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鞋店怎么度过零售“至暗时刻”?

2020-10-30欧阳海淼

服饰导报·鞋世界 2020年6期
关键词:关店鞋店常态

欧阳海淼

这篇文章约稿了很久,可我迟迟下不了筆。

因为我无法粉饰太平,说形势一片大好;可我也不忍大唱悲歌,浇灭一丝丝希望。我只能相对客观理性地来帮大家找寻生计。2020年的惨烈,可能是许多年后我们谈论起来都心有余悸的一年。尤其对于广大零售人来说,这一年似乎更加刻骨铭心,是完完全全的零售“至暗时刻”。今年有太多太多惨不忍睹,当下是否已经触底,实体零售门店的惨淡经营还要持续多久,谁也不好说。

从现在全球的疫情形势来看,毫无疑问,疫情防控已经进入了常态化阶段。哪怕我们再闭门不出,但是因为全世界疫情仍在爆发没有结束,我们就不可避免会受到影响。

欧阳老师生活在广州,最近一段时间,也非常荣幸地得知,广州被很多地方设为疫区,出去都要隔离14天。不知不觉中,广州人民就和勇敢的武汉人民划到同一个朋友圈了。但其实,生活在旋涡中心的我们,一切还好。

政府的大面积排查一方面造成了一部分民众的恐慌,但另一个方面,也是对老百姓最大的负责,可以及早发现无症状感染者,及早掐灭感染源,排查隔离。大街上还是车水马龙,小学生也陆续开始复学,只是大家都有意识地做好防护,减少室内聚集。而这种情况,可能也是常态化的,未来我们需要长期面对的。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可能一直呆在屋里,不可能因为零星散发的个别病例一直停滞所有的生活生产活动。那样的话,要不了多久,病毒没把人消灭,经济已经把人消灭了。与国外疫情尚未控制就复苏经济不同,我们是疫情基本控制时重启经济,是现阶段必须的,也是科学有序实施的。

但是零售行业的重启需要一个过程,目前仍处于“至暗时刻”。

毕竟,对老百姓来说,属于生活必需品范畴的,也就是生活的刚需,自然是放入首先重启的范围。而不属于生活必需品的,可能就是能缓则缓。放眼望去,超市和餐饮行业已慢慢复苏,而像服装鞋帽类的门店,却依旧门可罗雀。街头还有很多店面没有营业,有的是暂时的;而有的,可能再也不会开门迎客。

来自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20年1-2月同比下降20.5%,3月同比下降15.8%,4月同比下降7.5%。

这一个个下滑的数据触目惊心。

此时此刻,作为零售从业人,谈别的为时过早,最为关键的三个字:“活下去”!

那么,怎么活下去?

不要怕关店

频频关店,怕不怕?谁不怕呢?可一时的关店,是为了生存下去,为了日后能东山再起。

如果你有多家门店,此时已然支撑不了所有,那么大刀阔斧,紧缩银根,斩掉多余的枝蔓,留下主干,这棵大树才可以有足够的养分存活。

集中主要能量,保住相对优质的门店,起码暂时可以活下去。

当然,也有流动资金充裕的的人说,此时门店租金走低,可不可以趁机低价切入,多入手几家门店。此举唯劝慎重。

目前来看,“新冠”和“非典”不同,不会突然消失。客观地看,疫情造成的影响对未来几个月甚至今年一整年都会有影响。

因为防疫常态化的情况下,很多人哪怕疫情结束,也许还保留着疫期的习惯,戴口罩、少聚集,改变以往的消费习惯。例如大型的促销效果会受限,大街上随手拿着饮料奶茶的人也在减少,人们的购物习惯在改变,这些或多或少对各个行业都会产生影响。

所以,不止是抗疫常态化,零售门店应对市场低潮也会是常态化,预计起码到第四个季度,业绩能有回暖就算不错。所以,对于实体鞋店来说,这是一个凄凄惨惨戚戚的年份。

首先,活下去,是最直观的现实。

要因势而变

疫情期间,很多服装厂家转产防护服等物资,很多汽车厂家也开始生产口罩。没错,因时、因势而变,是应时而生的市场化需要。起码,得先活下去。

而门店,也是如此。

我们无法决定门店的产品,但我们可以因时而变,因势而变,改变我们的营销方式、服务方式。

实体店线下没有客流,想办法从线上引流。

顾客入店了,想办法做好客情维护,此时的一个顾客,你更要花平时十倍的心思去维护。因为平时的顾客,是帮你盈利的;而此时的顾客,是帮你活下去的。

平时没有送货上门的,可以线上成交,线下送货,甚至可以免费试穿送货上门。近的可以员工送,远的也可以和同城送货平台合作。

平时没有售后的,此时可以免费清护,增加在客户面前的曝光频率。

线下的促销不好做,想办法做线上的、长期的,能维系客情就多维系。

而这个时候,能因应事态而变化,激发你所有的能量,活下去,是最基本的现实。

有人就有一切

大至国家,小至团队,人是最重要的资产,有人就有一切。我们政府采用的是不惜一切代价挽救生命,其实也是践行这一条,有人就有一切。

而对门店来说,这个人,分为两方面,一个是内部的人,也就是员工,另一个是外部的人脉,也就是顾客。

门店内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保留你的核心员工,也是留住你的核心力量。实在没有能力留住,也要保持良好的感情联络,以备后期所需。因为开店最难的就是合适的人,优秀的员工是你最宝贵的财富。

毋庸置疑,今年一定是实体鞋店非常难过的一年。特殊时期,老板和员工一定要报团取暖。换句话说,萧条之际,轻易跳槽,对员工来说不是一件好事,今年肯定会有很多人失业,能保住一份稳定的工作,有稳定的收入,已属不易。

为什么很多人期待的疫情后报复性消费迟迟未来?

因为很多人不敢消费,疫情让更多人认清储蓄的重要性,何况有那么多人失业或收入降低。

对于老板来说,也承受不了人员频繁更替的沉没成本。所以,紧紧抱团,此时此刻,团队的凝聚,文化的灌输,对团队的关心,都应该超出以往,这样大家才会共克时艰。

要让员工有信心,这个信心,是对门店的信心,对老板的信心,对企业的信心。

而对于外部的人,我们的衣食父母——顾客,就更需要投入更多的情感去留住。有客户,有人脉,那就有东山再起的希望。和顾客保持高频互动,线下不见线上见,也许无意间就让你攒下人脉,业绩变现。

疫情对实体鞋店影响深远,能撑下来就是王者。今年没有关门大吉,你已然赢了。

猜你喜欢

关店鞋店常态
挑鞋子
小鸡开鞋店
鞋店“店外销售”方案
智珠二则
“5+2”“白+黑”是否应鼓励?
中国实体店关门名单
中国实体店关门名单
一种默契
习近平不要滥用“新常态”
公司寒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