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绿色设计在疫情形势下应开展的行动与思考

2020-10-28吴菡晗王立端石丹沁

设计 2020年18期
关键词:绿色设计新冠疫情可持续发展

吴菡晗 王立端 石丹沁

摘要:2020年伊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大规模爆发,虽然目前国内疫情已经得到有效的控制,但以倡导并推进更健康美好且绿色生活方式为宗旨的绿色设计,更应该从专业的角度担负起“设计改变生活”的社会责任。本文阐述了设计在疫情形势下,应通过绿色设计思维与方法提供更多更优的解决方案,使之能够在防“疫”、抗“疫”及“疫”后恢复的行动中发挥积极作用。并从绿色设计的思想价值观、根本任务、宗旨、技术、原生基础等五个维度提出了其自身可持续发展的思路。

关键词:绿色设计;新冠疫情;防疫措施;可持续发展;创新

中图分类号:J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20)09-0113-03

Abstract:At the beginning of2020,COVID-19suddenly broke out on a large scale.As the epidemic situation in China has been effectively controlled,we should still advocate and promote green design aiming at a healthier,better and sustainable lifestyle,and should shoulder the social responsibility of“design changes life”from

a professional perspective.We will adhere to?nd out the problems,and provide more and better solutions to the problems through green design,so that it can play an active role in the actions of preventing,controlling and recovering from the epidemic.This paper expounds that under the situation of epidemic situation,design should provide more and better solutions through green design thinking and methods,so that it can playan active role in the actions of preventing,controllingand recovering

from the epidemic.And it puts forward the idea of green development from four dimensions,such as the basic idea of green design,the purpose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so on.

Keywords:Green Design,COVID-19,Anti-epidemic Measures,Sustainable Development,Innovation

引言

2020年伊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大规模爆发,在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中,谁都不是旁观者。美国设计理论家帕帕纳克·维克多在《为真实的世界设计》一书中说到,“我们总是忽略这一事实,即地球上几乎所有的重要缺陷都是由人类造成的。[1]”虽然目前国内疫情已经得到有效的控制,但以倡导并推进更健康美好且绿色生活方式为宗旨的绿色设计,更应该从专业的角度担负起“设计为更好生活”的社会责任:努力发现问题,通过绿色设计针对性地提供更多更优的解决方案并使之能够在防“疫”、抗“疫”及“疫”后恢复的行动中发挥积极作用。不仅如此,绿色设计还应该从构建绿色生活方式的角度对过去到现在、现在到将来,人与自然关系结构的平衡、维持、修复、重建进行系统的审视反思及提案;对生产和设计赋予我们健康安全生活与工作的方式以及支撑维持这些方式的合理性可靠性进行审视反思及提案。

一、反躬自省:“后疫情”时期防疫漏洞及改善措施

科技的发展让人类对自然具有了空前的改造能力,却在自然界发出的一次次预警中又显得脆弱无助。人类历史上经历的数次灾难,包括此次疫情都让我们认识到,必须从目前生活方式的方方面面进行反思和检讨,方能“知明而行无过”。

此次疫情全国组织驰援湖北的行动之快速、效率之高效,令国际上叹为观止。30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等共调派340多支医疗队、42000多名医务人员驰援湖北。

但另一方面,在某些环节上也暴露出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我们在医疗应急能力等方面显示出的不足。目前,国内疫情总体上已经得到有效控制,各行各业陆续复工,但个别地区还存在复燃的风险,防控仍然不能松懈。为巩固防疫成果、防止疫情反扑及跨国传播,针对人们逐步恢复正常生产与生活的防疫措施及相关器具进行改良设计尤为必要。前车之鉴,能帮助我们及时调整策略,在以后的突发状况来临时能从容应对。

(一)针对个人出行工具的防疫措施

1.   防疫漏洞:私家车一类封闭式个人出行工具的优点在于与外界无接触或较少接触,不易交叉感染,但如有同乘者携带病毒,则密闭空间内的感染风险陡增;而像自行车、摩托车一类开放式的交通工具与外界无隔离防护,存在一定的感染隐患。

