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个统一”让教书育人相得益彰

2020-10-30何石明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20年10期
关键词:言教事理身教

何石明

现 象

在学校日常教学中,不少有经验的老师课讲得很明白,却忽略了在学科知识的讲授中育人,缺乏对学生情感和心理的关心,客观上造成了“教书”“育人”的割裂。

评析:教育的根本任务在于立德树人。为让教书与育人相得益彰,教师须做到三个统一:

一是“讲事理”与“教伦理”相统一。不同学科的科学知识,实质上是不同的学科道理,也是事理。不同学科有不同的内容、不同的规律,如自然学科讲自然规律,社会学科讲社会规律。如果不同学科的教师只会讲本学科的事理,不传授学生一些人与人相处的道德准则,就失之偏颇。道德准则是伦理,可引申出更多的教育内容,如心怀天下的理想信念、爱国的情感、对人友善的态度、个人良好的品德,等等。教师将“讲事理”与“教伦理”统一起来进行教学,不仅形式生动多样,而且不会让学生觉得牵强附会。

二是“做学问”与“做人”相统一。“做人”与“做学问”不是割裂的,但“做人”为先。做人不仅要身体健康,还要积极阳光,有爱心,有奉献精神。一个人如果道德品质有问题,甚至内心邪恶,他掌握的知识越多,对社会的危害越大。教育要始终把对人的培养放在首位,教师除课堂讲课外,还要在辅导答疑、考试考查、批改作业、课外活动等环节中,注重对学生进行做人的教育,要启迪学生诚实守信、乐于奉献;要关注学生所思所想;对学生一些偏颇的立场、观点也要因势利导、循循善诱。对成绩好的学生,要重视责任感、助人为乐、知恩感恩等意识的培养,不能因成绩好自然认为“一好百好”;对那些学习不太出色的学生,更不能一棍子打死。总之,不能只把学习成绩摆在第一位,而忽略了做人教育,让教育本末倒置。

三是“言教”与“身教”相统一。教师影响学生的方式既有“言教”,又有“身教”,且“身教”重于“言教”。教师要“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要言行一致、身体力行,以人格培养人格,以灵魂塑造灵魂。教師的职业决定了教师言行要有很强的典范性:作风正派、品德高尚、治学严谨、谦虚好学、文明礼貌、仪表端庄、朴素大方等。“身教”与“言教”统一的教师容易让学生折服,成为学生表率,这样的教师往往教学效果也好。

学校要做到五育并举,德育先行。教师要增强育人意识,正确处理好“教书”与“育人”的关系,做到“教书”时“育人”,“育人”中“教书”,让二者统一起来,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确保人才培养的正确方向。

猜你喜欢

言教事理身教
阐释现象 揭示事理——说明文写作六步曲
浅谈在教育中身教大于言传
语 丝
论思想政治工作中言教与身教的有效结合
言传不如身教——漫谈新课程背景下体育教师角色
议政治课中“素质教育”与“主体性”的关系
身教重言传 最美孝为先
身教重于言教
一语中的
身教重于言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