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内部审计治理腐败常态机制建设研究

2020-10-28童燕军

经济研究导刊 2020年24期
关键词:机制建设内部审计

童燕军

摘 要:当前,内部审计在腐败治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就目前来看,还存在内外部环境、审计主体等方面的问题,亟须从内部审计治理腐败的委托、执行以及信息传递等方面构建运行机制,同时从完善内部审计治理腐败制度体系、建立健全内部审计问责体制、构建腐败治理合作机制等途径,不断促进内部审计腐败治理成果的充分落实和腐败治理职能的有效发挥。

关键词:内部审计;腐败治理;机制建设

中图分类号:F239.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0)24-0069-03

进入新时代,内部审计作为国家审计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腐败治理中的作用日益凸显。众所周知,内部审计在腐败治理中因其特殊地位,一直扮演着“侦察兵”和“前沿哨”的角色,在预防、揭示、监督、惩治腐败过程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明确内部审计在腐败治理中的职能职责,构建内部审计治理腐败的常态机制十分必要。

一、内部审计治理腐败存在的问题

第一,内外部环境方面存在的问题。首先,由于内部审计在单位内部的独特角色地位,与国家审计相比缺乏应有的独立性和权威性,无法适应当前单位内部治理的需要。而另一方面,内部审计很难对单位自身存在的腐败问题进行彻查,容易造成腐败治理的“空白区”,并且内部审计还要时不时地在单位利益面前做出“让步”,使腐败行为得不到应有的查处,这些问题都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内部审计治理腐败职能的发挥;其次,对于内部审计而言,无论是国家层面,还是单位层面,都缺乏相应的反腐败法律法规,致使内部审计在腐败治理中很难准确定位其职能职责,在实际工作中缺乏运行依据,内部审计治理腐败成果得不到最大化利用,对权力运行无法有效制约,这些都严重阻碍了内部审计治理腐败的有效、深入开展。

第二,审计主体方面存在的问题。首先,审计力量严重不足。就目前内部审计的整体情况而言,内部审计力量远远满足不了腐败治理工作的任务重、时间紧、要求高、责任重等需求。随着审计全覆盖的实施,内部审计力量更是显得捉襟见肘,造成了较多的审计空白区,审计的质量更是得不到有效的保证。其次,审计人员专业素质较低。随着腐败行为向智能化、多样化发展,内部审计治理腐败对内部审计人员的综合专业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但就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内部审计人员的知识结构失衡现象比较突出,其知识储备主要以财务知识为主,缺乏法律、金融、计算机等专业的复合型人才。这不仅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内部审计人员查找问题、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并且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现代化审计手段的运用,导致了审计质量不高,阻碍了内部审计治理腐败职能的发挥。

第三,成果运用方面存在的问题。内部审计治理腐败的成效主要表现为审计治理腐败成果被充分运用,从而加大腐败行为的查处力度和有效遏制腐败行为的发生。然而,目前由于单位内部监督合作机制不够健全,各监督主体间未形成健全的协调合作机制,在审计成果运用上缺乏相对统一的标准,致使各责任主体对审计结果的认识参差不齐,造成审计治理腐败的成果很难及时有效地转化运用,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审计治理腐败职能的发挥。

二、内部审计治理腐败运行机制的构建

(一)内部审计治理腐败的委托

内部审计作为单位的内设机构,其在腐败治理中的地位与国家审计相比有着截然不同的地方。但是内部审计所独有的天然优势,如其作为内设机构,对本单位和本行业的情况非常熟悉,在腐败治理中处于“前沿哨”和“侦察兵”的角色,对单位内部的腐败问题有着极高的敏锐性和警觉性,也就决定了内部审计是单位腐败治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在当前的单位内部分工中,内部审计主要承担了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以及专项审计等责任,当然也从审计中发现了很多腐败问题线索,但这并不是内部审计的主要任务。当前单位内部的腐败治理工作主要由纪检监察部门负责,由于人员职数以及专业知识的限制,很难对当前科技化程度更高也更隐蔽的腐败行为进行有效治理。再加上目前很多单位的纪检部门实行的是派驻制,虽然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纪检部门的独立性,但是也存在对本单位和本行业不够了解的问题,很难主动发现腐败问题。因此,要充分发挥内部审计治理腐败的作用,就必须解决好单位内部委托机制的问题,只有根据单位实际情况,切实构建科学的腐败治理委托机制,才能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在腐败治理中的重要作用。