2.   设计改善:(1)出行过程中:一方面,设计私家车通用的车载消毒设备,用户可加装使用。另一方面,为自行车、摩托车等开放式交通工具设计配备防护头罩和车罩;(2)停车环境:在停车场等公共场所出入口设置汽车自动消杀设施以保证停车空间的安全卫生。

(二)公共交通工具防疫措施

1.   防疫漏洞:公交车、地铁、飞机、船舶、出租车等公共交通工具都属于人群高密度聚集的封闭空间,如无法及时消毒与采取隔断措施,这些场所便成为病毒的温床,导致高等级感染风险。此次疫情期间在多艘邮轮上发生的感染扩散就是典型的例子;而共享单车、共享汽车这一类接触式非聚集性的公共出行设备因其使用率高、使用人群广、无法及时消毒等特点,也会间接成为病毒传播的途径。

2.   设计改善:(1)地铁等交通设施安检口设置体温自动检测及消毒通道,提高效率、减少人群聚集;(2)车厢内设置消杀设施,特别是针对扶手、拉环、座椅等直接接触部位;(3)通过设计引导降低公共交通工具的乘坐率,疫情时调整座椅分布、减少座椅数量,加大人与人的间隔距离;(4)利用大数据收集乘客出行信息,在确诊病例后第一时间定位行踪与锁定潛在接触者。此次疫情期间,公共出行设备的大数据追踪在流行病学史(流行病学接触史)的调查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个人防疫抗菌防护用品用具设计

1.   防疫漏洞:使用一次性防护用品废弃率大,且无专门回收设备,容易造成对环境的二次污染;疫情爆发初期,防护物资呈现供不应求的状况,极易造成民众心理焦虑。

2.   设计改善:(1)通过改变材质、结构等方式优化个人防护用品使用体验、提升使用性能、延长产品生命周期从而降低废弃率。例如设计模块化、可组合的分级别防护罩,根据防疫等级选择使用方式及组合部件;(2)设计便携式个人消毒用具,解决外出需要及时消毒的问题;(3)针对口罩等防疫用品回收问题改造医疗垃圾回收设施,防止回收流程中空气的再次污染。

(四)公众共用设施的防疫措施设计

1.   防疫漏洞:公共卫生间、电梯等公共空间极易发生交叉感染,成为重点防疫区域;而超市、购物商场等提供必备物资的场所也存在高风险感染可能。

2.   设计改善:(1)公共场所分区域、依等级实施消杀防疫,个别重点区域利用AI技术替代人工;(2)设计无接触式公共设施,减少间接接触,降低公用设施在操作使用中的感染几率。

(五)疫情下的服务设计延伸补齐方式及相关设备工具设计

1.   防疫漏洞:疫情期间,由于社区采用封闭式管理,生活物资采购成为必须却繁琐的工作;另一方面,过度关注疫情导致的负面情绪扩散,人们的心理健康受到冲击,迫切需要回归正常生活轨道。尽管我国线上购物和非现金交易的消费方式已逐步普及,但接触式消费仍然是目前主要的购物方式。疫情期间,接触式消费方式存在病毒传播风险,商户与消费者如何迅速转变购物习惯,这些不仅需要从管理制度方面着手,也需要从消费系统设计、消费行为同理心构建等方面寻找切入点。

2.   设计改善:大量运用网络技术实现基于系统构建的服务设计,为用户提供人性化的全局服务体系和流程。如(1)设计搭建社区联动服务系统,通过物联网技术增强社区排查与安全管理力度;(2)构建完善的,以社区为单位的家庭生活物资采购互助线上线下平台,包括线上互助系统与线下物流设备设计;(3)采取基于同理心构建的情感化设计策略,特别需要针对疫区人员的心理疏导,帮助他们快速回归正常生活状态。

