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旅游产业结构变迁对旅游经济增长的影响

2020-10-28刘黎黎

经济研究导刊 2020年24期

刘黎黎

摘 要:为了更好地促进我国旅游行业在新时期的发展,我国不断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旨在更好地促进我国经济增长。在进行旅游产业调整过程中面临着机遇,国内经济的繁荣带动了文化产业的空前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达到一定的高度之后,精神层面的追求高了很多,这间接促进了国内旅游业的发展,同时随着中国国家实力的不断增强,国际地位也在不断提高,吸引着众多的国际友人来到中国,进一步为国内旅游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国内旅游业的结构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并且对国家旅游经济的整体增长产生了影响。在此基础上,就中国旅游产业结构变迁对旅游经济增长的相关问题做一些探索,以期更好地促进我国生态旅游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中国旅游;产业结构变迁;旅游经济增长

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0)24-0127-02

近年来,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人们越来越重视精神层面的舒适度,所以人们越来越喜欢旅游,通过旅游可以有效放松人们的心情。同时,我国近些年不断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旨在更好地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随着我国居民可支配收入的不断增加,我国旅游经济在这些年获得飞速的发展。另外,随着我国综合实力的不断提高,文化影响力也不断加强,吸引了全世界的人来中国旅游,对于促进当地旅游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一、我国旅游产业结构在变迁过程中的特点

1.促进我国旅游产业结构不断朝着更加合理的方向发展。我国旅游行业的快速发展,不仅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还使得旅游经济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尤其我国还在不断深化产业结构调整,促进我国旅游产业不断朝着更加科学、更加合理的方向发展。任何产业在发展过程中都要遵循一定的发展规律,我国产业结构调整正是顺应这一变换规律,不断促使我国产业结构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另外,为了更好地促进我国产业结构的发展,我国旅游业在发展过程中不断进行体制结构改革,提出了各种评估方法来衡量我国旅游经济的发展态势和发展趋势。其中,泰尔指数是我国常用的一种评估方法,主要衡量的是个人之间或者一些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一般为了更好地保障评估的合理性还需要对相关测试数据进行加权,从而保障评估结果的真实度。

2.促进我国旅游产业朝着更加高级的方向发展。目前,产业结构升级调整还有一个重要的方向,即促进我国旅游行业不断朝着更高级的方向发展。传统旅游行业在发展过程中虽然获得了经济效益,但是对我国生态环境也造成了很大的破坏。朝着更高级的方向发展不仅需要考虑到经济效益的问题,还需要重点考虑到绿色和低碳的发展。在进行高级化评估过程中还需要对全要素生产率进行相应的分析,全要素生产率与全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比值越大,就可以反映出产业结构的高级化程度越高。如果比值过小,则说明产业结构调整得还不够。

二、中国旅游产业结构变迁对旅游经济增长的影响

旅游产业结构的调整对于我国旅游行业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这种影响整体是有利的方向,促进了我国旅游行业的发展。其中主要是对于我国中西部旅游行业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并促进了我国一些地区的经济发展。很多地方的旅游行业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例如河南的一些地区。但是,旅游产业的调整对于我国旅游经济增长速度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进行旅游产业改革的过程中还出现各种影响因素,这些影响因素会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限制我国旅游经济的发展。但是,整体上,我国旅游经济呈现出积极稳定的发展态势。

三、新形势下促进我国旅游发展的建议

1.促进生态旅游的发展。旅游价值、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是生态旅游经济管理的三个重要方面。强调旅游的价值,让游客探索自然的魅力,享受自然环境。蓝色的天空和绿色的空间可以用来达到旅游的目的。旅游价值是生态旅游经济管理的基础。发展生态旅游的根本目的是让游客感受旅游景点的自然美,通过旅游景点的游玩放松身心,体验自然风光。强调生态价值是为了保证生态旅游的可持续性,避免不必要的破坏,实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生态旅游经济的生态价值是保证旅游区无论如何修复,都必须保持其生态。无论游客数量多少,都必须保持旅游区的生态平衡,使旅游区始终保持其自然特征。经济价值是保证旅游区有经济收入。只有增加经济收入,才能更好地加强旅游区的生态保护和环境保护。毕竟,旅游业也是以利润为导向的。只有盈利才能实现更好的服务,保持旅游业的可持续性。因此,重视生态旅游的经济管理十分重要。

2.根据不同文化确定不同的旅游发展类型。我国旅游产业结构的不断变迁,对于我国不同的地区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各地在规范自己的旅游产业时,一定要明确自己的定位目标,以及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这样才能获得更好的发展。同时,可以与多种产业有机地结合,这样可以更好地促进双方的共同发展,比如可以以第三产业发展为支撑点,把旅游资源和交通干线作为基础,同时把旅游业发展为经济增长的纽带,实施“点—线—面”发展战略。这样就能形成旅游景点、旅游城市和区域旅游产业科学合理的联合发展。另外,旅游空间网络系统的布局是为了实现区域旅游产业的互补、均衡发展,从而更好地促进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健康发展。

3.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出去旅游,一方面是想要领略不同地域的风土民情和地域特色,另一方面则是想要放松自己和获得愉悦的心情。随着旅游胜地越来越多,他们在选择目的地的时候首先考虑的就是旅游目的地的形象,而这种形象的获取一方面来自口碑效应的影响,如果大多数旅游者对旅游胜地的评价较差的话,那么潜在旅游者可能对于这个旅游目的地的初步印象就不会太好,累计不好的评价过多后,那么旅游者肯定不会首选这个旅游胜地了。另一方面,消费者可以通过旅游目的地形象在心目中描绘一个预想的旅游经历和可能获取的收获。消费者决定是否前往该旅游目的地的决定因素是:旅游目的地是否能够满足他的精神、生理、文化等内在需求,是否让他觉得他的消费是物有所值的。综合来说,也就是旅游者自身对所挑选的旅游胜地的期望值很高。其实,这个期望值就是来自他对旅游目的地的印象、认知和企盼。

综上所述,我国旅游产业结构调整总体上对我国旅游经济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不同地区应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最佳的发展策略,从而更好地促进当地旅游行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春济,冯学钢,高静.中國旅游产业结构变迁对旅游经济增长的影响[J].旅游学刊,2014,(8):37-49.

[2]  程杰晟.生态旅游经济管理的重要性和措施探究[J].宏观经济管理,2017,(S1):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