(二)内部审计治理腐败的执行

1.科学拟订审计计划。就现阶段的情况来看,大多数单位内部审计配备的人员数量与其承担的职责极不匹配,所以,科学拟订审计计划,将“好钢用在刀刃上”,可以有效避免当前内部審计人员数量不足、审计任务过重等情况带来的审计质量不高的问题。首先,应根据单位战略规划拟订审计计划。内部审计是为单位发展服务的,所以其审计计划必须与单位发展战略相适应,只有两者目标一致,才能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保驾护航作用。其次,应根据国家的反腐败形势拟定审计计划。内部审计计划的拟订不仅要考虑到单位的内在需求,更应兼顾国家治理腐败的需要,审计计划应明确体现内部审计在腐败治理中的角色和责任。

2.合理安排审计力量。在审计全覆盖的背景下,内部审计不仅存在缺人的问题,更为缺乏的是与之相适应的专业水平。久而久之,随着审计任务的不断增多、审计的专业化水平不断提高,腐败问题漏审的现象也会日益突出。所以,在审计任务逐步增多、范围逐步增大的情况下,应合理安排审计力量,积极探索一审多项、一审多果、一果多用的审计模式,从而达到审计的全覆盖,保证腐败问题不漏审。同时,要根据目前腐败手段智能化、多样化的特点,积极采取多种有效手段,不断促使审计人员从“财务型”向“综合型”、从“单一型”到“复合型”的转化,不断提高其发现腐败线索的能力。此外,可借助社会审计的力量,社会审计相对于内部审计来说,其专业化程度更高,综合实力也更强,所以把社会审计作为我们内部审计的有效补充,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审计的质量,不断增强内部审计的腐败治理能力。

3.创新审计模式。针对当前腐败领域呈现出来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必须在做好传统审计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创新审计模式,从而更有效地开展腐败治理工作。一方面,内部审计可以采取以问题为导向的审计方法。在审计中将本单位和本行业腐败案件的高频多发领域作为关注重点,充分收集较高可能发生腐败行为的有效线索证据,组织其他监督部门共同对筛选出来的疑点问题进行审查,从而不断加快发现腐败问题的速度,提高内部审计揭示腐败问题的效率,减少人力物力的浪费。另一方面,内部审计还可以在重点开展财务收支审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等查找腐败问题外,根据当前腐败呈现的新特点,大力开展从资源配置、使用效率等方面查找腐败线索的绩效审计,从而转变从传统财务收支账目中查找腐败问题的的方式,使得内部审计更能适应新形势下腐败治理的要求。

4.强化审计工作程序。内部审计要想有效发挥治理腐败的作用,必须要有严格的工作程序。首先,内部审计治理腐败的前提条件是要对腐败问题进行定性分析。这就需要在日常审计工作中加强对腐败信息的系统收集、分析和判断,从而全面把握本单位和行业的腐败风险,明确预防腐败工作的着力点和关键点。其次,加大对嫌疑腐败行为的审查力度,可以进行腐败影响因子测试,从而为开展廉政专项审计确定重点和范围。最后,查实廉政专项审计得出的结论,进一步确定腐败案件的性质和影响力,将查实的案件按照规定移送移交。

(三)内部审计治理腐败的信息传递

审计信息只有在单位内部高效地流动起来,确保相关单位各取所需,才能充分发挥其效能。所以,高效及时的信息传递确保了审计信息的充分利用,从而也提高了内部审计工作效率以及内部审计治理腐败的能力。在内部审计治理腐败工作中,要保证审计信息的高效及时传递。首先,要保证信息传递过程的科学化。根据审计方式的差异确定不同的传递过程,不同的审计针对的对象不同,审计信息使用者的差异也很大,所以根据腐败治理保密性要求很高的特点,必须有针对性地制定信息传递过程,才能充分发挥内部审计治理腐败的效能。其次,要创新信息传递方式。在当前腐败行为智能化、多样化的背景下,必须保证审计信息传递的高效性和保密性,这就需要构建现代数字化的信息传递体系,确保审计信息传递的隐蔽性和有效性。同时,还应利用现代科学手段,将传统和现代化信息传递渠道有机整合,从而不断促进腐败线索信息在单位内部的全面共享,不断提高内部审计治理腐败的效能。

三、内部审计治理腐败的实现路径

第一,完善内部审计治理腐败制度体系。健全的制度体系是内部审计治理腐败的根本性制度保障,只有将内部审计治理腐败的工作程序、方法、内容、目标、职责等予以制度化,使得内部审计参与腐败治理有法可依,才能积极推动内部审计治理腐败工作的落实落地。首先,加快制定内部审计治理腐败规范体系。在充分结合当前反腐新要求以及内部审计自身所具有的特有优势和局限性的基础上,加大内部审计治理腐败相关的准则以及制度的制定,不仅要明确内部审计在单位反腐工作中的职责权限,同时应明确内部审计在腐败治理中的执业规范问题。在保障内部审计充分享有治理腐败的权力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内部审计治理腐败的工作程序,從而不断提高内部审计治理腐败的效能。其次,加快构建内部审计治理腐败的评价体系。内部审计治理腐败评价体系旨在对治理成果进行科学的评价,从而研判内部审计治理腐败目标的达成度以及结果的有效性,通过不断地反馈信息,提高内部审计腐败治理的决策水平,以达到有效避免腐败行为发生的目的。