二、深计远虑:针对民用防控、监测管理方法和设施的创新及再设计

疫情是考验,倒逼我们针对疫情进行反思与回检,促进相关体制的建立与健全,催生相关绿色设计的产生及新产品开发。

设计是生产活动与生活行为的前端,更是引导建立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手段之一。针对疫毒防控、监测管理方法和设施的创新及再设计,是一项长远工作,它能提升我们对可能发生的突发疫情的应对能力,减少疫情对民生生活及社会发展的负面影响。

(一)疫情监防手段的体系化升级规划与相关设施设计

目前普遍使用的个人信息登记载体是纸质,其优点是操作简便,使用范围广,特别在一些偏远地区的采集效率高。但其不足在于数据不易长久保存,也无法及时将数据联网上传,增加了录入网络系统的工作量。

因此,疫情监防手段亟需进行体系化升级。在这个系统中,个人移动登记设备将采用无纸化设计。为简化操作流程以降低偏远地区人群使用的试错率,可利用语音识别与人脸识别技术,进行面对面的信息采集,及时将信息转换为电子数据入库,便于高效实时掌握数据。同时启用管理系统与配套监测设备,全方位够提高疫情监防效率、促进信息的透明与传播,引导群众正确对待疫情、提高自我防护意识,为疫情监防起到积极作用。

(二)个人抗疫防护用品升级设计

个人抗疫防护用品在疫情防护中至关重要,是防止病源传播的重要产品之一。未来个人抗疫防护用品的升级设计可以从一下几点入手,一是从人机工程学角度提高使用舒适性与用户体验感,;二是从安全性上入手,设计更换提示,提醒用户及时更换被污染或已失效的用品;三是从防护用品废弃处理方式上进行设计,在取、扔、换过程中避免接触污染面及污染物品自消毒,防止潜在污染外泄;四是提升材料性能与采用模块化结构实现防护用品的反复使用。

个人医疗防疫用品还可采取防疫级别分级设计,针对身处疫区及疫区以外的人们加以区分,这样能保证防疫物资用得其所,达到资源最优配置,有助于防疫工作顺利开展。

(三)公众聚集环境的防疫措施设计

根据疫情的发展趋势显示,确诊人数中多为聚集性感染,特别是在复工复产之后出现的病例,公众聚集性感染比例增加。公众聚集空间包括:工作/学习环境、公共出行环境、购物/娱乐场所等。

场地消毒的高效性,人流限制的便捷性、废弃防护物品处理的安全性是公共聚集环境防疫的三个关键。疫情期间,无接触式配送、自助式购物以及废弃口罩专用丢弃桶等模式和设施得到应用推广。

在未来的公共环境消毒设施设计上,可采用小型便捷消毒设备,以提高消毒效率。而公共场所易被接触物品或部位以带自动消毒功能的产品为主;

事实证明,公共场所限制人流的措施有效减少了病毒的传播,从绿色设计的角度考虑,用模块化方式设计出便于快速搭建的限流设施,在疫情期间引导公众自觉排队,并融入情感化设计,减少因长时间排队引起的焦躁情绪;

在公共空间防护物品废弃处理方面,设计建立专门的卫生用品废弃回收系统,实行无触碰式丢弃,并配套设计相应的消毒灭菌设备,再集中回收处理,做到零污染废弃。

(五)疫情防控生态环境保护应对措施

疫情防控期间,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更加不能松懈。据报道,疫情期间,某市报告了多起因消毒药液滥用导致野生动物异常死亡的案例,专家判定其中部分野生动物死亡原因为喷施消毒药等引起的中毒。如此顾头不顾尾的粗放措施显然有违防控的初衷,環境的破坏也将导致一系列新的安全问题。

通过持续开展绿色设计行动保障环境安全质量,提升污染治理的针对性,特别是针对广大乡村实行采取分级分区域污染治理制度,防止病毒传播。例如针对牲畜散养农户,有针对性设计消杀设备与防护措施,并建立环境安全质量管理档案,实时监控环境质量。

