜色鲜艳还是沉重,一个标准,就是在画面视觉上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评委最后确定优胜作品,一定是留在脑海里的印象最深刻的漫画。再契合主题的漫画,也不如印象深刻更胜一筹。二是幽默的表达。思想深刻、观点鲜明,已经比较完美的漫画,但最后一定要用幽默来收官,否则就不是漫画而是宣传画了。在创作构思的最后阶段,要考虑幽默的表达、曲意的夸张,取得意味深长的笑话效果和回味空间。三是画面含意深厚。画面如果一眼就让人看得透彻想明白,甚至眼睛一扫都不用过脑思考,这样的漫画也是失败的。要在画面视点和故事看点上下功夫,在一尺见方的画纸上讲一个荡气回肠的故事,让人的眼球多停留一下,就是成功。四是要有读图猜谜般的快感。画面表达上,要留有猜想的空间和悬疑之处,思考一翻,想了又想,然后恍然大悟的才有可能打动评委。这样的漫画是谜面,漫画就是制谜,谜底案需要经过思考、琢磨才能得出,这样的漫画,更高一筹。为了讲好一个故事,需要挖空心思百般设定。

3.遵循竞技漫画艺术规律早出成绩快出成绩

分析中国漫画家参赛获奖40年来的大数据,有一些竞赛规律还是要重视和遵循。一是漫画艺术需要勤奋更要天赋。很少有像乌克兰天才漫画家科索布金那样,一生致力于漫画竞赛,获得300多个大奖。珍惜有效的艺术生命,永葆创作激情和热情,提高艺术生命燃烧的质量。通过比赛,以赛代练,不断积累扩展才艺,厚积薄发,全面提升漫画艺术素养。二是重视35-46岁出成绩的黄金期。年龄过小,经历阅历缺乏,思想难以深刻,优点则是精力充沛,学习能力强,画面效果惊人。相对来讲,五六十岁的漫画人,创作套路容易固化,一旦形成痼癖习惯,很难改变。珍惜个人创作的黄金期,力争早出成绩多出成绩。三是创意灵感是漫画的核心。一个精巧的创意,并非来自勤奋苦学,那么放轻松一些,以平常的心态创作就好。同时,对自己的漫画艺术能力有一个正确的评估,颠峰状态拼搏三年还不出成绩,提升空间也就不大了。但凡竞技都需要有天赋和悟性。竞技体育有淘汰退役,漫赛也同样,盲目蒙撞碰运气,不是现实选择。不参加比赛,也可以从事喜欢的漫画创作。四是职业心态下职业苦功夫。下棋的要打棋谱,体操要压腿,都讲的是基本功。漫画竞赛的基本功就是阅读比赛作品,罗马尼亚等知名网站提供了相关的资料,对这些资料,要下一番功夫认真揣磨钻研。日积月累,水到渠成。五是永远不要抄袭。国内对抄袭现象,虽人人痛恨,但真打官司的没几个,一忍了之。但国际漫赛认为漫画撞车是有可能的,定义为相似,并将漫画作品对比公布出来。官方的揭发比个案处理影响深远得多。还有就是作品不要忘记签名,否则时间长了没有谁还记得一幅漫画是谁的。养成这个良好的习惯吧。

参考书目:

[1]刘建平.中国漫画精品欣赏[M].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996年6月.

[2]丁聪.读卖国际漫画大奖赛十周年展[M].北京:中国日报社,1989年5月.

[3]西丁.美术辞林漫画艺术卷[M].西安: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年11月.

[4]王焕青.征服世界的中国漫画(1、2、3集)[M].北京:现代出版社,2005年5月.

[5]徐鹏飞.中外获奖漫画[M].桂林:漓江出版社,2003年7月.

作者簡介:齐敬岩,中国新闻漫画研究会会员、辽宁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大连漫画艺委员理事,现任大连齐凡夫动漫有限公司动漫部主任。漫画作品33次入选世界上20个国家组织举办的国际漫画大赛,获得二等奖2次、优秀奖3次。发表漫画理论研讨文章5篇、漫画作品300余幅。先后担任2018年土耳其UWC首届漫画大赛、国际环保四联漫画大赛评委。

猜你喜欢

话语权
话语权是一种暴力
陈年凡客创始人
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话语权研究
争衡·重塑·掌控
如何增强政治认同和道路自信
海外新华侨华人社团与国家“软实力”建设研究
新媒体时代的传统媒体话语权提升研究
《黄色墙纸》的女性主义解读
婚姻里的“话语权”
话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