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源CT在胸痛三联征病因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2020-11-01孟岳

康颐 2020年12期
关键词:临床应用价值

孟岳

【摘要】目的:对双源CT在胸痛三联征病因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方法:选取医院2019年3月-2020年3月的50例患者作为双源CT回顾性心电门控成像,将采集到的图像进行最大密度投影、多平面充足和曲面充足以及容积再现技术来对图像成像质量进行分析评价,并且要提供临床诊断。结果:所有患者都可清晰的显示冠状动脉主干及主要分支、肺动脉及其分支、胸主动脉及胸部其他结构。结论:采用双源CT能够一次扫描完成肺动脉、胸主动脉和冠状动脉的检查,并且图像的质量可以对临床的诊断需求进行满足,在胸痛三联征病因诊断当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应用。

【关键词】双源CT;胸痛三联征;病因诊断;临床应用价值

【中图分类号】R816.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0.12.163

引言

急性胸痛是在临床上比较常见的急症,它所指的就是急性冠脉综合征、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及肺动脉栓塞,其病情比较凶险,并且有着非常高的死亡率。在临床上的医生的都是采用多种常规的检查方式来进行诊断和筛查,但是比较容易出现漏诊和误诊的现象。在近些年的发展当中,双源CT胸痛三联检查能够通过一次扫描就同时的清晰显示冠状动脉、胸主动脉、肺动脉及胸部其他结构,在临床的急性胸痛病因诊断当中具有比较大的优势。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医院2019年3月-2020年3月的50例患者作为双源CT回顾性心电门控成像,临床表现为痛、胸闷憋气、心前区不适,部分表现有放射痛,年龄集中在33~77岁。

1.2检查前准备

在双源CT臊面之前需要禁食咖啡因类的食品,并且对于心率在70/min以上的患者来说,需要推荐使用降低心率的药物,通过这样的方式来让冠状动脉可以得到更好的显示。在扫描之前的2~3min,可以使用硝酸某油气雾剂,舌下喷雾的方式来实现对冠状动脉的扩张,同时还要对患者的呼吸进行训练,让其可以更好的配合好扫描的工作。

1.3研究方法

本次的研究主要是采用西门子双源CT来实施胸痛三联检查。在具体的扫描之前需要按照标准的位置来对心电导联线进行连接,其扫描的范围主要是从主动脉弓到心底膈面下2.0cm的位置。采集成像数据主要是采用0.33s/周的X线管,然后采用5.0ml/s的流率使用双筒高压注射器的方式在肘前静脉注入100ml非离子对比剂和生理盐水。另外还需要采用团注实验法来确定延迟时间,并且要将举区设在升主动脉根部。总体来说,在扫描的时候需要采用回顾心电门控技术。

1.4图像重建和病变分析

在完成扫描之后,可以通过机器内的bestphase软件来实现对最佳舒张期和最佳收缩期的自动化重建,完成重建之后再将数据传输到工作站当中,并且还要利用Ins-pace软件重建出VR图像,如果没有出现伪影或断层的现象,需要利用最大密度投影和多面重组来进行血管的分析。在开展扫描工作的过程中,一旦出现心率失常的现象,就需要进行心电编辑,然后重建出最佳期相,再进行冠状动脉血管的分析。对于肺动脉和主动脉可对目标血管VR重建,通过对不同的方位进行旋转之后可以更好的观察好病变现象,对于重点的观察的部位还需要进行MIP、CPR重建的工作。在开展图像重建和病变分析的时候,需要由两位具备心血管影像诊断经验的医师来做出诊断处理。

1.5图像评价质量方法

在对冠状动脉进行分析的时候,需要将美国心脏病学会的分段发作为主要的依据,然后对其中的13个节段进行分析处理,并且要保证受评价的血管直径要保持在≥1.5mm。冠状动脉的狭窄程度可以分为轻度狭窄、中度狭窄和重度狭窄以及闭塞。

2 结果

所有的50例患者都可以清晰显示冠状动脉主干及主要分支、肺动脉及其分支、胸主动脉及胸部其他结构。发现冠状动脉狭窄≥50%者12例,共15支冠状动脉狭窄,肺动脉栓塞10例,主动脉夹层8例,5例未见异常。

3 讨论

急性胸痛的原因是非常多的,其中可以危及到生命的常见病变包括急性心肌梗死、主动脉夹层、肺动脉栓塞等,这些病变常被称为急性胸痛三联征。胸痛三联征在影像学专业中主要是将胸痛作为主要表现的三种疾病,这三种疾病有发病凶险、误诊率和死亡率的特点。急性胸痛三联征在临床上的主要表现就是胸痛、呼吸困难和咯血。该病的病因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并且症状也缺乏特异性,起病比较急,同时表现也比较凶险,为了做出更为明确的诊断和鉴别,需要采用多种常规检查方法来做好相互的结合,进而实现后续的筛查工作。传统的多层CT虽然已经能够在心电门控下一次完成冠状动脉、肺动脉及胸主动脉检查,但是依旧存在着比较大的局限性,而双源CT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囊肿就完成对整个胸部的扫描工作,通过一次的强化扫描就能获得更为清晰的冠状动脉、肺动脉、胸主动脉的图像,是一种无创且快捷的扫描检查方式,在临床上的急性胸痛诊断中具有非常大的优异性。一般来说,在采用双源CT对急性胸痛三联征进行诊断的时候,需要根据目标血管的不同来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通过综合的应用MPR、MIP、VR等方式来提升对靶血管病变的诊断正确性。

本文主要是总结了50例患有急性胸痛三联征的患者的双源CT检查治疗,并且也对双源CT在本病中的临床诊断应用价值进行了一定的分析和评价,进一步的对该项检查方式的优势特点做出了一定的论证。但是双源CT比传统的螺旋CT检查具有更大的优势,但是也会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需要根据实际的情况来做出选择,同时要注意控制放射剂量。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双源CT具有较高的时间分辨率和空间分辨率,因此可以一次就完成胸痛三联征患者的检查,可以做大到同时的显示胸主动脉、肺动脉和冠状动

脉病变,具有便捷性和效率性的特点,而且可以实现对非血管性病变的准确诊断,是非常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应用的一种诊断检查方式,能够发挥出卓越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陈勇,薛鹏,康霞,杨继周,张斯佳,皇甫幼田.双源CT在胸痛三联征病因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J].医药论坛杂志,2012,33(01):20-22.

[2]陈军,陈蕾,赵英.应用雙源CT在急性胸痛三联征中的临床诊断评价[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5,26(06):732-733.

[3]张龙江,卢光明.全身CT血管成像诊断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2:158.

猜你喜欢

临床应用价值
宫颈液基细胞检查在宫颈癌筛查中的临床应用
探讨侧卧位在微创经皮肾镜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中心静脉置管在肿瘤内科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锥形束CT在口腔科的临床应用价值
非小细胞肺癌EGFR基因突变检测在临床中的应用及意义
晚期消化道恶性肿瘤姑息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评析
中西医结合疗法用于急性心肌梗死疾病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
中西医结合疗法用于急性心肌梗死疾病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
瑞舒伐他汀的药理分析及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应用价值
肺泡灌洗术与纤维支气管镜在肺不张诊治中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