此外,从设计的角度来看,为减少废弃防护用品对环境的污染,还需要针对性设计专业回收设施,分别针对小区、街道、城市各个级别建立回收系统。该系统可通过激励机制引导人们形成正确丢弃废弃防护物的习惯,不仅在疫情期间,在平时也是有利于环境保护的重要措施。

三、宽备窄用:现有医疗防疫用品设施和处置手段进行延伸再设计

(一)流动人群健康状况快速检测设备设计

流动人群健康状况的检测是防疫中的重要一环,快速、准确、安全是进行流动人群健康状况检测的关键。可以通过多级设备的配套使用,提高流动人群的健康状况检测效率。人流限制方式可以运用服务设计思维,利用大数据、互联网优势,推出更加便捷的全国通行码,及时显示人流行动轨迹、健康状况等。

检测设备的分级设计可从以下着手:

一是通过电子技术(如AI图像识别、红外监测等)支持的大型健康筛查仪的运用,可以实时非接触式快速检查大量流动人群健康信息;二是通过小型手持设备对疑似人员进行再次精确筛查;三是将检测设备与个人智能设备进行结合设计,可实时观测用户健康状态,并将状态上传至管理云平台,一方面提醒用户关注健康状况,同时实现大数据追踪,及时掌握和管理个人行动轨迹。

(二)传染病患转移设备专项设计

安全转运确诊患者,是其能否得到及时救治的关键环节。传染病患转移需要及为严苛的条件,一是需要阻断转移过程中病源蔓延传播,二是需要保证病患的舒适与安全。

目前的病患转运车,多是由不同救护车改造而成,缺少必要的隔离装置与负压系统,其运输效率低、病毒传播风险高。

负压救护车是病患转移使用的主要工具之一,但其产量少、需求大。疫情期间从全国抽调近200辆负压救护车参与病患转运;而从车体到病房需二次转移并保证负压状态。未来传染病患转移设备可从便捷轻量化、模块组合入手。设计转移隔离舱,在保留负压设备、医疗设备的前提下,减小舱体体量,外壳材料运用轻质高强度新型材料,舱体可与担架车、救护车进行组合设计,保证转运全程处于负压状态。

基于上述原因,四川美术学院绿色设计工作室团队在疫情期间设计了一款传染病患转运车。该设计针对疫情爆发期间,特别是在城市疫情核心区,如何安全有效地转移病人的同时又能避免在转运过程中医患之间、病患之间发生交叉感染的问题进行原创设计。本疫情病患转运车具有人工/自动双驾驶模式切换、独立单间负压隔离舱室、坐/卧双选等设计特点。

(三)战时医院、移动治疗仓室及设施设计

疫情爆发时,对病房、医疗设备的需求量激增,绿色设计方法之一的“模块化设计”为在极短时间内填补医疗场地缺口提供了重要的思路。

2020年2月2日,历时10天,总建筑面积6万平方米,含419个普通病房、30个ICU重症加强护理病房,1000张病床位的武汉火神山医院建成,几天后,同样设计理念的雷神山医院建成。“战时医院”通过“模块划分—模块设计—模块组合”三个设计阶段,先将每个房间作为独立模块,在工厂进行预制件生产,后运输至现场通过连接件组装成为整体建筑,按卫生安全等级划分功能区,极大缩短了修建时间。

与此同时,收治轻症患者的方舱医院也迅速投入使用,其中武汉体育馆方舱医院仅用10小时完成改造。据统计,疫情期间武汉共改建方舱医院16家,累计治愈1.2万余人[2],大大缓解了医院收治压力。这种由体育场馆等大型公共空间改造的临时医院,在突发疫情中为提高治愈率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此外,移动诊疗舱、医疗器械也可采用模块化设计思路,简化生产装配流程,提高使用效率。同时将设备与设备、设备与病房视为统一系统中的独立模块进行整体设计,形成配套诊疗系统。