第二,建立健全内部审计问责体制。问责的目的是倒逼相关责任主体在反腐工作中切实依法履责,从而不断提高反腐工作的有效性。所以,要不断加强内部审计治理腐败的效能,突破内部审计效率瓶颈、解决屡查屡犯症结,就必须建立健全内部审计问责体制。具体而言,内部审计问责体制建设必须解决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首先,为何问责的问题。就是要解决内部审计在治理腐败中问责的目的是什么,所以在内部审计问责体制建设中必须充分体现内部审计参与腐败治理的初衷,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腐败治理职能的发挥。其次,凭何问责的问题。这就要求内部审计问责必须以现行法律法规为依据,不能随心所欲,这样才能保证内部审计问责的严肃性和规范性。再次,问什么责的问题。内部审计治理腐败有其鲜明的特点,其问责体制的建设必须以相关法律法规为基础,又必须要有针对性,既要反映内部审计服务单位发展的实际,也要达到有效治理和遏制腐败的目的。最后,如何问责的问题。这就要求在构建内部审计问责体制中必须健全规范的问责程序,不仅明确各责任主体的职权范围,而且明确各责任主体的操作规范,从而保证审计问责的规范性和有效性,提高内部审计治理腐败的效能。

第三,构建腐败治理合作机制。近年来,内部审计在与纪检、监察部门配合的反腐工作中,凭借自身的专业优势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提高了腐败治理的效率和效果。可以看出,构建科学合理的腐败治理合作机制,使得资源得到优化配置,不仅有助于内部审计结果的充分运用,而且也使得单位内部反腐形成合力,不断提高腐败治理的效果和效率。首先,加强腐败监督综合信息平台建设。内部审计应遵循国家腐败治理的规定,与单位内部纪检、监察等部门密切沟通协调,打破监督责任主体间的信息壁垒,真正实现资源共享,切实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具体来说,就是通过现代信息化手段,将相关部门的信息储存在同一数据库中,方便各使用者实时查询和使用。其次,加强反腐业务衔接机制建设。腐败治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单凭内部审计的力量,其治理效果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这就需要相关部门的密切配合,最终形成合力,从而不断提高腐败治理的效率。这就要求我们在具体合作中,必须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既有分工,也注重合作。良好的衔接机制则是保证各责任主体有机合作的重要载体,只有各部门之间衔接好了,才能形成合力,充分发挥各自治理腐败的效能。当然,为了在实践中保障衔接机制的有效运行,可以采取协议的方式进行制度化,从而明确监督各方主体的职责,有力打击腐败行为。

综上所述,反腐已经成为全球性的课题,也是我国当前国家治理的重点问题,作为单位内部反腐中坚力量的内部审计也有义不容辞的反腐责任。研究表明,要有效发挥内部审计在腐败治理中的职能,不但要明确内部审计在腐败治理中的职能职责,规范内部审计治理腐败的程序方法,不断提高内部审计治理腐败的效能,还要加强制度建设,使得单位内部相关部门间的反腐工作形成合力,最终推动腐败治理工作更高效化发展。

参考文献:

[1]  梅波,王焦.反腐败有助于缓解审计寻租行为——基于制度化反腐抑制审计意见购买并缓解审计费用的分析[J].会计之友,2020,(4):8-15.

[2]  曾艳,严志远.审计监督与媒体监督在腐败控制中的作用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20,(4):143-144.

[3]  张志宏,王品.政府审计对国企腐败的治理研究[J].财政监督,2019,(23):71-75.

[4]  李恺.国家审计在腐败治理中的价值研究[J].西部学刊,2019,(21):24-26.

[5]  贺鹏皓,方平.从“羁绊”到“自觉”:国家审计如何治理科研经费腐败[J].现代审计与经济,2019,(6):7-12.

[6]  余谦,张啸岳,宋夏云.审计机关与监察委协同治理腐败机制研究——基于无影灯效应[J].财会通讯,2019,(25):73-76.

猜你喜欢

机制建设内部审计
建立健全基层人民银行党建工作量化管理考核评价机制探究
青海高校突发事件应对机制研究
高职院校兼职教师校企合作机制建设探析
如何加强高校学生组织机制管理的建设
浅析如何做好民生检察服务热线工作
浅析SAP系统在石化企业内部审计中的运用
新常态下集团公司内部审计工作研究
图书馆内部控制建设的深度思考
积极运用“黄绿红”三色管控保廉工作法,助力电力企业打造反腐倡廉生态机制建设