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风情神韵,正自悠长

2020-10-30刘志坤

中学生阅读·高中·读写 2020年9期
关键词:小令首词流行音乐

刘志坤

也许同是篇幅短小的缘故吧,前人很喜欢拿绝句来比小令。清人顾璟芳就说,“词之小令,犹诗之绝句”。王国维也附议此说,认为“词中小令如绝句,长调似律诗”。

那么,到底多“小”才算是小令呢?清人毛先舒的观点是,五十八字以内都可算小令。夏承秦弥补其说,认为大体上“五十字以下为小令,一百字以下为中调”。并且说,这也只是约略而言,实用时大可不必如此拘泥。

总结来说,小令在篇幅上一定要够“小”。但是,如果你认为“小”就一定好写,那可就大错特错了。前人早就说过,小令“字句虽少,音节虽短,而风情神韵,正自悠长,作者须有一唱三叹之致,淡而艳,浅而深,近而远,方是胜场”。

如果学写小令,什么时期的作品可当范本呢?晚清学者沈祥龙在《论词随笔》中已给出答案:“此当求诸五代宋初诸家。”

诉衷情

[五代]顾夐

永夜抛人何处去?绝来音。香阁掩,眉敛,月将沉。争忍①不相寻?怨孤衾。换我心,为你心,始知相忆深。②

[注]①争忍:不忍。②换我心,为你心,始知相忆深:清代著名诗人、学者王士祯对这首词评价极高,认为南宋词人徐照《阮郎归》“妾心移得在君心,方知人恨深”句,全从顾夐这几句沿袭而来,并且这首词已经开了柳永一派的滥觞。

这首词开篇说“永夜抛人”,但长夜乃无生命的虚空之物,它怎能“抛人”而去呢?这里自然是指长夜即将过去,并且,深入一层想,女主人公一定会问:漫漫长夜,抛我而去的你去了哪里?被你抛却的我又该去哪里?

第二句则径直点明女主人公心情杂乱无法入眠的原因。原来,一切都源于那人和自己断绝了音讯,自己才“长夜漫漫无心睡眠”啊!我们要注意,这里的“来”(音),暗示她可能是有“去”(信)的,有“去”却无“来”,这真是无可奈何。掩上香阁,女主人公这是要外出排遣愁绪,还是夜色深沉,无奈地想悄然入睡?从“争忍不相寻”来看,好像是出去了;从“怨孤衾”看,又好像没出去,不仅没有出去,还敛起愁眉,怨对孤枕,外面“月将沉”。不过呢,这相思之心终究无法像月亮那样沉寂下去。至末尾三句,女主人公情感突然爆发:将你的心换成我的心,感受到心的悸动,你就知道我对你的相思是多么刻骨铭心!

有人认为,“词中小令,收处贵含蓄”。但这首词的末尾处毫不掩饰,尽情抒怀。王士祯称其“自是透骨情语”,评论可谓贴切。

女冠子

[五代]韦庄

四月十七,正是去年今日,别君时。忍泪佯低面,含羞半敛眉。不知魂已断,空有梦相随。除却天边月,没人知。

词的上片写道:今天是四月十七,是个重要的日子。因为自上次一别,到今天为止,足足一年整了。想想那时分别的场景,当時的我强自忍泪,怕你看到嘲笑,所以羞涩地想低头敛眉,但这种女性的矜持和小心思,怎能掩饰得住真情呢?

和“佯”字一样,“含羞半敛眉”的“半”字下语极佳,很有分寸感,展现出女主人公在羞涩和不舍之间的两难。就像元稹《莺莺传》里崔莺莺写给张生的那首诗:“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拂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如果是门扉“全开”,就失了矜持,唯有“半开”,方能点出那朦胧含蓄的情意,也符合大家闺秀的身份。元代姚燧《凭栏人》:“欲寄君衣君不还,不寄君衣君又寒。寄与不寄间,妾身千万难。”表情达意,亦同此理。

女主人公念及去年今日的情形,不觉意断魂销,自然带起下片。“日日思君不见君”,现实中无法达成心愿,也只能寄希望于梦中了。这心事除了天上的月亮,没人知道。这里自然是暗示夜晚常于月下徘徊,这月亮就成了心事的见证者。

在古代,词是用来唱的,所以我们不妨拿这首词和今天的流行音乐做一比较。在历代的名篇名作中,极少有词直接用时间开篇,但流行音乐中却不少,如陈奕迅演唱的《你的背包》:“一九九五年,我们在机场的车站……”许飞演唱的《父亲写的散文诗》:“一九八四年,庄稼还没收割完。儿子躺在我怀里,睡得那么甜……”开篇就用时间来带动情感,都是极为动人的篇章。“四月十七”,开篇点出时间,看似单调的文字里,饱含着刻骨铭心的情感。

猜你喜欢

小令首词流行音乐
理解流行音乐的变化
神回复
闲吟小令
阿多诺流行音乐理论视域下的中国流行音乐思考
掉坑
多面人生
宋高宗的眼力
书评|《流行音乐与文化关键词》:为流行音乐研究树范本
元代散曲中的小令和套数
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