(四)防疫用品及设施设备储存设计

“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而无备”,未雨绸缪是我们树立战胜疫情信心的保障。因此,在应急设计中,防疫用品及设施设备的储存也应纳入设计范围。

通过设计建立起防疫用品储备系统,采取“户——单元——小区——社区”的分级联网储备模式。突发紧急事件爆发时,可以快速启用储备物资,通过分级别的管控与网络调度,实现物资的按需分配,有针对性地投入使用。此系统的建立可以增强公民个人与社区整体的应急防御能力,减少因疫情带来的恐慌、焦虑情绪,形成有序、高效的防御体系。

四、拨云见日:绿色设计自身如何可持续进步

面对现实及未来出现的新课题,绿色设计应如何“瞻榆束来,望杏开田”?这是从事设计和可持续发展研究的人们必须要思考的问题。笔者从绿色设计五个维度提出了其自身可持续发展的思路:

(一)绿色设计原生基础及思想价值观

时代发展,新社会问题不断涌现。绿色设计的原生基础即是人类社会的进化,这决定其能够在造物实践中补充新知识、积累新经验、探索新方法不断提升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绿色设计思想价值观符合时代发展潮流,具备不断进步的基础,社会问题的多样性与复杂性将成为激发绿色设计发展的原动力。

(二)绿色设计根本任务

任何时候我们都要牢记绿色设计的根本任务,即通过设计倡导并推进更健康美好且可持续的生活方式,这符合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共同目标。在社会的不同发展时期,其根本任务皆可一以贯之。

(三)绿色设计宗旨

绿色设计的宗旨是为人类提供长久福祉,人的身心健康永远处于首位。这决定了绿色设计是更加务实的“以人为本”、“以人类健康为本”的设计,这包括长期不懈地改善人类的自身生活条件以及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

(四)绿色设计技术

绿色设计在吸纳科学技术方面一贯秉持開放态度,这有利于探索与创新统筹系统以解决新问题。科技的发展为绿色设计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多元化”与“技术整合”的设计思想观将为解决现实问题提出更多的优质方案。

结语

绿色设计本身就是一计发展策略、是一项造物准则、是一种行动预案,它能在社会有序运转时提供绿色生活行动指南,在国家面临考验时发挥应急转换作用,在灾难过去时实现社会资源合理重构。这种纯粹而务实的创造性活动,为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而不断扩充其研究内容、强大其创新能力、完善其技术指标。

正如习总书记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所讲:“我们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伟大抗疫精神,使之转化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力量。”相信在这次疫情考验之后,中国的绿色设计一定能够在党中央政策宏观指引下从问题解决的方方面面着手,群策群力集思广益地努力做出应有的贡献。

基金项目:四川美术学院“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绿色设计与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美[维克多·帕帕奈克.为真实的世界设计[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3:268.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白皮书: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国行动[R](.2020-06-07).

[3]李杰.公共卫生·医疗·数字时代[J].设计.2020(1):7.

[4]陈亚婷.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的社会心理和社会心态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20(9):7-10.

[5]刘效仁.后疫情时代的“习惯”[J].中学生百科.2020(27):4.[6]王立端吴菡晗.再论绿色设计[J].生态经济.2013(10):192-199.

[7]  王立端.缔造绿色生活[M].江苏:江苏美术出版社.2016.

[8]  [美]维克多·帕帕奈克.为真实的世界设计[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3.

[9]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白皮书: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国行动[R](.2020-06-07).

猜你喜欢

绿色设计新冠疫情可持续发展
新冠疫情视阈下感悟“四个自信”国家共识
“心理成长任务包”助力学生安度疫情
关于疫情对地区经济金融影响情况的调研
新冠疫情对县域脱贫产业发展的影响及地方金融支持的建议
食品机械中绿色设计理念的应用分析与阐述
基于绿色室内设计的室内设计发展趋势分析
浅谈绿色设计中自然材料的运用
中小家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
全球资源治理中的中国角色与愿景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